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利用小拱棚进行西瓜辣椒花椰菜间作套种能充分利用时间空间,有效提高农业种植效益.间混套作技术要注意选择种植优质的蔬菜品种,培育壮苗和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以取得较好的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3.
草莓、超甜玉米、黑糯玉米以其品质优良、营养丰富而逐渐成为市场新宠。为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解决草莓大棚的夏季利用及玉米秸秆还田问题,走高效与可持续发展之路,对大棚草莓、玉米间套技术进行了2年的试验,总结出大棚草莓—春超甜玉米—夏黑糯玉米高效栽培模式,年667m2效益达2万元,现将技术要点总结如下。1茬口安排与栽培模式①大棚草莓提前培育无毒苗,8月20~25日定植到大棚中,11月中下旬草莓开始上市,翌年4月下旬采收结束。栽培模式:垄作,1m起一垄,垄沟宽40cm,垄基宽60cm,垄面宽25~30cm… 相似文献
4.
我县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瓜菜及各种作物间作套种模式的研究,现已筛选出成功模式10多种,并在全县范围内推广,推广面积较大,其中花生套西瓜模式推广面积连续5年都在6666.7hm2以上,小麦间套青菜、西瓜、夏玉米,小麦套种土豆等新模式面积也逐年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大有提高,总的来说,间作套种田块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技术一般都能成功,其效益远远大于纯作田块,高产田块是纯作的2~3倍,甚至4~5倍。近几年的实践证明,粮油、瓜菜间作套种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今后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5.
6.
菠菜、小麦、甜瓜、花生、豇豆间作套种模式五种五收模式是近年来孟轲乡在调整产业结构中摸索出的一种新型种植模式,该模式采用全露地直播栽培,技术操作简便,每667 m2可产菠菜700 kg、小麦350 kg、甜瓜1 500 kg、花生100 kg、豇豆600 kg,产值达4 500元以上,较小麦、花生1年2收增收300 %。一、茬口安排9月中下旬抢茬足墒整地,按180 cm宽的种植带作120 cm的宽畦和60 cm的窄畦。10月上中旬在窄畦撒播越冬菠菜,在宽畦条播6行小麦;翌年4月中旬前菠菜收获净地后,在窄畦内整地施肥,于4月底条播1行甜瓜;5月下旬在宽畦的小麦行间套种2行花生,小麦于6… 相似文献
7.
1、番茄套种冬瓜番茄播种期为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温床营养钵育苗,大棚番茄1月中旬至2月中旬移植,中小棚番茄2月下旬至3月中旬移植,露地番茄3月下旬至4月上旬移植:行株距65×25厘米,每亩约3700株。冬瓜2月下旬播种,冷床育苗,4月下旬移植于番茄地中,行株距67×330厘米,每亩300株,番茄采收期3月下旬至7月下旬,冬瓜采收从6月下旬至9月上旬。 相似文献
8.
9.
10.
11.
<正>西瓜一般多与大田作物如小麦、大蒜、棉花、玉米、花生等因地制宜地合理间作套种,还可与多种蔬菜作物间作套种,现将几种主要瓜田间套作形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蔬菜间作套种能够合理利用作物群体,均匀利用营养面积,发挥优势互补,有效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作物产量,从而获得更大经济效益。简要介绍10种蔬菜间作套种模式,可供生产经营者选择、参考。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马铃薯被专家称为21世纪普及的绿色保健食品,有“地下苹果”、“第二面包”之美称。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马铃薯的市场需求量大增,种植马铃薯在我县种植业结构调整中越发显示出独特的优势。为了探索高效农业,充分发挥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意义,我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技术人员带领马铃薯科技示范户,连续三年进行了马铃薯与玉米间作套种技术的试验 相似文献
18.
19.
20.
近年来实践证明,小麦—花生—西瓜—豆角套种模式,是适合麦茬花生产区农业结构调整的一套有效增产增收途径。该模式在基本不影响小麦花生产量的基础上,每667m~2常年可增收西瓜2000kg、豆角500kg以上,增效益1000元以上。其种植方式为小麦收获后种夏花生,夏花生田套西瓜,西瓜收获前种豆角,实现了一年四种四收的增收目的。现将其主要栽培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