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高热病是猪的季节性传染病,死亡率高,对养猪业危害严重。西兽医认为,该病主要系猪蓝耳病病毒变异株感染导致多种细菌、病毒的继发或混合感染,治疗效果很不理想,重点转向预防疫苗的研制,然而病毒性疾病的疫苗研制尚存诸多困难,且预防效果不尽如人意,目前情况在国内尚不能广泛推广应用。笔者从传统中兽医角度提出了预防该病发生流行的系列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猪链球菌病流行病学及其疫苗研究现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猪链球菌病流行无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其是重症猪链球菌2型感染暴发时,致病性强,传播迅速,猪病死率高。该病同时可通过破损皮肤如伤口或擦伤传染给人,也可通过呼吸道感染人,严重感染时可引起人的死亡。控制猪链球菌病的感染,重在预防。不同类型的疫苗已研制成功或正在开发。近年来,基因工程疫苗如重组亚单位疫苗,细菌载体疫苗等新型疫苗的研究具有广泛应用前景。虽然猪链球菌病在猪群中的流行早有报道,但人类感染的报道较少,认识较局限。文章主要对该病的病原特性。流行病学及疫苗的研究做了系统的阐述,为该病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仔猪轮状病毒性腹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仔猪轮状病毒性腹泻是由猪轮状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是危害养猪业的主要疾病之一。猪轮状病毒是一种条件性病原,一般情况下呈隐性感染,当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免疫力下降时可暴发。目前尚无有效治疗药物,预防该病的有效方法是加强饲养管理和有效疫苗接种。研制新一代高效、廉价疫苗是重要的研究方向。掌握仔猪轮状病毒性腹泻的动态变化和影响因素,可为其诊断以及疫苗的研制提供科学依据,并为该病发展趋势的科学预测提供数据和信息支持。文章综述了引起仔猪腹泻的猪轮状病毒的分群和分型、培养特性、流行病学、预防治疗及疫苗研制的现状。  相似文献   

4.
猪伪狂犬病流行状况和疫苗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猪伪狂犬病在国内许多Bartha-K61疫苗免疫的猪场暴发,传播迅速,严重危害我国养猪业的发展,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研究。相关研究表明,引起该病大规模暴发的病原为发生变异的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多数猪场的PRV野毒株感染普遍存在,因此,有必要对新型伪狂犬病病毒变异株的抗原性、致病性和分子特征及其疫苗的研制等方面进行研究。针对我国猪伪狂犬病的流行和疫苗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以便为研制新型疫苗及猪伪狂犬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猪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感染引起的一类高度传染性疾病。猪群感染后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仔猪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大批量死亡。PR在我国广泛流行,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对于该病的防治还没有特效药物,疫苗免疫是预防伪狂犬病的主要措施。但自2011年下半年,我国许多已接种疫苗的猪场发生猪伪狂犬病的感染情况,表明猪伪狂犬病病毒已经发生变异,现有的疫苗无法对当前流行毒株产生完全保护。本文对最近几年猪场伪狂犬病的流行趋势、综合防控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广大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猪支原体肺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支原体肺炎是猪肺炎支原体所引发的一种以气喘为主要症状,以肺部对称性肉变为主要病理变化的慢性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严重危害养猪业的健康发展.随着对猪肺炎支原体的深入研究,发现其单一感染致死率虽低,但是易引发其他病毒或细菌等病原的续发或并发感染,导致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使得疫情变得更为复杂,增加猪病诊断与防控的难度,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论文根据猪肺炎支原体的最新研究进展,从病原学、流行病学特点、主要抗原蛋白的研究、诊断、疫苗研制、防控措施等六个方面做一综述,从而为猪肺炎支原体的进一步研究及该病的防控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猪流感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猪流感是由猪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可引起病猪高热、食欲不振、呼吸困难、孕猪流产、延迟出栏等,同时该病常继发其他细菌病感染,严重危害养猪业的发展.由于该病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因此研制安全有效的疫苗尤其重要.目前对猪流感疫苗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表位疫苗和利用反向遗传构建弱毒疫苗.论文针对国内外猪流感疫苗的研究情况做了系统描述,包括灭活疫苗、弱毒疫苗、DNA疫苗、载体疫苗等,旨在为新型疫苗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猪圆环病毒是目前已知最小的动物病毒之一,可以使感染猪出现各种疾病综合征和免疫抑制,并易继发感染和混合感染其他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和药物防治本病,主要依靠建立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来预防该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9.
猪流行性腹泻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牧与兽医》2016,(2):134-138
猪流行性腹泻是一种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以仔猪严重呕吐、水样腹泻和死亡为特征的急性肠道传染病。近年来该病在世界范围内均有流行,尤其在亚洲东南部。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研究学者们对该病疫苗的研制进行着各种探索,本文主要针对猪流行性腹泻疫苗的研究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疫苗发展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0.
猪肺支原体是猪地方性肺炎的主要病原体,其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会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此病原体感染猪后通常黏附于猪呼吸道纤毛上皮,并会造成纤毛上皮的损伤。猪感染后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症状、容易发生其他呼吸道感染和生产性能下降。该病的控制可通过多种措施实现,首先应该完善管理措施,改善畜舍饲养环境,这包括实行全出/全进的饲养方式、减少会破坏群体免疫水平的因素、维持最佳的饲养密度、防止其他呼吸道疾病的感染,以及提供最佳的畜舍及环境条件。其次,当猪群处于呼吸道疾病感染的威胁之下时,战略性使用能够有效地预防猪肺炎支原体和最好还能预防大多数继发感染细菌的药物对预防本病非常有效。最后,商用疫苗已被广泛地用来控制猪肺炎支原体感染,接种疫苗的优点在于其能够减少临床症状、减轻肺脏损伤、减少药物的使用和提高猪群的生产性能。但是,疫苗仅能提供部分保护作用,并且不能防止病原体在猪体内的定殖。因此,应根据猪群的种类、猪场的生产系统和管理体制、感染的类型及猪农的喜好选择不同的免疫策略(免疫时机、母猪免疫、免疫接种再结合抗菌素治疗)。新疫苗正在紧锣密鼓的研究之中,如气雾苗、通过饲料接种的疫苗以及亚单位苗和DNA疫苗。按年龄进行隔离饲养和药物治疗在猪群水平上根除猪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可能的,但该病复发的威胁将永久存在。  相似文献   

