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天麻工厂化生产的工艺流程蜜环菌菌种分离20~30天19~22℃蜜环菌纯菌种分离15~20天19~22℃蜜环菌母种扩大培养30~6019~22℃天麻培养瓶接菌培养30天19~22℃栽植米麻后送入培养室8~12个月12~22℃收获1.蜜环菌的生产以湖北省的蜜环菌菌种培养为依据,该蜜环菌(ArmiIIari aj  相似文献   

2.
通过设置不同碳源培养基、不同氮源培养基、不同菌株活化时间、不同母种培养基、不同栽培种培养基、不同添加物培养的方式对蜜环菌菌株进行培养,以探索蜜环菌的最适培养条件,为实现蜜环菌快速培育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添加牛肉膏时蜜环菌萌发时间最短;蜜环菌在不加琼脂的液体培养基中菌株萌发时间最快,菌株最佳活化时间为48 h;PDA中加入30%松针浸提液的培养基蜜环菌生长最好、萌发快、菌索发达且菌体生物量高;利用60%苹果枝、30%玉米芯、10%胡萝卜营养液制作的栽培种培养基更适于蜜环菌的栽培种培养;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0.2%豆油时蜜环菌生物量增加,乙醇添加量为0.8%时能够显著促进蜜环菌生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组织培养中天麻与蜜环菌的共生机理。[方法]通过用蜜环菌(Arimillia mellea)的胞内提取物、胞外提取物及活蜜环菌对天麻进行培养,分析天麻(Gastrodia elata Blume)培养前后重量变化,研究这3种添加物对天麻生长的影响作用,探讨蜜环菌与天麻在细胞培养体系中的共生机理。[结果]蜜环菌胞内提取液对天麻生长呈一定的抑制作用;蜜环菌胞外提取液对天麻生长起到了促进作用,但不如活体蜜环菌的作用大。[结论]活体蜜环菌对天麻生长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蜜环菌人工培养方法。[方法]研究菌材营养和pH、光照、温度等环境条件下蜜环菌生长形态变化规律和生长量。[结果]pH 5.0浸泡液浸泡菌材、黑暗条件有利于蜜环菌生长;温度较高有利于气生菌丝生长,温度较低有利于菌索生长;用带有栎树、棉秸秆的混合材料作菌材培养蜜环菌,可实现发菌快、菌索多的目的。[结论]试验结果为提高蜜环菌人工培养技术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天麻蜜环菌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天麻蜜环菌的培养研究进展,分析了天麻与蜜环菌的共生关系,并探讨了蜜环菌对天麻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农村实用技术》2013,(4):20-21
板栗苞壳又称为栗蓬,是板栗坚果外面球形的密被针刺的总苞。合理利用板栗苞壳栽培平菇、秀珍菇、灵芝等食(药)用菌将拓宽板栗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渠道。1、栽培配方平菇栽培配方:板栗苞壳80%、稻草10%、米糠7%、石膏2%、过磷酸钙1%;秀珍菇栽培配  相似文献   

7.
<正>1菌枝、菌材培养1.1菌枝培养接种蜜环菌的阔叶硬杂木的小枝段称为菌枝菌枝一年四季都可培养,但以3~8月份培养为好。北方地区4月中旬至6月初进行培养更好。南方气温高,在3月下旬至5月开始培育。培养方法是选直径1~2cm的阔叶树枝条或砍菌材时剪下的枝条,将树枝削去细枝和树叶,斜剪成7~10cm的小段然后将枝段浸泡在0.25%的硝酸铵溶液中10分钟  相似文献   

8.
红杆天麻共生蜜环菌筛选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充分利用秦巴山区陕西省略阳县丰富的蜜环菌资源,解决当前蜜环菌菌株退化问题。对采自海拔900~1 300 m的野生蜜环菌菌株进行优选培养、鉴定、伴栽天麻试验。结果筛选L1、L3、L4菌株优良蜜环菌菌株,可以用于生产;试验表明红杆天麻共生蜜环菌最佳生长地在海拔900~1 300 m。  相似文献   

9.
将板栗苞壳栽培灵芝的菌糠以50%、30%、10%的比例添加到培养基中,以桑枝屑为对照进行平菇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灵芝菌糠对平菇菌丝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平菇的产量、生物学效率及商品性状与对照组相当,利用板栗苞壳栽培灵芝的菌糠种植平菇,不仅可以充分挖掘板栗苞壳在食用菌栽培方面的利用价值,还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10.
蜜环菌营养丰富,具有药用价值,同时又是人工栽培天麻及猪苓的重要营养源。利用平板培养法,研究不同碳源、氮源、pH、温度对蜜环菌菌丝体生长的影响,获得蜜环菌的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在供试条件下,蜜环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最适pH为5.0~7.0,最佳碳源是葡萄糖,最佳氮源是蛋白胨。  相似文献   

11.
猪苓菌丝体液体培养基配方的筛选研究初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许广波  傅伟杰  曹丽  梁运江  金圣爱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2,24(2):《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24卷2期-64-65.9页-《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24卷2期-64-65.9页
猪苓菌丝体液体培养是工业化生产猪苓多糖的有效途径。为了寻求高效的猪苓菌丝体液体培养工艺,对猪苓菌丝体液体培养基的配方进行了筛选研究。结果表明:以“葡萄糖+马铃薯煮汁+蜜环菌煮汁”、“麦芽糖+蜜环菌煮汁+麦麸煮汁”2种配方培养的猪苓菌丝生长最好,而成合培养基的猪苓菌丝长势最差。  相似文献   

