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对参加2007年漳州市晚稻区试中的4个博优组合--博优270、博优586、博优黄占、博优253(CK)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变异分析、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在产量构成因素中,变异系数最大的是每穗总粒数,其次是有效穗;高产组合的千粒重和每穗总粒数分别较低产组合增加8.04%和4.80%;每穗总粒数和有效穗分别与产量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4个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贡献率依次为每穗总粒数>有效穗>结实率>千粒重;每穗总粒数与有效穗是一对主要矛盾.因此,育种中通过选用千粒重大、穗大粒多的恢复系与博优A配组,是提高博优组合产量水平的可行途径;生产上应在保证穗数的条件下,力争大穗,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才能充分发挥高产博优组合的高产潜力.  相似文献   

2.
合浦县超级稻Y两优1号种植密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进一步探索超级稻Y两优1号在合浦县生态区域合理的种植密度,进行了Y两优1号种植密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特定的生态环境和水肥管理条件下,Y两优1号的插植密度越大,单位有效穗数越多,但平均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越少,纹枯病病情指数越高。其中,以插植30万蔸/hm2的群体结构较好,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湘两优 900 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培育的超高产新品种,具有茎秆粗壮、 成穗率高、大粒大穗结实率高的超高产特征。该品种 2017 年早造在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超高产栽培条件下进 行密度差异对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试验。【方法】试验采用裂区设计,设置 13 cm×13 cm 到 24 cm×24 cm 插植密度(主处理)和单、多株植处理(副区),田间采样和室内考种获取数据,以 Microsoft Excel 进行数据 整理,用 DPS 数据处理系统进行裂区方差分析。【结果】在珠江三角洲区域丘陵水稻土超高产栽培条件下,湘 两优 900 在 19 cm×19 cm 插植密度下可获得最高产量及最高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 总生物量。【结论】湘两优 900 有长生育期产量潜力,可以在一季中稻区发挥高产潜力。湘两优 900 茎秆粗壮 占用空间较多,对插植苗数不敏感,建议疏植。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品种的田间对比试验,筛选出适合广西武宣县种植的晚稻感光型优良品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11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一个处理,3次重复,不设小区田埂,四周留保护行,通过田间对比试验,对11个感光型品种的生育期、抗病性、丰产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1个参试品种全生育期无差异,为120 d;穗瘟、矮缩病、白叶枯病未见发生,表现为高抗,野香优9号有轻度叶瘟发生,其他品种无;所有参试品种对纹枯病都不抗病,但危害程度不高,表现为轻感;参试品种株高均超100 cm,株高最高的是博Ⅲ优638,为122.93 cm;有效穗数平均263.18万穗/hm~2,最高的是博202,达288.0万穗/hm~2;每穗实粒数差距不明显,最多的为博Ⅲ优9611,达到平均每穗实粒数129.4粒,最低的是博优5058,为每穗103.5粒;结实率差异不明显,平均为81.88%,最高的是博优202,达86.3%。依据11个感光型供试品种的丰产、稳产、抗逆性和产量表现,认为博优629、博优202、博Ⅲ优293、博Ⅲ优638、博Ⅲ优9611等5个品种比较适宜武宣县用于晚稻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采用2因素3水平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在广西北流市民乐镇罗政村百亩连片“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示范区进行特优233施N量与插植密度试验,探讨施N量与插植密度对该品种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N量的增加,特优233的生育期、分蘖数、有效穗数、穗长、每穗总粒数、千粒重、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均呈增加趋势;随着插植密度的增加,单位面积基本苗数、有效穗数、理论产量均增加,而每穗总粒数则减少。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特优233以施N量300kg/ha、插植密度21万蔸/ha产量最高,增产最显著。说明该品种具有分蘖力强、耐肥抗倒的特点,其高产栽培方式宜采用高肥稀植。  相似文献   

