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技术需求     
品种:淀粉糖需求:玉米干法脱胚制粉生产淀粉糖。玉米胚芽、玉米皮未综合利用技术。品种:甜大蒜需求:添加有机糖作为甜度调配,能保证食品安全,但存放时间不长,容易发酵产生  相似文献   

2.
玉米加工业重点发展领域和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五”期间,玉米加工业采取了调整和发展并举的方针,调整区域布局和产品结构。继续加强以吉林、山东等玉米主产省区的玉米加工企业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支持和发展中西部地区的玉米加工业。积极开发进入一日三餐的方便营养玉米食品,突出主食粗细搭配,使居民的膳食结构更加合理;大力推广投入低、污染小的玉米干法脱胚制玉米粉技术,用作淀粉糖和发酵制品的生产原料;积极采用玉米提胚技术,开发玉米油系列产品,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开展综合利用,降低生产成本;积极发展玉米蛋白深加工,促进饲料生产,彻底缓解玉米产大于销的局面。“十五”期末,力争使玉米加工量由目前的10%提高到15%,各类玉米工业食品达到800-1000万屯;减少环境污染,把玉米加工业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相似文献   

3.
1.粮食和薯类精深加工关键设备.如小麦剥皮制粉设备、玉米脱胚榨油设备等,市场需求量较大,每类产品年需450~500台.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玉米幼胚提取的效率和自动化程度,改进现阶段玉米幼胚提取装置不易操作和效率低的缺点,设计了一种水压式玉米幼胚提取装置。试验中发现,用水流冲击已去除种皮的玉米胚和胚乳,可以分离玉米幼胚和胚乳,再通过分级筛选提高幼胚的提取纯度。对提胚装置进行了结构设计和单片机智能同步系统设计。最后在样机上进行了玉米幼胚提取的试验,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在脱胚压强0. 30~0. 40 MPa、脱胚距离50~60 mm、脱胚时间12 s条件下,装置的幼胚实际脱胚率达到90%以上,满足装置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1.粮食和薯类精深加工关键设备。如小麦剥皮制粉设备、玉米脱胚榨油设备等,市场需求量较大,每类产品年需450~500台。2.油料和油脂精深加工设备。如油料挤压膨化设备、粉末油脂加工成套设备等,市场年需求2500~3000台。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榆树市天勤米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专业生产经营玉米制品及杂粮制品的生产经营公司。公司依托先进的玉米深加工设备,可年加工生产系列玉米制品8000吨,杂粮系列产品2000吨。“天勤”牌大、小玉米楂是选用无污染、无公害区域的绿色优质玉米为原料精制而成,产品颗粒整洁,饭味香甜可口。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提高脱胚玉米作啤酒辅料的浸出物收得率,通过实验室试验,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研究挤压蒸煮系统诸参数(模孔孔径、套筒温度、物料含水率、螺杆转速和螺杆末端端面至模板内表面的距离)对用作啤酒辅料的挤压蒸煮后的脱胚玉米中抗性淀粉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挤压蒸煮的脱胚玉米中抗性淀粉的含量比脱胚玉米原料中的抗性淀粉降低约6.0%,比传统蒸煮工艺的糊化液降低约1.3%,提高了淀粉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据有关部门分析预测,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5种农产品加工设备市场需求量乐观。一是粮食和薯类产品精深加工关键设备。如小麦剥皮制粉设备、玉米脱胚榨油设备等,每类产品年需求量为4500~5000台。二是油料和油脂精深加工设备。如油料挤压膨化设备、粉末油脂加工成套设备等,市场年需求为2500~3000台。三是烟草和茶叶精深加工设备。如提取制作口香糖、烟荼、  相似文献   

9.
1.粮食和薯类产品资源精深加工关键设备。如小麦剥皮制粉设备、玉米脱胚榨油设备等.市场年需求量较大。2.油料和油脂精深加工设备。如油料挤压膨化设备、粉末油脂加工成套设备等。3.烟草和茶叶精深加工设备。如提取制作烟口香糖、烟茶、浓缩茶、果味茶等加工设备等,市场前景可观。4.果蔬特产精深加工设备。由于市场需要,  相似文献   

10.
最近,在天津由香港客商投资的独资公司圣昂达机械(天津)有限公司,研制出一种玉米杂粮方便面的生产线,为世界和中国民众献上了一份——黄金食品,黄金设备。 一、生产线的技术优势 玉米杂粮方便面生产线倾注了圣昂达机械(天津)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绍雄先生的多年心血。他实现了食品生产挤压技术新的飞跃,获得了国家专利,结束了方便面制作必须  相似文献   

11.
正11月5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云南昆明隆重拉开帷幕。我省此次以吉林优质杂粮杂豆品牌为参展主体。全省重点组织30户优质杂粮杂豆企业(合作社)和150个左右的杂粮杂豆品牌产品  相似文献   