12.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直接测定了榛蘑中铁、锰、锌、铜的含量,再运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其中硒的含量。选用硝酸和高氯酸(5:1)混合消化液进行湿法消化。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介于0.258%~1.237%,回收率介于99.42%~100.91%。结果表明,野生榛蘑中含有较高的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铁、锰、锌、铜和硒等,揭示了野生榛蘑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3.
李福后  王伟霞  许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7741-7742,7749
综述了蜜环菌的生物学特性、酶与分子水平研究概况、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人工培养现状等,并对其开发利用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4.
郑焕春  崔巍  李淑玲  栾泰龙  施汉钰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6):12877-12878,12906
对海林地区野生榛蘑生长环境、气候状况、土壤特性进行了调查,对其生长情况及其与生长环境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温湿度和降雨量是影响野生榛蘑菌丝、子实体生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环境因子对密环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了环境条件对密环菌菌丝生长的影响,以求得最佳的生长条件。结果表明,密环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pH值为5.0~6.0,黑暗对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葡萄糖是其生长的最佳碳源,芝麻和大豆是最好的氮源。  相似文献   

16.
以玉米穗轴为主要原料,采用半地下塑料大棚对天麻的配套栽培技术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适宜培养蜜环菌栽培种的培养基组分为:49%玉米穗轴、30%阔叶木屑、20%麸皮、1%白糖或96%玉米穗轴、2%玉米粉、2%豆粉;适宜用玉米穗轴为主要原料栽培天麻的蜜环菌菌种为:A1、A7、A9、A10;适宜培养蜜环菌原种的培养基组分为:77%玉米穗轴、2%白糖、20%麸皮、1%石膏或98%玉米穗轴、1%玉米粉、1%豆粉;栽培天麻的原料处理方法:清水浸泡48 h,捞出后覆膜发酵1周,种植前用70%代森锰锌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2 000~2 500倍液处理。  相似文献   

17.
The effects of the tree species and the dosages of Armillariella mellea rhizomoph wood on asexual propagation of wild Gastrodia elata Bl. f. glauca S. Chow were studied in Ganzi prefectur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ree species had a very significant effect on asexual reproduction yield of wild Gastrodia elata Bl. f. glauca S. Chow. The drying rate and yield of Gastrodia elata Bl. f. glauca S. Chow cultured by close grained woods such as Quercus spinosa David ex Fr. was extremely significant higher than that cultured by coarse grained wood such as Betula platyphylla Suk. The dosage had a very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yield of wild Gastrodia elata Bl. f. glauca S. Chow whereas it had no influence on the drying rate.  相似文献   

18.
培养基成分对试管米麻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不同天然营养附加成分组合及不同生长调节剂组合的培养基上,培养试管米麻,探讨培养基成分对试管米麻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促进试管米麻生长的天然营养附加成分组合为20g*L-1菌材液+100g*L-1香蕉汁;促进试管米麻生长的生长调节剂组合为1.0mg*L-16-BA+0.2mg*L-1NAA;促进试管米麻快速增殖的最适培养基是:1/2MS+1.0mg*L-16-BA +0.2mg*L-1NAA+20g*L-1菌材液+100g*L-1香蕉汁.  相似文献   

19.
青岛市常绿阔叶树种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青岛市常绿阔叶树种的应用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青岛市共有常绿阔叶树种60种,隶属于36属,21个科,其中乔木8种、灌木43种、藤本9种;其中有8种自然分布的常绿阔叶树种,园林上引种成功并已普遍应用的有20种,其他为偶见种。针对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青岛市常绿阔叶树种选择与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6种木屑培养基对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 Berk)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银耳菌种培养基的优化以及银耳的优质高产提供资料。[方法]6个适生银耳树种作为培养基[①青冈木[Cyclobalanopsis glauca(Thunb.)Oerst.]木屑73%;②柿树(Dio-spyros kaki L.f.)木屑73%;③盐肤木(Rhus chinensis Mill.)木屑73%;④刨花楠(Machilus pauhoi Kanehira)木屑73%;⑤乌桕[Sapium seb-iferum(L.)Roxb.]木屑73%;⑥拟赤杨[Alniphyllum forutnei(Hemsl.)Makino]木屑73%。以上各配方均加入25%麦皮,2%石膏粉;含水量63%]进行多批次银耳菌种生长试验。[结果]在6种树种培养基上银耳均能较好地生长,但不同树种培养基对银耳的各种生长指标的影响具有较大的差异,其中刨花楠最好,拟赤杨最差。在青冈木上银耳菌丝生长慢,长势旺盛,有较好的草绿色,生物学效率较高,干品转化率达11.5%,品质也较好;柿树、盐肤木、乌桕各方面表现一般。[结论]作为银耳培养基原料林的6种参试树种,它们都适合银耳菌种生长,就适合程度而言,刨花楠是最好的银耳培养基原料,其次为青冈,接着依次为乌桕、盐肤木、柿树、拟赤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