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张弘 《农村百事通》2006,(15):32-32
一、薹用型珍蒜——华蒜1号该品种是山东省金乡地方品种的变异株,经多年系统选育而成,是现今特早熟薹用型大蒜优选品种。该品种长势旺,抗逆性强,蒜薹肥长、均匀。白露播种,翌年清明前3 ̄7天抽薹收获。适宜我国蒜薹产区种植。一般667平方米(1亩)产蒜薹900 ̄1000公斤,高产地块可达1250公斤,种用蒜头300公斤。二、双用型奇蒜——华蒜2号该品种是一个蒜头、蒜薹产量都较高,集早熟、抗冻、抗病、优质于一体的双用型大蒜品种。该品种长势较强,根深叶茂,茎鞘坚硬抗寒,-16℃不受冻伤,好种易管。白露播种,翌年谷雨前8 ̄12天收获蒜薹,芒种前5 ̄12天收…  相似文献   

2.
大蒜不同品种与播期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播期、品种试验比较,各品种的平均蒜薹长度、平均蒜薹重、平均蒜头重和平均蒜瓣数不同,且各品种的蒜薹及蒜头产量都随播期的延迟而出现下降趋势。苍山大蒜的蒜薹及蒜头产量处于最高水平,品质较好,该地方品种仍为主栽品种,为了保证品种的多样化及延长蒜薹的供应期,可适当搭配杂交蒜和金乡大蒜。早薹二号产量一般,因生育期短、长势强、成苗早,作青蒜苗栽培,可提早供应市场。  相似文献   

3.
大蒜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蒜适应地域较广,大蒜的蒜头(鳞茎)、蒜薹、青苗均可食用。大蒜的蒜头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调味品,而且具有杀菌、降血脂等作用,是很好的保健品。嫩蒜还可以加工成腌制品出口。广安区蒲蓬乡常年种植大蒜5000亩,蒜头、蒜苗亩可收入1万元。随着市场行情的看好,种植大蒜对农民增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地方大蒜产量,采用单因子试验探讨贵州地方大蒜品种麻江红蒜和毕节白蒜在贵阳生态区的适宜种植密度。结果表明:种植密度4万株/亩时,2个大蒜品种的蒜薹及蒜头产量均最高,其中,麻江红蒜的蒜薹和蒜头产量分别为522.04公斤/亩和916.24公斤/亩,毕节白蒜的蒜薹和蒜头产量分别为215.66公斤/亩和455.34公斤/亩;麻江红蒜适宜在贵阳及相似生态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大蒜是经济价值很高的蔬菜,其幼苗、花茎和鳞茎为广大群众所喜食,每亩(1亩。1/15公顷)可产蒜头1500公斤,蒜薹300公斤,是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好项目。山东省嘉祥县依托金乡大蒜市场,种植面积逐年增长,2004年种植15万亩,2005年种植18万亩。农业局技术人员在不断推广、完善无公害大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的同时,总结出大蒜异常生长原因,并提出防治办法。  相似文献   

6.
永胜县的土壤、气候适于大蒜的生长发育,具有大蒜种植的历史,是一项传统优势产业。永胜县大蒜品种主要有以收获蒜头为主的独蒜、白皮蒜和以收获蒜薹、蒜头的薹蒜三大类。经过几年的摸索,总结出如下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一、特征特性。白河“早大蒜”是本县的当地老品种,1989年开始提纯复壮后,现已全县广泛种植。该种属高产,早熟品系,蒜头形如常规大蒜,个体瓣大小中等,每个6~8瓣不等;叶色青绿薹粗中等,每500克蒜薹20~25根;蒜头辣味适中,加工蒜粉比一般蒜高15%-20%,保健功能强。它以成熟早(3月27日开始收蒜薹,4月9日蒜薹收完。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毕节白蒜合理的拔薹技术,为毕节白蒜的生产提供参考依据,对毕节白蒜进行摘薹和蒜薹伸长到7~10厘米时顶下不同叶开始拔薹处理,分析不同拔薹高度对白蒜的产质量和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蒜头产量以处理1(摘薹)最高,为721.36公斤/亩;处理5最低(第4叶开始拔薹),仅530.49公斤/亩。随着拔薹长度的增加,单只蒜头重依次下降,以处理1最高,为30.06克。蒜头、蒜薹总产值以处理2(顶下第1叶)最高,为5 127.43元/亩。根据蒜头、蒜薹的产质量及实际市场价格研究,最佳拔薹长度为顶下第1叶,对蒜头产量影响较小,且总产值最高。  相似文献   

9.
历年来,贵州省清镇市一般按1万-1.3万株/亩栽培大蒜,产蒜薹300公斤/亩左右,蒜头400公斤/亩左右。为了找出适合本地区薹用大蒜最佳的栽培密度,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在贵州省农业厅的安排部署下,进行薹用大蒜密度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张弘 《新农村》2007,(1):14-14
1·薹用型大蒜——华蒜1号该品种由山东金乡地方品种的变异单株,经系统选育而成,是现今较好的特早熟薹用型大蒜品种,比南方薹蒜早10天上市。它长势旺,抗逆性强,蒜薹肥而又长,美观,商品性好。白露播种,翌年清明前3~7天收获,每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产蒜薹900~1000千克,种用蒜头  相似文献   

