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在某公司任职期间,遇见过许多养殖户在进雏前1~2天封闭门窗用较大浓度的甲醛及高锰酸钾熏蒸消毒,育雏舍内有较大刺激性甲醛气味,匆忙将肉鸭雏放入,致使雏鸭中毒发病.  相似文献   

2.
一、试验材料 试验动物5-7日龄的肉雏鸭(购于四川省华阳农贸市场;饲喂肉雏鸭专用料)。2006年2月28日购回时为5日龄肉雏鸭,试验时间为2006年2月28日-2006年3月2日。  相似文献   

3.
鸭病毒性旰炎(DVH)是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病毒病,其特征是肝脏受到损害,主要危害四周龄之内的雏鸭,死亡率最高的可达90%以上。为有效地防制本病,我们用荷兰 DVH F_(17)毒株作为原代毒,培育了一株鸡胚化的弱毒株,它既能用于种母鸭,又能用于1~3日龄的雏鸭,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5.
对1、5、10、15日龄含鸭瘟母源抗体雏鸭,用鸭瘟弱毒疫苗按1∶5(1个免疫量溶于5ml水中)进行饮水免疫。分别于免疫后30和60天,用鸭瘟强毒1000LD_(50)/ml攻击;90天时再与人工发病鸭混养。结果,均安全健活,保护率83~10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5)。作者提出,在有母源抗体存在的情况下,可采用饮水免疫方法进行鸭瘟弱毒苗的免疫,免疫期可达90天以上。  相似文献   

6.
鸭瘟弱毒疫苗对雏鸭的饮水免疫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7.
对7日龄健康非免樱桃谷雏鸭通过人工感染鸭肝炎病毒后,雏鸭成活率,提前给予中药制剂组的达到96.15%,同时给予中药制剂组的达到88.46%,发病后在给予中药制剂组的达到80.77%。结果显示出中药制剂具有抗鸭肝炎病毒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中草药对雏鸭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草药对雏鸭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试验吴小林(江西省畜牧水产学校330200)雏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一月龄以内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潜伏期短,发病急剧,传播迅速,发病率、死亡率都很高;1993年以来,我校附近几个乡镇的养鸭户...  相似文献   

9.
雏鸭绿脓杆菌病的诊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甘肃省兰州市某养殖户鸭场的6只病鸭的病料,经组织接种培养及细菌分离纯培养鉴定,确定了该批雏鸭暴发疾病是由绿脓杆菌引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综合性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al hepatitis,DVH)是由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al,DH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致死性雏鸭传染病,该病发病急,病程短,发病率和死亡率高[1].该病近几年来由于病毒的变异,出现了不同的变异株、暂时不能确定的病毒和"新型鸭肝炎病毒"[2],给养鸭生产带来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11.
研究以白头翁为主药的复方制剂的体外抑菌效果及对人工感染沙门氏菌雏鸭的治疗效果。体外抑菌试验中,复方制剂4的抑菌圈直径最大,达到17.6 mm,最低抑菌浓度为166.7 mg/mL,明显高于其它各组,说明沙门氏菌对制剂高度敏感;体内抑菌试验结果显示,高剂量组的治疗效果最好,保护率可以达到80%,与头孢噻呋组接近,体质量增加890 g,与阴性对照组基本一致。攻毒后,雏鸡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显著降低、白细胞数量显著升高(P≤0.01),给予中药治疗后9~12 d,红细胞数量、白细胞数量恢复或接近正常水平,说明以白头翁为君药的复方制剂4对雏鸭沙门氏菌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芦荟干粉对鸭肝炎病毒人工感染雏鸭肝损伤的保护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含0.5%、1%、1.5%芦荟干粉的饲料,饲喂雏麻鸭1 w,于8天龄时通过人工肌注途径感染鸭病毒性肝炎病毒,观察1w,比较与不服用芦荟干粉的对照麻鸭的增重、谷丙转氨酶水平、肝组织病理变化等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芦荟干粉增重效果比对照组提高14.3%~36.2%,并可显著降低谷丙转氨酶水平,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及胆小管增生等肝组织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鸡源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对HBK无特定病原体(SPF)鸭的致病性,利用鸡源REV现地分离株REV-HN,分别接种鸭胚成纤维细胞(DEF)、鸭胚(尿囊腔和卵黄囊腔接种)和雏鸭(口腔接种),试验设空白对照组,雏鸭还设有同居感染组.接种REV后不同时间收获DEF和胚体,及雏鸭的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和免疫器官,提取基因组DNA,通过RT-PCR和PCR方法检测REV前病毒env基因.结果在DEF中未检测到特异性的env基因片段,而在卵黄囊接种后72 h鸭胚胚体和试验感染的雏鸭PBL中检测到.接种后30 d,在1羽感染REV的雏鸭肾、胸腺和法氏囊中检测到REV前病毒.本研究为利用SPF鸭研究REV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中药方剂对雏鸭病毒性肝炎防治效果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雏鸭病毒性肝炎(DVH)除用高免抗血清治疗外,中药方剂也得到了广泛应用,而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院禽病门诊采用中药方剂鸭肝散水煎汁饮服及拌料饲喂治疗鸭病毒性肝炎,与高免血清的疗效作对比,得出鸭肝散水煎汁饮服疗效较好,与高免血清的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并通过大量的临床应用证实(目前已使用600多例),疗效稳定,而且使用方便,成本仅为高免血清的一半,也是目前治疗雏鸭病毒性肝炎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鸭肝散拌料饲喂,效果稍差。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鸭肝散的组成及用法 每副中药的基础方为:茵陈50g,龙胆草20g,黄芩20g,黄连20g,黄芪20g,板蓝根20g,柴胡苗20g,神曲50g,陈皮30g,甘草20g,再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加减,其功用主要是清热解毒,育阴养肝,健脾燥湿、疏肝理气。用法:每100羽鸭每天一副,水煎汁,供鸭自由饮服,连用3天,或拌料饲喂,连喂3天。病重鸭,水煎汁用注射器或滴管喂服。  相似文献   

