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近几年我省经济林发展很快,果园面积逐年扩大,同时也涌现了很多靠经济林致富的典型。但是从整个经济林的发展状况、品种结构看,当前主要存在有以下三个问题,应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首先,缺乏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其表现为:盲目性大,赶“热潮”多。即看人家种啥果树有利就跟着种啥树,也不管本地区适宜不适宜,加工、贮藏能力如何,不加选择,盲目发展。一度出现了“桃树热”、“葡萄热”、“山楂热”  相似文献   

2.
周泽胜 《经济林研究》1991,9(2):103-104
1 现状分析 我州果树生产已有悠久历史,由于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商品率极低。1954年水果面积只有1.69万亩,年产量1000万kg,到1987年发展为6.45万亩,年产量2287万kg,年产值8000多万元;干果(核桃、板栗)发展到847.5万kg;贮藏加工数百万kg,增值数百万元。60年代后期,曾形成“果树热”,但由于“以粮为纲”单一经营的影响,果品生产严重受挫,到80年代后期,各级政府开始重视果品产业,提出了“用材林和经济林并重,优先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进行调整,一些丘陵山区把发展经济林作为振兴经济和脱贫致富的突破口,使经济林生产发生了新的变化。不少地区出现了“经济林热”、“果树热”。目前我省干水果总面积达640万亩,总株数1.8亿株,总产量达70万吨,发展速度之快令人鼓舞。但和兄弟省相比,还有一定距离、经济效益还不高,平均亩产量和单株产量还达不到全国平均水平(见表1、表2),和世界上生产先进的国家相比,差距就更大。譬如核桃,我国有7000多年的栽培历史、而美国才120多年的历史。我省面积为125万亩,美国  相似文献   

4.
1 现状与问题我县栽培果树历史悠久,60年代初,建起苹果园3.2万亩。特别是1986年以后,全县兴起了“苹果热”,两年超额完成了10万亩苹果基地建设任务。1984年以后又形成了一个“山楂热”,全县现有山楂8500多亩。1988年11月,县委、县政府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发出了“开发三荒的决定”,继10万亩苹果基地建成之后,荒山经济林又有了突  相似文献   

5.
大力发展经济林增加林业经济效益乌盟经济林工作站张旭1989年以来,乌盟围绕“绿起来、活起来、富起来”的林业生产目标,在发展生态经济型林业上,把以果树为主的经济林作为突破口,大幅度提高经济林的比例,因地制宜地发展了具有乌盟特色和优势的经济林树种。近几年...  相似文献   

6.
试论加入WTO后台州经济林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郭亮 《经济林研究》2002,20(3):66-68
1 台州经济林现状1.1 面积、产量状况台州市经济林的果树面积、产量名列浙江前茅 (表 1)。近年发展较快 ,与 1984年相比 ,1999年果树面积增加 131% ,产量增长 4 5 2 %。早在 2 0世纪 80年代台州行署以富裕农民为宗旨 ,提出了大力发展“两水一加”(即发展水果、水产面积、发展  相似文献   

7.
大理州薄壳核桃生产展望周泽胜(云南省大理州经济果木站671000)1核桃生产及外销现状大理州核桃生产技术先进,主要采用嫁接繁殖。我国除了云南外,多采用实生繁殖,70年代科研单位才开展嫁接试验,这是大理的优势所在,大有发展的必要。建国后,大理核桃发展较...  相似文献   

8.
孟津县近几年发展果树15万亩。为了推动果树生产走向集约经营、注重效益的路子,县委、县政府作出《强化经济林管理工作的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实施“311”工程,即树立30个样板村,100个高产高效示范园,100个靠果致富典型户,以此带动全县经济林管理上档次。  相似文献   

9.
适应市场需要发展山东果树丁少华(山东省果树研究所)果树是山东经济林生产的主体,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果品市场全面放开,促进了果树的大发展,仅“七五”期间,全省果树栽种面积就增加了31万hm ̄2,至1993年不完全统计,全省果树面积已达80万hm ̄2,果...  相似文献   

