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明确捕食性天敌昆虫益蝽捕食烟草斜纹夜蛾的能力,在温度(25±1)℃、相对湿度(65±5)%、光周期16L∶8D的室内条件下,开展了益蝽捕食烟草斜纹夜蛾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试验。结果显示,益蝽对烟草斜纹夜蛾3、4、5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方程;益蝽成虫对3、4、5龄斜纹夜蛾的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59.20、27.36、9.68头;瞬时攻击率分别为1.077 3、1.070 5、1.529 6;处置时间分别为0.016 9、0.036 5、0.103 3 d;从反应捕食能力的a/Th值来看,益蝽捕食3、4、5龄幼虫的a/Th值分别为63.77、29.29、14.81,表明益蝽对3龄幼虫具有最强的捕食力。表明在利用益蝽进行生物防治时,当田间斜纹夜蛾幼虫达到3龄高峰时,释放益蝽可取得更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红彩真猎蝽对斜纹夜蛾和烟青虫的捕食功能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红彩真猎蝽雌成虫对斜纹夜蛾和烟青虫2龄幼虫的捕食作用和种内干扰作用。结果表明,红彩真猎蝽雌成虫的捕食量随着斜纹夜蛾和烟青虫幼虫的密度增加而增大,其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 II型方程,红彩真猎蝽对斜纹夜蛾2龄幼虫的捕食量符合Na=0.4665Nt/(1+0.0036 Nt),对烟青虫2龄幼虫的捕食量符合Na=0.4275Nt/(1+0.0041Nt)。红彩真猎蝽的捕食作用有较强的种内干扰反应,捕食率与个体间相互干扰的关系符合Hassell模型,红彩真猎蝽的捕食量与害虫密度正相关,寻找效应与害虫密度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4.
几种天敌对斜纹夜蛾幼虫的捕食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测定了几种主要捕食性天敌捕食斜纹夜蛾1-2龄幼虫的功能反应,结果表明,草间小黑蛛雌成蛛、拟水狼蛛雌成蛛和叉角厉蝽2龄若虫对斜纹夜蛾1-2龄幼虫均有较强的捕食能力,其理论最大捕食量分别为6.12次、26.00头和10.11头。在斜纹夜蛾幼虫的6个龄期中,最适合于叉角厉蝽雌成虫捕食的龄期为4龄,其理论最大捕食量高达10.59头。  相似文献   

5.
烟盲蝽对温室白粉虱和小菜蛾捕食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测定烟盲蝽对温室白粉虱成虫、卵和小菜蛾二龄幼虫、卵的捕食作用,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烟盲蝽对温室白粉虱成虫、卵和小菜蛾二龄幼虫、卵的捕食作用并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烟盲蝽对猎物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 II型,对白粉虱成虫、卵和小菜蛾二龄幼虫、卵理论最大日捕食量分别为62、112、74、101头,烟盲蝽对白粉虱卵和小菜蛾卵的捕食量大于对白粉虱成虫和小菜蛾二龄幼虫的捕食量;烟盲蝽的寻找效应随着自身密度的增加而下降,烟盲蝽与猎物的个体间存在着较大的干扰,烟盲蝽和猎物的相互干扰作用的关系均可用Hassell模型模拟。  相似文献   

