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忌与碱性肥料混施或同时施用 尿素施后须转化成氨态氮才会产生肥效,而氨态氮在碱性条件下,大部分氮素会变成氨气挥发掉,所以尿素不能与石灰、草木灰、钙镁磷肥等碱性肥料混施或同时施用.一般来说,夏秋季节,尿素与碱性肥料应错开3~4天施用,冬春季应错开7~8天施用.  相似文献   

2.
一忌与碱性肥料混施或同时施。碱性肥料包括草木灰、石灰、钼镁磷肥等,如混合尿素施或同时施,会加剧尿素中的氮素变成氨而挥发。因此,夏秋季节,尿素与碱性肥料应错开3—4天施用,冬春季应错开7—8天。  相似文献   

3.
陈茂春 《湖南农业》2007,(10):14-14
一忌与碱性肥料混施或同时施.尿素施后须转化成氨态氮才会产生肥效,而氨态氮在碱性条件下,大部分氮素会变成氨气挥发掉,所以尿素不能与石灰、草木灰、钙镁磷肥等碱性肥料混施或同时施用.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碱性肥料治酸改土的效果,以碱性肥料为供试肥料,以湖南松柏村典型镉污染农田土为供试土壤,以镉高累积菜心"特青四号"及镉低累积菜心"绿宝"为供试作物,设置不施氮对照CK、碱性肥料及尿素三个处理,研究盆栽条件下,分次施用碱性肥料对土壤pH及土壤镉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次施用碱性肥料能在移栽后65 d内使土壤pH维持在较高的水平,特青四号盆栽施用碱性肥料处理土壤的pH分别比尿素及CK处理的高出0.61个及0.20个单位,绿宝盆栽施用碱性肥料处理土壤的pH分别比尿素及CK的高出0.36个及0.12个单位;分次施肥65 d内,各取样时期施用碱性肥料处理土壤的有效镉含量均显著低于CK。而65 d时,特青四号及绿宝盆栽碱性肥料处理的有效镉含量与施用尿素处理相比分别降低了0.11 mg·kg-1和0.08 mg·kg-1;与CK相比,尿素及碱性肥料均能显著提高菜心氮量;分次施肥条件下,施用尿素及碱性肥料均能显著降低菜心镉含量。研究表明,在镉污染农田土壤中施用碱性肥料,不仅能提高菜心生物量,保证土壤供氮,还能长效提高土壤pH并降低土壤有效镉含量。  相似文献   

5.
盐碱地小麦要高产,选用化肥是关键。化肥性质有酸性、碱性和中性之分。酸性、中性化肥可以在盐碱地上施用,而碱性肥料则应避免在盐碱地上施用。如尿素、碳酸氢铵、硝酸铵等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杂质,不会增加土壤中的盐分和碱性,适宜在盐碱地上施用;硫酸铵是生理酸性肥料,其中的铵被小麦吸收后,残留的硫酸根可以降低盐碱的碱性,也适宜施用;石灰氮、草木灰等碱性肥料,就不适宜在盐碱地上施用;硝酸钠也属生理碱性肥料,其中的硝酸根离子被小麦吸收后,残留的钠不仅增加了土壤盐分,还会使土壤碱性提高,使土壤越变越坏。盐碱地小麦也适宜施用氯化铵,…  相似文献   

6.
在温室采用脲酶活性强的稻田土壤进行水稻盆栽试验,比较了脲酶抑制剂NBPT不同浓度(按尿素施用量的0.5%、1%、2%、5%)和不同施用方法(①NBPT与尿素同时施UN;②NBPT和PPD以相同深度混合后与尿素一道施UNP;③NBFT在尿素施用前三天施用N+U;④NBPT与尿素施后通氧一小时UNO;⑤NBPT经双氧水预氧化后与尿素一道施UNH)对尿素水解的抑制效果,定期测定淹灌水的氨态氮浓度和剩余尿素浓度,并测定植株总吸氮量,计算氮素利用率。 试验结果表明:施用脲酶抑制剂NBPT的处理均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抑制尿素水解的效果,随着抑制剂施用浓度的增加,抑制效果明显增强。在低抑制剂浓度条件下,尿素全部水解所需时间为7~8天,高抑制剂浓度条件下为9~10天;而不施抑制剂的对照处理,尿素施后4天可全部水解。NBPT不同施用方法对比,N+U、UNH、UNP和UNO在开始几天均不同程度地较UN有较强的抑制效果,尤以N+U和UNH更为明显,但四、五天后各处理差异不大。淹灌水氨态氮浓度的测定结果与上述结果相吻合。施用NBPT后,淹灌水的氨态氮浓度峰值明显降低,出现时间推迟,有效氮的供应期限延长4~6天,减少了氮的挥发损失。在水稻植株上表现为总吸氮量增加,氮索利用率提高,埴株干重也有一定增长。在盆栽条件下,NBPT与尿素—同施能表现出较好的效果,不?  相似文献   