10.
郑州市管城区为引导全区果农发展高效经济林生产,提高经济林的单位面积产值和效益,探索“一优双高”林果业生产的新路子。区农经委于94年的租地50亩,建起了区适令水果试验示范场,和省林业科研所联合开展保护地果树示范试验,经过三年的努力,目前已取得初步成功。  相似文献   

11.
樊喜斌 《经济林研究》2000,18(3):6-7,48
建国50年来,国家对经济林生产采取了一系列的正确政策措施,经济扶持优惠措施;使我国经济林生产得到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经济林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也是林农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随着赤峰市“十二五”期间“打造万亩经济林”建设活动的全面开展,全市各个地区的经济林建设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本文以松山区穆家营子镇为例,探讨经济林建设中关于果树栽培与管护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我院经济林研究室成立于1979年。在上级党、政组织的领导下,创办了经济林专业。几年来,全室同志团结协作,群策群力、艰苦创业,在短期内,经济林专业的建设已初具规模。现有教职工21人,建立了两个实验室和一个标本室,已能开出全国教学大纲规定的专业课(“经济林栽培”、“经济林产品利用及分析”、“果树栽培”、“经济林研究法”、“茶桑栽培”、“森林利用”等)。除完成专业课的教学任务外,还承担了中央有关部、委和省级有关厅、局  相似文献   

14.
清水河县从实际出发,结合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因地制宜地发展果树经济林,取得显著效益。这个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发展海红果等果树经济林有其相对的优势。据此,县委、县政府把发展经济林作为尽快脱贫致富的突破口,作出了发展经济林的决定,鼓励农民承包“四荒地”,实行优惠政策,给予大力扶持。极大地调动了群众发展经济林的积极性。已涌现出5000多个定植果树50株以上的经济林大户,集体和个体小果园发展到160多个,其中百亩以上的有12个。近两年来,清水河县每年以上万亩的速度发展经济林。目前,经济林已发展到6.2万亩,年产海红果、黄太平、“123”等中小型苹果为主的鲜果500多万公斤,收入达560多万元。农民人均拥有鲜果50多公斤,增加收入50多元,仅此一项相当于1987年农民人均收入的总和。五良太乡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特别是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力地推动了四川省经济林生产的发展。据统计,全省“七五”期间共新造经济林面积322.84万亩,其中名特优经济林面积143.06万亩,占44.31%,已成为经济林的主体,这是四川经济林生产中出现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16.
建国四十年来,我国经济林面积和产量都成倍地增长,对繁荣农村经济起着重要作用。经济林产品为工农业生产提供大量的原料,为改善人民生活提供丰富的食品和保健药品,许多“名、特、优”产品为国家换取大量外汇,为四化建设作出了有益的贡献。经济林科研在良种选育、丰产栽培、病虫防治、产品加工利用等方面取得400余项重要成果,有的已转化为生产力。经济林专业队伍也不断壮大。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要介绍了安徽省经济林生产经营发展现状,指出了在经济林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为了达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经济林产业必然要走可持续经营之路。文中分析了我省经济林可持续经营战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了实现经济林可持续经营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全县果树经济林的调查分析,提出了县域果树经济林的发展方向和品种定向,可为整个辽源地区及至全省的果树经济林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推动我国经济林产业体系建设的稳步发展,综述了建国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经济林产业化体系建设取得的十大成就:现代经济林产业化体系的建设;创建产品加工经营企业;经济林栽培的区域化;创建生产基地,实施无公害生产;生产经营实施良种化;经济林栽培经营的标准化;创名牌,保护产品地理标志;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林;农民组建林业专业合作社。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扎兰屯市的广大农民坚信党的“谁种谁有、收益归己”的林业政策,舍得投资投劳,大力发展果树经济林。这样做,既绿化美化了大地,发挥了生态效益,又富裕了农户,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还改变了过去祖祖辈辈只靠种田吃饭的传统,为高寒地区脱贫致富闯出了一条新路。截止1989年底,这个市共种植果树经济林952公顷,育果树苗5.7公顷。其果树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