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明确桃蚜Myzus persicae体内次生共生菌沙雷氏菌Serratia symbiotica对宿主抵抗不良环境的影响,利用叶碟法测定短翅蚜小蜂Aphelinus asychi对自然感染沙雷氏菌桃蚜、自然未感染沙雷氏菌桃蚜和人工感染沙雷氏菌桃蚜的寄生特性和取食特性,并测定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对这3种处理桃蚜的寄生特性及这3种处理桃蚜经高温胁迫后的生长繁殖特性。结果显示,短翅蚜小蜂在人工感染沙雷氏菌桃蚜上的产卵率比在自然未感染沙雷氏菌桃蚜上的下降近1/2,羽化率下降1/3左右,致死率、取食率、僵蚜率均无显著差异;烟蚜茧蜂对这3种处理桃蚜的致死率、过寄生率、僵蚜率及其产卵率和羽化率等均无显著差异;这3种处理桃蚜的2龄若蚜经高温胁迫后,发育时间和寿命均显著延长,开始产蚜时间明显推迟,繁殖力和日繁殖率显著降低,繁殖历期无明显变化;高温胁迫后,人工感染沙雷氏菌桃蚜比自然未感染沙雷氏菌桃蚜开始产蚜时间提前3.9 d,繁殖力增加7.0头。表明人工感染沙雷氏菌可以提高桃蚜对短翅蚜小蜂和高温胁迫的防御作用,对烟蚜茧蜂的寄生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2.
由于臭氧层消耗,南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紫外线(UV-B)胁迫增强,为了探求增强的UV-B胁迫对红色型豌豆蚜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以期明确UV-B辐射在豌豆蚜种群演替和种下分化中的作用。本研究以40 W紫外线灯连续辐射处理红色型豌豆蚜8代,每代从初产若蚜开始每天处理1次,连续照射6d,分20、30、40、50和60min 5个处理,并设置白炽灯对照。结果显示,同一世代,随着UV-B辐射时间延长,豌豆蚜体长逐渐减短,体重逐渐减轻,净增殖率、内禀增长率、周限增长率逐渐减小,平均世代周期逐渐延长。同一UV-B辐射时间下,随着世代增加,豌豆蚜体长、体重、净增殖率、内禀增长率、周限增长率均呈先上升后显著下降的趋势,平均世代周期呈先下降后显著上升的趋势。至F8代,不同辐射时间下豌豆蚜平均体长为对照的42.58%~81.94%,平均体重为对照的33.77%~73.12%,净增殖率为对照的6.94%~46.55%,周限增长率为对照的77.00%~87.94%,平均世代周期为对照的1.20~1.38倍,内禀增长率降低,且50~60min处理下小于对照的1/2,种群数量增长放缓。以上说明长期UV-B胁迫对豌豆蚜的生长发育和种群增长最终都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明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不同寄主种群杂交后代适合度的变化.采用3种寄主(蚕豆、紫花苜蓿和红车轴草)种群的4个克隆和1个自交克隆,在短 日照条件(15℃,L//D=8h//16h,光照强度4 000~5 000 lx,湿度50%~60%)下诱导产生性蚜,制作8个交配组合.分别从08AP2 ...  相似文献   

4.
为了明确高海藻糖和葡萄糖对豌豆蚜种群生命参数的影响,将两种色型豌豆蚜的3d若蚜,饥饿12 h后,连续人工饲喂4 d高浓度(50 mg/mL和100 mg/mL)海藻糖和葡萄糖后,转接到离体叶片中饲养,观察高海藻糖和葡萄糖对豌豆蚜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葡萄糖和海藻糖(100 mg/mL)会显著降低绿色型豌豆蚜种群净增殖率(R_0),2种糖浓度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红色型豌豆蚜在2种糖浓度为50 mg/mL的处理下R_0无差异。2种浓度葡萄糖喂食下,均能降低绿色型豌豆蚜种群内禀增长率(r_m)和周限增长率(λ);100 mg/mL葡萄糖和海藻糖处理显著提高了2种色型豌豆蚜体内葡萄糖含量;100 mg/mL海藻糖处理提高了绿色型豌豆蚜体内海藻糖含量。100 mg/mL葡萄糖处理显著降低了2种色型豌豆蚜体内海藻糖含量。其结果表明,高海藻糖和葡萄糖的处理使豌豆蚜体内海藻糖和葡萄糖含量有显著变化,R_0和r_m显著降低。说明高糖对豌豆蚜的种群数量有降低作用。在红绿两种色型比较中,红色型豌豆蚜比绿色型豌豆蚜更加耐高糖。  相似文献   

