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2.
3.
六优3-2是江苏省农科院配组成的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第二个粳型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与六优1号相比,具有较高的丰产性和较广的适应性,亩产可超过500公斤,一般比盐粳2号增产15~19%。  相似文献   

4.
垦稻2015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以意大利4号、冀粳14号、春42和中花8号为亲本,通过杂交、复交、系谱法定向选育而成的粳稻新品种。该品种在冀东稻区生育期171 d左右,具有超高产、茎秆坚韧、高抗倒伏、抗逆性强、抗水稻条纹叶枯病等特点,适于河北省长城以南稻区作一季稻种植。从育苗技术、插秧技术、施肥技术、水层管理和病虫害防治5个方面,对其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5.
泉麦3号的品种特性与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新稻18号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超高产多抗常规粳稻新品种。该品种在黄淮地区全生育期156 d,株型紧凑,穗呈纺锤形,穗长15~17 cm,有效穗345万~375万/hm2,结实率85%~90%,千粒重25 g。一般产量为9 750~10 500 kg/hm2,高者达12 000kg/hm2以上,比豫粳6号增产达15%左右。新稻18号的米质达国家标准3级优质,且适口性好。高抗条纹叶枯病,抗黑条矮缩病、纹枯病,中抗白叶枯病、稻曲病轻,高抗倒伏。适宜于苏北、皖北、沿淮、豫南、鲁南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地块种植,具有极大的推广种植价值。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杂交晚粳稻甬优3号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粳稻早熟抗病品种垦育20号的特征特性,总结了其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早熟优质中粳稻扬粳687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扬粳687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水稻育种室以盐粳187为母本,香粳111为父本杂交选育面民,2000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1998-2000年在江淮和丘陵地区试种示范,表现熟期早,米质优、适应性广,熟相佳等特点,既可作麦茬单季稻种植,在沿江地区又可作瓜后稻,豆后稻,玉米后季稻利用,由于扬粳687熟期短,用水少,易脱粒,较同类品种具有更广的适应性,特别适宜在丘陵、缺水、缺机少电及新辟粳稻区种植,以稳定和发展粳稻种植面积,推动种植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0.
南粳43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育成的一个具有较高产量潜力、综合抗性较好、稻米品质优良的中熟晚粳新品种。2006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申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并获得公告。1南粳43选育经过1996年用中粳315盐/334-6/武/运粳8号配组,经连  相似文献   

11.
垦糯3号株高100cm,茎秆粗壮,株型紧凑,根系发达,分蘖力强;中抗穗茎瘟,抗纹枯病和稻曲病;主要米质指标达到国家部颁优质米标准;在冀东稻区全生育期约172d,适于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插秧密度为30cm×15cm;全生育期施纯氮量255.0kg/hm^2左右,分底肥、蘖肥、穗粒肥,比例以4:4:2为宜。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西巨胚1号品种特性及在攀西高原稻区高产栽培技术。[方法]通过对西巨胚1号、合系22-2、昌米011在生育期、农艺性状、分蘖力、穗部性状和品质性状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从播期、播量、栽插密度、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西巨胚1号在攀西高原稻区栽培技术要点。[结果]西巨胚1号在攀西高原稻区种植中表现出胚大、米质较优、抗病、抗倒、适应性强等特点,适宜在攀西高原地区3月下旬播种,用种量为60~75 kg/hm2,基本苗120万~150万株/hm2,早施分蘖肥,重施基肥,补施穗粒肥,科学灌水,注意病、虫、草、鸟害防治。[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改进西巨胚1号栽培技术提供理论和生产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3.
晚粳新品种宣鉴90—1,一般单产6000kg/hm2左右,高产田块单产达7500kg/hm2。比鄂宜105增产6.9%~7.6%。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米质优良,适宜在我省双季稻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针对"高产、优质、多抗"的水稻新品种选育目标及亲本选配原则,以冀粳8号为母本、中花8号为父本杂交配组,以其F1代为母本,以关东100为父本进行复交,经人工接种抗稻瘟病鉴定、耐旱筛选、温室加代及大田多代定向选择,获得稳定水稻新品系垦育16号,2003年通过国家审定。该品种株高110 cm,结实率90%以上,千粒重约26 g,分蘖力中等,耐旱性强,不早衰,米质优异,综合抗病性强。国家水稻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8022 kg/hm2,较对照(中作93)增产8.8%。垦育16号在河北省唐山市生育期170 d,可采用旱育稀植栽培技术,秧田播种量为2 400~2 700 kg/hm2,插秧密度为30 cm×15 cm,4~5株/穴,缺水条件下可采用直播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15.
优质杂交油菜常杂油3号是一个产量高、抗倒抗病性好、含油量高、适宜华中地区冬作的黄籽双低油菜新品种.其高产栽培技术主要是适时早播、及时间苗、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和防治病虫草害.  相似文献   

