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找出最好的本地麻花鸡后备母鸡限制饲养方法,本文主要研究限饲时间和限饲量这两种限制饲养方法对本地麻花鸡后备母鸡生长发育的影响。1 350只麻花后备母鸡分为9个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日粮饲喂量分别为标准料量的85%、75%和65%,限时方式分别为每天限饲、隔天限饲和喂二限一法。试验结果为:喂料量对后备期前期体重和产蛋期前期体重有较大影响,喂料量大则体重较大;喂法对后备期后期体重的影响显著,其中半天喂法体重最大。对冠高、体长等各体尺的控制主要看喂料量,喂料量越多冠高、胸深、胸宽越大;喂法基本上不影响体尺的生长发育。对20周龄死亡率,喂料量过多,喂料时间间隔太长,鸡群死亡率增加。每天限饲方法还能提高300日龄的产蛋率,延长产蛋高峰期。总的来说,对本地麻花后备母鸡的限制饲养,喂料量不宜过低,采用85%喂料量和每天限饲的方法较适宜。  相似文献   

2.
产蛋母鸡饲养至72~78周龄淘汰作为肉用。不同品种母鸡淘汰时的体重标准不同,如来航鸡78周龄体重是1.8千克,而海兰褐鸡体重是2.25千克。淘汰时的体重大小不仅影响淘汰鸡的价值,也可间接反映鸡在产蛋期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3.
目前,在肉用型种母鸡的育成期所饲喂的蛋白质水平是不适宜的,至少应使用8种营养成分。随着鸡年龄增长,营养密度应降低,这样才能更接近新母鸡的每天营养需要。根据肉用型种母鸡产蛋期的每天营养需要制订了营养标准,即能以最低成本满足最佳性能所必需的各种营养成分的摄入量,又有合理的安全系数。为使母鸡达到最高产蛋量,必须在母鸡通过产蛋高峰时保持稳定的增重速度。在有些场合,成年母鸡的体重应当大于某些育种公司所提出的标准。在肉用仔鸡种母鸡的一生中,必须控制其体重,这是公认的事实。在育成期(4~24周龄)可采用隔  相似文献   

4.
肉用种公母鸡在产蛋期所需要的营养不同,母鸡的营养需要主要满足产蛋的需要,应有较高含量的能量、蛋白质和钙,而且其饲喂量应有一个随产蛋量渐增或渐减的过程,而公鸡的营养要求相对较低,如采食产蛋母鸡料会引起痛风症、肥胖、受精率低下等情况。一般传统的平养种鸡场采用公母合槽合饲的方法,快大型肉用种鸡从鸡饲养至21周龄左右,公母鸡个体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5.
肉用种鸡产蛋期母鸡的营养需要除满足维持需要外,主要满足产蛋需要,故日粮中应含有较高的能量、蛋白质和钙等矿物元素,饲喂量应随产蛋量而增减;而相配的种公鸡则营养需要相对较低,如采食母鸡料则可能会引起肥胖、痛风症及受精率下降等.但一般传统的平养种鸡场多采用公、母合槽合饲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肉用种鸡整齐度不高的原因及对策黎寿丰(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225003)实践证明,肉种鸡的整齐度每增减3%,每只入舍母鸡产蛋数相应增减3—4枚。整齐度一般以平均体重±10%来计算。现代肉鸡的整齐度要求在75%以上。一、影响肉种鸡整齐度的因素喂料不均:...  相似文献   

7.
近15年来对强制母鸡休产进行了大量研究。曾经使用了限制饲料的方法强使母鸡休产及减轻体重。曾经肯定了休产期间应控制体重,最初是以限制每天喂料量来实现减重的。Wilson等(1969)报告了在休产期间喂以含8.27%蛋白质的日粮是控制体重的有效办法。饲喂此低蛋白日粮的母鸡延缓恢复产蛋,而对休产后168天的产蛋量没有显著影响,因此这些研究者们建议在休产期喂含  相似文献   

8.
笼养条件下观察产蛋期的仙居三黄鸡不同体重对产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体重最大组的只日产蛋量、产蛋率、蛋重、产蛋数、蛋长和蛋宽等指标均为最大;蛋重和蛋宽出现显著性差异,其余指标差异不显著;蛋重、蛋长和蛋宽与母鸡体重呈显著正相关。该研究结果可为仙居三黄鸡及其他蛋鸡的品质改良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蛋鸡采食饮水行为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只农大褐母鸡进行产蛋前和产蛋期采食、饮水规律的研究,结果:(一)采食规律:产蛋前母鸡采食主要受光照变化的影响,下午3-4点钟(即天黑前2-3小时)采食出现高峰;傍晚和上午11-12点钟次之;喂料刺激也有促进采食作用。产蛋鸡采食除受光照变化、喂料、均料刺激影响外,还与蛋形成过程有关。母鸡产蛋之前采食量较少,产蛋高峰之后采食急剧增加;但还是以光照影响为主,熄灯前两小时采食量增加最多。(二)饮水规律:产蛋前母鸡饮水伴随采食发生.但饮水高峰在上午9-10点钟,中午饮水较少,熄灯前饮水有增加的趋势。产蛋母鸡饮水主要受产蛋和气温的影响,自上午产蛋高峰开始至下午母鸡体温最高时间饮水一直较多,其它时间饮水较少。  相似文献   