5.
不同寄主植物对豌豆蚜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不同寄主植物对豌豆蚜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规律。[方法]在(23±1)℃、光照时间16h、相对湿度80%的人工气候箱条件下,组建了豌豆蚜在4种寄主植物上的生命表,统计出种群内禀增长率(rm)、净增殖率(R0)、平均世代周期(T)、种群加倍时间(t)和周限增长率(λ)等种群动态参数。[结果]在蚕豆、豌豆、苜蓿、红豆草4种寄主植物上,豌豆蚜的发育历期存在显著差异,内禀增长率rm分别为0.263 2、0.261 9、0.224 3、0.217 1。[结论]豌豆蚜在蚕豆上的适应度和嗜食性最好,并且繁殖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6.
吡虫啉对豌豆蚜的亚致死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室内测定了吡虫啉的亚致死剂量(LC20、LC30、LC40)对豌豆蚜的生长发育、繁殖和种群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吡虫啉亚致死剂量的增加,豌豆蚜F0代成蚜的寿命显著缩短,产蚜量显著降低。亚致死剂量也使F1代种群的内禀增长率、净增殖率和周限增长率降低,而发育历期、平均世代周期和种群加倍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7.
在室内毒力测定的基础上,采用离体叶片饲养法,研究了啶虫脒亚致死剂量(LC25、LC15、LC_5)对豌豆蚜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发现啶虫脒对豌豆蚜的致死中浓度LC50为2.751 mg/L。不同亚致死剂量对豌豆蚜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也均有显著影响。经不同亚致死剂量处理后,豌豆蚜若蚜发育历期明显延长,而成蚜期、成蚜产蚜天数、平均产蚜量和日平均产蚜量与对照相比明显缩短或降低,亚致死剂量越大差异越明显。表明了啶虫脒亚致死剂量对豌豆蚜生长发育和繁殖均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阿维蚜茧蜂Aphidius ervi对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色型和龄期的选择偏好性,以及豌豆蚜的龄期对蚜茧蜂发育的影响,同时还观察了阿维蚜茧蜂与2种色型豌豆蚜共存时,2种色型豌豆蚜的掉落率。结果显示,阿维蚜茧蜂偏好寄生绿色型的豌豆蚜,而且偏好寄生龄期较小的虫态;在阿维蚜茧蜂与2种色型豌豆蚜共存时,2龄若蚜的掉落率最高;随着龄期的上升,2种色型豌豆蚜掉落后的被寄生率随之增高,而未掉落豌豆蚜的被寄生率随着龄期的增加而下降。阿维蚜茧蜂的寄生延长了2种色型豌豆蚜的发育历期,且2种色型豌豆蚜在1龄被寄生后,2和3龄的的发育历期均显著延长;寄生1龄豌豆蚜时,阿维蚜茧蜂发育最快;阿维蚜茧蜂寄生的豌豆蚜龄期越高,其羽化率就越低。  相似文献   

9.
周期性高温对丽蚜小蜂田间应用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高温逆境条件下丽蚜小蜂在田间的释放效果及高温对丽蚜小蜂生长发育、生殖及存活的影响,设计了田间及室内验证试验。在夏季高温季节监测棚内温度,并释放丽蚜小蜂,测定其对粉虱的防治效果。在室内周期性重复高温(26、30、35、40、45℃),测定高温对丽蚜小蜂羽化率、寿命及产卵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季高温季节释放丽蚜小蜂,其对粉虱的控制效果较差,并且在田间寄生率较低。温度升高,丽蚜小蜂蛹羽化率、寿命及产卵量均随之降低。26~45℃丽蚜小蜂羽化率从93.45%降至0;寿命从13.55 d下降至1 d;产卵量从92.05头下降至0头。繁育丽蚜小蜂的温度最好控制在30℃以下;在田间应用过程中棚内温度不要长时间保持在35℃以上,否则严重影响丽蚜小蜂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不同温度下的豌豆蚜实验种群生命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6种温度(12、15、18、21、24℃和27℃)和相对湿度为80%的条件下,研究了温度对豌豆蚜发育和增殖的影响。组建了生命表,并统计出种群内禀增长率、净增殖率、世代平均周期、种群加倍时间和周限增长率等种群动态参数。结果表明,在试验温度范围内,豌豆蚜的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种群的内禀增长率在24℃条件下最大(rm=0.281 0),相应的种群净增殖率(R0)、周限增长率(λ)、平均世代周期(T)和种群加倍时间(t)分别为17.030 9、1.324 5、10.089 3 d和2.466 7 d。  相似文献   