6.
中华微刺盲蝽对烟粉虱的捕食功能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室内条件下,通过捕食功能反应试验,结果表明中华微刺盲蝽(Campylomma chinensis Schuh)4龄、5龄若虫和成虫对烟粉虱(Bemisia tabaci Gennadius)4龄若虫的功能反应都属于Holling Ⅱ型。并探讨了影响4龄若虫和5龄若虫及成虫捕食作用差别不大的重要因素;建议研究田间影响中华微刺盲蝽种群数量的人为和自然因素,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该虫对害虫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明叉角厉蝽成虫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捕食能力,为叉角厉蝽应用于田间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室内不同恒温条件下,开展叉角厉蝽成虫对不同密度的草地贪夜蛾1龄、2龄幼虫的捕食作用分析,并用功能反应模型进行拟合。【结果】在20.0~35.0℃内,叉角厉蝽对草地贪夜蛾1龄、2龄幼虫的每日捕食量随着幼虫密度的增大而增加。叉角厉蝽的功能反应均可用Holling-Ⅱ型和Holling-Ⅲ型模型进行拟合。在试验设定范围内Holling-Ⅱ型模型拟合得出,叉角厉蝽的每日最大捕食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35.0℃时为最大,对1龄、2龄幼虫的最大捕食量分别为476.19头和370.30头。Holling-Ⅲ型模型拟合得出,35.0℃时叉角厉蝽对草地贪夜蛾1龄、2龄幼虫的最大捕食量均为最大,分别为156.13头和79.04头。在试验设定的猎物密度和温度范围内,随着密度和温度范围的提高叉角厉蝽的捕食量也逐步增加。【结论】Holling-Ⅲ型模型的拟合结果更准确,叉角厉蝽成虫对草地贪夜蛾1龄、2龄幼虫具有显著的捕食能力。;  相似文献   

8.
环斑猛猎蝽的捕食功能反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环斑猛猎蝽的捕食能力,研究了环斑猛猎蝽雌成虫对玉米螟的捕食作用及温度、空间异质性、捕食者密度和猎物密度等对功能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环斑猛猎蝽雌成虫对玉米螟的功能反应为HollingⅡ型;温度对环斑猛猎蝽的捕食效能影响显著,攻击率(a)、处置时间(Th)和捕食能力(a/Th)与温度之间呈二次函数关系;空间异质性对环斑猛猎蝽捕食作用有很大的影响,捕食者在捕食过程中,叶片数越多,即环境阻力越大,捕食作用率越低;环斑猛猎蝽的种内有较强的干扰作用,随着捕食者和猎物两者密度的增加,相互干扰的作用愈明显,寻找效应值也相应的降低,搜索常数Q为0.8945,干扰系数m为1.0384,E=0.8945P-1.0384。  相似文献   

9.
温度对斜纹夜蛾侧沟茧蜂功能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 1 8、2 3、2 8、3 2和 3 4℃ 5个恒温处理下 ,测定了斜纹夜蛾侧沟茧蜂在斜纹夜蛾幼虫不同密度下的寄生效应。结果表明 ,在试验温度范围内 ,各温度下的功能反应实验数据均能用 Holling圆盘方程较好地拟合。瞬间攻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但各温度间差异不显著。 3 2℃和 3 4℃高温下的处理时间比 1 8℃、2 3℃和 2 8℃要短 ,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0.
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烟盲蝽5龄若虫对朱砂叶螨卵、幼若螨和成螨的捕食效能。结果表明,不同虫态不同密度分布对烟盲蝽5龄若虫的捕食效能有一定的影响。烟盲蝽5龄若虫对朱砂叶螨的卵、幼若螨和成螨的捕食反应为Holling Ⅱ型;增加空间异质性烟盲蝽5龄若虫捕食朱砂叶螨成螨的反应仍为Holling Ⅱ型。建立的模拟方程显示烟盲蝽5龄若虫对不同虫态的朱砂叶螨理论捕食量与实际捕食量吻合。  相似文献   

11.
朱海燕  马友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745-10746,10750
[目的]利用性诱剂田间防治斜纹夜蛾,提高防效,减少农药使用,降低防治成本。[方法]在田间栽培的茄子、白菜、甜瓜、豇豆上挂设性诱剂防治斜纹夜蛾,统计诱杀量、虫口密度,比较防治效果,计算防治成本。[结果]在4种蔬菜上使用性诱剂平均防效比纯化学药剂防治分别提高22.0%、30.3%、33.2%、28.7%,用药量减少2/3,降低防治成本。[结论]利用性诱剂和化学药剂防治蔬菜斜纹夜蛾比纯化学药剂防效好。  相似文献   

