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瓜菜》2019,(4):67-68
拱棚西瓜-辣椒-花椰菜间作套种,能够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是提高农业种植效益的有效途径。笔者阐述了拱棚搭建过程中的选址、选材及搭建方法,并分别从品种选用、壮苗培育、田间管理、绿色植保等方面介绍了该模式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利用小拱棚进行西瓜辣椒花椰菜间作套种能充分利用时间空间,有效提高农业种植效益.间混套作技术要注意选择种植优质的蔬菜品种,培育壮苗和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以取得较好的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3.
草莓、超甜玉米、黑糯玉米以其品质优良、营养丰富而逐渐成为市场新宠。为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解决草莓大棚的夏季利用及玉米秸秆还田问题,走高效与可持续发展之路,对大棚草莓、玉米间套技术进行了2年的试验,总结出大棚草莓—春超甜玉米—夏黑糯玉米高效栽培模式,年667m2效益达2万元,现将技术要点总结如下。1茬口安排与栽培模式①大棚草莓提前培育无毒苗,8月20~25日定植到大棚中,11月中下旬草莓开始上市,翌年4月下旬采收结束。栽培模式:垄作,1m起一垄,垄沟宽40cm,垄基宽60cm,垄面宽25~30cm…  相似文献   

4.
我县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瓜菜及各种作物间作套种模式的研究,现已筛选出成功模式10多种,并在全县范围内推广,推广面积较大,其中花生套西瓜模式推广面积连续5年都在6666.7hm2以上,小麦间套青菜、西瓜、夏玉米,小麦套种土豆等新模式面积也逐年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大有提高,总的来说,间作套种田块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技术一般都能成功,其效益远远大于纯作田块,高产田块是纯作的2~3倍,甚至4~5倍。近几年的实践证明,粮油、瓜菜间作套种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今后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菜、粮、棉套作的合理组合,找出高产值高效益的种植方式,从1985年开始连续5年进行了番茄棉花的套种栽培。结果表明,一般亩产番茄3200公斤左右,皮棉76.6公斤左右,比麦套棉亩产值增加近3倍。一、茬口及规格稻收后耕翻晒土,可栽植青菜等。12月再将栽植空幅翻晒冻土,次年3月开沟整畦,畦宽2米。4  相似文献   

6.
刘殿敏 《蔬菜》2004,(7):38-38
菠菜、小麦、甜瓜、花生、豇豆间作套种模式五种五收模式是近年来孟轲乡在调整产业结构中摸索出的一种新型种植模式,该模式采用全露地直播栽培,技术操作简便,每667 m2可产菠菜700 kg、小麦350 kg、甜瓜1 500 kg、花生100 kg、豇豆600 kg,产值达4 500元以上,较小麦、花生1年2收增收300 %。一、茬口安排9月中下旬抢茬足墒整地,按180 cm宽的种植带作120 cm的宽畦和60 cm的窄畦。10月上中旬在窄畦撒播越冬菠菜,在宽畦条播6行小麦;翌年4月中旬前菠菜收获净地后,在窄畦内整地施肥,于4月底条播1行甜瓜;5月下旬在宽畦的小麦行间套种2行花生,小麦于6…  相似文献   

7.
1、番茄套种冬瓜番茄播种期为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温床营养钵育苗,大棚番茄1月中旬至2月中旬移植,中小棚番茄2月下旬至3月中旬移植,露地番茄3月下旬至4月上旬移植:行株距65×25厘米,每亩约3700株。冬瓜2月下旬播种,冷床育苗,4月下旬移植于番茄地中,行株距67×330厘米,每亩300株,番茄采收期3月下旬至7月下旬,冬瓜采收从6月下旬至9月上旬。  相似文献   