7.
王迪轩 《湖南农业》2002,(13):14-14
三、适于蔬菜的氮肥品种及施用方法 1.尿素属酰胺态氮肥,含氮45%左右,肥效较铵态氮肥或硝态氮肥迟,作追肥时应提前4天~8天施用,灌水要求在追肥后3天~5天进行.表层施尿素会引发部分氨的挥发损失.可作基肥、追肥,不作种肥,作根外追肥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8.
在滇池柴河流域,蔬菜地施用的氮肥通过径流、淋溶和氨挥发等途径向水体迁移,对周围水体质量有较大影响。通过盆栽试验比较了控释尿素(3个氮水平:0 mg N/kg土、280 mg N/kg土和320 mg N/kg土)与普通尿素(4个氮水平:0 mg N/kg土、280 mg N/kg土、320 mg N/kg土和400 mg N/kg土)施用在柴河流域土壤所表现出的肥料氨挥发和氮淋失特征。结果表明,两种氮肥所有施氮水平处理的氮淋溶量都显著大于氨挥发量。在两种施氮水平下(320 mg N/kg土和280 mg N/kg土),施用普通尿素产生的氨挥发量分别占施氮量的3.64%和3.57%,而施用控释尿素产生的氨挥发量分别占施氮量的3.64%和2.78%;施用普通尿素产生的氮淋失量分别占施氮量的14.38%(其中硝态氮占85.34%)和14.46%(其中硝态氮占95.70%),施用控释尿素产生的氮淋溶量分别占施氮量11.60%(其中硝态氮占91.05%)和8.37%(其中硝态氮占96.84%)。硝态氮淋溶可能是柴河流域蔬菜地肥料氮素向水体迁移的主要途径。随着施氮量的减少,控释尿素的氮淋失量显著下降,而普通尿素的氮淋失量差异不显著。相同施氮水平下,普通尿素氮淋失量显著大于控释尿素。由此可见,控释尿素主要通过减少氮淋溶途径来减少氮损失。减量施氮结合控释尿素的施用对控制该地区氮肥施用对水体污染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1)磷矿粉、骨粉等难溶性磷肥不能与草木灰、石灰氨、石灰等碱性肥料混用,否则会中和土壤中的有机酸类物质,使难溶性磷肥更难溶解,作物无法吸收利用。(2)钙镁磷肥等碱性肥料不能与铵态氨肥混施。因为碱性肥料与铵态氨肥如硫酸铵、碳铵、氯化铵等混施,会导致和增加氨的挥发损失,降低肥效。  相似文献   

10.
控释尿素对小麦-玉米产量及土壤氮素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利用田间试验研究了包膜控释尿素对小麦-玉米产量、氮素利用效率、土壤氮素积累及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施用普通尿素比较,小麦-玉米周年施用包膜控释尿素,在肥料用量减少20%和40%情况下,小麦-玉米总产量分别是100%普通尿素处理的97.4%和97.7%;控释尿素施氮量为60%处理的肥料农艺利用率和偏生产力分别比普通尿素提高11.57%和54.14%.控释尿素施氮量为80%处理的肥料农艺利用率和偏生产力分别提高6.40%和22.09%.施用控释尿素显著增加了0~20 cm土层的碱解氮和0~40cm土层的硝态氮含量;60~100 cm土层中,控释氮肥处理土壤硝态氮含量与不施氮肥处理筹异不显著,普通尿素处理小麦收获后60~80 cm土层、玉米收获后60~100 cm土壤硝态氮显著高于不施氮肥处理,肥料氮素下移明显.试验结果显示,施用控释尿素增加了耕层(0~20 cm)土壤的氮素积累,减少了氮素向土壤深层移动的数量,有利于减少施肥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采用盆栽试验,模拟田间生态环境,测定施用不同种缓/控释氮素肥料,玉米苗期土壤尿素态氮、硝态氮、铵态氮含量,脲酶、硝酸还原酶活性、微生物量碳和氮含量变化趋势,比较玉米苗期氮素养分释放、土壤生物活性特点。研究表明,玉米苗期,施用SA nBPT U肥料,尿素态氮和NH4 -N的积累量最多,对土壤脲酶活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SA U肥料,硝态氮最多;MMA nBPT U肥料,尿素自膜内迁移到土壤中的量较少,硝态氮和微生物量最少。包膜与脲酶抑制剂nBPT相结合的缓/控释肥料,对减少硝态氮的生成效果最为明显。施用nBPT U肥料,微生物量最多。施用不同种缓/控释氮素肥料,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普遍增强,脲酶抑制剂nBPT对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无显著作用;施用不同种缓/控释氮素肥料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变化趋势一致。丙烯酸树脂包膜与脲酶抑制剂相结合的缓/控释肥料控释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无公害中药生产使用的肥料应遵循以下准则:1尽量选用国家生产绿色食品的肥料,可适当有限度地使用部分化学合成肥料,但禁止施用硝态氮肥。2使用化肥时必须与有机肥配合施用,有机氮与无机氮之比为1∶1,大约厩肥1000kg加尿素20kg(厩肥做基肥、尿素可做基肥和追肥用)。最后一次追肥  相似文献   

