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潜在外来入侵甜菜孢囊线虫在中国的适生性风险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应用MAXENT与GARP两种生态位模型对甜菜孢囊线虫在中国的适生性进行了风险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甜菜孢囊线虫可在中国17个省市生存,适生范围为26°N~48°N,77.6°E~136°E。甜菜孢囊线虫入侵的高风险区:内蒙古南部、新疆西部、河北中南部、山西东北部、宁夏、甘肃北部;中风险区:北京、天津、陕西、山西大部、内蒙古西部和东南部、吉林西部、新疆北部;低风险区:河南、陕西南部、山东、内蒙古中东部、新疆中部、辽宁、吉林大部、黑龙江南部、江苏、安徽、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北部;而青海、新疆南部、西藏、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海南、内蒙古少数地区和黑龙江部分地区属于基本不发生区。我国内蒙古、新疆、辽宁等省市甜菜种植区均适合甜菜孢囊线虫发生,对上述地区的进出口岸应加强甜菜孢囊线虫的检疫工作。  相似文献   

2.
潜在外来入侵甜菜孢囊线虫在中国的适生阵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MAXENT与GARP两种生态位模型对甜菜孢囊线虫在中国的适生性进行了风险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甜菜孢囊线虫可在中国17个省市生存,适生范围为26°N~48°N,77.6°E~136°E。甜菜孢囊线虫入侵的高风险区:内蒙古南部、新疆西部、河北中南部、山西东北部、宁夏、甘肃北部;中风险区:北京、天津、陕西、山西大部、内蒙古西部和东南部、吉林西部、新疆北部;低风险区:河南、陕西南部、山东、内蒙古中东部、新疆中部、辽宁、吉林大部、黑龙江南部、江苏、安徽、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北部;而青海、新疆南部、西藏、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海南、内蒙古少数地区和黑龙江部分地区属于基本不发生区。我国内蒙古、新疆、辽宁等省市甜菜种植区均适合甜菜孢囊线虫发生,对上述地区的进出口岸应加强甜菜孢囊线虫的检疫工作。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极端无雨日数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陕西省78个地面气象站1961—2010年的逐日降水资料,统计了四季最大连续无降水日数,采用正交函数分解、Mann-Kendall趋势检验等方法,分析了各季节极端无降水日数的空间结构和时间演变规律。结果表明:极端无雨日数最多出现在冬季,为16~45 d ,最少是夏季,为8~14 d;冬、春季节的高值中心出现在陕北北部、关中的东部,冬季陕北北部达43 d以上,夏季高值中心出现在关中的东部,为11~13 d;冬、春旱陕北最多,关中次之,陕南较少,夏、秋旱关中最多,陕北次之,陕南较少;在大尺度天气系统控制下,四季极端无降水日数事件的步调基本一致,不同季节的天气系统对陕西各区域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局地性和阶段性;近50a来夏季和秋季表现为持续增多趋势,冬季和春季有部分站点呈现出反向变化趋势,其中夏季和秋季陕北局部、陕南局部干期日数增多趋势显著。  相似文献   

4.
西北地区东部夏季降水日数的变化趋势及其气候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西北地区东部(95°E~112°E,32°N~41°N)104个测站1960~2000历年夏季(6~8月)降水日数资料为基础,通过EOF和REOF等分析方法,研究夏季降水日数时空分布的异常特征。结果表明西北地区东部夏季多年平均降水日数的地区分布特点是西部多、东部少,沿祁连山山脉存在一个降水日数较多中心区域,并且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均呈增多趋势。降水日数的空间异常主要表现为一致性异常和南北相反异常两种类型。根据REOF方法可将西北区东部分为5个不同降水日数气候区,即甘肃中东部及河套区、渭水流域区、河西走廊区、青海高原北部区、青海南部区和四川北部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北地区东部大部分地区降水日数呈现减少的趋势。冬季(或夏季)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偏强,甘肃河西及祁连山地区、宁夏南部等地夏季降水偏多(或少),青海东南部-甘肃南部-渭水流域夏季降水日数偏少(或偏多)。  相似文献   

