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花生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解放以来,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花生生产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全国花生种植面积到1956年达到3872.5万亩,总产6672.1万担,分别比1949年增加1990.9万亩和4135.7万担。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平均每年出口花生仁31万吨。十年动乱,花生生产受阻,面积、总产下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因地制宜的各种形式的联产责任制的实行,使花生生产得到了很快的恢复。1980年全国花生种植面积恢复到3508.5万亩。距历史最高年的1956年仅差364万亩。由于1980年的全国花生平  相似文献   

2.
《花生学报》2011,40(1):47-48,M0002
为加快振兴我省油料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结合我省油料产业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 山东油料生产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种植面积、产量居全国前列,加工和出口能力较强。全省油料作物主要是花生和大豆两类,此外还有核桃、芝麻、牡丹、玫瑰等特色产油作物。2009年,全省油料作物种植面积1520万亩,总产380万吨,其中花生1162万亩,总产331万吨,分别占我省油料作物面积及产量的76%和87%,  相似文献   

3.
江苏位于长江、淮河下游,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要道,社会经济繁荣。地处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区,南北横跨5个纬度,自然资源丰富,气候复杂多样,因而形成了多类型的水稻品种与多样型的稻作熟制。 江苏水稻生产发展较快。80年代水稻年平均种植面积3730.2万亩。单产达420.6公斤,总产达1569万吨。与70年代相比,面积下降13.2%,单产上升54.9%。总产增长3:4·4%。特别是“七五”期间,水稻单产、总产增长幅度显著,年平均种植面积3623.3万亩,占粮食面积的37.5%,年平均总产1701.1万吨,占粮食总产52%,平均亩产达469.4公斤;与“六五”相比,面积下降3%,亩产…  相似文献   

4.
桃源县历来有种植油菜的习惯。近几年来,油菜面积、总产都有所发展。1986年实收油菜42.05万亩,总产2.2吨,比上年扩大18.90万亩,增加总产0.5万吨。1989年油菜面积达到57.96万亩,总产4.7万吨,单产81公斤,均创历史最好水平。桃源县油菜面积不断扩大,主要是发展稻田种植,稻田油菜已种到40多万亩,其中三熟制油菜约占80%。在油菜生产发展的同时,早稻生产也取得同步发展。1986—1988年,早稻平均单产为310.7公斤,比“六五”期间增加31.7公斤,增产11.4%.如何正确处理好油菜与早稻的季节矛盾、夺取粮油双  相似文献   

5.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只有保证粮食的稳定供给,’社会才能安定,国家才能建设,政权才能巩固。因此,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粮食生产,使建国以来粮食生产取得了巨大成就。1990年粮食总产达到43500万吨,比1949年11320万吨增加2.8倍;平均亩产达到256公斤以上,比1929年提高2.6倍。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指出,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本世纪最后十年是非常关键的时期。我们能不能在90年代巩固和发展80年代取得的成就,进一步促进经济振兴和社会进步,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因此,为了保证改革和建设的顺利进行,必须抓好90年代的粮食生产。 一、七五”粮食生产回顾及影响当前。_今后发展的主要问题‘ ”。1、“七五”闭间粮食生产增况“七五”前三年粮食生产处于徘徊状态,1986—1988佯J粮仓总产没有突破19的年的产量水平,徘徊于用ISI—4以粘万吨;后两年获得较好收成,特别是1990年,粮食总产达到43500万吨_创历史最高水平。但总起来看。尽管一;月七五”_期间平均每年增产n17万吨,、年均增长Zi抡%,但仍未完成计划指标。“七五”平均年产量为40899万吨,只完成计划的98-6%,增长率比“六五”低0.6  相似文献   

6.
花生品种蛋白质含量、含油量及脂肪酸组成的分析/姜慧芳(中国农科院油料所),段乃雄∥作物品种资源,-1994,(4)-29~31对“六五”和“七五”期间收集的4000多份花生品种资源的蛋白质含量、含油量及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种子蛋白质含量平均...  相似文献   

7.
茶叶是我国传统的经济特产,也是出口创汇的拳头商品。“六五”期间,全国茶叶出口达60.97万吨,创汇12.5亿美元。进入“七五”以来,出口量持续增长,1987年出口近18万吨,收汇3.5亿美元,计划到1990年茶时出口创汇将达5.6亿美元。浙江是全国重点产茶省,1987年产茶11.75万吨,占  相似文献   

8.
一、黑龙江省大豆生产的基本情况及其优势我国是大豆的原产地,种植大豆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也是世界上主要生产国之一,总产量曾居世界第一,后来由于多种原因退居美国、巴西、阿根廷之后而居第四位。世界大豆产量1992年为11,240万吨,我国大豆产量为995.4万吨。黑龙江省是国家主要商品大豆产区,面积约占全国大豆面积的30%,产量接近全国总产量的30%。从“七五”期间大豆种植面积逐渐扩大,单产、总产数量逐年提高,从而为外贸出口提供了越来越充足的资源,年出口数量稳步增长。“六五”期间共出口大豆56亿斤,平均年出口11.2亿斤,在1985年以来出口均在20亿斤上下,约占全国出口量80%~90%。  相似文献   

9.
据全国杂交水稻专家顾问组1985年12月常州会议统计,“六五”期间我国累计推广杂交稻5.2亿亩,约增产粮食600亿斤。1985年全国种植杂交稻1.26235亿亩,比1984年减少460万亩,单产863斤,比1984年亩平854斤,每亩增产9斤,总产1091亿斤,比1984减少26亿斤。 由于1985年全国粮食减产,而杂交水稻基本稳产,各省对杂交水稻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安徽、湖南、四川、广西、贵州等省区,先后召开了杂交水稻专业会议,并拔款加速杂交稻的发展,把发展杂交水稻作为增加粮食总产的战略措施,因此“七五”期间我国杂交水稻将有一个大的发展,预计1990年我国杂交水稻种…  相似文献   

