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不同培育目标,对辽东山区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次生林进行抚育间伐试验。结果表明:2013年蒙古栎林中度区林分平均胸径总生长量和平均生长率最大。抚育间伐对蒙古栎林蓄积生长作用明显,抚育间伐能提高蒙古栎林分蓄积总生长量、平均生长率和林分收获量,各指标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中度间伐效果最好。随着间伐强度的加大,蒙古栎林分小径木蓄积比例逐渐减少,中、大径材蓄积比例逐渐增大(弱度间伐除外);抚育间伐能有效的减少林木枯损量,改善林木的生长环境,促进林木的生长。中度间伐最有利于提高林分生产力,可培育小径材,既林分径阶为14cm,林木保留密度以972株/hm~2左右为宜。若想培育中、大径材,可加大间伐强度,极强度间伐效果最好,既林分径阶为18cm,林木保留密度以670株/hm~2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2.
不同间伐强度对辽东山区蒙古栎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辽东山区蒙古栎林进行抚育间伐试验,结果表明:间伐17 a后,蒙古栎林中度区林分平均胸径生长率和林分蓄积量生长率最大;随着间伐强度加大,蒙古栎林分大径材比例逐渐增大(弱度区除外);与对照区相比,各间伐区林分断面积生长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2012年中度区林分总收获量最大,弱度区次之。抚育间伐能有效地减少林木枯损量,改善林木的生长环境,促进林木的生长。综合考虑,中度间伐最有利于提高林分生产力,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利用几十年的定位观测数据,分析了抚育间伐对辽东山区红松人工林、天然次生蒙古栎林和人工诱导的阔叶红松林3种林型林分总断面积和总收获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区相比,抚育间伐没有提高红松人工林的林分断面积和蓄积总生长量,但极强度和强度间伐能提高红松人工林的林分断面积生长率。林分总断面积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各间伐强度均能提高林分总断面积,极强度间伐除外。抚育间伐能提高红松人工林林分蓄积生长率,弱度区除外;红松人工林林分总收获量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各间伐强度均能提高林分总收获量,中度间伐效果最好。抚育间伐能提高蒙古栎林林分断面积和蓄积总生长量、生长率以及林分总断面积和总收获量,各指标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中度间伐效果最好。抚育间伐能提高人工诱导的阔叶红松林林分断面积和蓄积总生长量、生长率以及林分总断面积和总收获量,林分断面积和蓄积总生长量、林分总断面积和林分总收获量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升高,林分断面积和蓄积生长率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先升高后略有降低,强度间伐效果最好。可见,合理的间伐强度能够提高3种林型的林分总断面积和总收获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冀北山地蒙古栎天然次生林(35年生)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间伐强度下植被因子对地表产流和土壤侵蚀的影响。【方法】设置5个间伐强度,采用径流小区法对不同间伐强度的地表径流、土壤侵蚀特征进行监测分析,利用灰色关联法对产流、产沙的影响因素进行关联度分析。【结果】1)2016和2017年各间伐强度产流特征均呈现:25%间伐强度 20%间伐强度 50%间伐强度对照 30%间伐强度 40%间伐强度,最大和最小产流差值在3.6 m~3/hm~2左右。2)2016年和2017年各间伐强度产沙特征略有不同,但都表现为50%间伐强度产沙量最大,与最小产沙量差值分别为6.38和3.11 kg/hm~2,20%间伐强度产沙量次之,25%、30%和40%间伐强度产沙量较少。3)灰色关联分析得出,除降水外,各影响因素对于产流影响大小依次为:郁闭度枯落物厚度林分密度冠幅灌草层盖度,对于产沙影响大小依次为:林分密度枯落物厚度冠幅郁闭度灌草层盖度。【结论】本区蒙古栎天然次生林水土保持效果较好,不同间伐强度土壤侵蚀模数变化范围为0.21~0.85 t/(hm~2·a),研究表明林分结构因子在本区蒙古栎天然次生林水源涵养中起主导作用,间伐抚育主要是通过林分结构的改变,改善林地水土保持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我国东北地区蒙古栎资源丰富,但林分质量良莠不齐,生产力普遍偏低,实现以蒙古栎为主要树种的次生林经济和生态效益双重提升,具有非常迫切的现实意义。该文主要围绕蒙古栎种源选择、造林方式、抚育经营与维护等方面概述蒙古栎大径材培育相关研究。通过目标树优选和经营策略,对栎林间伐和改造,同时通过提升林地土壤肥力提高蒙古栎苗木成活率和生长量。通过短期生产、变现和大径级规格木材长期培育的有机结合,实现东北地区次生林短期、长期经营目标的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6.
基于蓄积生长率的蒙古栎天然次生林抚育间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蒙古栎各龄组适宜的抚育间伐方案,为吉林省蒙古栎天然次生林的抚育间伐提供依据。[方法]以5期吉林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为基础,筛选蒙古栎幼龄林、中龄林和近熟林,划分5级蓄积间伐强度:强度1(0~10%)、强度2(10%~20%)、强度3(20%~30%)、强度4(30%~40%)、强度5(40%~50%),对比未间伐林分,研究不同龄组林分对不同间伐强度在各观测间隔(5、10、15和20 a)的蓄积生长率的变化规律。[结果](1)伐后各时间段蓄积生长率随间伐强度增长的趋势:幼龄林先持平,再快速上升,最后快速下降;中龄林先缓慢增长,最后快速下降;近熟林,伐后5 a与10 a,先快速增长,后快速下降直至平缓,而伐后15 a与20 a,先快速增长,后平缓下降。(2)伐后各时间段峰值出现的间伐强度范围:幼龄林都在20%~35%之间,中龄林由伐后5 a和10 a的15%~35%之间至伐后15 a与20 a的20%~40%之间,近熟林由伐后5 a和10 a的15%~25%之间至伐后15 a与20 a的15%~35%之间。(3)各间伐强度级蓄积生长率均值相对于未间伐提升显著的有:幼龄林:强度3与强度4;中龄林:强度2、强度3和强度4;近熟林:强度2和强度3。(4)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间伐强度与未间伐之间的蓄积生长率的差异越来越小。[结论]吉林省蒙古栎天然次生林,各龄组适宜的间伐强度:幼龄林为25%~35%;中龄林为20%~35%;近熟林为15%~30%。  相似文献   