5.
西北地区秋季干旱指数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15  
利用甘肃、宁夏、青海、新疆4省(区)的137个气象站30年的降水、蒸发资料,确定适合西北地区的干旱指数计算方法,分析中国西北地区秋季降水、蒸发、干旱指数的空间分布、时间演变等特征.结果表明:西北地区秋季平均自然降水从东南到西北依次减少,在甘肃西部、青海西北部、新疆南部有一条东西向的少雨带,是干旱最严重的地方.新疆南部、甘肃西部、青海西部重旱频率最高,平均2年一遇;新疆北部、甘肃南部、青海南部、中旱频率为30%左右,平均3年一遇,轻旱频率30%左右,平均3年一遇.表明西北地区的干旱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即新疆中南部、甘肃西部、青海西部为干旱区,新疆北部、甘肃中东部、青海东部和南部为半干旱区.  相似文献   

6.
近40年来阿拉善地区的沙尘暴天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内蒙古阿拉善地区1961~2000年40年的沙尘暴、扬沙资料,分析其气候学特征,着重分析其地理特征、季节特征以及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显示,近40年来阿拉善地区沙尘暴出现日数在减少。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阿拉善北部地区沙尘暴出现日数却呈波动增加趋势。沙尘暴出现日数的变化是特定气候变化的反映,下垫面条件的持续恶化是该地区沙尘暴天气持续增加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苹果蠹蛾在中国的适生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苹果蠹蛾是严重危害全球水果生产的一种重要害虫。本研究根据中国760个气象站点的气象数据和苹果蠹蛾生物学数据,综合运用CLMEX模型和ArcGIS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苹果蠹蛾在中国的适生性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苹果蠹蛾在我国的适生区域较为广泛。中高度适生区主要包括黑龙江、内蒙古、山西、宁夏、甘肃,吉林、北京、陕西、新疆、西藏的大部分地区,辽宁西部、河北西部和北部、青海北部、云南北部、四川西部、贵州西部及山东沿海地区。  相似文献   

8.
宁夏大风日数气候变化及其对沙尘天气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利用宁夏23个气象台站1961—2004年共44a的大风日数、沙尘暴日数、扬沙日数资料,统计分析了宁夏大风日数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近44a来宁夏存在2个大风中心———北部的惠农和东部的麻黄山,西南部的隆德大风日数最少,春季是宁夏各站大风日数最多的季节;20世纪60、70年代是宁夏大风日数明显偏多期,80、90年代是偏少期,21世纪初期比20世纪80、90年代略有增加;大风日数气候倾向率16个站为负值,7个站为正值;大武口———石炭井一带、麻黄山、兴仁、泾源是大风日出现的沙尘暴次数占其沙尘暴出现总次数的百分率高值区,陶乐———盐池一带、中卫是低值区,且大风中心区与沙尘暴频发区不重合;惠农、麻黄山是大风日出现的扬沙次数占扬沙出现总次数的百分率高值区,陶乐、永宁、盐池、中卫是低值区;年平均大风日数、年大风日出现沙尘暴次数及扬沙次数均呈减少趋势,时间曲线变化趋势也相同。  相似文献   

9.
《新农药》2006,10(1):28-28
据介绍,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鼠疫开始活跃。我国的鼠疫疫情也呈现上升趋势。“十五”期间,云南、贵州、广西、西藏、青海、甘肃和内蒙古七省(区)43个县次发生人间鼠疫206例,死亡24例;云南、广西、贵州、西藏、青海、甘肃、新疆、四川、内蒙古、宁夏、河北、陕西、辽宁、吉林14省(区)278个县次发生动物鼠疫疫情;新增13个鼠疫疫源县。  相似文献   

