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利用毛竹加工废弃物作为主要原料进行栽培黑木耳试验,筛选出适宜黑木耳生长的培养料配方(40%的杂木屑+40%毛竹屑混合)和相配套的黑木耳优良菌株(Au8129)。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黑木耳菌株快速鉴定和栽培性状定向育种,研究通过荧光核染色筛选,酯酶同工酶酶谱比较及RAPD分子鉴定,筛选出了黑木耳杂交单核体的交配核型及杂交新种,并对杂交新种进行了遗传分析和栽培比较.结果显示,2个亲本筛选出4种不同类型原生质体单核体,8808亲本单核体为A1、A2型,981亲本单核体为B1、B2型.单核体单-单杂交获得核型为A1B2的杂交菌株,命名为Z1.酯酶同工酶谱及RAPD图谱结果显示Z1菌株含有来源单核的互补型条带和亲本条带.聚类分析将被试菌株分为3类,Z1菌株与981相似度高于8808菌株.栽培试验显示Z1与981栽培性状更近似而又集合了双亲的性状优势.研究的开展可为将来黑木耳菌株鉴定及杂交子遗传分析等提供快速、可靠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黑龙江省黑木耳重金属铬、砷、镉、汞、铅污染情况并掌握铬的富集规律,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流通市场及牡丹江地区的黑木耳种植基地采样26份,同时在黑木耳种植基地开展了基质铬添加实验,验证黑木耳对铬的富集能力。检测结果显示,与在哈尔滨市流通市场采集的黑木耳样品相比,在牡丹江地区基地采集的黑木耳样品铬含量偏高。黑木耳栽培基质添加铬实验结果表明,黑龙江地方黑木耳品种珍珠1号和岗8号对重金属铬富集不明显。基质中添加铬对黑木耳中其他重金属影响不大。检测发现,黑龙江省基地的黑木耳栽培基质铬含量本底值偏高,这一情况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4.
对 6个灰树花菌株 (Gb、Gc、Gq、Gw、Gy、Gz)进行栽培 ,结果表明 :Gq菌丝生长速度最快 ,2 5 d即长满菌袋 ,Gz菌丝生长速度最慢 ,需 3 6d。各菌株适宜的出菇时间和出菇温度为 :Gy,1 0月上旬~1 0月下旬 ,2 0~ 2 4℃ (高温型 ) ;Gw,1 0月下旬~ 1 1月下旬 ,1 6~ 2 0℃ (中温偏高型 ) ;Gq、Gz、Gc,1 1月上旬~ 1 2月上旬 ,1 4~ 1 8℃ (中温型 ) ;Gb,1 1月中旬~ 1 2月中旬 ,1 1~ 1 8℃ (中温偏低型 )。同一菌株的出菇率以覆土出菇的最高 ,长颈式出菇次之 ,短颈式出菇最低 ,生物学效率也以覆土出菇的最高 ,但短颈式出菇次之 ,长颈式出菇最低 ,其出菇率和生物学效率从高到低依次为 Gq>Gw>Gb>Gz>Gy>Gc。利用割小口再生法和覆土再生法均能提高各菌株的产量 ,但覆土再生法效果比割小口再生法好 ,两种再生法的增产效果从高到低依次为 Gc>Gb>Gy>Gw>Gq>Gz。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PCR-SSCP分析了来自我国9个省和自治区的9个品种和一个国外品种安哥拉山羊,共计465个个体的线粒体DNA编码区变异情况,然后根据PCR-SSCP的结果挑选出118个个体进行D–Loop第一高变区测序,然后截取测定序列的481bp进行分析,通过这些序列分析来揭示10个山羊品种的系统发育关系。系统建树显示10个山羊品种很明显的分成了4个支系A、B、C 和 D,我们又对所有样本进行分子差异等级分析(AMOVA),品种内的方差组分占77.77%,表明10个山羊品种间没有出现显著的遗传分化,品种间表现弱的遗传结构。通过对118条序列进行歧点分布分析,得出整个山羊群体曾经历过2次群体扩张事件。  相似文献   

