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全球性资源问题,水分缺失引起的干旱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林木抗旱性研究已成为现阶段林木生产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对林木抗旱生理研究,即林木体内发生的应对干旱胁迫的生理代谢变化。林木在干旱逆境下,正常的生理生化过程受到干扰,林木为保护自身而启动一系列调节机制以抵御不良环境。该文详细总结了我国北方林木在干旱胁迫下的生长发育及生理代谢变化,并作以展望,旨在为林木抗旱遗传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干旱对于森林健康及人工生产林的建立均是一种严重威胁。因此,人们对于林木对干旱胁迫的应答机制一直怀有极大的兴趣。本文综述一般植物,特别是林木对于水分亏缺的感受及响应模式,并着重介绍林木对干旱刺激的分子应答机制,尤其是胁迫所引发的整个基因组范围内转录本丰度及蛋白质表达谱的改变。纵观林木此方面的研究历程可以看出,人们对于干旱分子应答的认识已由单个应答基因的分离鉴定逐渐深入到了对协同参与和调控应答反应的一系列相关基因或蛋白质的分析探讨。此外,本文也关注到了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研究成果才能最终达到保护森林健康和提高人工林生产力的目的。我们的综合分析结果显示,作为一种新的研究工具和手段,林木干旱应答的全基因组分析可有效地用于其适应性变异的保持及新品种的选育和基因型的定向修饰,从而使其能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的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3.
干旱对于森林健康及人工生产林的建立均是一种严重威胁。因此,人们对于林木对干旱胁迫的应答机制一直怀有极大的兴趣。本文综述一般植物,特别是林木对于水分亏缺的感受及响应模式,并着重介绍林木对干旱刺激的分子应答机制,尤其是胁迫所引发的整个基因组范围内转录本丰度及蛋白质表达谱的改变。纵观林木此方面的研究历程可以看出,人们对于干旱分子应答的认识已由单个应答基因的分离鉴定逐渐深入到了对协同参与和调控应答反应的一系列相关基因或蛋白质的分析探讨。此外,本文也关注到了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研究成果才能最终达到保护森林健康和提高人工林生产力的目的。我们的综合分析结果显示,作为一种新的研究工具和手段,林木干旱应答的全基因组分析可有效地用于其适应性变异的保持及新品种的选育和基因型的定向修饰,从而使其能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的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4.
林木非生物胁迫抗性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旱、极端温度和盐害等非生物胁迫因子是制约林木生长的重要因素。由于林木生长周期长, 且抗逆机制极为复杂, 长期以来, 如何改良林木对非生物胁迫的抗性一直是育种学家的难题。然而, 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 人们可以在基因水平上改造林木, 提高其抗逆能力。文中主要介绍了林木抗逆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 探讨了目前基因工程技术应用于林木抗逆育种研究存在的问题, 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林木低磷胁迫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有效磷缺乏在自然环境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近年来世界各国针对植物的觅磷和耐磷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然而目前相关的综述性报道多限于农作物,对林木低磷胁迫适应性的综述性报道尚不多见。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林木为利用土壤中现有的含量极低的有效磷,形成了各种适应低磷胁迫的机制。文中从林木根系的形态学变化、根系分泌物对土壤难溶性磷的活化作用、林木对土壤低浓度有效磷的吸收利用以及应对低磷胁迫的遗传调控等方面综述了低磷环境中林木的适应机制,为揭示林木对缺磷环境的适应机理、发掘林木自身对土壤有效磷高效率的吸收利用能力、以及进一步筛选林木的磷高效品种和合理经营管理人工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遗传转化技术在林木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土壤沙漠化、盐渍化以及干旱等问题的日益加剧,培育高抗的林木新品种显得尤为重要。转基因技术目的性强、时间短,同时林木不存在食品安全方面的敏感问题,所以基因工程手段在林木的应用更加便捷。该文阐述了林木相关功能基因及其遗传转化的应用,讨论了抗病、抗虫、耐盐碱等逆境胁迫基因遗传转化情况。  相似文献   

7.
应用生物量潜能概念代表烤烟栽培初期烟株生物量发生能力,通过盆栽试验,研究烤烟生物量发生潜能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条件下,烟株生物量的发生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深而明显受到抑制,一定的干旱胁迫有利于根比重的形成,但胁迫程度加深,根比重将受到严重影响。复水后,烟株地下部生物量发生潜能明显提高,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干旱胁迫对生物量抑制的影响,当干旱胁迫严重时,烟株生物量潜能是很难恢复到最佳状态的。  相似文献   