13.
施肥小常识     
<正>一.尿素施后忌立即浇水,更忌顺水撒施尿素。尿素施入土壤转化为酰胺,容易随水流失,施后不可马上浇水,也不能在大雨前施用,施后覆土可提高肥效。二.碳铵和尿素不能混用。尿素中的酰胺态氮只有转化为铵态氮后才能被作物利用;碳铵施入土壤后,造成土壤溶液短期内呈酸性反应,会加速尿素中氮的挥发损失,故不能混合施用。三.酸性化肥不可与碱性肥料混用。碳铵、硫铵、硝酸铵、磷铵不能与草木灰、石灰、  相似文献   

14.
高素菊 《农友》2002,(3):18-18
1.人畜粪尿等农家肥不能与草木灰、石灰氮、钙镁磷肥等碱性肥料混用。因为人畜粪尿中的主要成分是氮,若与强碱性肥料混用,则会中和而失效。  相似文献   

15.
陈茂春 《新农业》2011,(10):35-35
1.铵态氮肥不宜与碱性肥料混用 铵态氮肥与碱性肥料混合施用会产生氨气挥发,造成氮素损失,降低肥效。常用的铵态氮肥有碳酸氢铵、硫酸铵、氯化铵、磷酸铵等,碱性肥料有钢渣磷肥、石灰氮、石灰、草木灰等。  相似文献   

16.
施可丰稳定性肥料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施可丰稳定性肥料是施可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与中科院沈阳生态研究所联合研发的一种新型肥料。该肥料经过一定工艺加入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施人土壤后能通过脲酶抑制剂抑制尿素的水解,减缓酰态氮向氨态氮的过快转化;通过硝化抑制剂抑制氨态氮的硝化.减缓氨态氮向硝态氮的过快转化.使肥效期延长,并与作物生长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17.
在湘南红壤稻田连续两年(2002-2003)采用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施用控释肥和尿素的稻田肥料氮转化与去向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稻田氨挥发是氮素损失的主要原因.施用尿素,其氨挥发损失量达到施氮素总量的39.28%,施用控释肥(LCU70、LCU50),其氨挥发损失量分别占其施氮总量的19.99%和10.91%,比尿素的氨挥发氮素损失量降低19.29%~28.37%.田间表面水NH4-N浓度高峰期出现在施肥后的第1天,10d后下降到对照水平.田间氨挥发高峰期出现在施肥后的第3天,7d后下降到对照水平.施用控释肥(LCU70、LCUS0),水稻对氮素的吸收利用率分别为80.5%、64.7%,比施尿素高50.5%、34.7%,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8.
吴健 《今日农村》2006,(2):41-41
石灰氮学名氰胺化钙,是一种迟效碱性氮素肥料。它是诸多氮素肥料中惟一不溶于水的肥料,在土壤中与土壤胶体所吸附的氢离子结合,可形成游离氰氨,水解成为尿素,进一步水解可成碳酸铵,变成植物可吸收的氮素营养。石灰氮分解为尿素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中间产物氰氨对有害生物具有杀灭作用,是一种无公害、安全卫生、无残留,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的农药肥料。  相似文献   

19.
高效尿素提高氮素利用率的机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室内氨挥发模拟系统和同位素^15N示踪技术,研究高效尿素对氨挥发损失和氮素去向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尿素比,高效尿素在供试的3种土壤中能推迟氨挥发开始时间和氨挥发高峰值出现的时间,降低氨挥发速率高峰值,减少氨挥发损失18.9%~44.1%。高效尿素使水稻植株中来自肥料和土壤中的氮显著增多,当季氮素利用率增加6.3~7.1个百分点,土壤残留量增加5.3%~12.0%,减少氮素损失17.0~19.3%。施用高效尿素的水稻产量比施用等氮量普通尿素增产27.0%~29.3%。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滇池柴河流域蔬菜种植区更科学、合理使用氮肥以及当地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盆栽试验,比较施用炭基包膜尿素与普通尿素对柴河周边蔬菜地土壤氨挥发和氮淋失的影响。[结果]氮损失量与施氮量呈正比,氮素淋失量均高于氨挥发量;同一施肥水平的两种肥料氨挥发、氮素淋失和氮素损失量间差异在0.05水平显著(普通尿素生物炭包膜尿素);在施氮量为320和280 mg/kg的水平下,生物炭包膜尿素处理比普通尿素处理氮损失低43.5%~45.5%,其中氨挥发低3.7%~21.7%,氮淋溶低49.8%~52.1%,而硝态氮是氮素淋溶的主要形式占总氮淋出的76.0%~95.7%(普通尿素处理)和51.6%~53.5%(生物炭包膜尿素处理)。[结论]生物炭包膜尿素主要通过减少硝氮淋失来控制氮损失。减量施氮并结合生物炭包膜尿素的施用,对控制该地区氮肥施用带来的水体污染具有现实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