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吕海兵 《中国蜂业》2007,58(6):44-44
何谓蜂群的高效情绪?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在同样的外界条件下,能够把蜂群的工作效率尽可能地提高,让蜂群处于高度的兴奋状态,从而积极地采集、繁殖,这就是高效情绪。在实际生产中,蜂友们不难发现,春繁时,蜂群育儿积极,哺育强度达到前所未  相似文献   

2.
地胆 ,一般称为芫菁 ,它的幼虫是蜜蜂体外寄生虫 ,虽然不常发现 ,但有时对蜜蜂危害很严重。1 地胆幼虫危害蜂群情况及分析2 0 0 3年 4月 ,在长白山北部的吉林省舒兰市新安乡石砬村 ,于学华、张国祥等 4~ 5个蜂场发现地胆幼虫寄生在蜜蜂体上。同期 ,附近 30km的开原乡也有多个蜂场发现地胆幼虫寄生蜜蜂。于学华等蜂场的蜂群自 4月中旬开始发现地胆幼虫被外勤蜂带进蜂群 ,此时正是侧金盏 (冰朗花 )、元胡、柳树花期。于学华蜂场有蜂 4 0群左右 ,当时全场蜂群都寄生地胆幼虫 ;张国祥蜂场的蜂群也寄生地胆幼虫。被地胆幼虫寄生的蜂群表现不安 …  相似文献   

3.
转地放蜂,目的在于“追花夺蜜”,所以,每一步都能赶上蜜源,而且正是开花流蜜的时节。但是,蜂场并不一定都能得到理想的收获,有时甚至于赔上运费。其原因除了气候因素外,主要是蜂群自身的问题。同一蜜源,场地相邻,从不同地方运来的蜂群收入大不一样。例如同采甘肃天水的刺槐,从豫南或苏北运来的蜂群差不多要比就近繁殖的蜂群  相似文献   

4.
在闽南地区,当龙眼花期结束的时候,四季豆、花生、黄瓜等经济作物的花期也基本结束。在这以后到5月中旬,会发生蜂王产卵下降,甚至停产,蜂群内部一切活动都处于低落状态的情况。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难道仅仅是因为缺乏蜜源吗?提脾一检查,会发现蜜蜂贮放有白色或淡黄色的结晶蜜块。原来,这是蜜蜂采集了蚜虫的分泌物——甘露甜汁液所产生的甘露蜜,正是这种东西,使蜂群中毒,发生了蜂群不景气的现象。再仔细观察,每天中午或傍晚,在蜂箱的门口,常常会有几只抑或十  相似文献   

5.
为加快早春蜂群的繁殖,我省有的蜂场将蜂群运往广东、福建等地区,利用早春的蜜源植物,提早繁殖。这样作,对蜂群的提早复壮是有好处,但是,要增加运输费用,加大费用的开支。能否既保证蜂群提前繁殖复壮,又不进行转地呢?现就这个问题谈谈  相似文献   

6.
宋章辉 《蜜蜂杂志》2010,30(7):13-13
<正>又是一年秋繁越冬蜂的季节,面对2009年的培育工作,我们应该如何科学地进行呢?过去,我地蜂群买卖十分火爆,我和我的蜂友们以快速发展新分群为主,蜂群繁殖起来就卖,卖了又繁殖,每年都取得了较好的效益。而2009年的养蜂形势:蜂产品售价跌入低谷,蜂群买卖无疑进入冰冻期,每家每户都有很多蜂群待售,因此不能继续发展新分群出售。  相似文献   