15.
16.
17.
为系统研究鸭肝炎病毒(DHV)在脑组织引起的病理变化随时间的发展变化规律,通过人工感染雏鸭DHV的方法建立DHV的疾病病理模型,运用常规病理技术、组织中自由基的测定等方法,探索DHV感染时间的发展,脑组织病变和感染时间之间的关联度以及组织生化指标和脑组织病变之间的关联度。结果显示,试验组雏鸭大脑于攻毒后不同时间内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脑组织中NO、MDA含量随时间变化一致。试验得出:NO在雏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能是雏鸭出现神经症状和脑组织病变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为系统研究DHV在脑组织引起的病理变化随时间的发展变化规律,通过人工感染雏鸭DHV的方法建立DHV的疾病病理模型,运用常规病理技术、组织中自由基的测定等方法,探索DHV感染时间的发展,脑组织病变和感染时间之间的关联度以及组织生化指标和脑组织病变之间的关联度。结果显示试验组雏鸭大脑于攻毒后不同时间内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脑组织中NO、MDA含量随时间变化一致。试验得出:NO在雏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能是雏鸭出现神经症状和脑组织病变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为系统研究DHV在脑组织引起的病理变化随时间的发展变化规律,通过人工感染雏鸭DHV的方法建立DHV的疾病病理模型,运用常规病理技术、组织中自由基的测定等方法,探索DHV感染时间的发展,脑组织病变和感染时间之间的关联度以及组织生化指标和脑组织病变之间的关联度。结果显示,试验组雏鸭大脑于攻毒后不同时间内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脑组织中NO、MDA含量随时间变化一致。试验得出:NO在雏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能是雏鸭出现神经症状和脑组织病变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益菌多微生态制剂对雏鸭的饲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畜禽业的快速发展,肉鸭、蛋鸭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但由于饲养环境相对落后,鸭霍乱、沙门氏菌病、大肠杆菌性败血症等细菌性疾病发病率日益增多,给饲养者造成了重大的损失。为降低损失,饲养者不得不借助于抗生素及各类化学药品控制疾病,但使用后引起的副作用如动物的消化功能和免疫下降;细菌耐药性增强,治疗效果降低;在动物体内残留,危害食用者健康等令人担忧的问题也更加突出。微生态制剂益菌多是以动物肠道内的有益菌为有效成分,微量(0.1%~0.3%)添加于饲料中,通过调整和维护动物体内菌群平衡,强化机体免疫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