6.
在金华地区以两系杂交稻深两优5814为材料,设置6个密度处理,研究不同的栽插密度对深两优5814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6个栽插密度处理,深两优5814产量差异显著,M4处理由于有效穗多、每穗粒数充足、结实率较高而产量最高,达到10569kg·hm-2。因此,在金华地区深两优5814作为单季稻种植,栽插密度以16.5万丛·hm-2,双本插种为宜。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明烟后稻最佳的机插密度,以广8优165为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开展不同机插密度对烟后稻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机插密度为30cm×14cm (处理D)时产量最高,达10 152.0kg·hm-2,极显著高于30cm×21cm(处理A)、30cm×18cm (处理B)、30cm×12cm (处理E)。机插密度在15.873~23.805万穴·hm-2范围内,随着栽培密度加大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显著增加,产量也相应提高,每穴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结实率等因素却呈下降趋势;超出一定范围则栽插过密,就会影响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8.
移栽密度对超级早稻陵两优268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超级早稻陵两优268在南方双季稻区适宜的栽培密度,于2011年在湖南长沙以陵两优268为材料进行大田试验,比较了不同移栽密度下陵两优268的生长发育特性及产量和产量构成特点。结果表明:稀植(18.8万穴/hm2、14.0万穴/hm2、10.8万穴/hm2)可以提高分蘖成穗率,有利于花后干物质积累及每穗粒数和结实率的提高,但单位面积有效穗数不足,导致产量不高;与此相反,密植(67.9万穴/hm2、40.1万穴/hm2)因为单位面积有效穗数较多而获得较高产量;适宜密度(26.5万穴/hm2)在保证基本苗的同时,具有适宜的叶面积指数及较小的顶三叶叶基角,并能协调产量构成因子,从而获得最高产量,达8.70 t/hm2。由此可见,在南方双季稻区,陵两优268适宜的移栽密度为26.5万穴/hm2。  相似文献   

9.
不同密度、插植方式对水稻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稀植处理的有效分蘖终止期向后延迟5~8d,一次和二次分蘖数明显增多,有效分蘖率明显提高;稀植处理的穗长度变长、一次枝梗和二次枝梗数以及每穗粒数明显增多,经相关分析每穗粒数与植长、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呈正相关,其回归方程为Y=-1.5064 4.4163 X1 3.5070X2 1.6562X3;经产量方差分析结果,12.5穴/m^2的产量最高,其原因与平方米穗数和穗粒数较多有关。综合分析结果,密度为12.5穴/m^2宽窄双垄插植是提高水稻产量和抗冷性的插植方式。  相似文献   