7.
正张老师您好:我养蜂时间较短。目前蜂群都已经进入春繁阶段,因蜂群每年都有失王和蜂群发展较差的情况,有时需要对蜂群进行合并,但因季节不同,有时合并会出现蜜蜂打架现象,所以想咨询张老师,蜂群应该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合并?怎样合并才更安全?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南方大转地蜂场在河南、江苏、安徽第二蜜源场地结束后,部分蜂群被成车拉回黑龙江出售。因时间正值4月初"清明"时节,本地蜂群刚出窖不久,越冬成败、蜂群强弱已成定局。因南方蜂群壮、子脾多,这些南来的蜂群便成为当地扩大蜂场规模及养蜂新手的抢手货。那么,这些南方蜂群为什么来到黑龙江落场后不仅获取不到可观的经济效益,反而秋后弱不成群,越冬垮蜂呢?笔者分析,有以下原因:  相似文献   

9.
李志勇 《蜜蜂杂志》2006,26(3):30-30
年年治螨,年年有螨。治螨便成了养蜂工作中最烦琐的一道工序。但每年的蜂螨又是从哪里来的呢?现今的蜂场除了在夏秋季治螨外,还会利用越冬蜂群关王断子后进行彻底治螨。目前生产的治螨药在没有子脾的情况下,确实能达到彻底杀螨的效果。再说小蜂螨在蜂群断子后,不用治也会自动爬出蜂箱到野外去,所以,春季以前蜂群中是找不到蜂螨的。会不会是转地蜂场传播的?可是转地蜂场在越冬断子期同样进行了彻底治螨,而且春季前蜂群中没有发现蜂螨。有的地区没有外来蜂场,到了夏秋季,蜂群中仍会出现大小蜂螨。这样看来,每年的蜂螨是再度从野外感染的。那么…  相似文献   

10.
问题征答(2)     
我是一个养蜂爱好者 ,我地一年当中有2~3个蜜源植物。如油菜、乌桕、野桂花、山茶花等。在其它季节还有很多小蜜源。定地饲养中蜂有一定的自然条件。可是我养蜂多年 ,蜂群群势弱小 ,一般只有3~4脾 ,现请教几个问题 ,请给予答复为盼 :1.中蜂在早春繁殖时要不要紧脾 ?紧脾后如何管理蜂群 ?若需奖励饲喂 ,如何进行 ?2.中蜂如何换王 (指用自然王台 ) ?3.中蜂在一年当中 ,我觉得越夏最难管理 ,此时巢虫、缺蜜常常使蜂群迁飞 ,如何有效管理 ?因这段时间外界没有蜜粉源 ,要不要奖饲 ?如何进行 ?问题征答(2)!江西省吉水县@曾涛…  相似文献   

11.
<正>发生工蜂产卵的蜂群,无论是诱入蜂王,还是将其与正常蜂群合并都相当困难,这是因为产卵工蜂的存在,工蜂以为蜂群还是正常状态的缘故。将产卵工蜂一个不留地从蜂群中剔除,是确保诱王合并成功的前提。但是单凭肉眼和双手很难认出产卵工蜂并清除。那么,怎样才能将产卵工蜂与正常工蜂分开呢?我发现,利用蜂群生物学特性,可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大家都知道,正常工蜂会外出采集,而蜂王只在巢内  相似文献   

12.
转眼间又是一年春花季。在南方已是植物生长时期,可在北方仍然处于寒冷季节,对于养蜂人来说初春需要怎样才能管理好蜂群呢?根据笔者的做法有4点:(1)选择好养蜂场地是关键。场地包括定地场所和外出落脚点,一是有条件的、蜂群过于弱的应选择去南方借温提前繁殖,如1月初四川、湖南等地零星植物花开,气温都在平均五六摄氏度,对蜂群繁殖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13.
早春蜂群的繁殖,是先繁殖强群?还是先繁殖弱群?何时开始繁殖为宜?对于这个问题,养蜂者说法不一。然而,无论采取什么祥的繁殖方法,都是为了在大流蜜前把蜂群培育成强大的采蜜群。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必须保证在春繁以后不拖子。无论何种原因,只要在繁殖期间有一代子不能健康地哺育成功,就会造成春衰。所以,春季繁殖的整个过程,必须是正常繁殖不间断地一气呵成。早春气候极不稳定。弱小蜂群没有能力调节好巢内的温湿度,即便做好内、外包装,  相似文献   

