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小麦、蚕豆和油菜对向日葵列当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盆栽试验和水培试验的方法在不同地区分别种植小麦、蚕豆和油菜3种作物,研究这3种作物的甲醇浸提液以及根系分泌物对向日葵列当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显示,小麦和蚕豆植株的根部甲醇浸提液以及根系分泌物对向日葵列当种子的萌发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其中小麦甲醇浸提液处理的向日葵列当种子萌发率最高(41.5%)。蚕豆植株的甲醇浸提液和根系分泌物也对向日葵列当种子萌发有较强的影响,其中蚕豆根系分泌物处理向日葵列当种子的萌发率高达41.1%。综合得出,小麦和蚕豆的根部可能含有刺激向日葵列当发芽的物质,具有作为向日葵列当诱捕作物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及基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细辛根系浸提液(Asarum heterotroidees root extracts,ARE)和根系腐解液(Asarum heterotroidees root decomposition,ARD)以及灭菌根系腐解液(sterilized ARD,SARD)对小麦和黄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并测定其根系活力、叶片中蛋白质和叶绿素的含量等生理指标,探索细辛对2种受体作物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①25 mg/mL(低浓度)细辛根系浸提液对2种受体植物的种子萌发均无明显影响,100 mg/mL(高浓度)处理对受体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不同质量浓度的细辛根系浸提液均降低了黄瓜和小麦的根系活力、蛋白质及叶绿素含量,且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大,其抑制作用增强。②细辛根系腐解液处理对受体植物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生理活动的抑制程度均显著高于同质量浓度的根系浸提液处理(P0.05),高、中(50 mg/mL)低浓度根系腐解液处理后黄瓜的根系活力分别比对照降低了25.5%,43.8%和62.8%。③同质量浓度的灭菌根系腐解液处理对二者生长的影响明显低于未灭菌腐解液处理,3种处理液的化感抑制效应表现为根系腐解液处理组最强,根系浸提液处理组最弱。细辛可以通过残根腐解的形式向土壤中释放某些化感物质来干扰小麦和黄瓜早期的生长及生理过程,微生物可能影响细辛根系腐解物的化感活性。  相似文献   

3.
将西芹鲜根的不同浸提液(乙醇、丙酮、蒸馏水)按比例加入相应的培养基(PDA、水琼胶)中,接入黄瓜枯萎病病菌,观察浸提液处理后的黄瓜枯萎病病菌菌体形态结构、病菌孢子数量及萌发率的变化,以研究浸提物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西芹鲜根的不同浸提液(丙酮、乙醇和蒸馏水)都使黄瓜枯萎病菌菌丝的生长受到抑制,病菌孢予数量减少,孢子萌发率降低.其中丙酮浸提液的抑制效果最好,其次是乙醇浸提液,最后是蒸馏水浸提液.  相似文献   

4.
研究小麦、蚕豆和油菜的茎、叶的阴干样品浸提液、根系分泌物对秦艽种子萌发的影响。利用蒸馏水和甲醇浸提小麦、蚕豆、油菜的茎叶阴干样品获取秦艽种子萌发刺激物,用乙酸乙酯萃取农作物根系分泌物,再用丙酮浸提获取秦艽种子刺激物,分别处理秦艽种子进行种子发芽试验,测定不同处理的秦艽种子发芽率和秦艽种子胚根长。结果表明:小麦茎叶的阴干样品水浸提液和甲醇浸提液对秦艽种子萌发及胚根生长有较弱的抑制作用,小麦根系分泌物对秦艽种子萌发及胚根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蚕豆茎叶的阴干样品水浸提液和甲醇浸提液及根系分泌物均对秦艽种子萌发及胚根生长有较弱的抑制作用,油菜茎叶的阴干样品水浸提液和甲醇浸提液及根系分泌物均对秦艽种子萌发及胚根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随着稀释倍数的增加、阴干样水浸提液抑制秦艽种子发芽作用降低。  相似文献   