10.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对宜优673烟后5种插植密度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宜优673烟后不同插植密度主要是通过影响亩有效穗来影响产量,在本试验中宜优673烟后插植密度1.43万丛/亩的处理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明陵两优104在湖南地区适宜的机插密度,于2013年在长沙县路口镇明月村进行了机插秧大田试验,研究了3种机插密度(33.3万、25.0万、17.5万穴/hm2)对陵两优104产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机插密度的增加,陵两优104的产量呈增加趋势,其中以33.3万穴/hm2的产量最高,为9.66 t/hm2,较25.0万穴/hm2、17.5万穴/hm2分别增加了12.2%、22.4%。在高机插密度下,陵两优104有效穗多,叶面积指数较大,冠层光辐射截获率高,叶片光合能力强,有利于增加群体干物质生产量而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明陵两优104在湖南地区适宜的机插密度,于2013年在长沙县路口镇明月村进行了机插秧大田试验,研究了3种机插密度(33.3万、25.0万、17.5万穴/hm2)对陵两优104产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机插密度的增加,陵两优104的产量呈增加趋势,其中以33.3万穴/hm2的产量最高,为9.66 t/hm2,较25.0万穴/hm2、17.5万穴/hm2分别增加了12.2%、22.4%。在高机插密度下,陵两优104有效穗多,叶面积指数较大,冠层光辐射截获率高,叶片光合能力强,有利于增加群体干物质生产量而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3.
插植密度对野香优9号蘖穗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猛 《广西农学报》2015,30(2):1-3,7
为探索野香优9号在当地生产条件下最佳插植密度,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充分发挥该组合的增产潜力,进行野香优9号插植密度的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插植15-27万蔸/hm2时,随着插植密度的增加,产量随之增加;当插植超过27万蔸/hm2时,产量反而下降;以插植27万蔸/hm2的产量最高,插植30万蔸/hm2的产量次之,比其他处理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林琼 《福建农业学报》2012,27(7):685-690
以超级杂交稻天优3301为材料,在大田中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研究播期和移栽密度对天优3301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及产量均有显著影响,移栽密度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也显著.移栽密度主要影响穗数,随着移栽密度的增加,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显著增多,穗粒数下降,而结实率和千粒重相对稳定.在建阳及闽西北地区,超级杂交稻天优3301的适宜播期为5月20~30日,适宜栽插密度为25.0万丛·hm-2,在此条件下可形成足够穗数和穗粒数,从而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泰丰优组合在漳州2010—2011年晚稻区试中表现增产的原因,分析泰丰优组合与对照种博优253的特征特性、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比较两类组合的差异。结果表明,泰丰优组合比对照种博优253增产达2.97%以上,名列前茅;平均生育期比对照种迟熟2 d左右;中感稻瘟病以上,抗瘟性强于对照种;米质外观优,与对照种相当;具有良好的株叶型态,优于对照种;泰丰优组合属于大穗大粒型组合,博优253属于多穗小粒型组合,泰丰优组合通过大穗大粒来弥补穗数不足,获得比博优253高的产量。同时对适合漳州市种植的高产、优质、抗病的三系杂交稻选育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不同栽培密度对头季稻及再生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充分利用一季中稻地区的光温资源,提高复种指数,增产增收,以超级稻中浙优1号为供试材料,开展不同栽培密度对头季稻及再生稻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栽培密度24万蔸/hm2、27万蔸/hm2、30万蔸/hm2头季稻及再生稻产量较高,尤其以密度27万蔸/hm2头季稻及再生稻产量最高,头季有效穗数295.5万穗/hm2,每穗总粒数171.2粒,每穗实粒数132.4粒、结实率77.3%,产量9466.97kg/hm2;再生稻有效穗数377.6万穗/hm2,每穗总粒数66.5粒,每穗实粒数50.2粒、结实率75.5%,产量3350.17kg/hm2等性状均最高,可在一季中稻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对培矮64S不同抛秧密度的试验结果表明,抛秧量与制种产量,有效穗数、总颖花数成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抛秧随秧龄的不同,播始天数有变化。相同秧龄时抛植比插植生育期延长2天左右;培矮64S的最适抛秧密度每667m^2为48 ̄50张秧盘。  相似文献   

18.
以温305为例,进行早稻直播、手插、机插等不同栽培方式处理试验,比较其生长动态和产量等特性.结果表明:直播在最高苗数、每穗颖花数和每穗实粒数等性状优于手工移栽;不同机插密度产量差异较大,12cm×30cm密度机插处理经济性状和产量最优,在早稻推广机插时可以参照此密度。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2种插栽方式和5个机插密度的比较试验,探索浙优18的机插栽培高产技术途径。机插移栽667 m2产量为865.6 kg,比旱育秧手工移栽增产27.2 kg,主要原因是有效穗数增加,但成熟期延迟2 d。不同的机插密度比较,产量以30 cm×21 cm处理最高,30 cm×17 cm和30 cm×25 cm处理也获得较高的产量;随机插密度的降低,群体的有效穗数下降,生育期推迟,每穗总粒数明显增加,而对结实率与千粒重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进行了不同抛秧密度对超级稻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超级稻中浙优1号在较高水肥条件下,适宜的抛秧密度为1.5万~1.7万蔸/亩,在这个范围内。构成产量的有效穗粒数、穗粒数、千粒重等性状表现最好.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