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层次分析法在灌区综合评价中的应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灌区现状综合评价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涉及面广、指标多、权重确定困难等,是一个多目标评价问题,每个方面处理得是否合理将会影响到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为了对灌区现状水平进行系统的、综合的科学评价,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对灌区运行状况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实例验证,所建立的评价模型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  相似文献   

2.
灌区运行水平综合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灌区运行水平综合评价是实现灌区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管理的基础,也是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投资的重要决策依据。介绍了灌区运行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了指标权重不同的确定方法;对灌区运行水平综合评价的现有20多种评价方法进行了比较,明确了其优缺点及评价结果的精度;提出未来灌区运行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更多考虑反映生态化、信息化、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指标,构建基于人水和谐的现代化美丽灌区评价指标体系和智能化灌区运行水平综合评价基础信息采集系统;要基于新的数学方法和模型建立灌区运行水平综合评价新方法,结合3S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发现代化灌区运行水平综合评价平台,提高评价模型的可操作性与评价结果的精确性,进而更科学的指导灌区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对比分析了对大型灌区的常用评价方法,指出这些方法存在的主要缺点是评价中各指标权重的确定易受人们主观因素的影响.改进突变理论避免了评价各指标权重的确定问题,从而相对减少了人们主观因素的影响.对突变理论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改进,通过调整突变理论评价综合值的方法,克服了综合评价值过高和过于接近的问题,提高了其评价结果的分辨水平.将改进突变理论综合评价方法运用于大型灌区运行状况综合评价中,以陕西省大型自流渠灌区洛惠渠为实例进行验证,洛惠渠灌区在2009,2010,2011,2012年的评价值分别为0.060 5,0.265 7,0.549 1,0.660 1,运行状况等级分别为中等,良好,良好,良好.其评价结果与改进TOPSIS法的结果基本一致,都随着时间的推移,洛惠渠灌区评价级别从中等逐渐变为良好,运行状况越来越好,这也符合洛惠渠灌区的客观实际和发展规律,且该方法计算简单、可靠性高,可为大型灌区运行状况综合评价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运用灰色关联法进行灌区运行状况综合评价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利用层次分析法和信息熵理论相结合进行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并利用灰色关联法对灌区运行状况进行评价。通过对湖北省大型灌区现状水平的评价,根据各灌区关联度的大小对灌区进行排序与分类;同时根据评价指标的关联度,可知各指标对灌区运行状况综合评价的重要性。最后通过灰色关联法与近似理想点排序法对各灌区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可知这二种评价方法对各灌区排序结果基本相一致,说明利用灰色关联法对灌区运行状况进行综合评价是一种有效、简便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了体现各指标对灌区评估的重要性,对各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来体现其重要性的差别,而且综合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也取决于指标权重赋值的合理性.运用G1法对评估指标进行主观赋权,采用改进熵权法对指标进行客观赋权,这样既满足所得权重的客观性,也能保证评估结果具有一定的解释性,然后采用博弈论的综合赋权法综合主观和客观权重,从而得到各指标的综合权重.运用确定的综合权重以改进线性模型对陕西省大型自流渠灌区洛惠渠进行实例验证,计算结果与可拓评价法结果基本一致,随着时间的推移,洛惠渠灌区评价级别从中等逐渐变为良好,运行状况越来越好,这符合洛惠渠灌区的发展实际.  相似文献   