11.
高温冲击对柞蚕卵繁殖赤眼蜂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柞蚕卵繁殖的松毛虫赤眼蜂于蛹中期和蛹后期经历6h35、40℃高温单次冲击处理,对当代羽化出蜂率、单卵出蜂数、单卵雌蜂率、寿命等4个指标和处理子代有效繁殖个体数、羽化率、单卵出蜂数、单卵雌蜂率等4个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松毛虫赤眼蜂处于蛹中期和蛹后期阶段,在处理当代易受高温冲击影响,尤以40℃高温不利影响明显,主要表现在羽化出蜂率、单卵出蜂数两指标明显降低。其中蛹后期经历6h40℃高温冲击后,几乎不能继续发育羽化;而总体来看高温冲击对子代蜂各指标未表现出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蚜茧蜂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3.
在抗蚜鉴定的基础上,在室内20℃条件下,选用4个抗蚜性不同的苜蓿品种,测定了不同苜蓿品种上两种体色豌豆蚜的生物学参数。结果显示,两种体色豌豆蚜在‘金皇后’上的发育历期、净生殖率、平均世代周期差异显著(P0.05),绿色豌豆蚜若虫的发育历期长于红色型,而红色豌豆蚜的净生殖率、平均世代周期大于绿色型;在‘甘农5号’上两种色型豌豆蚜的内禀增长率、周限增长率、种群加倍时间差异显著(P0.05),绿色豌豆蚜的内禀增长率、周限增长率高于红色型,种群加倍时间低于红色型。以内禀增长率作为测定抗生性的指标,4个苜蓿品种对两种色型豌豆蚜的抗性表现不同,其中‘金皇后’对绿色豌豆蚜的抗性较高,‘甘农5号’对红色豌豆蚜的抗性较高,‘猎人河’对两种色型豌豆蚜的抗性均较低,4个苜蓿品种对绿色豌豆蚜抗性的大小顺序为‘金皇后’‘甘农5号’‘甘农3号’‘猎人河’,对红色豌豆蚜抗性大小依次为‘甘农5号’‘甘农3号’‘金皇后’‘猎人河’。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桃蚜Myzus persicae共生菌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利用诊断PCR、通用引物PCR及PCR-DGGE技术检测不同地区、不同寄主植物、不同蚜型桃蚜体内共生菌的种类,并用诊断PCR技术测定桃蚜体内次生共生菌的感染率。结果显示,不同地区、不同寄主植物、不同蚜型桃蚜体内初生共生菌布赫纳氏菌Buchnera aphidicola的16SrRNA基因序列高度一致。不同地区相同寄主上孤雌桃蚜体内次生共生菌的种类和感染率均不相同。同一地区不同寄主上孤雌桃蚜体内次生共生菌的种类和感染率略有差异。桃树上不同蚜型桃蚜体内次生共生菌种类有很大差异,孤雌蚜、雌性蚜和雄蚜未感染次生共生菌,卵和干雌分别感染杀雄菌Arsenophonus和沃尔巴克氏菌Wolbachia,干母感染沙雷氏菌Serratia symbiotica和杀雄菌。表明寄主植物、地理位置和生殖方式都影响桃蚜体内次生共生菌的感染模式,不同蚜型间次生共生菌菌群变化更大。  相似文献   