7.
从蒙古栎林的径阶结构、林龄和分布株数出发,研究了不同间伐强度对种群密度、蓄积量、灌草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受保留植株的限制,与对照相比,弱度间伐蓄积量有所提高,中度间伐蓄积量提高最为显著,重度间伐出现总蓄积量显著降低,但灌木和草本生物量相对较高。不同试验处理中,中度间伐抚育强度大,径级株数最多,对蒙古栎种群龄级株数的影响显著。因此,推荐中度间伐抚育技术措施,兼顾蓄积量、立木材质及林下灌草生物量,以提高蒙古栎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8.
抚育间伐对人工红松林生长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不同间伐强度后40 a的人工红松林,连续抚育3次的长期定位观测资料,分析了抚育间伐对人工红松单木胸径和材积、林分断面积和蓄积、林分枯损和总收获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间伐可以增加单木平均胸径和材积的生长率,且不同间伐强度表现为相同的规律,即中度(33.2%)强度(43.4%)弱度(23.1%)对照(0.0%);间伐后林分的断面积和蓄积生长率,具有相似的自然规律,间伐样地的生长率均高于对照;林木枯损率随间伐强度的增加而降低;间伐后的林分总收获量平均增加11.6%,间伐林分之间差别不明显。在整个研究阶段,不同的抚育阶段表现不同的规律,抚育间伐可以延缓单木胸径和材积生长速度的降幅;而不同抚育阶段内,林分断面积和蓄积生长率均为增长,也就是说,在一定阶段内间伐可以有效地提高林分平均断面积和蓄积生长率;从林分枯损状况来看,应该减少间伐间隔期。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抚育间伐对落桦混交林生长过程的影响,选择塞罕坝机械林场的落桦混交林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林木的生长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落桦混交林经过3次抚育间伐后一定时间内林分的生长率都是增加的,白桦的生长率最高的为第1次抚育间伐后,为20.7%,而华北落叶松生长率最高的为第2次抚育间伐后,为13.5%;林分的3次抚育间伐后生长率都是先增加后减小,并且呈正态曲线变化。抚育间伐后生长空间增大,林分生长速度增加;经过一段时间后生长空间增幅变小,生长速度也随之减小。  相似文献   