5.
韭菜根系浸提液对香蕉枯萎病和土壤微生物生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抑菌试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和盆栽试验,研究了韭菜根系浸提液对香蕉枯萎病的抑菌效应和防治效果,以及对土壤微生物生态的影响.抑菌试验结果表明,韭菜根系浸提液对香蕉枯萎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表现出浓度效应,即随着韭菜根系浸提液质量浓度的增加,菌丝生长减缓,孢子萌发率降低,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增强.通过对病原菌菌丝和孢子形态的显微观察,韭菜根系浸提液能使病原菌菌丝和孢子发生畸变.香蕉苗期接种试验防病效果显著,随着韭菜根系浸提液质量浓度的增加,防病效果增强,当达到最大测试质量浓度160 mg·mL-1时,防病效果达到53.66%.韭菜根系浸提液影响盆栽土壤中香蕉枯萎病菌和主要微生物类群数量:韭菜根系浸提液能显著减少土壤中香蕉枯萎病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提高细菌的数量.移栽香蕉后第40天的Biolog分析结果表明:韭菜根系浸提液能够提高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能力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丰富度和均匀度,说明韭菜根系浸提液能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增强土壤微生物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抑病性,从而减少香蕉枯萎病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生物炭被广泛应用于低产地改良以及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但是其应用可能对植物存在潜在毒性。为了揭示生物炭的潜在植物毒性,用不同来源、不同浓度生物炭浸提液对小白菜种子进行处理,检测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生长相关指标。结果显示,酒糟生物炭和梨木生物炭浸提液对小白菜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生长具有明显作用,但不同生物炭浸提液以及不同浓度浸提液影响差异较大。①酒糟生物炭和梨木生物炭浸提液原液均显著降低小白菜种子萌发(P<0.05),但稀释后的浸提液却促进小白菜种子萌发,尤其是稀释50倍后梨木炭浸提液和酒糟炭浸提液处理的小白菜种子萌发率分别比对照高16.67%和8.33%;②生物炭浸提液可提高小白菜幼苗株高和根系活力,尤其浸提液原液处理的植株株高、根系活力显著高于对照(P<0.05);酒糟生物炭浸提液的促进作用明显低于梨木生物炭;③生物炭浸提液均可提高小白菜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量子产量(ΦPSⅡ)和表观光电子传递速率(ETR)等,且供试植株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Fv/Fm、ΦPSⅡ、ETR等随生物炭浸提液浓度增加而增加;但酒糟浸提液对小白菜幼苗叶片荧光作用的影响低于梨木生物炭浸提液;④生物炭浸提液能显著降低幼苗丙二醛含量 (P<0.05),且其随生物炭浸提液浓度增加而降低。由此表明,酒糟生物炭和梨木生物炭浸提稀释液均可提高小白菜种子萌发率及幼苗根系活力,增强幼苗叶片的荧光作用,但酒糟生物炭浸提液的影响作用低于梨木生物炭。  相似文献   

7.
分别用去离子水和乙酸乙酯萃取小麦、蚕豆和油菜根系分泌物刺激麻花艽(Gentiana straminea Maxim)种子,再进行麻花艽种子的发芽试验,考察小麦、蚕豆和油菜的根系分泌物对麻花艽种子萌发及胚根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的根系分泌物水相浸提液对麻花艽种子萌发及胚根生长有轻微的促进作用,且随着水相浸提次数的增多,促进作用减弱。小麦的根系分泌物酯相浸提液对麻花艽种子萌发的影响不明显;蚕豆根系分泌物水相和酯相浸提液对麻花艽种子萌发及胚根生长抑制作用较弱;油菜根系分泌物水相和酯相浸提液对麻花艽种子萌发及胚根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着水相和酯相浸提液浓度的降低,抑制作用减弱;油菜根系分泌物对麻花艽种子萌发及胚根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蚕豆根系分泌物对麻花艽种子萌发及胚根生长抑制作用较弱,小麦根系分泌物对麻花艽种子发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用蒸馏水、10%乙醇溶液和10%丙酮溶液浸提百里香茎段,将浸提液进行不同比例的稀释,用稀释后的浸提液处理黄瓜种子,统计发芽率,结果表明3种浸提剂的浸提液处理下,水浸提液处理的发芽率最高,其次为乙醇浸提液,丙酮浸提液的发芽率最低;1∶5的百里香茎水浸提液对黄瓜种子的萌发具有促进作用,而1∶1、1∶10、1∶15的处理对黄瓜种子的萌发具有抑制作用;百里香茎丙酮浸提液对黄瓜种子的萌发具有抑制作用,且1∶10的处理抑制能力相对其他处理较弱;百里香茎乙醇浸提液对黄瓜种子的萌发具有抑制作用,且1∶1的处理抑制能力较其他处理弱。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利用生长速率法研究了西芹鲜根乙醇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试验结果表明,西芹根乙醇浸提液在所试浓度范围内均表现为对黄瓜枯萎病菌不同程度的化感抑制作用,其抑制率最高达42.31%,最低为12.22%;并且除了1%浓度的处理在作用时间为120h,132h时菌落直径与对照ck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各浓度的处理在不同作用时间里对黄瓜枯萎病菌都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化感抑制作用。乙醇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效果有随着浓度的降低和作用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减弱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西芹鲜根及根际区物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的生理生化作用,在培养基条件下,将西芹鲜根及根际区物浸提液(蒸馏水、80%丙酮、80%乙醇)和黄瓜枯萎病菌进行共培养,144 h后测定黄瓜枯萎病菌菌落直径以及分泌的3种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结果表明,共培养144h之后,鲜根及根际区物浸提液处理可以抑制菌落直径和CWDEs活性,鲜根丙酮浸提液处理的抑制作用最佳,菌落直径较丙酮对照下降了31.16%,CWDEs活性分别较对照下降了43.87%、13.05%和27.19%。说明西芹鲜根及根际区物浸提液中含有的物质能够抑制黄瓜枯萎病菌的生长,并降低其分泌的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并且表现为鲜根浸提液效果优于根际区物浸提液,丙酮浸提液效果优于乙醇浸提液优于蒸馏水浸提液。  相似文献   