10.
有“大豆之乡”美誉的黑龙江省,大豆单产也一直徘徊在100公斤左右,生产潜力远没有得到充分挖掘,效益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如何探索我省大豆高产优质高效的新途径,对促进我省农业生产由产量型向效益型转变,带动广大农民奔小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大豆在我省效益型农业中的地位 (一)我省大豆生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我省大豆种植面积和总产均居全国之首,是大豆商品生产和出口基地。在“七五”期间,全省大豆生产实现了快速发展,年均种植面积达到3410.3万亩,比“一五”时期平均增加1200万亩,增长54.3%;亩产104.5公斤,增加35公斤,增长50.4%;年均总产357.5万吨,增长132.9%。使我省大豆种植面积在全国的比重  相似文献   

11.
大豆原产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它既是粮食作物,还是油料作物,也是养殖业主要饲料来源及医药制造和食品轻工业原料。大豆及其加工制品是我国传统出口物资。一、我国大豆生产的历史回顾我国曾是种植大豆面积最大、大豆总产最多的国家。在30年代,面积和总产量均占世界的四分之三以上。之后,由于战争原因大豆生产不景气,到1949年我国大豆面积仅为1.24亿亩,总产510万吨,仅及30年代总产1000余万吨的50%。在“一五”、“二五”期间,大豆生产迅速恢复,1957年面积达1.91亿亩,大豆总产1956年1005万吨,为历史最高水平。之后大豆生产再度下滑,1958—1964年期间,年种植面积在1.4—1.5亿亩,总产640—875万吨;  相似文献   

12.
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单产最高、总产最多的粮食作物,其常年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约占全国粮食作物的30%和40%。全国约有60%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水稻生产也出现了一些波动,如1994年稻谷总产1759亿公斤,比1990年减产了134亿公斤,主要是因为稻作面积减少了286.7万公顷所造成,也与单产增加缓慢有关。1995年稻谷单产仅比1990年每公顷提高195kg/hm2,低于“六五”和“七五”期间的增长幅度。为此,我国已致力于从政策、投入和推广先进技术着手,稳定稻作面积和提高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从我国的稻…  相似文献   

13.
山东是我国花生的主产区,播种面积常年占全国播种面积的25%左右,产量约占35%,出口占70%以上,播种面积、单产、总产、出口量均居全国之首。 建国四十年来,山东和全国一样,花生生产取得了很大发展,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和“富民兴鲁”的方针指引下,花生生产发展更快。1949年全省播种面积583.8万亩,1980年发展到936.1万亩,1988年达1115.32万  相似文献   

14.
动态文摘     
印度油料产供销概况 印度约年产植物油320万吨,总需求449万吨,进口食油100多万吨(豆油35万吨,棕榈油75万吨,菜油25万吨)。 印府政府为了减少进口食油的外汇支出,提出了鼓励增加油料生产,实现食油自给的目标。1986—1987年度油料总产为1439万吨,其中花生590万吨,油菜籽300万吨,棉籽322万吨,大豆110万吨,  相似文献   

15.
本文着重叙述1977年以来,我国花生生产发展出现的一些新的特点。 一、总产量增长主要靠单产提高。 1949年,我国花生种植面积1881.6万亩,平均单产135斤,总产2536.4万担。至1984年,全国花生种植面积3632.2万亩,单产265斤,总产9630.4万担。建国35年间,面积扩大了93%,单产提高96%,  相似文献   

16.
盘锦地处辽河下游,是一片一望无际的返海平原。全境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土壤盐碱较重。占地面积525万亩。经过四十余年的开发建设,水稻生产发生了深刻变化,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目前,全垦区水稻面积已稳定在115万亩,水稻总产从建市初期(1984年)的5.5亿kg,上升到“七五”期间的6.05亿kg和“八五”期间的7.1亿kg。单产从建市初期的550kg和“七五”期间的545kg,上升到“八五”期间的595kg。其中1992年全市水稻产量最高,总产达到7.35亿kg.单产达到627.5kg。2996年水稻生产又有一个大的突破,总产超过15亿斤,比“八五”期…  相似文献   

17.
“七五” 期间全国玉米生产出现了持续发展的好形势,主要表现为:一是面积迅速扩大。玉米由1985年的26543万亩,扩大到1989年的30530万亩,增加3987万亩,增长15.2%,占整个粮食增加面积的79%。二是单产显著提高。1989年与1985年相比,全国玉米单产由241公斤提高到263公斤。三是总产大幅度增加。全国玉米总产量由1985年的  相似文献   

18.
“七五”期间湖南棉花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1991年植棉13.33万公顷,总产14.89万吨,平均每公顷产皮棉1125公斤。期间共获奖13项,期末通过省级鉴定的新成果16项。1.棉花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由湖南省  相似文献   

19.
1 现状 “八五”期间,柳州地区的蔗糖生产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1991年,全地区甘蔗有收面积65万亩,进厂原料蔗达241万吨,产糖23.2万吨。原料蔗比“七五”期间的最高年份1987年的102.3万吨增138.7%,产糖量增140.3%。“八五”期末的1995年,全地区种下甘蔗88.3万亩,进厂原料蔗达293万吨,产糖32万吨。甘蔗面积、甘蔗产量和产糖量又比1991年分别增35.8%、24.2%和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是全国重点产棉省,亦是全国最大的商品棉基地。常年植棉133万公顷左右,皮棉总产100万吨以上。“七五”期间,为发展棉花生产,棉花科技力量和设备条件不断加强和改善。棉花科研生产取得了可喜成果。现将期间获奖及审定鉴定的主要棉花科研成果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