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刘纯千 《新农业》2006,(4):15-15
营口市鲅鱼圈区芦屯镇是出口西兰花的重要生产基地,500多亩高产田已经开发种植了3个年头,生产管理经验丰富,销售势头强旺可观,产品深受外商欢迎。早春,是出口西兰花保护地播种育苗的季节。就在这时,2006年《新农业》第2期刊登的灯塔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人员撰写的《出口西兰  相似文献   

2.
新绿雪西兰花是香港田友农业联合公司从韩国选拔的适应性广、可春秋两季种植的高产优质品种,由广州市兴田种子有限公司引进试种和推广。广州市兴田种子有限公司按其一贯“严谨务实、追求最优”的引进程序,在广东省各市、贵州、福建、青海、辽宁等地布点与当地主栽品种试种对比,表现出优异的适应性和极佳的商品性,深受农业科技推广专家的赞誉和当地种植大户的信赖,经过两年时间的试验推广,新绿雪西兰花已经成为国内许多西兰花种植区的主栽品种。新绿雪花蕾细腻少侧枝,几乎无空茎,商品性极佳,已成为加工出口首选西兰花品种。  相似文献   

3.
西兰花薹是从国外引进的新型高档蔬菜品种,通过对华绿西兰花薹、秀丽西兰花薹、芊秀西兰花薹和绿秀美西兰花薹引种试验,以中熟高产西兰花品种蔓陀绿作对照种进行比较和分析,筛选出华绿、秀丽和芊秀等3个高产西兰花薹品种,并通过佛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举办的佛山市蔬菜良种展示会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在山东省胶州市农村,白菜、洋葱、魔芋、西兰花、胡萝卜、菠菜……这些不为人们所重视的农产品,如今漂洋过海,远销海外,走上了国际大市场。 近几年来,胶州市把发展外向型农业作为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突破口,瞄准国际市场抓调整,按照围绕主导产业搞加工、发展加工建基地的产业化思路,大力发展农副产品的加工增值和出口创汇,为农业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去年全市农产品出口交货值13.1亿元,比上年增长26.4%,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400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河南省睢县农业局在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中,研究探索了粮食与蔬菜间作模式,大大提高了农民收入。小麦、蒜苗、西瓜、西兰花一年四熟是效益最高的一种。小麦套种大蒜,收获蒜苗后栽植西瓜,待小麦收后再套作西兰花,这种一年四种四收的种植模式,投资小,操作简单,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
夏秋季高山西兰花栽培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兰花原产欧洲,也叫青花菜、绿菜花,为甘蓝中的一个变种,一二年生草本植物,以绿色的花球供食用。西兰花是国际市场畅销五大优质蔬菜之一,卖价比较高。去年,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在全省10多个市县的高海拔地区布点试种西兰花,云和县云丰乡是试点之一,试种了3个西兰花新品种,现将试验结果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2015年浦坝港镇冬季西兰花黑斑病重发生的主要原因:病原基数高,分布广,多雨寡照,西北风少,温度适宜,越冬期短,西兰花种植密度高,防病效果差。提出了农业、化学防控相结合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8.
作为我国出口创汇的蔬菜之一——西兰花,可以通过品种优选、种子消毒、改良土壤、防止病虫害等栽培技术提高产量和质量。本文围绕莒县寨里河镇北小寨村优质出口西兰花栽培技术展开论述,期望对农业科技进步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陕县传统种植是以小麦——玉米,或单作蔬菜,种植效益较低。近年来,陕县农业局在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中,研究探索了粮食与蔬菜间作模式,大大提高了农民收入。小麦、蒜苗、西瓜、西兰花一年四熟是效益最高的一种。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掠港农场瞄准打造江苏农垦现代高效农业强场的目标,大力发展外向出口型西兰花产业,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获得了宝贵的经验. 随着农产品国际贸易对食品的生产方式、质量标准、认证管理及延伸、扩展性附加条件要求越来越高,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越来越受制于市场准入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多年以来,伴随着弶港农场出口西兰花规模的不断扩大,出口蔬菜企业时常与进口国发生贸易磨擦,西兰花产品出口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如何才能保证绿色安全农产品生产,进一步增强西兰花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实现农场出口西兰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弶港农场探索出了成功的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西兰花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以及减少水稻生产中的化肥使用,本研究在化肥氮减量30%的情况下,将西兰花废弃物作为有机肥直接还田,研究不同还田量对于水稻生育期、产量、分蘖能力、氮肥利用率等指标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化肥氮减量30%的情况下,按照60 t·hm-2的用量将西兰花废弃物直接还田,对水稻增产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增产4.32%,差异不显著。随着西兰花废弃物施用量的提高,水稻的有效穗数量呈上升趋势,总粒数与结实率呈下降趋势,无机氮肥偏生产力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总氮肥偏生产力呈下降趋势。西兰花废弃物还田与化肥减量配施,能减少化肥用量、提高水稻产量、减少农业废弃物污染,对实现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循环农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章总结出一套单季稻与春季西兰花轮作栽培模式,能有效地优化种植结构,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土壤有机肥源,培肥了地力,节约了生产成本,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措施,并详细介绍了轮作茬口安排和种植模式,以及单季稻和西兰花的栽培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农家致富》2012,(15):8
《农家致富》手机报创办两年来,充分发挥其信息平台作用,及时有效传递科技资讯,指导科技示范户发展农业生产,带动广大农户加快提高种养水平和增收致富能力,赢得了科技示范户的一致认可和充分肯定。科技示范户积极读用手机报,涌现出一批学用致富典型。★信息入户促增收南京市桥林街道滨江社区示范户古绪斌,通过《农家致富》手机报得知西兰花市场行情好,价格高,了解到当地基本没有规模种植后,今年他将自己承包的15亩地全部种植西兰花,扣除成本,亩纯收入6600元,15亩地纯收入10万元。他高兴地说:"如今  相似文献   