10.
在蛋鸡场,通常在母鸡产蛋周期结束时对其实行强制换羽。在强制换羽期间,生产者不给母鸡喂料和减少额外光照量,以模拟母鸡停止  相似文献   

11.
产蛋母鸡饲养到72~78周龄淘汰作为肉用。不同品种,淘汰时的体重标准不同,如来航鸡78星期体重是1.8千克,而海兰褐体重是2.25千克。淘汰时的体重大小不仅影响到淘汰鸡的价值,也可间接反映产蛋期的生产性能。生产中普遍存在淘汰母鸡体重过小(比标准体重小10%~15%)、脱毛严重,直接影响鸡场效益。现就淘汰母鸡体重过小的原因及解决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后备鸡经过科学、精细的培育,已经成为良好的产蛋机器,但进入产蛋阶段的鸡,必须具备强健的骨骼、适宜的体重、合适的胃容积及良好的抗病力,具备体质好(成活率高)、耗料量低、产蛋量多等要求。为此,必须加强蛋鸡产蛋期的营养调控和喂料管理。产蛋期饲料营养调控的核心是供给鸡群满足其维持需要、增重需要和产蛋需求的日粮。1产蛋前期1.1生理特点要点:体重、产蛋率、蛋重增长,  相似文献   

13.
肉种鸡经过长达24周的培育期进入产蛋期,促进和提高种母鸡的产蛋性能包括早期蛋重、种蛋质量、产蛋高峰水平及产蛋持续性;管理好种公鸡的体重及公母比例,提高受精率是产蛋期的中心工作。因此,AA+肉种鸡产蛋期饲养管理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20周龄以前,肉用种鸡可以公母混养,同槽喂料。其后,母鸡在23~24周龄需要迅速加料,以促进生殖器官发育,准备产蛋,大约30周龄到产蛋高峰期以后,就要限饲,  相似文献   

15.
正(上接2016年第7期第22页)。4.3产蛋期4.3.1开始加光至产蛋高峰前的喂料程序从第一次加光刺激至5%的产蛋率,料量应缓慢增加,每周1~3g直到见蛋,可减慢体重增长速度。20周到见第一枚蛋,母鸡似乎对大量增加饲料的反应不积极,大量增加饲料会导致体重增加而不是为产蛋做准备(卵巢发育),该周龄降低饲料增加也会防止产蛋高峰前由于腹膜炎引起的高死亡和高的双黄蛋比例(表6)。  相似文献   

16.
父母代肉用种鸡具有生长速度快的特性,因此在育成期即使我们有计划地进行限饲,正常的群体中也往往会出现一部分超重母鸡,超出体重上限许多,以致到产蛋期时体内已积存过量脂肪,由此引起早产,早衰,高峰维持时间短,待别在产蛋后期,由于母鸡过多地沉积脂肪,造成卵巢被脂肪浸润,影响了产蛋和蛋壳质量,不但使生产性D能降低,而且由于体重大,用于维持的代谢能高而浪费饲料。对于这些超重的肥母鸡,要提高其生产性能,以往的做法是,在育成后期采用多周不加料的方法把体重降下去,这样做一般需要3-4周的时间才能把体重降为正常,但这…  相似文献   

17.
肉种鸡在产蛋期体况大小与产蛋量及种蛋质量有一定的关系,过瘦或过肥都是不好的。肉种鸡在产蛋期完成体成熟,一般需产蛋高峰期体重控制理想,且保证在高峰后期要保证体重增长限制在一定范围内,防止脂肪沉积,以阻止产蛋率降低。因此,肉用种鸡在产蛋期的体重控制就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8.
笼养肉种鸡经过24w的精细培育进入产蛋期,通过良好的设备管理,促进和提高种母鸡的产蛋性能包括早期蛋重、种蛋质量、产蛋高峰水平及产蛋持续性;管理好种公鸡的体质量,最大限度提高受精率是产蛋期的中心工作.因此.AA+肉种鸡笼养产蛋期饲养管理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正确控制体质量增长每周定期称重,产蛋率上升到60%以后,体质量缓慢增长,28~65w的38w时间里,体质量增加660g,平均每周增重15 g左右.所以,产蛋高峰期以后的体质量基本处于维持状态,但要注意不能失重.因为鸡的体质量是处于动态的,既然不能失重,只能缓慢增重,才能保证不失重.  相似文献   

19.
公鸡的生殖潜力是在育雏育成鸡舍里建立的而不是在产蛋鸡舍里形成的,合适的公鸡喂料和体重曲线以及均匀度和身体构成影响将来的受精率。本文阐述了实际生产中应关注公鸡发育的重要管理目标如生殖系统发育、骨架大小及配比、累积营养、体重和均匀度控制、体况(胸肌)发育等各个方面。并指出要取得公鸡良好效果的关键是产蛋期的体重控制;公母鸡互动,母鸡必须已经准备好接受公鸡,通过在产蛋期正确的饲喂,保持公鸡精瘦,以维持生产性能的持续性,对指导生产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鸡蛋大小除受遗传因素影响外,还会因环境温度、出雏季节、饲养管理和营养水平等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一、环境温度对鸡蛋大小的影响 1.育成期处于炎热天气下育成的新母鸡,其20周龄体重可比凉爽天气下育成的轻10%~20%,故导致在产蛋开始阶段产出的蛋较小。通常,这样的鸡在产蛋期也不能达到理想体重,故所产蛋仍然小于正常情况下育成母鸡所产的蛋。2.产蛋舍温度在27℃以上时,温度越高,母鸡产的蛋就越小,当鸡舍温度高于37℃时,可引起母鸡停产或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