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2.
多效唑又称PP_(333),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延缓剂,它能明显抑制果树枝条加长生长,促进成花,增加产量,而对果实的质量影响甚小。葡萄的营养生长很强,栽培管理中每年为控制新梢生长所耗的工时很多,果农都很期望能寻求一种代替夏季人工摘心、抹剪副梢等行之有效的方法。为此,我们从1987~1989年,在葡萄上使用多效唑,旨在探讨该物 相似文献
3.
上海地区春季多雨,光照不足,往往造成马铃薯营养生长过旺,影响块茎膨大。采用农业措施控制茎叶徒长,一般收效甚少。为此,我们在马铃薯结薯初期喷洒多效唑,以期获得控长增产效果。 材料与方法 试验地点在青浦县华新乡马桥村沈介浜生产队。供试品种为光新4号;供试药剂系上海联合化工厂生产的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试验设2个点:一是菜地、土层疏松肥沃;二是稻田,经翻耕晒白,冰凉熟化。以上两种土质冻,分别采用常规用肥:鸭塮40担,碳铵30公斤,磷肥30公斤/亩和加量用肥:鸭塮60担,碳铵40公斤、磷肥40公斤/亩作试验。同期播种(1月17日),同样密度和用种量。 相似文献
4.
5.
马铃薯种植密度较高,上海地区春季往往雨水过多,光照不足,容易造成营养生长过旺,从而影响薯块膨大。但没有茂盛的营养生长架子,同样得不到理想的产量。在生产上,采用塮肥当家,适当增施磷钾肥,沟系配套等农业措施,控制茎叶徒长,但收效甚微。为此,我们在马铃薯结薯初期做了多效唑喷雾试验。 相似文献
6.
多效唑(即PP_(333))是一种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国内外在农作物上已进行过大量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有降低株高、抑制营养生长、缩短节间、增强抗倒伏能力、提高产量的作用。在蔬菜作物上,能抑制马铃薯、番茄等植株的生长,使营养生长受到明显的限制。我们于1997~1998年在西宁市沈家寨乡红星村以津春2号黄瓜为试验材料,主要研究了多效唑对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1987~1988年,在花期喷布“九二○”的基础上,对大旺山楂于花后一周一次和花后一周、三周两次全株喷布多效唑试验,结果表明:两种处理都显著地抑制新梢的加长生长,缩短节问长度,使新梢停长期提前,增加花芽量,提高座果率,但对枝条的加粗生长,百果重及化学成分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多效唑对辣椒幼苗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多效唑对辣椒幼苗生育及产量的影响徐刚,沈善铜,朱启泰(江苏省农科院蔬菜所南京210014)多效唑(即PP333)是80年代初开发出的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国内外在农作物及果树上已进行过大量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多效唑有降低株高、抑制营养生长、缩短节... 相似文献
9.
以继代培养的怀地黄脱毒试管苗"85-5"为试材,研究了多效唑不同喷施浓度和处理次数对脱毒怀地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多效唑喷施浓度和处理次数的增加,怀地黄脱毒苗的株高、叶面积和冠幅都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随着多效唑喷施浓度和次数的增加,怀地黄产量和品质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多效唑200mg/L处理2次是最佳喷施浓度和喷施次数,此时脱毒怀地黄产量最高,为5 682.67kg/667m2;梓醇和毛蕊花糖苷含量较大,分别为8.33mg/g和0.55mg/g。 相似文献
10.
11.
12.
14.
为确定紫甘薯新品种“内渝紫2号”最佳种植株距,为新品种的示范推广提供技术依据,设置5种不同株距(20、25、30、35、40cm),对不同株距条件下紫甘薯“内渝紫2号”的植株性状、产量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加大株距有利于提高茎蔓长度、分枝数、单株结薯数、单株鲜薯质量和大中薯比例;在30~40 cm范围内,缩小株距,有利于提高鲜薯产量、茎叶产量和薯干产量;30 cm株距时鲜薯产量和薯干产量最高,667 m2产量分别为1 722.67 kg和480.63 kg。综合考虑,建议“内渝紫2号”栽培株距为30 cm,可获得较为理想的鲜薯产量。 相似文献
15.
16.
不同废弃物混合基质对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生长发育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棚内,采用无土栽培模式,研究了不同废弃物混合基质与脱毒马铃薯生长发育和经济效益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粗沙、牛粪、糠醛渣、菇渣、锯末屑按体积比0.3:0.1:0.2:0.2:0.2配制的混合基质符合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生长发育规律,与单采用蛭石(CK)相比,脱毒马铃薯原原种株高、茎粗、叶片数、根系长分别增加了2.98cm,0.16cm,2.16片,0.59cm;存活率、单株粒质量、单粒质量、单株粒数、繁殖效率分别增加了15.30%,8.15g/株,1.72g,0.47粒/株,156.51粒/m2;产值、利润、投资效率分别增加了46.95元/m2,113.36元/m2,16.62元/元。处理间差异显著性经LSR检验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7.
18.
以马铃薯品种荷兰806 为材料,在植株生长发育不同时期叶面喷施50 mg · L-1 外源5- 氨基乙酰丙酸(ALA)溶液,研究ALA 对马铃薯叶片光合特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ALA 可以提高马铃薯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尤其提高正午和下午叶片的光合能力,降低光合午休程度。测试分析结果表明,ALA 处理提高了马铃薯叶片PS Ⅱ和PSⅠ反应中心最大光化学效率(φPo 和φRo),降低PS Ⅱ反应中心最大关闭速率(Mo),维持较高的光合电子传递量子产额(φEo)和较低的能量热耗散量子产额(φDo),提高以吸收为基础的光合性能指数(PIabs)和包括PSⅠ和PS Ⅱ在内的整体光合性能指数(PItotal)。ALA 处理还能上调PS Ⅱ反应中心核心蛋白D1 和D2 编码基因Psb A 和Psb D 转录水平。此外,ALA 处理显著提高马铃薯块茎产量,提高可溶性糖和VC 含量,但对淀粉含量影响不显著。可见,ALA 这种全天然的非蛋白质氨基酸类物质,在马铃薯产业上具有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施用甘薯膨胀大素可改善慈菇营养生长状况,促进慈菇球茎的膨大,球茎开始膨大时叶面喷施甘薯膨大素,可显著增加早期产量;定植时及球茎开始膨大时2次施用甘薯膨大素,早期产量增加不显著,总产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20.
摘要:针对河北二季作区马铃薯新品种缺乏的问题,采用分子标记、EMS诱变育种、愈伤组织培养、远缘杂交等技术,创新了早熟、优质、抗病马铃薯种质资源,结合杂交育种,培育出适合河北二作区种植的彩色早熟马铃薯新品系SH-8,并以彩色马铃薯品种冀张薯5号为对照,通过多点区域比较试验,对其生育期、特征特性及产量等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新品系SH-8薯块长卵圆形,皮红色,芽眼黄色,肉色红白相间,综合抗病性较强,平均667 m2产量2 124.60 kg,比对照冀张薯5号增产19.75%。新品系SH-8丰富了河北二季作区马铃薯品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