12.
用9.44×108 OB/mL和9.44×107OB/mL病毒液分别饲喂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幼虫和成虫,观察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1NPV)对宿主子1、2代的影响.结果表明:斜纹夜蛾4~6龄初幼虫饲毒后,F1代、F2代化蛹率分别下降了12.73%~18.59%、5.88%~10.21%,羽...  相似文献   

13.
斜纹夜蛾寄主植物名录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在田间调查和查阅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整理出斜纹夜蛾寄主植物名录。该虫寄主涉及到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共计109科389种(包括变种)。  相似文献   

14.
采用几种不同杀虫剂田间防治斜纹夜蛾,药效试验表明,百草二号水剂1500倍液、2000倍液、3000倍液对斜纹夜蛾的防治较好,药后3~7d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0%以上,80%~90%,70%~80%;辣子力对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一般,药后3~5d校正死亡率为70%~80%,药后7d校正死亡率为80%以上;0.5%海正三令乳油对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很好,药后3d校正死亡率达100%,药后5~7d校正死亡率为97%~80%。结果表明,百草二号水剂、海正三令乳油两种药剂对斜纹夜蛾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斜纹夜蛾性信息素的组分,阐述了性信息素的感受与调控机制和应用性信息素监测和防治斜纹夜蛾技术,分析了影响性信息素诱捕效果的因素,并展望了斜纹夜蛾性信息素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斜纹夜蛾发生量预测预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多年斜纹夜蛾灯下虫量、田间虫量、温度、湿度和主害期发生程度调查资料,筛选出5月份以前和6月份灯诱虫量、6月下旬田间虫量、7月份温度和湿度作为预报因子,主害期(8月下旬)田间发生程度为预报量,采用加权列联表分析方法组建了斜纹夜蛾发生量的预测预报模型,该模型回测准确率达100%。对2006年和2007年斜纹夜蛾主害期发生量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与田间发生实况相符。  相似文献   

17.
对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litura nucleopolyhedrovirus,Spli NPV)郴州株的室内生物活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田间应用效果进行了系统研究。该病毒的人工繁殖方法以饲喂法较好,病死率为65.0%;害虫染毒后4~8 d达死亡高峰,高温、高湿、寡日照天气有利于病毒的发生流行;此病毒的室内校正防效为86.6%,略优于已投入市场的病毒产品;田间校正防效为88.4%,稍高于阿维菌素农药产品的防效;病毒原液中的病毒多角体的浓度为1.03×1011OBs/ml,为国内的强毒株。该病毒作为防治害虫的生物因子,具有很好的应用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8.
烟盲蝽田间种群动态及不同龄期与病毒病传播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实验研究田间烟盲蝽的种群数量动态。表明:田间烟盲蝽数量存在年度间差异,单株虫口密度与烟草丛枝症病发生率呈正相关。不同龄期烟盲蝽传毒测定结果表明,在1~12h内,烟盲蝽取食时间增加其传毒率增强。在相同时间内若虫的传毒率高于成虫,4龄若虫传毒能力最强,获毒6h就可使80%的烟株发病;3龄若虫传毒能力强于2龄和5龄,1龄若虫传毒能力最弱。烟盲蝽为非持久性传毒,其带毒时间为5~8d,3龄若虫带毒持续时间最长。以上结果说明,虽然烟盲蝽在田间发生的数量比较低,但它的传毒能力强,因此对于烟盲蝽的防治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常用杀虫剂对斜纹夜蛾的生物活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不同常用杀虫剂对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采用浸叶法测定了16种杀虫剂对斜纹夜蛾的室内生物活性,结果表明:氟铃脲、氟啶脲对斜纹夜蛾的活性最高,LC50分别为0.701 1、1.270 1 mg/L,乙酰甲胺磷、三唑磷、敌百虫等有机磷类农药对斜纹夜蛾的活性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