14.
闽中的平原地区,每年到“夏至”后,蜜粉源缺乏,外界气温又高,蜂群处于断子断粉状态,蜂群的生长发育可下降到全年的最低点,一般要待到“立秋”前后,大面积的粉源田菁开花,蜂群才恢复,这期间整整一月有余,正是蜂群全年中最艰难的渡夏阶段。而红树却正好在“小暑”前后开花进  相似文献   

15.
我们观察蜂场的自然分蜂,蜂群会分多次。那么,蜂群是如何根据环境去合理安排的呢?从环境来说:分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多为蜜粉源丰富,气候适宜。内部环境则表现为储粮充足,后备哺育蜂力量强大,也就是即将出房的封盖子多,需哺育的幼虫逐渐减少。养蜂人对于蜂群多次分蜂,原群成蛋群的现象感到不可思议。其实,蜂群分走多少、留下多少,都是合理安排好,且都能很好地生存下去。  相似文献   

16.
为给蜂群补助饲喂和调动蜂群的繁殖与生产积极性进行奖励喂饲是养蜂生产中的一个环节。如何解决在低温期喂饲时防止蜂群散失巢温,防止大量淹死冻僵的采食蜜蜂;以及越冬低温时蜂群结团后喂而不食的诸多难题?我们采用多种喂饲方法从中发现采用塑料袋盛装温热糖浆的饲喂办法效果好,具体方法如下:将根据不同季节,不同目的(补饲还是奖励喂饲),按糖浆浓度计算出所需糖(或蜜)与水的用量,加热熬制成喂蜂糖浆,待温度降至37℃左右时装入塑料袋内,扎紧袋口,置于蜂群巢框上喂饲蜂群,不久蜜会缓慢有序地如同咬食封盖蜜那样咬吮袋中的糖浆,并安静地相互传…  相似文献   

17.
1解除分蜂热现在饲养中蜂的蜂场大都利用自然王台培育新蜂王,蜂群越冬后经过2个多月的春繁,群势壮大,蜂群内拥挤,工蜂在巢脾下部边角造出大片雄蜂房和数个王台,蜂王产子减少,工蜂采集力下降,促成分蜂热。此时正是产蜜和蜂群繁殖的黄金季节,如果让蜂群顺其自然地发展下去,就会造成蜂蜜减产,蜂群增殖停滞不前。笔者近年来采取以下措施:在分蜂季节首先选一两群有分蜂热的强群,把群内的老王带2脾蜂提出另放1只空箱内饲养,接着把全场有分蜂热的蜂群中造有王台的巢脾带蜂提入准备好的无王群内,待新王出房再提出组织交尾群。这样处理可立即解除分蜂…  相似文献   

18.
张老师您好: 我饲养的是中蜂,自以为养得很好,蜂群群势普遍比较强,多数都有5~6脾蜂.之前天气较暖,蜂群总是空飞,前几天我们当地气温骤降,群势越大的蜂群边脾出现了蜜蜂死亡,而那些比较小的蜂群结团较好,没有出现这种现象.这是什么原因呢?蜂群越冬不是提倡强群越冬吗?  相似文献   

19.
問题解答     
什么时间购买蜂群好? 有蜜源条件的农村和城镇,业余饲养几群或十几群蜜蜂是一项致富的好副业。那么什么时间购买蜂群合适呢?一般要以当地主要蜜源的流蜜时间考虑,要让买来的蜂群经过一段的繁殖能够在流蜜期前成为强群,投入生产,以便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通常我国北方以早春蜂群排泄后购买为宜;南方也应在蜂群春繁前后购买为好。  相似文献   

20.
<正>蜂群越冬南北差异很大。北方11月份已进入越冬,但南方正是山花烂漫,油茶、野菊花、冬桂花等相继开放,是丰收季节。北方蜂群越冬期长,南方相对要短些,无论北方还是南方,在蜂群管理上稍有疏忽都可能出现高死亡率。一、没有抓好越冬蜂的繁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