15.
温度对萝卜蚜生物学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16.
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气味受体家族存在明显扩张现象,推测在豌豆蚜寄主适应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克隆豌豆蚜特异性扩张分支上的气味受体基因,明确这些气味受体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通过PCR技术克隆特异性扩张分支上气味受体基因的全长序列,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qPCR技术测定这些基因在触角及足中的表达水平。克隆获得豌豆蚜特异性扩张分支中4个气味受体基因全长序列(GenBank登录号:OL739156-OL739159),分别编码374~376个氨基酸,序列相似性较高,为68.09%~83.11%,均具有7个跨膜结构域。荧光定量RT-qPCR结果显示ApisOR6、ApisOR8、ApisOR13和ApisOR14基因在豌豆蚜成虫触角及足中均有表达,其中ApisOR8、ApisOR13和ApisOR14基因在触角中偏好表达,ApisOR13基因在触角中的表达量最高。本研究为解析豌豆蚜特异性扩张气味受体的功能提供了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大草蛉Chrysopa pallens (Rambur)的发育、存活、繁殖和捕食能力,利用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方法,在25 ℃、光周期L 15:D 9条件下研究了以豌豆修尾蚜Megoura japonica (Matsumura)为猎物的大草蛉的生命表及其捕食率。结果表明:大草蛉雌成虫个体的繁殖力为683.6±55.99粒,种群的内禀增长率、周限增长率、净增殖率和平均世代周期分别为0.1247/d、1.133/d、333.64粒/个体和46.5 d;大草蛉幼虫、雌成虫和雄成虫个体的平均捕食率分别为145.25、1 192.47和669.08头。若考虑存活率,个体的净捕食率为1 026.26头;从猎物种群到捕食者后代的转化率为3.08;种群个体的稳定捕食率和周限捕食率分别为5.49和6.22头。表明以豌豆修尾蚜为猎物时,大草蛉表现出较好的个体发育、种群增长和捕食特性,豌豆修尾蚜可作为大草蛉人工繁殖选择的猎物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防控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的关键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靶标基因,通过构建精氨酸激酶(arginine kinase,AK)、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几丁质合成酶(chitin synthase,CHS)这3个与豌豆蚜生长发育相关基因的dsRNA,于室内检测ds AK、ds SOD和ds CHS处理后对其致死效果,并比较4种dsRNA递送方式对其致死效果的影响,筛选获得防治效果明显的dsRNA及其递送方式。结果显示,处理48~168 h后,不同基因dsRNA处理组豌豆蚜的死亡率比阴性对照组高2.19倍~4.39倍,其中ds AK处理组豌豆蚜的死亡率为27.7%~91.1%,显著高于ds SOD、ds CHS处理组及阴性对照组。使用ds AK通过人工饲喂法和叶片注射饲喂法处理豌豆蚜,48 h即可出现显著致死效果。ds AK通过人工饲喂方法处理72 h后,豌豆蚜AK基因表达量比空白对照组降低43.2%,同时可抑制豌豆蚜的生长发育,使其体长比阴性对照组减少了5.9%。表明ds AK对豌豆蚜...  相似文献   

19.
利用硫丹杀虫剂对夏津抗性棉铃虫进行室内选育17代,棉铃虫对氰戊菊酯的抗性没有提高,而对硫丹的抗性却明显提高了5.87倍。将硫丹选育种群(Edo-R种群)和未用任何杀虫剂的对照种群(CK种群)的某些生物学特征进行比较发现:Edo-R种群的幼虫发育历期较CK种群平均延长了2.30d(显著性检验p<0.01)。Edo-R种群和CK种群未成熟期的存活率分别为36.67%和54.17%(显著性检验p<0.01)。其它的一些生物学指标则不存在显著差异。Edo-R种群相对于CK种群具有0.64的适合度。  相似文献   

20.
温度对丽蚜小蜂寄生烟粉虱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研究了25℃下丽蚜小蜂寄生烟粉虱各龄若虫的选择性;不同温度对寄生蜂的发育历期、存活率、成虫寿命和生育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丽蚜小蜂对三龄和伪蛹初期的烟粉虱寄生率最高,小蜂发育速度也最快。丽蚜小蜂的发育历期和雌蜂寿命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其存活率以25℃中最高、15℃最低,但不同温度下丽蚜小蜂的生育力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