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郑农7278是郑州市农科所玉米室依据玉米杂种优势群理论于2004年育成的玉米杂交种,2005和2006年分别参加河南省玉米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7年通过河南省审定(审定号:2007013)。该品种丰产稳产性较好、抗病虫性突出、品质达到普通玉米一级国标。自2005年以来该品种曾由河南焦作、商丘、许昌、新郑、荥阳、  相似文献   

2.
<正>伊单59号玉米杂交种由吉林省稷种业育成,并在黑龙江省申报试验,2007年1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该品种幼苗期第一叶鞘紫色,第一叶尖端形状圆  相似文献   

3.
新玉38号是伊犁州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高产、高淀粉、多抗、适应性广的玉米新品种,于2006年1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新审玉2006年43号).  相似文献   

4.
采用适定性参数法和高稳系数法对1997—1999年度伊犁州中熟组区域试验产量结果进行丰产性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4个杂交组合1,2,4,5的丰产性好,但稳产性较差;适应性最广稳产性最好的组合有1个为组合6;伊单8号和组合3属于低产而稳产的杂交种;杂交组合7的丰产性、稳产性最差。该方法能更有效评价品种的优劣。  相似文献   

5.
广西玉米骨干自交系的SSR分群及杂种优势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广西14个玉米骨干自交系与5个代表国内主要杂种优势群的普通玉米标准测验种(黄早四、Mo17、丹340、掖478和B73)进行SSR分析,旨在探讨广西玉米骨干系跟国内5大玉米杂种优势群之间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交51、HI、武125与黄早四同属于四平头群;苏BC、钦8、5公与丹340同属于旅大红骨群;M9、双M9与Mo17同属于兰卡斯特群;CML165、陕72-1-1-1、7239、南60-1与B73同属于瑞德群;花83-2、CML161与掖478同属于PN群.本研究还分析了广西的玉米杂种优势模式,结果表明广西玉米育种中应用的杂种优势模式主要为"兰卡斯特群×旅大红骨群"和"非瑞德群×瑞德群".研究结果将对当地今后选育新型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组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作物育种信息》2005,(10):19-20
日前,扬州大学农学院培育的玉米杂交种“苏玉16号”、“苏玉17号”分别通过了省级审定,至此,该院已先后育成4个玉米杂交种,占全省审定的玉米杂交种近四分之一。据了解,扬州大学农学院早在1936年就开始了玉米育种研究,是国内最早开始研究玉米雄性不育杂交优势的单位。  相似文献   

7.
雅玉8号是由四川省雅安市玉米研究开发中心以3237为母本,交51为父本杂交组配的玉米单交种.该品种2000年通过四川省审定(川审玉84号),2005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国审玉2005034),表现高产、稳产、优质、抗病,是很好的粮饲兼用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8.
蠡玉16号是河北省蠡县玉米研究所育成的多抗、高产、优质玉米品种,已通过河北省和河南省的审定(认定)和推广。2009年山东省莒县农业局、日照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蠡玉16号玉米品种为供试材料,在莒县城阳镇韩家菜园村设置大蒜、玉米套作高产攻关试验,亩产786.2kg,创2009年山东省日照市夏玉米单产的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9.
玉米育种主要利用的是杂种优势,所以杂种优势类群的划分是玉米育种的重要内容。准确合理的划分玉米杂种优势群,探索最优的杂种优势模式,是选育优良组合的前提。在对玉米种质改良、扩增及创新时也必须遵循杂种优势群间优势模式的原理,这样才能避免事倍功半、浪费资源、提高育种效率。我国育种者对杂种优势类群和优势模式进行系统研究较晚,  相似文献   

10.
概括分析了热带玉米种质的遗传组成,地理起源,配合力效应以及热带地区或国家主要应用的种质类群和杂种优势模式,结合我国主要利用的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就如何充分利用热带种质,拓宽我国玉米育种的种质基础,构建我国新型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1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 新玉45号是新疆康地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02年以自育的KD-3081为母本,KD-3071为父本组配的早熟玉米杂交种,原代号为康地5011。2003~2005年参加公司内鉴定品比试验,表现早熟、高产。2005~2007年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早熟复播玉米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8年3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新审玉2008年22号。  相似文献   