11.
天水市薹蒜兼用型大蒜密度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金蒜3号为指示品种,进行了薹蒜兼用大蒜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密度范围内,蒜薹、蒜头产量以62.5万株/hm2处理最高,分别达9 652.8、32 440.5 kg/hm2。综合考虑薹茎、蒜头及其产量等产品性状,以及生产成本等因素,建议种植密度以行距16 cm、株距16 cm,即39.1万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出适宜黔东南州栽培的红蒜品种,开展了5个红蒜品种的栽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旁海1号苗期长势好、整齐度高,蒜薹单薹重高、平均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在种植中对纹枯病有中度感病性,但蒜头产量一般,适宜作为以青蒜苗为速生蔬菜或以收获蒜薹为主的栽培品种;宣威2号在苗期长势、整齐度及蒜薹产量、蒜头产量、抗病性等方面综合表现较好,适宜作为黔东南地区红蒜产业的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13.
大蒜新品系天蒜1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蒜新品系天蒜1号选自薹蒜兼用品种上海红蒜的田间变异优良单株。在2013—2014年度大蒜新品系多点试验中,天蒜1号5点(次)平均折合产量蒜薹5 518.1 kg/hm~2、蒜头19 441.5 kg/hm~2,均较对照品种上海红蒜增产11.65%。天蒜1号表现抗大蒜紫斑病、白腐病。生育期254 d,株高81.1 cm,生长势强,叶绿色,薹茎长53 cm,抽薹率95%;蒜头大而匀,单株蒜瓣平均8~9瓣,蒜头蒜苔产量高,属于薹蒜兼用品种。蒜头维生素C含量为17.1 mg/kg。适宜在天水、陇南、平凉、庆阳等地海拔1 700 m以下的川水地覆膜种植。  相似文献   

14.
以早蒜1号为指示品种进行的薹用大蒜覆膜秋播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在行距22.5 cm,株距7 cm,密度63.45万株/hm~2时大蒜主要性状表现良好,蒜薹折合产量最高,为6 481.5 kg/hm~2,蒜头折合产量为13 185.2 kg/hm~2。综合考虑,建议薹用大蒜覆膜栽培种植密度为60万~70万株/hm~2。  相似文献   

15.
苍山大蒜是我地重要的经济作物,常年种植20万亩,蒜茬复种大蒜是我地传统的种植模式.但蒜茬直播花生存在播种迟,收获晚,影响下茬大蒜正常播种,导致翌年蒜薹蒜头减产的缺点.  相似文献   

16.
天水市大蒜秋播品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从省内外引进的14个大蒜品种进行了秋播试验,结果表明:金蒜2号、金蒜3号较对照品种上海红蒜增产,蒜头大,商品性好,可在天水市太京蒜区种植;汉中蒜、天水大蒜、抽薹早,蒜薹产量高,适宜在天水市薹用大蒜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1.早薹 1号该品种为薹、头兼用品种,其突出特点是:蒜薹、蒜头收获期早.植株 75~80厘米,蒜头外皮紫红色,9~10瓣,瓣紧,单鳞茎重约 20~30克.蒜薹长约 55~65厘米,蒜薹口感细嫩、味甜、品质佳.每 667平方米(1亩)产蒜薹 300~360公斤,鲜蒜头 750~1000公斤.每 667平方米用种量大粒 150公斤,小粒 100~125公斤 .……  相似文献   

18.
10个大蒜品种在天水市的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天水市海拔1 400 m的河谷川道区对引进的10个大蒜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金乡蒜植株生长健壮,综合性状良好,蒜薹产量为2 715.4 kg/hm2,较对照品种上海红蒜增产18.86%;蒜头折合产量最高,为22 561.5 kg/hm2,较对照品种上海红蒜增产37.51%,可在当地推广种植。新育1号、航蒜4号综合农艺性状突出,属薹蒜兼用型品种,蒜薹、蒜头产量均较对照品种上海红蒜增产,可在当地搭配种植。鲁蒜王2号、金蒜2号、汉中蒜、陕西白蒜蒜薹或蒜头产量显著低于对照品种,不适宜在当地种植。  相似文献   

19.
验结果表明,南欧蒜平均单头鲜重及平均单薹鲜重显著高于苍山蒜和苏联蒜。南欧蒜蒜头中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高于普通大蒜,蒜薹中大蒜素含量高于苍山蒜略低于苏联蒜,蒜薹和蒜头中蛋白质、维生素C含量均低于苍山蒜和苏联蒜。  相似文献   

20.
大蒜为百合科葱属植物,古称葫,也叫葫蒜。蒜按其鳞茎皮色不同分紫皮蒜和白皮蒜两种,按蒜瓣大小不同又可分为大瓣种和小瓣种。蒜头、蒜苗、茎薹均可作蔬菜食用,蒜的全株可作药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