6.
节水灌溉是我国社会发展首要任务,针对目前响水灌区渠道输水损失严重的问题,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评价模型,对响水灌区的4个干渠的渠道输水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渤海二干渠渠道输水能力相对较差,渠道水损失最为严重应予以重视,并且采取必要的措施。研究结果为响水灌区提高渠道输水能力、降低灌溉成本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改进密切值法的灌区运行水平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灌区节水改造及续建配套建设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根据四川省灌区运行实际情况,建立了包括灌区生产效率等5个一级指标及设计灌溉面积等28个二级指标在内的四川省灌区运行水平综合评价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其简化为15项主成分因子;运用G1法及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综合权重,基于密切值法构建了四川省灌区运行水平综合评价模型,并应用其对四川省4个典型大型灌区运行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四川省4个典型灌区运行水平(密切值)由高到低依次为升钟灌区(0.000 4)?武引灌区(0.287 9)?玉溪河灌区(1.795 7)和隆昌沱江石盘滩提水灌区(1.886 5),模型评价结果与四川省典型灌区实际运行水平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8.
黑河中游灌区水资源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洪杰  唐德善 《节水灌溉》2006,(6):58-60,62
在水资源综合效益评价中其指导思想就是水资源综合效益最大化。采用多目标综合评定方法,建立了以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大目标为准则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了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权重。以黑河中游梨园河灌区为例进行了实例评价,建立了基于灌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水资源综合效益递阶层次结构和26项评价指标,分析计算出了各指标对总目标的组合权重值,计算结果与灌区实际相符,表明该方法有很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评价灌区水资源的综合效益,运用物元可拓理论,将水资源综合效益、水资源综合效益特征及对应的特征量值作为物元,建立灌区水资源综合效益评价的物元可拓模型,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3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各评价指标对水资源综合效益的贡献率来确定指标的权重,此外,提出了五级评价等级标准.利用所构建的灌区水资源综合效益评价物元模型,结合漳河灌区2013年的运行状况数据,对其水资源综合效益进行评价,通过局部灵敏度分析方法对评价结果进行灵敏度验证,结果表明评价结果灵敏度较好,准确可靠,评价结果显示该灌区2013年水资源综合效益为"一般",同时可以看出该灌区的水资源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较经济效益稍差.研究表明,在水资源综合效益评价方面,物元可拓模型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以往节水灌溉综合效益评价中多采用简单的多指标综合评价的不足,运用熵权法来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基于熵权的物元可拓模型对灌区节水灌溉综合效益进行评价,分别从节水灌溉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3个方面入手,构建评价指标综合体系.并以吉安市的田南灌区、谷口灌区、银湾桥灌区和南车灌区共4个灌区为实例进行评价,结果显示:银湾桥灌区的节水灌溉综合效益级别为“一般”,田南灌区的节水灌溉综合效益级别向“一般”级别转化,谷口灌区的节水灌溉综合效益级别向“较好”级别转化,而南车灌区的节水灌溉综合效益级别向“好”级别转化,采用灵敏度分析方法进一步验证评价结果的稳定,所得评价结果科学可靠.说明熵权物元分析法在节水灌溉综合效益评价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general principles and functions of asset management for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infrastructure: Asset planning and creation strategies,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performance monitoring,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and audit and renewal analysis. The various elements of the program are conceptually defined and their application is illustrated with the asset management program (AMP) formulated for the La Khe Irrigation System in Vietnam. It also identifies the role of the AMP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service oriented management of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services. An infrastructure and investment profile developed from the asset survey identified the investment requirement over the next 40 years. The analysis of cost of service and revenues shows a shortfall of US£17.00/ha/annum to meet the investment requirement over this period. The asset audit and renewal analysis shows the upgrades of the main system needed to improve the current level of service.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河套灌区灌排信息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面分析河套灌区灌排管理的基础上 ,应用决策支持系统原理 ,开发研制了河套灌区灌排信息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在河套灌区灌溉历史上 ,首次实现了河套灌区总局、管理局和管理所三级灌排信息的计算机管理。该系统不仅可为河套灌区用水的科学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决策方案 ,而且对于河套灌区推广节水型灌溉农业 ,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基层水利站工作经验初探陈维民,苏公伟(山东省水利厅农水处济南市250013)(山东省兖州市谷村乡水利站272012)StudyonDynamicWaterUsePlanDraftingofReservoirIrrigatoinScheme¥LiYua...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advocates the need for defining criteria for level of service provision for irrigation networks and outlines a proposed Irrigation Serviceability Matrix to be used in the preparation of asset management plans and investment strategies for irrigation infrastructur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rrigation Serviceability Matrix is based on experienced gained in the UK by the privatised water industry where the level of service provision to customers has become a key determinant for investment in infrastructure.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evolution of this process within the UK water industry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he irrigation sector.  相似文献   

15.
漳河灌区水稻节水灌溉对农业投入产出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水稻节水灌溉对农业投入和产出的影响,在明确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的基础上,在湖北省漳河灌区选择了两块灌溉试验区,一个采用间歇灌溉的节水灌溉方式,另一个依然采用渠水淹灌的传统浇灌方式,得出了灌溉总人力、财力投入和产量试验结果,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结合国际合作项目对漳河灌区的主要农业作物-水稻在费改税制度实行前后灌溉成本和产量的变化情况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实施费改税制度的实行可以减轻农民的负担,但是增加了灌区水库供水和水管理的难度,增加了水稻生产灌溉成本。由于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造成了水稻减产。因此,有必要对费改税前后水稻生产的变化情况做进一步的研究,减少不利影响,使得农民既能减少税费开支,又能增加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7.
王鹏  王群  张和喜  李长江  刘浏 《节水灌溉》2012,(7):31-34,38
通过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建设,安西灌区水利基础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为了准确把握灌区内农业水资源安全所处状况,采用AHP方法赋权,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安西灌区水资源安全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安西灌区水资源安全度不高,尚处在基本安全等级。根据影响安西灌区水资源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以保障灌区农业水资源安全。  相似文献   

18.
不同尺度首尾法及动水法测算灌溉水利用系数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8年在湖北漳河灌区基于首尾法及动水法开展的不同尺度灌溉水利用系数的测算数据,分析了灌溉水利用系数随空间尺度的变化规律以及2种方法之间不同尺度灌溉水利用系数存在的差异及其原因。结果表明,灌溉水利用系数随空间尺度的扩大呈显明显的降低趋势;各尺度上首尾法获得的灌溉水利用系数值均略大于动水法,原因在于首尾法反应年用水的总体情况,并考虑了回归水的重复利用;不同尺度之间灌溉水利用系数降低幅度比较表明,漳河灌区从干渠到支渠、支渠到斗渠环节的损失最大,是节水改造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19.
灌溉水利用系数综合测定法实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灌溉水利用系数是衡量农业节水效果的关键指标。目前各地区统计出的灌溉水利用系数差异极大。很多数据明显的存在错误,难以作为比较与衡量的标准。影响灌溉水利用系数正常测定的主要原因是传统测定方法存在测定工作量巨大、测定条件难以保证等。通过开展对灌溉水利用系数资料的搜集、整理并对灌区进行实地调研,在了解目前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测量中存在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对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测量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测定灌溉水利用系数的综合测定计算方法。该方法既克服了传统测量方法中工作量大,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才能完成的缺点,又弥补了只测量典型渠段而引起较大误差的不足,而且能反映出灌区渠系用水情况、灌溉工程质量及灌溉用水管理水平等。以漳河灌区为例进行了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20.
李瑞鸿  洪林  罗文兵 《农业工程》2010,(12):102-106
:为了揭示农田面源污染的机理及其成因,该文选取湖北省漳河灌区的典型试验田作为试验对象,在田间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水稻和玉米2种作物在不同处理方式下农田排水磷素流失的影响因子及其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降雨强度、作物类型、农业耕作管理方式(包括灌溉施肥方式等)是农田磷素流失的主要影响因素;另外,土壤物理化学特性和地形地势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田磷素的流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