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在热带的葡萄栽培中,泰国的葡萄栽培面积仅次于印度,占世界第二位(约3万莱,1莱等于2.4市亩).泰国葡萄经济栽培的历史还不到30年,但他们却积累了较丰富的热带栽培葡萄的经验.这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他们的主要经验是:  相似文献   

2.
海南省野生葡萄属资源调查及其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温带果树之一,主要栽培地区为北纬和南纬34°-49°之间。随着专家对葡萄果实及其果酒养生作用的研究及社会对葡萄果实的需求量增加,葡萄有向南方热带亚热带地区发展的趋势。北纬和南纬16°-20°之间如泰国、玻利维亚等国也能栽培成功。海南地处北纬19°-20°,也可以种植葡萄。为了发展海南的葡萄生产,必须利用当地资源。为此,在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我们从1995年至1998年开展了海南野生葡萄资源调查。调查历时4年,以开花期及果实成熟期为重点,进行实地观察记载,并采集压制枝叶标本…  相似文献   

3.
我国葡萄产业取得的成就回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我国葡萄种植业取得的成就 1.1 我国葡萄种植业地位与发展历程 2006年世界葡萄栽培面积达到740万hm2,总产量为6895万t,是世界第二大栽培水果.2006年我国葡萄栽培总面积为41.87万hm2,总产量达到627.1万t,产量和面积分居世界第4位和第5位.在我国果树产业中,葡萄栽培面积占果树种植总面积的4.2%,居第五位;产量占果品总产量的6.5%,列第6位.我国葡萄平均单产为14.97t/hm2,高于世界葡萄平均单产9.13t/hm2,在我国大宗果树中单产也高于苹果、梨及柑桔.  相似文献   

4.
本文概述了北方果树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栽培现状,从果树休眠、低温需求、花芽分化等方面分析了其能成功栽培的生态适应性及理论根据,总结了北方水果在该地区栽培的重要技术,为温带发展葡萄、大枣等北方水果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进一步加快发展提供了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5.
葡萄是世界水果栽培面积、产量最大的四大果树之一.已有5 000多年栽培史.我国是葡萄属植物的发源地之一,栽培历史悠久.欧亚种葡萄在我国也有2000多年的栽培史.在我国南方高温高湿地区大面积栽培大粒葡萄则是近20年的事.由于葡萄适应性强,用途广,营养丰富、鲜果供应期长,便于机械化管理,结果早,经济效益高,是当前农业产业化发展,荒山绿化,庭院美化的重要果树.  相似文献   

6.
毛叶枣盆栽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叶枣(Zizyphus mauritiona Lam.)又名印度枣、滇刺枣、西西枣、台湾青枣等,是鼠李科.枣属果树。其主产于印度,叶背有茸毛,故称毛叶枣;部分品种引自我国台湾,亦有称台湾青枣的。毛叶枣是一种粗生、速生,早结(当年植当年投产)、丰产,果实营养丰富,水果淡季成熟(12月至翌年3月)成熟的热带珍稀果树;也是一种典型的阳性热带果树,喜光怕阴,喜温怕高湿,要求在阳光充足,年均温19℃以上,基本无霜的地区生长。毛叶枣在印度、泰国、  相似文献   

7.
盆栽葡萄在我国有较长的历史,由于葡萄是藤本果树,枝条柔软,可以随意弯曲造形,所以葡萄是最常用于进行盆栽的果树之一。随着我国城镇建设的发展.利用盆栽葡萄美化居室、阳台、楼顶及道边,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阳桃 (Averrhoa carambola L) 为酢浆草科五敛子属的多年生常绿果树,别名羊桃、杨桃、五敛子,原产亚洲东南部热带亚热带地区,巴西、印尼、马来西亚、印度、泰国、越南、菲律宾等国均有栽培.阳桃在我国已有2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台湾、云南等省 (区)[1],是华南地区名果之一.  相似文献   

9.
荔枝原产我国,系名贵的亚热带果树。经济种植区以南亚热带区为主。近年,全世界荔枝栽培面积约20万公顷,年产量30万吨;其中以我国为最多,此外,还有泰国、印度、澳大利亚、美国、南非等。随着各国荔枝生产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促进了荔枝营养与施肥研究工作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由农业部发展南亚热带作物办公室组织编写的《中国热带南亚热带果树》一书,已于1998年5月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本书由南方五省(区)有关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等70余位果树专家编撰而成。绪论概述了我国热带南亚热带地区(以下简称热区)范围、生态环境、果树生产...  相似文献   

11.
葡萄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栽培果树之一,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种植和生产历史.为了解国内葡萄真菌病害的研究重点及研究现状,笔者以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收录的葡萄真菌病害中文文献为数据源,统计分析葡萄真菌病害的种类、演替特点及研究现状等.CNKI中共检出葡萄真菌病害相关文献1540篇,共计25种真菌病害.结果显示我国葡...  相似文献   