6.
为掌握陇中旱作区不同栽培模式下光伏钢架大棚黑木耳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变化规律,提高黑木耳产量和品质。以黑木耳品种黑威15号为指示品种,在通渭县光伏基地光伏钢架大棚内对黑木耳进行立体吊袋、棚架层排、塑料袋地栽3种不同栽培模式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与塑料袋地栽相比,立体吊袋栽培、棚架层排栽培的黑木耳营养品质均有所提升,尤其以总糖、粗蛋白、粗纤维、可溶性糖、总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含量提升明显。立体吊袋栽培表现更优,立体吊袋栽培的黑木耳总糖、灰分、粗蛋白、粗纤维、可溶性糖、总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含量分别较塑料袋地栽提升了46.93%、36.48%、36.25%、68.49%、68.32%、15.89%,差异达显著水平。采用立体吊袋栽培生产时,黑木耳平均生长速度最快,为0.25 cm/d;成品率高,为98.5%;黑木耳原基形成时间和出耳周期短,分别为19、16 d;黑木耳子实体外观品质最优(单耳鲜重最大,耳片的长度和宽度最高),商品等级高;单袋鲜耳总产量、单袋平均干耳产量均最高,分别为1 071.4、85.3 g,分别较塑料袋地栽增加了473.4、26.9 g,增幅为79.2%、46.1%,增产达显著水平,且各茬次鲜耳产量分布最佳。综合考虑认为,立体吊袋栽培模式在陇中旱作区黑木耳生产上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用PCR-SSCP分析了10个山羊(Capra hircus)品种的线粒体DNA编码区变异情况,这些品种分别来自我国9个省和自治区,1个国外品种安哥拉山羊,共计465个个体。根据PCR-SSCP的结果挑选出118个个体进行D-loop第1高变区测序,并截取测定序列的481bp进行分析,系统建树显示,10个山羊品种很明显地分成了4个支系A、B、C和D。对所有样本进行分子差异等级分析(AMOVA),品种内的方差组分占77.77%,表明10个山羊品种间没有出现显著的遗传分化,品种间表现弱的遗传结构。对118条序列进行歧点分布分析表明,整个山羊群体曾经历过2次群体扩张事件。  相似文献   

8.
鹌鹑品种(系)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指纹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研究以GC、D20、D14、F07和L01为随机引物,分析了五个鹌鹑品种(系)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指纹,共得到52条带,其中40条带(73%)具有多态性。计算了鹌鹑品种(系)间的遗传距离和群内遗传距离,构建了这些品种亲缘关系的树状图。结果表明:日本鹌鹑和法国S系的遗传距离最远,鹌鹑品种(系)内的遗传变异较大。  相似文献   

9.
吡虫啉在对抗水稻褐飞虱虫害中大量使用.本研究结合ISSR和AFLP分子标记技术检测吡虫啉对褐飞虱的遗传多样性影响.利用20个ISSR引物对连续施用吡虫啉的褐飞虱9个世代的19份材料扩增,共获得49个位点,其中只有1个位点出现特异性条带.利用25对AFLP引物对供试材料扩增,结果共有111个扩增位点,呈现多态性条带的位点11个.共获得59个多态性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比例最高的是G8(10.2%),比例最低的是G1(1.69%).多态性条带比例变化趋势表明,在筛选的早期G1、G2和G3世代,褐飞虱对吡虫啉的应答较快;在筛选的中期G4、G5和G6世代,褐飞虱对吡虫啉的应答呈现较大幅度的波动,变化范围在1.69% ~8.47%之间;在筛选的晚期G7,G8和G9世代,褐飞虱对吡虫啉的应答波动幅度较小,趋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变化范围在6.78%~10.2%之间.本研究结果表明,吡虫啉的连续使用,可能会造成褐飞虱DNA的突变,从而使害虫产生抗药性.本研究结果为揭示褐飞虱抗药性产生的分子机理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0.
黑木耳是优质食用菌,也是药用茵,不仅营 养丰富,药用价值也很高。 木耳的营养价高,每100克干品,含水分 15.5克,蛋白质12.1克,脂肪1.5克,糖类 35.7克,植物纤维129.9克,还有丰富的维生 素B1、B2、尼克酸(烟酸)、钙、铁、磷等多种营养 素。木耳中的蛋白质含量相当于肉类,且不含 胆固醇,脂肪也很少,是减肥食品,其蛋白质是  相似文献   

11.
普通野生稻和亚洲栽培稻叶绿体DNA的籼粳分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研究通过对151份普通野生稻和93份妥的叶绿体DNA的0RF100的研究表明,无论是中国普野还是南亚、东南亚普野,其cpDNA已发生籼粳分化。中国普野的cpDNA籼粳之比接近1:1,印度、孟加拉、缅甸普野粳型多于籼型,马来西亚、柬埔寨则籼型多于粳型。而泰国、斯里兰卡普野的cpDNA中以籼型为主。根据普野的cpDNA有籼粳分化的事帝,认为籼粳稻的起源是二元的。  相似文献   

12.
黑木耳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深受人们喜爱。目前黑木耳栽培方式主要有两种,即椴木栽培和袋料栽培,由于召陵区地处中原腹地,木材资源相对短缺,椴木栽培方式受到了严重的限制,利用杂木屑、玉米芯等农副产品资源进行袋料栽培黑木耳,  相似文献   