11.
稻瘟病生防菌对四种作物土传病害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稻瘟病生防菌(短小芽孢杆菌)对4种主要作物土传病害病原菌进行抑菌作用试验。结果表明,此生防菌对4种作物土传病害病原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100倍生防菌发酵稀释液对4种土传病原真菌--辣椒枯萎白绢病菌、节瓜枯萎病菌、香蕉枯萎病病菌、粉蕉根腐病菌生长抑菌率在41.18%以下,显著低于对稻瘟病菌生长的抑制率(69.85%);生防菌发酵原液对香蕉枯萎病菌的孢子萌发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抑制率达到86.67%,显著大于其他处理的抑制作用;但不同倍数的生防菌液对节瓜枯萎病菌的抑制差异不显著,抑制率介于76.34%~84.97%之间。  相似文献   

12.
杏鲍菇是一种重要的具有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的真菌,其发酵液中含有大量的次级代谢产物。文章初步探究了杏鲍菇发酵液对尖镰孢菌、链格孢菌、禾谷镰孢菌3种植物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发酵液使3种病菌菌丝均表现出溶菌现象;发酵液原液对3种病菌菌丝生长速度及孢子萌发影响最大,其抑菌率依次为尖镰孢菌(92.78%)>链格孢菌(89.76%)>禾谷镰孢菌(87.45%);其孢子萌发抑制率依次为禾谷镰孢菌(79.45%)>链格孢菌(72.25%)>尖镰孢菌(52.32%)。由此可见,杏鲍菇发酵液中的确存在对植物病菌有抑制作用的物质,进而为生物制剂的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利用尖孢镰刀菌选择性培养基从西瓜枯萎病发病部位分离出病原菌,通过Booth's镰刀菌分类鉴定标准和专化型试验,确定该菌株为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以该菌株为材料,研究水稻根系分泌物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水稻品种ELIO和4007的根系分泌物均能显著抑制其孢子萌发和孢子产生。当根系分泌物的加入量为1.5mL时,ELIO和4007对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分别为37.8%和41.0%;当加入20mL水稻根系分泌物时,ELIO和4007对孢子产生的抑制率达到96.3%和76.4%。水稻根系分泌物对西瓜尖孢镰刀菌孢子产生过程的抑制作用主要发生在孢子萌发阶段和孢子在尖孢镰刀菌瓶状小梗上的生成阶段,而对菌丝营养生长没有影响。西瓜与旱作水稻间作的盆栽试验表明,间作系统中西瓜苗的鲜重和株高分别提高了186.0%和80.5%。单作西瓜枯萎病发病率为66.7%,死亡率为44.4%,而间作处理中西瓜均生长正常。间作条件下,西瓜根际土壤中的尖孢镰刀菌数量显著降低,与单作根际土壤相比减少了91%。表明:水稻根系分泌物能显著抑制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生长,采用旱作水稻与西瓜间作能有效缓解西瓜枯萎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以采自鄂西北山区的蒲公英无水乙醇提取物为供试药液,测定了其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终极腐霉Pythium ultimum和尖镰孢菌黄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 cucum-ber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蒲公英提取物对供试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均随菌丝生长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蒲公英提取物对这5种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均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升高而增强,且对终极腐霉、尖镰孢菌黄瓜专化型、立枯丝核菌和灰葡萄孢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而对齐整小核菌的抑制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15.