12.
新疆是我国葡萄优质栽培区,葡萄产量名列全国前茅.新疆原有葡萄栽培品种喀什喀尔、红白木纳格及引进的巨锋、无核白、里扎马特等,除无核白外均属中晚熟品种.为调节市场,丰富葡萄品种,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我们特于2001年春从辽宁省果树研究所引进京亚、京秀(有核品种)、无核白鸡心(无核品种)三个鲜食早熟葡萄品种进行试栽.  相似文献   

13.
<正> 吉林省园艺学会果树专业委员会于1982年1月12日至15日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召开了果树学术讨论会.会议收到学术论文40篇,这些论文多是近一、二年来取得的果树科研成果.其中有苹果、梨和葡萄等抗寒育种及遗传规律的研究报告;有山楂、山葡萄等丰产栽培技术的试验总结;有关于果  相似文献   

14.
<正> 番石榴是桃金娘科(Myrtaceae)番石榴属的一种常绿性热带亚热带果树。目前我省栽培的本地种番石榴果实小、种子多、产量不高。为改进和丰富番石榴生产的品种组成,我所于1980年分别从泰国、菲律宾和巴  相似文献   

15.
我国葡萄的重点产区及适栽品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葡萄在我国栽培广泛,是重要的果树经济作物,在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是世界葡萄主产国之一,栽培面积和产量分别占世界总量的6.2%和8.6%,在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和土耳其之后,居世界第5位.据农业部资料统计,2005年我国葡萄栽培面积407.9千公顷,产量579.4万吨,分别占我国水果总量的4.06%和6.56%.我国葡萄生产区域极广,2005年除广东、海南和台湾省外,其他各省、市、自治区均有经济产量的报告.根据我国葡萄栽培现状、适栽葡萄种群、品种的生态表现,以及温度、降水等气候指标,可将全国划分为7个主要的葡萄栽培区.  相似文献   

16.
我国葡萄新品种选育进展陈苹(保定师范专科学校生物系071051)葡萄是世界上产量较高的果树之一,种植面积较大,特别是欧洲一些国家,栽培历史较长,日本在葡萄栽培及育种上也比我国先进。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葡萄栽培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近30年,面积、产量增...  相似文献   

17.
打破果树休眠的常用药剂及使用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叶果树进入自然休眠后,需要满足一定时期的低温,才能结束休眠,萌芽、开花。一般把50%的芽萌动所需要的最少低温(7.2℃以下)累积量,叫做低温需求量,或称需冷量。在热带、亚热带以及保护地栽培的苹果、梨、葡萄及桃、樱桃、杏、李等多种果树中,常常存在需冷量不足,萌芽、开花不整齐的现象,近年来保护地果树生产发展迅速,打破休眠、弥补低温需求量不足的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下面介绍几种高效、低毒、低残留打破休眠的化学物质供大家参考使用。1.氰氨化钙(CaCN2) 俗称石灰氮,在多种果树(葡萄、苹果、桃等)上都有提早萌芽的作用。日本早…  相似文献   

18.
全国葡萄区划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正> 果树区划研究工作是整个农业区划研究工作的一部分。它在指导我国果树生产发展方面具有现实意义。葡萄是我国今后需要大力发展的一种果树,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我国葡萄生产现状、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葡萄本身对生态条件的要求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19.
葡萄是我国北方主要水果之一,属于浆果,酸甜适口,老幼皆宜,深受人们喜爱.由于葡萄本身独有的特点使其成为主要的庭院果树之一.在2002年用早熟、优质、丰产品种一乍娜葡萄进行试验,栽植第三年开始结果,株产13 kg左右,第四年株产40kg~45 kg,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几年来的管理体会和经验介绍如下,供葡萄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葡萄保护地栽培就是在不适合葡萄生长发育的条件下,利用保护设施,人为地创造一个适合葡萄植株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从事葡萄生产的一种特殊栽培方式.我国保护地葡萄的栽培起步较晚,至今仅有20多年.黑龙江齐齐哈尔园艺研究所从1978年开始以延长生育期为目的,利用塑料大棚进行巨峰葡萄的栽培试验,使巨峰葡萄在当地安家落户.辽宁省果树研究所自1979年开始以塑料大棚、温室和加温温室等为保护设施,在国内首次以促成和延迟为目的,对巨峰葡萄保护地栽培的进行了系统化研究.温室作为保护地栽培模式的一种,同时也是保护地栽培的主要形式之一,近几年在辽宁省营口、大连、鞍山等地迅速发展起来.但品种相对较少,以巨峰为主.辽宁省果树研究所葡萄课题组于2001年从河北引进早艳、维多利亚、奥古斯特、粉红亚都蜜等几个葡萄品种进行温室栽培试验,现简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