13.
黑木耳作为食用菌中的佼佼者,是世界各国倍受青睐的黑色营养、保健食品。自2003年起开始利用废弃果树条枝进行黑木耳代料栽培的试验,利用棚室、空屋,以地面平摆、棚架摆放、吊袋等形式进行人工栽培。三年来,已成功总结出一整套完整的栽培技术。果树枝条代料黑木耳栽培投入少、生物转化率高,1kg干料可产干黑木耳100—120g,每667m^2棚室可投料9000kg,产干黑木耳1000kg左右。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为开发新的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 (L.) Underw]产品,发挥锶元素在医学和保健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本研究筛选耐锶、富锶的黑木耳菌株,初步研究富锶黑木耳中锶的分布规律。以5个不同品种的黑木耳菌株(新科、神农A8、秦单4#、LS-256、耳91)为试验材料,通过浓度梯度锶处理,筛选出耐锶、高锶富集的品种并采用不同的浸提液提取黑木耳菌丝和子实体中的多糖、蛋白质、核酸和无机物质,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AES)测定各组分中的锶含量。通过研究不同黑木耳对锶的耐受力和锶富集能力,筛选出耐锶且富集锶的黑木耳品种,分析锶在木耳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在原始培养基中,黑木耳菌丝洁白、浓密、分布均匀;在含锶培养基中,黑木耳菌株(新科、秦单4#、LS-256和耳91)的菌丝卷曲、外围菌丝稀疏,神农A8在锶处理下的菌丝形态变化不明显。5株黑木耳在最高锶浓度(2 000 mg·L-1)处理下的菌丝生长速率排序为神农A8(0.62 cm·d-1)>LS-256(0.60 cm·d-1)>秦单4#(0.58 ...  相似文献   

15.
张雪 《当代生态农业》2013,(Z2):122-128
吉林省蛟河市黄松甸镇黑木耳产业,存在区位、自然、技术、特色、规模等有利的发展条件。而走规模化、工业化、贸易化是黄松甸镇黑木耳产业未来的必经之路。黄松甸镇黑木耳产业有其发展优势,但在生产、加工、销售三个环节,存在菌种杂乱、标准化程度低,产量较低、龙头企业带动力弱,深加工率低、黑木耳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不高、组织程度低,缺乏统宏观调控等问题。黄松甸镇黑木耳产业应强化科研推广、打造标准化样板,推广标准化种植、加大政策和资金投入、培养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16.
振动磨超微粉碎黑木耳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优化利用振动磨对植物性物料进行超微粉碎的工艺参数,在理论分析振动磨超微粉碎参数对粉碎效果影响的基础上,试验研究了振动磨激振力对超微粉碎的影响.以磨介质充填率、进料粒径、粉碎时间、球料比为试验因素,以粉碎后物料的颗粒粒径及其分布作为评价指标,对黑木耳超微粉碎进行了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建立了粉碎指标与试验因素间关系的回归方程,并分析了试验因素对超微粉碎指标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趋势.通过优化计算和综合分析,确定了振动磨超微粉碎黑木耳的优化工艺参数为进料粒径为120目、粉碎时间1.75 h、磨介质充填率53%、球料比4.5.在此优化工艺参数组合下,得到的黑木耳超微粉平均粒径D50为4.6μm.研究结果为利用振动磨进行黑木耳超微粉碎加工工艺参数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黑木耳菌糠改良苏打盐碱土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盆栽试验,初步研究了种植黑木耳后的下脚料(即菌糠)对苏打盐碱土的改良作用。结果表明:黑木耳菌糠施入苏打盐碱土后,土壤理化性状发生了显著改善;随菌糠用量的增加,其物理性质主要表现为:土壤团聚能力增强;土壤田间持水能力增强;其化学性质表现为:土壤pH值随菌糠用量的增加而降低,土壤可溶盐组成中CO32-和HCO3-的含量随菌糠用量增加而减少,当菌糠用量达50.0 g/kg时,CO32-消失;Cl-,SO42-含量同全盐量的变化规律一致,随菌糠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其可溶盐中Ca2 ,Mg2 ,K 、Na 含量增加。而土壤交换性阳离子组成中Ca2 ,Mg2 含量增加,交换性Na 含量降低,阳离子交换量增加,其碱化度降低。且交换性Ca2 ,Mg2 含量与菌糠用量成正相关关系;交换性Na 含量、碱化度与菌糠用量成负相关关系。即黑木耳菌糠施入苏打盐碱土后,改善其理化性状,创造了宜于作物生长的土壤环境。施用菌糠提高了土壤肥力,在施入菌糠的苏打盐碱土上种植牧草,提高其地上部生物量。菌糠作为有机改良剂改良苏打盐碱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19.
20.
为满足黑木耳营养功能食品开发需求并实现葛渣的综合利用,本试验对黑木耳固体发酵培养基原料进行筛选,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添加葛渣的固体发酵培养基,研究发酵菌质中总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黑木耳固体发酵最优培养基为50 g玉米糁,添加4.5%葛渣及50 mL优化的液体发酵培养基。发酵菌质总黄酮含量为5.645 mg·g-1,菌质总黄酮还原力较弱,但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可达94%,当总黄酮浓度为600μg·mL-1时对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最高,分别为97%和98%,表明菌质总黄酮具有较高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本研究结果为葛渣综合利用及黑木耳新食品的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