10.
西北地区沙尘暴灾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8,自引:9,他引:9  
沙尘暴天气是主要发生于干旱,半干旱乃至半湿润地区天气现象,对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乃至人们生命财产和身体健康具有相当的危害,西北地区是沙尘暴的重灾区,自50年代以来强和特强沙尘暴频次有增多的趋势;且集中出现在甘肃北部至内蒙中部,宁夏,新疆东部至甘肃北部,新疆吐鲁番盆地等地区,究其原因,受气候、下垫面,水源、社会等诸多因素影响,针对西北地区沙尘暴灾害的特点,分布和成因,作者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1.
Mid-western China is one of the most sensitive and fragile areas on the Earth. Evapotranspiration (ET) is a key part of hydrological cycle in these areas and is affected by both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activities. The dynamic changes in ET and 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 (PET), which can reflect water consumption and demand, are still unclear, and there is a lack of predictive capacity on drought severity. In this study, we used global MODIS (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 terrestrial ET (MOD16) products, Morlet wavelet analysis, and simple linear regression to investigate the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of ET, PET, reference ET (ET0), and aridity index (AI) in mid-western pastoral regions of China (including Gansu Province, Qinghai Province,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and part of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from 2001 to 2016.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verall ET gradually increased from east to southwest in the study area. Actual ET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 whereas PET tended to decrease from 2001 to 2016. The change in ET was affected by vegetation types.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the average annual ET0 and AI tended to decrease. At the monthly scale within a year, AI value decreased from January to July and then increased. 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s of ET0 and AI showed periodicity with a main period of 14 a, and two other periodicities of 11 and 5 a. This study showed that in recent years, drought in these pastoral regions of mid-western China has been alleviated. Therefore, it is foreseeable that the demand for irrigation water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these regions will decrease.  相似文献   

12.
成爱芳  赵景 《干旱区研究》2011,28(1):175-180
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的整理与统计分析,对甘肃陇中公元1400-1999年干旱灾害的等级序列特征、年代际变化、季节变化、空间变化及气候背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陇中公元1400-1999年共发生旱灾280次,平均每2.14年发生1次.干旱灾害以中度旱灾为主,占旱灾总次数的45.4%,其次是大旱灾,占旱灾总次数的32.1%,特...  相似文献   

13.
黄土高原风蚀和风水蚀复合区的风蚀气候侵蚀力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黄土高原风蚀和风水蚀复合区30个气象站1961-2010年的观测资料,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给出的风蚀气候因子指数(C值)的计算公式和线性趋势法、Pettitt变点检测、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风速的空间分布、时空变化、突变特征和周期特性及其对C值的影响。结果表明:① 该区多年平均风速为2.2 m•s-1,内蒙古和宁夏境内的部分地区风速较大,陕北、晋西北、陇东和青海部分地区较小。近50 a来风速整体呈显著减小趋势,1970s风速最大,2000s最小。② 年尺度83%的站点风速发生了突变,区域整体突变发生于1982年,四季风速突变时间与年尺度基本一致。③ 近50 a风速存在3次交替变化,1961-1977年和1995-2010年偏大,而1977-1995年偏小,季节尺度上也发现了类似的现象,未来一段时间内该地区风速仍然偏小。④ 该区多年平均C值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时空变化趋势与风速较为一致,整体也呈现出显著减小趋势。⑤ C值与相对湿度和降水量呈负相关关系,与潜在蒸发量、干旱指数和风速呈正相关关系。风力增强(风速增加)和干旱加剧对于风蚀起到促进作用;温度上升及其造成的蒸发量增大也有助于风蚀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阿拉善地区的荒漠化与战略性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阿拉善高原地处内蒙古西部,与新疆、甘肃和宁夏交界,50年来发生了严重的生态退化,已经成为我国最主要的沙尘源区之一。我国东部特别是华北地区发生的沙尘(暴)天气,70%以上与该区的生态状况有关。沙尘(暴)现象不但影响我国2.00×10~6km~2以上区域人民的生产、生活、健康、财产甚至生命,而且还影响到朝鲜半岛、日本甚至北美地区。阿拉善的生态退化问题需要一个整体的解决方案。建议中央政府高度关注阿拉善地区重要的生态战略地位,考虑设立"阿拉善国家生态战略保护区",给予该区特殊的政策和支持,从根本上协调阿拉善地区生态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从源头上缓解或削减沙尘(暴)形成的社会和自然条件,并为整个西部生态和环境建设探索出一套新的体制和模式,促进和保障国家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5.
利用兰州铁路局2002-2007年辖区内的水害资料及同期的气象资料,统计分析兰州铁路局铁路水害时空分布特征及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分析发现:兰州铁路局水害发生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不同路段、不同类型、不同量级的降水引发的铁路水害是不同的.同时,还分段建立了铁路水害预警模型,以期为铁路防洪预报服务.  相似文献   