8.
干旱胁迫下云南松苗木的水分及其生理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云南松苗木为材料,采用盆栽连续干旱法,测定不同干旱胁迫时间下云南松苗木的含水率、相对含水量与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以探讨云南松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机制和抗旱性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云南松苗木其茎含水率与相对含水量呈下降趋势,叶片含水率、相对含水量及根含水率均呈上升趋势,干旱胁迫时云南松苗木优先将水分供给根与叶片。对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延长,潜在光化学效应(Fv/Fo)与最大化学效应(Fv/Fm)均呈上升趋势,这可能与干旱胁迫下云南松体内的水分供给机制有关,胁迫初期,干旱对云南松苗木生长影响不大,表明云南松苗木具有一定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9.
翻译起始因子是一类翻译起始所必需的特异蛋白因子,前期研究表明柽柳翻译起始因子 (TheIF1A) 基因能对外界盐和干旱等非生物胁迫做出响应,且过表达 TheIF1A基因能提高酵母和烟草的抗旱耐盐能力。为进一步研究TheIF1A基因的抗逆机制,本研究通过酵母双杂交对柽柳翻译起始因子(TheIF1A) 基因的互作蛋白进行了筛选,共获得5个互作蛋白,分别为RNA聚合酶β II亚基 (RNA polymerase beta II subunit)、ATP合成酶CF1α亚基蛋白 (ATP synthase CF1 alpha subunit protein)、细胞色素b6/f 复合物亚基IV(cytochrome b6/f complex subunit IV)、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小亚基蛋白(ribulose 1,5-bisphosphate carboxylase/oxygenase small subunit)和组蛋白乙酰转移酶(histone acetyltransferase)。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这5个蛋白基因及 TheIF1A 基因在盐和干旱胁迫处理下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些蛋白基因在盐和干旱胁迫下的表达模式与 TheIF1A基因基本一致,表明TheIF1A可能通过与这些蛋白相互作用来参与逆境胁迫应答。为进一步研究TheIF1A 基因的抗逆机理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完善林木抗逆机制的研究,并为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提高林木抗逆性提供了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0.
植物对干旱胁迫响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分是决定植物能否正常生长的重要因素,概述了植物体面临水分胁迫信号时的响应机制,主要包括面临干旱胁迫信号时,植物体叶片及根系发生的一系列形态结构与生理生化变化,以期为开展干旱胁迫研究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植物激素抗逆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脱落酸、乙烯、细胞分裂素、多胺等激素在激素抗逆研究中备受关注, 文中运用大量事实阐述了上述几种激素在抵抗逆境(水分胁迫、温度胁迫、盐胁迫等)方面的生理反应机制, 目的是为化控技术在生产上的运用提供理论基础, 而且可为培育筛选抗旱、抗寒、抗盐等植物优良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干旱和高盐碱胁迫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逆境因子。在胁迫条件下,植物的逆境相关基因被诱导表达,以保护细胞免受伤害。本文综述了与抗旱相关的渗透调节基因、抗氧化防御系统、晚期胚胎发生丰富蛋白以及转录因子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林木抗旱性研究及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干旱是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大环境压力之一, 也是影响干旱区林木分布和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林木抗旱性的强弱, 直接关系到造林的成败, 因此研究林木的抗旱性是树种选择的基础.文中主要从林木抗旱机理的研究、林木抗旱评价指标的研究、林木抗旱性评价的主要方法3个方面对近年来林木抗旱性评价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4.
浅谈岩生植物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岩生植物具有植株低矮,株形紧密;根系发达,耐干旱,耐瘠薄土壤;生长缓慢,生活期长;花色艳丽等特点.岩生植物按自然分类系统分为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按光照要求分为喜光类、耐荫类、喜阴湿类.按在园林中的应用分类,分为草本类、藤木类、灌木及矮乔类、蕨类、苔藓地衣类.论述了岩生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形式、岩生植物的选择与配置等.  相似文献   

15.
Ca^2+是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之一,直接参与调节细胞内许多重要生理生化过程,同时Ca^2+作为细胞内重要的第二信使,在植物感受和转导外界刺激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国内外有关植物在盐胁迫和干旱胁迫条件下细胞内Ca^2+水平的变化以及Ca^2+与植物抗盐、抗旱性的关系作一慨述,并提出和讨论了有关该领域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对从世界各地引进的41个短枝木麻黄种源进行抗旱力的差异、气孔阻力的变化、叶解剖特征的差异、旱季生长率的变化、苗木主根生长与生物量的变异及木麻黄不同种源抗旱力的综合评价等研究,结果表明:木麻黄不同种源之间的抗旱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埃及、肯尼亚、马来西亚、中国福建、印度和贝宁等10个种源具有较强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影响马占相思抗旱能力的主导因素,对马占相思在渗透胁迫过程中的相对电导率、相对含水量等9个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并利用SAS软件对这些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分析表明:维持膜的稳定性的水分生理指标--相对电导率、相对含水量、自然饱和亏是马占相思抗旱性测定的主要指标,其次是代表渗透调节因子的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这两个指标.  相似文献   

18.
在小干松抗旱地理种源选择的基础上,采用抗旱种源在吉林省半干旱区的多个典型立地进行了比较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小干松更适宜于在沙荒地上营造。通过多种造林方法比较,总结出小干松沙地造林实用技术。利用ISSR-PCR方法对抗旱种源进行了基因多态分析,依据扩增结果进行遗传距离分析,构建分子树状图,探讨了小干松抗旱种源间的遗传关系和利用ISSR分析进行种源鉴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丰富阿拉善干旱荒漠地区城市绿化树种,于2004年春季,从河南鄢陵引种3年生(胸径3.5 cm)丝棉木(Euonymus bungeanus Maxim.)实生苗,通过7年的引种栽培试验,对其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以及抗寒性、抗旱性、生长表现等进行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丝棉木物候期与当地气候相吻合,相适应,抗寒、抗...  相似文献   

20.
重庆市域主要树种抗旱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在重庆市江北区铁山坪森林公园对13个主要树种进行了调查,选择有代表性的10个样地,主要从树木的死亡率、落叶率并结合树叶的变色率和变形对树种抗旱性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得到结论:抗旱性强的树种为木荷;较强的树种依次为枫香、峨嵋紫楠(Phoebe sheareeni vomeiensis);中等的树种依次为石栎、野杏树(Prunus)、毛桐(Mallotus barbatus)、漆树、青皮(Schoepfia jasminodora)、香樟、杉木、马尾松;差的树种依次为槲栎(Quercus fabri hance)、毛叶木姜子(Litsea moll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