12.
王业民 《种子科技》2007,25(1):58-59
鄂玉18号属中秆大穗半紧凑型玉米单交种,2003年通过湖北省审定(审定编号:鄂审玉002-2003),2005年通过四川(川农业函[2005]521号)、贵州(黔引玉2005003号)、陕西(陕引玉2006004号)省引种认定。2003年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将该品种列入了国家玉米新品种示范计划(示范编号:国示范2003046),并被中国农学会、中国农业网评为全国农业实用新技术新产品精品项目重点推广产品。该品种一般亩产600 kg左右,适宜在鄂、川、贵、陕南玉米生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金岛808是葫芦岛市种业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以自选系2686为母本、昌7-2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2008年参加天津市春玉米预备试验,2009-2010年参加天津市春玉米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10年通过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津审玉〔2010〕001号。特征特性金岛808是中晚熟玉米杂交种,天津市春播生育期115d,与对照种农大108相仿。幼苗叶鞘紫色,叶片浓绿色,叶缘绿色,长势强。  相似文献   

14.
提高玉米育种效率的技术途径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选育玉米新品种时,要提高育种效率,首先考虑的是应有一个明确的育种目标,其次是种质选择,同时还需考虑育种方法。提出“3群”杂种优势群的概念和“三角形”杂种优势模式;分析了轮回选择、二环选系、单倍体诱导选系的方法及分子育种技术对提高玉米育种效率的作用。结论是:要提高玉米育种效率,应在传统育种技术上下功夫,同时要重视现代生物技术作为辅助手段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兴黄单999(区试名兴黄单998)是黔西南州农科所于1999年用自选自交系B 4211(从B 6×抗4杂交种中自交选育而成)作母本,用自选自交系素341(从泰国素湾五号群改种中选株自交而成)作父本组配而成的黄粒玉米单交种。2005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黔审玉2005008号)。1育种目的兴黄单999是利用“热带种质×温带种质”的杂优模式,选育适宜贵州及周边省区栽培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生育期适中、易制种的黄粒玉米单交种。2选育过程兴黄单999是于1999年用自选自交系组配而成的黄粒单交种。B 6×抗4素湾五号1995…  相似文献   

16.
高产玉米新品种天丞288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天丞288是陕西天丞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柴建与安康市种子管理站合作攻关,于2005年选育而成的高产玉米单交种。经陕西省陕南玉米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抗病性鉴定、品质分析,各项指标均达到陕西省品种审定标准,2009年3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陕审玉2009021号。该品种高产、稳产、抗病,正在陕西省春玉米区扩大种植。  相似文献   

17.
三峡地区玉米地方品种杂种优势群的初探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探讨三峡地区地方品种的遗传潜势(遗传变异、配合力效应、基因多样度等),发掘地方品种中的初级杂种优势群,按杂种优势模式与国外优良玉米种质充分重组,合成高级杂种优势群。本文报道了对选出的三峡地区的37个优良地方品种遗传潜势和杂种优势群的初步研究结果,并讨论了组建高级杂种优势群的基本原则与模式。  相似文献   

18.
高产广适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5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毕单15号是毕节地区农科所2000年用自选玉米自交系杂交组配而成的杂交玉米新品种,该品种高产稳产,品质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2005年6月23日经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2008年连续两年在区内外示范有效面积77 249.24hm2,平均增产玉米733.5kg/hm2,增产效益极为显著,为高海拔山区玉米新品种大面积推广起到了示范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种子科技》2014,(1):52-52
诚信16号是山西诚信种业有限公司育成的高产、耐密、多抗玉米新品种。该品种2010年通过山西省审定,审定编号:晋审玉2010023。  相似文献   

20.
玉米新品种晋单58号是山西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133-1为母本、太411为父本组配育成的玉米单交种.2005-2007年参加山西省玉米早熟组区域试验,折合每hm2产9780~10660kg,比对照品种增产15.6%,最高产量12000kg,抗病、抗倒、耐旱、适应性广.2008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审号为晋审玉-20080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