16.
周守年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5):26-27,31
晚粳W328为优质、抗病且综合性状优良的水稻新品种,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与安徽华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合作育成。为在安徽省及其适宜区域推广栽种,充分发挥其优质高产特性,根据试验示范结果特制定晚粳W328的高产栽培技术规程,规范其田间管理和栽培技术,以达到其高产和优质之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粳稻新品种皖垦糯1号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介绍皖垦糯1号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抗病性和抗逆性、品质和产量表现,并探讨与之相适应的适时播种和移栽、大田肥水运筹、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及收获方法等高产栽培技术。[结果]皖垦糯1号是安徽皖垦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从武育糯16号的变异株中,经过3代系统选育而稳定的常规粳糯稻品种,2010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皖垦糯1号综合性状较好;白叶枯病抗性MR(3级),稻瘟病抗性MR(3级),纹枯病抗性为5级,稻曲病抗性为3级,株高矮、茎秆韧性好,抗倒伏能力强;综合评价品质达农业部部颁2等优质糯米标准;一般产量9 000~9 750 kg/hm2,高产田块单产可达10 500 kg/hm2以上。[结论]皖垦糯1号具有早熟、丰产、优质、抗逆性强等特点,适宜在安徽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张荣萍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070-14072
[目的] 探索有利于巨胚稻剑叶生长的合理栽培方式。[方法]以常规粳型巨胚稻品种西巨胚1号为试料,以当地推广的常规优质粳稻品种合系22-2为对照,采用淹水、旱种和垄畦3种方式进行栽培,研究不同栽培方式对粳型巨胚稻结实期剑叶一些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3种栽培方式中,垄畦栽培方式下水稻结实期剑叶的叶绿素含量较高,叶片衰老缓慢,该栽培方式有利于剑叶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的主动积累和保护性酶SOD酶活性的提高,增强细胞保水能力,维持细胞正常的代谢;旱种栽培方式下水稻剑叶叶绿素含量低,衰老快,渗透调节物质和保护性酶的变化水平对水分胁迫极为敏感。[结论]在生产上建议采用垄畦栽培方式更有利于巨胚稻的剑叶生长。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已垦和未垦低磷土壤面积在300万hm2左右,筛选耐低磷水稻品种是提高这类土壤的水稻生产潜力的重要途径。研究选用生产上已广泛应用的5个水稻品种,采用不同磷水平砂培法,分不同时期调查水稻根部性状。结果表明,在不同磷营养水平下品种间根部性状有显著差异。品种根部性状值相对较大的材料为耐低磷种质,对磷不敏感的材料为筛选耐低磷种质的首选种质。根部性状中,总根长、根数对磷的最敏感期为分蘖盛期,根重对磷的最敏感期为抽穗期,因此,调查根部性状的适宜时期为水稻分蘖盛期和抽穗期前后;在低磷水平下,根数、根重是筛选耐低磷品种的两个重要指标。水稻植株磷含量在同一磷水平内,不同品种虽有差异,其与生物产量无关。植株吸磷量随磷水平的提高而增加的途径之一是通过根表面积的增大而致。筛选耐低磷种质的适宜磷水平为3mg/kg。研究为筛选大量品种初步筛选出耐低磷种质提供依据和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粳稻新品种垦育38株高101.5 cm,茎秆坚韧,高抗倒伏,抗水稻条纹叶枯病,精米率为74.70%,蛋白质含量为9.10%。河北省水稻区域试验2 a平均产量为9158.0 kg/hm2,较对照垦育20号增产6.96%,达极显著水平。该品种在冀东稻区生育期158 d左右,适于在河北省长城以南唐山、秦皇岛稻区作一季稻多种栽培方式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