以不同抗性西瓜品种以及化感水稻品种为试验对象,对其根系分泌物中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和组成进行分析,并研究了氨基酸对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西瓜根系分泌物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及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和种类显著多于水稻根系分泌物中的,而感病西瓜品种根系分泌物中的又显著多于抗病品种根系分泌物中的。与感病西瓜品种相比,抗病西瓜品种根系分泌物中不含酪氨酸,水稻根系分泌物中不含天冬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缬氨酸、甲硫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和精氨酸这9种氨基酸。综合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孢子萌发和产孢能力两项测定结果,供试的8种外源氨基酸中丙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精氨酸为主要促菌氨基酸;甲硫氨酸、甘氨酸、苯丙氨酸均促进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孢子萌发却抑制其孢子产生,而丝氨酸为抑菌氨基酸。因此,水稻、西瓜根系分泌物在糖和氨基酸含量及组成方面存在的显著差异,可以使连作条件下西瓜单作和西瓜/旱作水稻间作对根际微生物的养分供应不同,对其生长的影响也随之改变,这为阐释连作条件下西瓜单作发病严重而间作发病减轻的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选黄瓜根际促生真菌,并探索其促生效应。[方法]以解磷、产IAA和拮抗黄瓜枯萎病菌能力为筛选标准测定初筛菌株的多项促生能力;通过种子萌发和盆栽试验测定菌株对黄瓜的促生效应;通过形态鉴定和r DNA-ITS序列分析对促生菌株进行分类学鉴定。[结果]从连作黄瓜根际土壤中分离到1株同时具解磷、产IAA和拮抗黄瓜枯萎的真菌,该菌株孢子悬浮液能有效促进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形态学和分类学鉴定结果显示该菌株为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结论]所筛选的促生真菌能有效改善黄瓜连作障碍,为开发研制黄瓜专型促生制剂提供良好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7.
自毒物质胁迫下不同草莓品种枯萎病抗性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17个亲本不同的草莓品种在自毒物质—对羟基苯甲酸胁迫下对枯萎病的抗性变化及其与抗病性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采用HPLC法分析了3种抗病类型的草莓品种根系分泌物中氨基酸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抗性品种在自毒物质胁迫下发病程度均加重,病情指数上升最多的是‘红玫瑰’和‘丰香’,分别为24.44和24.86,上升幅度高达77%和69%;病情指数变化较小的为‘石莓1号’和‘土特拉’,上升幅度均小于4。对羟基苯甲酸处理使不同抗性草莓品种根系分泌物中氨基酸的含量和种类发生变化,表现为降低了对枯萎病菌"抑制型"氨基酸如天冬氨酸含量,提高了"促进型"氨基酸种类和含量。对羟基苯甲酸处理后,‘土特拉’根系分泌物中天冬氨酸含量降低了0.009mg/gDW,而‘丰香’根系分泌物中"促进型"丝氨酸含量却升高0.114mg/gDW。总之,自毒物质胁迫下根系保护酶活性和分泌氨基酸的差异可能是不同草莓品种抗枯萎病强弱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内生细菌对温室黄瓜枯萎病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从黄瓜体内分离到的内生细菌连续回接到黄瓜体内,提高黄瓜内生细菌的含量,并研究其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作用。经盆栽和田间试验,6种内生细菌混合液的防治效果与甲基托布津的相当;3种内生细菌混合液的防治效果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9.
黄瓜枯萎病拮抗菌的生防效果及其对植株生长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从黄瓜根际土壤筛选的、经温室内消毒土壤处理证明有效的3株枯萎病拮抗菌DS-1、SG-126和Q-2接种日光温室连作黄瓜土壤,进一步研究对枯萎病防效、植株生长和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3株拮抗菌均能提高黄瓜对枯萎病的抵抗能力,减少发病率,细菌DS-1、放线菌SG-126和细菌Q-2防治黄瓜枯萎病的效果分别为51.43%、42.86%和37.50%;DS-1和SG-126能显著促进黄瓜的生长发育,Q-2效果较差;接种拮抗菌不同程度地提高了黄瓜叶片保护酶(SOD、CAT、PPO和PAL)活性和叶绿素含量,降低了电解质渗漏率。  相似文献   

20.
文章应用BIK2/BIK3和BIK1/BIK4两对引物,采用巢式PCR(Nested-PCR)技术对镰孢菌属26个菌株(代表了6个镰孢菌种)以及从黄瓜根际分离的20株真菌、6株细菌和7株放线菌共计59个菌株进行了扩增。结果显示,只有3个黄瓜尖镰孢菌的致病菌株能产生一条长度大约为800bp的片断。对接种黄瓜尖镰孢菌的黄瓜植株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巢式PCR能从接种5d后的黄瓜病样中特异性地检测出病原菌,而症状的出现需要10~13d时间。该项技术具有较高的灵敏度,适用于黄瓜枯萎病早期侵染检测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