16.
WU Jun 《干旱区科学》2021,13(7):674-687
Water resources are a crucial factor that determines the health of ecosystems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however, they are under threat due to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activities. The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water resources using the concept of blue water and green water can improve regional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In this study,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s of blue water and green water were simulated and analyzed under scenarios of climate change and land-use changes using the 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 (SWAT) in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Northwest China, between 2009 and 2014. Green water, a leading component of water resources, accounted for more than 69.00% of the total water resources in Ningxia. Blue water and green water showed a single peak trend on the monthly and annual scales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On the spatial scale, the southern region of Ningxia showed higher blue water and green water resources than the northern region. The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features of blue water, green water, and green water flow had strong correlations with precipitation. Furthermore, the simulation identified the climate change in Ningxia to be more influential on blue water and green water than land-use changes. This study provides a specific scientific foundation to manage water resources in Ningxia when encountered with climate change together with human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17.
利用1961-2008年NCEP/NCAR(2.5°×2.5°)再分析逐月500 hPa高度场资料和1961-2008年西北地区东部陕、甘、宁、青4省170个气象观测站的月降水量资料,计算春季东亚北风指数,分析研究区春季降水的历史演变规律、东亚北风指数的年代际变化及其与西北春季降水的关联。结果表明:50 a来降水演变特点是以黄河为界,黄河以西降水呈增多趋势,黄河以东降水呈减少趋势,降水减少的幅度明显大于增加的幅度;特别是近20 a,黄河以东广大区域降水减少的幅度越来越大,干旱化趋势明显,而青海南部、河西走廊则降水呈增加趋势。在此期间,春季东亚北风逐渐增强,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明显增强。进一步分析表明,当春季东亚北风偏强(弱)时,除青海南部外,西北地区东部大部分地方降水偏少(多),即春季东亚北风异常增强,可引起西北地区东部黄河以东干旱少雨,导致干旱化加剧。  相似文献   

18.
气候变暖背景下青海省春季干旱时空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61-2018年35个气象台站观测资料,分析了青海省农牧区无雨日数、干旱次数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①1961-2018年青海省春季平均气温呈升高趋势、降水呈增多趋势,无雨日数空间差异明显,其中,东部农业区、牧业区无雨日数总体无明显变化趋势。②近57 a,东部农业区轻旱、中旱、特旱发生次数均无明显趋势性变化,仅重旱略有增加,进入21世纪以来,东部农业区轻旱、重旱发生次数呈增加趋势,农业区各等级干旱次数呈南多北少的空间分布。③近57 a,青海省主要牧业区出现干旱总次数及不同等级干旱次数均呈减少趋势。其中,轻旱减少最为明显,而牧业区各等级干旱次数呈北多南少的分布。④青海省春季出现灾损的旱灾次数呈减少趋势,减少率为2.4次·(10a)^-1。其中,东部农业区出现灾损的旱灾次数最多。⑤近57 a青海省牧业区干旱发生次数在1981年前后存在明显的突变现象,而东部农业区无明显的突变现象。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中国干旱区具有高山冰雪融化洪水、季节积雪融化洪水、暴雨洪水、混合型洪水等复杂多样的洪水发生。与其他地区相比,干旱区的洪灾在空间上呈局部斑状分布;在时间上可发生在全年各季节,但持续时间往往比较短暂,发生的机率较少,且不甚固定,灾情也一般较轻。本文根据新疆沙湾县、甘肃河西石羊河、新疆叶尔羌河等典型事例进一步说明了干旱区洪灾的特征。并对洪峰流量的频率与变率、各流域的下垫面状况、受灾体的抗灾能力进行了分析。从而将干旱区洪灾危险程度划分为三级。最后提出了增强认识、建立监测系统网络、加强水利设施的建设与维护、把防洪与环境综合治理保护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防治洪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