10.
以不同间伐强度下的蒙古栎林和杂木林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间伐14a后,蒙古栎林和杂木林的蓄积生长率均有所提高,其中以中度间伐区提高最大。间伐可以改善蒙古栎林、杂木林土壤质量,其中以中度间伐区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利用核桃楸幼龄次生林2 a的定位观测数据,分析不同间伐强度对林分生长及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抚育间伐能促进保留木的生长,林分平均胸径和单株材积总生长量表现出相同的趋势,即随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抚育间伐能提高核桃楸幼龄次生林林分断面积和蓄积总生长量,各指标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轻度间伐总生长量最大;林分断面积和蓄积量随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减少。抚育间伐能提高核桃楸幼龄次生林林下植物多样性,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生态优势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都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差异显著。综合考虑,轻度间伐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蒙古栎次生林是冀北山地森林植被的重要组成。该文以阴坡25a生的蒙古栎次生林为研究材料,对其林分乔、灌树种和草本植物组成及林木胸径结构进行了分析;以胸径为自变量建立了生物量模型,参照现有森林经营抚育技术规程开展了抚育试验,对产材量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大兴安岭落叶松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对林分结构特征的影响.[方法]在大兴安岭新林林业局辖区内的新林林场设置了0%(CK)、16.7%(LT)、35.5%(MT)和59.9%(HT)抚育间伐强度样地各3块,并于抚育间伐作业7、9和11 a后对样地进行外业调查.通过分析不同间伐强度下各样地的水...  相似文献   

14.
天然次生林抚育间伐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然次生林抚育间伐试验研究罗文杰(宝鸡市林业工作中心站)康灵山(宝鸡市林业局)王中民(凤县黄牛铺林场)为了摸清次生林抚育间伐的强度、间隔期、选木等主要技术因子及在不同林分状况下的反应,探索间伐作业的生物及经济效果,验证宝鸡地区产生的次生林密度管理表,...  相似文献   

15.
以水曲柳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以培育大径材为目标,采用典型取样法,研究不同强度间伐对水曲柳天然次生林的生长变化及乔木层组成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间伐强度对水曲柳胸径生长及材积生长差异显著,以弱度和强度间伐的天然次生林分中水曲柳中大径级林木较多,以中度间伐胸径生长率最大;不同间伐强度水曲柳天然林中,林木径级分布以强度...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大青山白石头沟天然白桦次生林不同抚育间伐强度的林分林木生长及更新情况的调查分析,从而得出:大青山白石头沟白桦次生林林分的成熟期应定在50年左右;抚育采伐应以两次为宜,第一次间伐应在树龄20~25年间,第二次间伐应在树龄30~40年间进行;间伐间隔期以10年左右为宜;间伐强度应根据水源涵养林的要求,保留郁闭度0.7以上。  相似文献   

17.
辽东山区阔叶红松林恢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恢复阔叶红松林是目前辽东山区科学经营次生林面临的首要任务。本项技术是经过30多年来对低产、低质、低效次生林改造,人工更新红松的定位试验与调查研究,总结出的一套行之有效的阔叶红松林恢复技术措施。包括次生林改造方法;幼林抚育、透光抚育及上层抚育的时间和方法;适宜针阔比例;抚育间伐间隔期、间伐强度、间伐木选择方法等主要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8.
不同间伐强度天然次生林凋落物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40年生以柞树为主的天然次生林采取不同抚育间伐措施后,定位研究林分凋落物的性质。结果表明:凋落物量每年从10月份开始增大,到12月末达到高峰,全年各个时期,凋落量最大的基本为弱度间伐区。枯枝落叶年凋落量和贮量以弱度间伐区最大,强度间伐区最小。凋落物总量的分解转化率以强度间伐区最高,对照区最小。研究认为,对天然次生林中的幼林采取适度抚育间伐可改善林地凋落物状况,有利于林地的养分供给。  相似文献   

19.
<正> 桃山林场有杨、桦天然次生林113.000多亩,为杨、桦纯林或混交林,林相整齐,生长良好,绝大部分为中令林阶段。但是多年来在抚育间伐技术中,如何根据林木不同阶段生长规律,较准确的决定单位面积上最大理论密度,抚育间伐强度,适宜保留株数,抚育间伐起始期,重复期,抚育间伐方法等技术指标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对提高杨、桦林抚育间伐质量和效果,提高科学营林水平影响极大。我们为了解决上述抚育间伐中关键性技术指标,通过对  相似文献   

20.
蒙古栎次生林林木竞争压力指数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研究林木竞争机制,优化林分结构和调整抚育间伐技术,以汪清林业局蒙古栎次生林为研究对象,构建了蒙古栎自由树的冠幅模型,提出了影响力因子、影响圈共生模式识别因子,量化单木竞争状态。基于108棵蒙古栎优势木数据,采用调整系数法构建蒙古栎自由树的冠幅与胸径相关的冠幅模型为CW=0.109 4+0.299 8×D;采用影响力因子来确定林分中任意对象木的竞争木;将对象木的影响圈与其竞争木的影响圈之间的共生模式划分为4种类型,利用影响圈共生模式识别因子(FSI)进行共生模式判断,分别4种共生模式确定树冠重叠面积的计算方法。基于不同的共生模式,运用相应的竞争压力指数(CSI)计量模型计算CSI值,并通过案例分析,得到样木CSI值为43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