12.
《辽宁农业科学》2006,(3):F0004-F0004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建平杂粮研发基地成立于2004年,位于朝阳市建平县朱碌科镇,隶属于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基地占地2hm^2,其中试验地1.33hm^2,由政府无偿提供使用50年。主要从事杂粮育种、杂粮有机栽培技术及杂粮深加工技术研究,杂粮作物种子及其产品、农药、化肥等经营,  相似文献   

13.
据有关部门分析预测,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5类农产品加工设备市场需求量乐观。一是粮食和薯类产品精深加工关键设备。如小麦剥皮制粉设备和玉米脱胚榨油设备等,产品年需求量为4500台~5000台。二是油料和油脂精深加工设备。如油料挤压膨化设备和粉末油脂加工成套设备等,产品年需求量为2500台~3000台。三是烟草和茶叶精深加工设备。如提取制作口香糖、烟茶、浓缩茶、果味茶的加工设备,产品年需求量为1500台~2000台。四是果蔬特产精深加工设备。如制造粉末橙汁香精、香菇调味粉等的喷雾干燥设备以及纯果汁饮料加工设备,年需求量为1500台~200…  相似文献   

14.
正玉米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是食品、饲料、药品和工农业产品的重要原材料,玉米生产在国家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玉米的品种研究、幼胚食用和精加工环节都涉及到对玉米幼胚的提取。特别是在对玉米进行转基因技术遗传改良的过程中,玉米幼胚是目前使用最多、诱导率最高的外植体。目前,提取玉米幼胚的主要方法是在无菌条件下,用70%酒精对玉米籽粒进行表面消毒后,人工剥离玉米籽粒中部的幼胚。但这种方  相似文献   

15.
《饲料博览》2004,(10):51-5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副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农副产品精深加工被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同时由于精深加工可以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也成为农民创造财富、增加积累的首选产品。据市场调查资料分析,“十五”至2015年前后,农副产品资源加工设备将在继续提高和完善现有常规加工设备质量、保证市场需求的同时,重点要转移到开发研制精深加工设备上来。重点包括以下几种设备:一是粮食和薯类产品资源精深加工关键设备。如小麦剥皮制粉设备、免淘洗米和强力抛光加工成套设备、玉米脱胚榨油设备等,市场年需求量较大,每类产品约需4500~5000…  相似文献   

16.
张软斌 《农业展望》2006,2(1):20-22
对山西省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变化进行了分析。近年来。受比较效益的驱动及产业政策的调整.山西省粮食播种面积呈减少趋势,作物内部结构发生了积极变化。总的变化趋势是玉米面积增加,小麦、杂粮面积减少。对山西省粮食供求形势作了分析。近几年,随着人口增加、畜牧业发展及工业用粮增加,山西省粮食总量正由过去的总量基本平衡转向总量不足,而且以小麦为主的细粮缺口不断增加,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从粮食品种供求来分析,以小麦为主的细粮不足,玉米等粗杂粮有余。对山西省粮食生产与供求进行了展望。提出杂粮是山西省的特色产业。在全国杂粮生产中占有重要位置,国际市场小杂粮的价格高出国内市场价格8~15倍,山西省发展小杂粮产业大有可为。鉴于山西省是一个粮食总量不足与结构性短缺并存的省份,有必要建立完善的粮食安全预警系统,优先发展粮食生产.增加杂粮等特色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北京农业》2014,(22):31
密云县为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促进生态富民,着力打造有机杂粮品牌,让市民吃上有机、放心的杂粮产品,从2013年开始,围绕密云水库周边的太师屯镇太师庄村、高岭镇高岭村等9个镇的40余个重点环湖村庄,逐步建起规模化的有机杂粮产业基地,种植杂粮面积达3 300多公顷。杂粮基地引种谷子、高粱、糯玉米、甘薯等16个优质品种,由农民专业合作社统一经营管理。生产中,采取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法,严禁使  相似文献   

18.
南宁水果玉米有机种植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水果玉米的有机种植技术,按照GB/T 19630《有机产品》标准,进行了水果玉米有机种植试验,初步形成了南宁水果玉米有机种植技术操作规程,总结了其主要技术措施.着重介绍了水果玉米有机种植过程主要生产技术环节,包括产地选择和整地要求、水果玉米品种选择和种子处理方法、播种育苗、田间水分管理、追肥培土、病虫草害防治、收获贮运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推动优质油菜籽加工技术高质量发展,研发高品质菜胚油产品,为油脂加工企业生产双低菜籽油和开发应用绿色、有机高品质菜籽油提供参考.通过2015-2020年的实践,集成绿色、环保脱皮冷榨菜胚油加工技术,研制菜胚油系列新产品.该技术具有纯物理天然特性,能保持产品质量的原香本色,绿色环保无污染.其日加工处理能力为12t,主要流程...  相似文献   

20.
从杂粮生产面积、杂粮基地建设、有机旱作技术推广、出口平台建设、全产业链开发等方面介绍了山西省杂粮产业发展现状,从良种繁育体系、杂粮生产条件、杂粮加工销售方面分析杂粮生产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加快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开发功能性产品、推进标准化基地建设、培育产业化联合体、打造知名品牌、建设全产业链样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