11.
正非洲猪瘟是猪感染非洲猪瘟病毒发生的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疾病。非洲猪瘟不感染人只感染猪和野猪,但软蜱虫带毒传播。该病的致死率可达到100%。正常猪与病猪或其排泄物的接触是导致非洲猪瘟的主要传播途径,目前缺乏相应的疫苗及药物进行预防与治疗。从2018年以来非洲猪瘟首次出现在辽宁省之后,对我国的生猪增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12.
蔡崇雅  李瑞山 《养猪》1989,(2):36-37
猪喘气病,又叫猪霉形体肺炎和猪支原体肺炎,几乎在所有养猪的国家均有发生和流行。该病的主要危害是影响增重、增加饲料消耗,给养猪业造成极大损失。近年来在疫苗研究方面虽做了大量工作,但仍处于试验阶段。贯彻执行综合技术措施,控制本病仍是目前的主攻方向。在病母猪群中培育无喘气病后代,目前多采用剖  相似文献   

13.
猪炭疽病是猪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等途径感染炭疽杆菌而引起的一类传染病,是人畜共患病。主要是败血症变化,多为散发。通过疫苗免疫可有效预防该病的发生,抗生素可有效治愈。对其的防治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4.
猪细小病毒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猪细小病毒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各种新型疫苗的成功研制,为猪细小病毒病的防制带来希望。但目前为止猪细小病毒的检测技术以传统方法为主,大量研究发现猪细小病毒常与其他病原微生物混合感染,为了根除本病,必须提高诊断和防疫水平。文章就该病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猪衣原体病作为一种多症状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由衣原体引起,对仔猪和母猪的危害较为严重。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猪和带毒猪,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发于秋冬季节,往往呈慢性经过。确诊本病后要及时隔离病猪,猪场应采取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慎重引种,避免衣原体病传入本场。在做好猪衣原体病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对猪衣原体进行有针对性地分离并研制疫苗,能更好地防控猪衣原体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6.
尼帕病毒病是一种新发人兽共患传染病,1998年在马来西亚首次出现。引起该病的病原为尼帕病毒(Nipah virus,NiV),其在猪群中具有高度传染性,人感染后死亡率达40%~75%。NiV主要通过猪只间的直接接触传播,也可通过设备、车辆、衣服、靴子以及犬、猫等机械携带传播;猪是NiV传播的放大器,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或被感染组织将病毒传播给人。果蝠是NiV的天然宿主,因此养猪场选址要远离果树种植区。目前还没有批准的人用或兽用尼帕病毒病疫苗或药物,但多种疫苗候选株在动物模型中显示出良好的保护效果,包括病毒活载体疫苗株、病毒糖蛋白亚单位疫苗株、颗粒样病毒疫苗株等;成功防控NiV感染的关键是做到早发现,在NiV传入高风险地区,对猪群持续进行血清学监测,并对猪场进行严格生物安全管理。本文结合已暴发的猪群尼帕病毒病疫情及人间疫情,探讨猪感染NiV的流行特点,并通过分析暴发原因提出防控措施,以期为猪群中防止该病发生及突发疫情时的应急处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猪喘气病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也称猪肺炎霉形体,该病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临床症状为咳嗽、气喘,该病易传染,但死亡率不高,要是猪场感染该病,极难彻底清除.感染喘气病的猪,采食量减少,生长迟缓,有的逐渐变成僵猪,造成猪场严重的经济损失.如想杜绝该病发生,应该以预防为主,抓好各个关键环节,防止喘气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养猪业的飞速发展,我国猪场的免疫失败问题日益严重. 免疫失败(Vaccination failure)就是进行了免疫,但猪群或猪只不能获得抵抗感染的足够保护力,仍然发生相应的亚临床型疾病、甚至临床型疾病.免疫后,猪群或猪只抗体水平或细胞免疫水平不能达标,保持持续性感染带毒状态,都属于免疫失败.疫苗保护应以保护亚临床感染为标准,保护率>80%,疫病就不会流行.接种疫苗的猪群仍发病有多种原因,主要有:①某些因素造成疫苗免疫失效;②接种时猪群处于该病的潜伏期;③猪群生理状况不佳,使它对疫苗注射无应答或应答过度;④猪只受到过致病力较强的感染因子作用(Straw等,1999).  相似文献   

19.
旋毛虫是一种线虫,在美国,猪肉工业由于该病而损失的猪肉及用于该病的控制费用每年高达4亿美元以上。目前,科学家已研制成功一种疫苗来防止猪感染这种侵袭肌肉的寄生虫而发生旋毛虫病。近几年,人们已研制成功几种旋毛虫病疫苗,但它们的免疫率都不高。美国农  相似文献   

20.
猪伪狂犬病病毒(PRV)感染是造成养猪业重要经济损失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由于PRV基因缺失疫苗的推广使用及其鉴别诊断方法的建立,该病的危害大大减轻,但PRV野毒感染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