8.
《中国瓜菜》2019,(8):151-152
河南省是我国种植朝天椒面积最大的省份,种植面积逾13万hm2。随着朝天椒的生产规模的逐渐扩大,种植模式由单一栽培发展为间作套种模式。间作套种模式能合理利用空间和资源,增加复种指数,提高经济效益。笔者从茬口安排、品种选择、整地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早春大棚西瓜-鲜食朝天椒间作套种模式进行了介绍,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9.
《中国瓜菜》2016,(7):54-55
针对中原地区现代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打工的现状,总结出了相对集中用工、省工的一种露地栽培模式——春秋2季马铃薯套种西瓜栽培模式。系统总结了春秋2季种植马铃薯的栽培方法和注意事项,马铃薯套种西瓜的具体栽培方法等。该模式采收集中,土地高效充分利用,达到了省工高效的栽培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瓜菜》2017,(12):54-56
在开封地区推广小麦-西瓜-辣椒-玉米一年四熟间作套种种植模式,该模式能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经济收入。套种的玉米不但为辣椒起到遮阴降温作用,而且能促进辣椒多开花、多结果、结大果,同时能够诱集鳞翅目害虫集中产卵,然后集中进行防治。该种植模式较其他种植模式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可以在生态条件类似的地区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1.
<正>西瓜一般多与大田作物如小麦、大蒜、棉花、玉米、花生等因地制宜地合理间作套种,还可与多种蔬菜作物间作套种,现将几种主要瓜田间套作形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徐巧玲 《中国园艺文摘》2009,25(5):135-135,128
蔬菜间作套种能够合理利用作物群体,均匀利用营养面积,发挥优势互补,有效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作物产量,从而获得更大经济效益。简要介绍10种蔬菜间作套种模式,可供生产经营者选择、参考。  相似文献   

13.
春播棉花-胡萝卜高产高效间作套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提高春播棉田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经济收入,近年来我们结合农业生产实际探索出了春播棉花-胡萝卜高产高效套种栽培模式, 即棉花、胡萝卜同时于4月上旬播种,胡萝卜于6 月下旬-7月上旬收获,棉花于11月上旬采摘结束,据测算,一般每667m2可生产皮棉100kg以  相似文献   

14.
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民种植效益,笔者探索了露地西瓜—辣椒间作套种高效栽培模式[1~3],此模式对西瓜产量及品质影响不大,但每667 m2辣椒能增收2300元左右.现将其高效栽培模式总结如下,供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朝天椒与西甜瓜的间作套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省柘城县朝天椒常年种植面积2.7 万hm2(40.5 万亩)以上,是全国朝天椒主要产区之一。随着朝天椒生产技术的发展,广大椒农创造出许多间作套种栽培模式。2009 年以来,随着无公害三樱椒产业化开发的项目实施,朝天椒间作套种栽培模式得到进一步优化和推广,特别是朝天椒与西瓜甜瓜间作模式有了新的发展。朝天椒与西瓜甜瓜间作,每667 m2 西瓜产量3 000 kg(或甜瓜2 500 kg)、朝天椒产量350 kg,产值近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6.
《吉林蔬菜》2011,(2):74-74
作物的间作套种搭配合理时,比单作更具有增产、增效的优势。从利用自然资源来说,一般的单作对土地和光能都没有充分利用。间作套种在一块地中构成的复合群体,能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和效益。马铃薯具有喜冷凉、生育期短、早熟的特点,可与粮、菜等多种作物间作套种,在保证其他主要作物不少收的前提下,多收一季马铃薯。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被专家称为21世纪普及的绿色保健食品,有“地下苹果”、“第二面包”之美称。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马铃薯的市场需求量大增,种植马铃薯在我县种植业结构调整中越发显示出独特的优势。为了探索高效农业,充分发挥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意义,我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技术人员带领马铃薯科技示范户,连续三年进行了马铃薯与玉米间作套种技术的试验  相似文献   

18.
针对沿淮地区大棚单作西瓜时土地和空间的浪费问题,摸索出了1套大棚西瓜间套种辣椒的栽培模式,即早春采用西瓜间套种辣椒的\"3膜覆盖\"技术,提高了设施内土地利用率;夏季高温闷棚技术解决了重茬连作障碍,大棚环境得到改善;秋季采用\"防雨棚+遮阳网\"育苗,中后期\"大棚+小拱棚\"进行辣椒活体保鲜,实现了1年2茬、周年生产.该生产模式通过科学管理,667 m2产值2.5万元以上,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9.
柏林  刘富桐  臧艳玲 《食用菌》2008,30(4):48-48
滑菇属喜湿性真菌,出菇温度5-23℃,比较适合空气湿润的山区种植和保护地栽培。为了使滑子菇能在陆地开放式栽培,笔者在干旱、盐碱地粮食产区,利用农作物下脚料,发酵料散料入床,开放接种,进行菇粮间种、林地套种试验。通过近三年来的试验,于2003年终于获得了成功,并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生物转化率达140%以上。现将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实践证明,小麦—花生—西瓜—豆角套种模式,是适合麦茬花生产区农业结构调整的一套有效增产增收途径。该模式在基本不影响小麦花生产量的基础上,每667m~2常年可增收西瓜2000kg、豆角500kg以上,增效益1000元以上。其种植方式为小麦收获后种夏花生,夏花生田套西瓜,西瓜收获前种豆角,实现了一年四种四收的增收目的。现将其主要栽培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