14.
正6月21日,由农业农村部、科学技术部组织的"国家西兰花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项目在浙江正式启动,21家相关科研院所、高校教学单位、种子企业和推广单位签订了"材料、信息、人才共享协议"。据了解,目前我国西兰花栽培总面积约100万亩,主要分布在浙  相似文献   

15.
施俊生 《浙江农业科学》2019,60(12):2223-2225
2018年,根据农业农村部统一部署,由浙江省牵头组建“国家西兰花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组”,开展西兰花良种国产化联合攻关。经一年多努力,联合攻关取得了重要进展,建立了人才、信息、资源协作共享机制,开展了小孢子培养、体细胞融合等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引进和创制优异种质186份,建立新品种、新材料筛选评价测试示范点(区)18个,育成新品种16个,自主育成品种市场占有率突破10%,推动了我国西兰花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施建富  施瑾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8):59-59,135
充分利用茄子与秋西兰花生长的时间差,合理安排茬口,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的产值,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旅游业的发展,西兰花(Brassica oleracca L.var. italica Plenck.)作为一种高档蔬菜,其需求量越来越大,生产面积不断扩大,已成为出口创汇和内销的高效益蔬菜品种之一。在我国大力发展“三高”农业的形势下,西兰花与许多优质、高档蔬菜一样,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我国,由于西兰花种子主要靠进口且价格昂贵,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其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以"西兰花—空闲"轮作为对照,研究西兰花种植前和收获期,"西兰花—南瓜"轮作、"西兰花—早稻"轮作1 a和"西兰花—早稻"轮作2 a对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西兰花种植前,"西兰花—南瓜"轮作土壤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最多;西兰花收获期,"西兰花—早稻"轮作2 a土壤细菌和真菌数量最多,"西兰花—早稻"轮作1 a土壤放线菌数量最多。西兰花种植前,"西兰花—早稻"轮作1 a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最高;西兰花收获期,"西兰花—早稻"轮作2 a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均最高。西兰花种植前,"西兰花—早稻"轮作2 a土壤脲酶活性最高;西兰花收获期,"西兰花—早稻"轮作2 a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均最高。上述结果表明,与其余3种轮作模式相比,"西兰花—早稻"轮作2 a可更有效地改善西兰花耕作土壤微生物环境,提高土壤酶活性。  相似文献   

19.
正由农业农村部、科学技术部组织的"国家西兰花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项目正式启动,21家相关科研院所、高校教学单位、种子企业和推广单位签订了"材料、信息、人才共享协议"。据了解,目前我国西兰花栽培总面积约100万亩,主要分布在浙江、云南、湖北、河北、甘肃等省。  相似文献   

20.
台州市常见的西兰花茬种植模式有秋冬-春西兰花、秋冬西兰花-早稻、秋冬西兰花-南瓜、秋冬西兰花-西瓜等,为促进台州市西兰花茬种植模式的推广应用,现将其茬口安排、经济效益进行总结。同时,介绍了秋冬西兰花-早稻种植模式早稻种植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