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叙述了红外探火原理,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利用红外技术探测余火( 隐燃火、阴燃火) 而研制的大扫描视场、高灵敏度及低虚警的森林红外探测系统。  相似文献   

2.
四、国外森林红外探火进展情况美国从1962年开始着手下述三方面研究: 1. 研究最佳的机载林火红外探测系统; 2. 研究不同林型不同探测角度下,发现林火的概率; 3. 发展林火探测飞行的巡航程序(包括使用服务)。红外扫描相机作为军事侦察用,美国五十年代就装在U-2间谍飞机上,用于探测林火则是军用向民用渗透的结果。红外探火的发展历经了向军备部门借用到改用,最后专门设计专  相似文献   

3.
隐燃火检测新技术廉明起,曲宝衡,孙宝良,孙钊(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黑龙江省第一林业调查规划院)(黑龙江省林业勘察设计院)根据热辐射的传播特性,我们利用红外辐射测温仪对隐燃目标进行了模拟试验,认定隐燃火目标特性为250℃的灰体辐射。在此基础上对隐燃火...  相似文献   

4.
地面红外森林探火仪廉明起,李显贵,杨喜军(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大兴安岭松岭林业局)多年来,广大林区职工在长期与林火的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其中重要一条就是“打早、打小、打了”,即争取在林火初期将火扑灭,至使有人不成灾。“打早、打小、打了”...  相似文献   

5.
在森林发生火灾后,一些适应火迹地的生物种类能够进行自然演替和进化。因此,在某些情况下,被火干扰过的森林呈现出比未过火的森林具有更高的生物多样性,尤其是喜迹地昆虫物种的多样性,而我国尚未对森林喜迹地昆虫进行系统研究、关注和报道。文中综述了喜迹地昆虫物种多样性、生态学特性以及红外感受器、烟雾感受器研究及其仿生学意义,并对我国喜迹地昆虫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大家知道,所有处在绝对温度零度(相当于摄氏零下273度)以上的任何物体,都能向外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的物体辐射出的红外线总能量越多,同时,对应红外线辐射能量最强的峰值波长也越短。森林火灾是一种很强烈的红外线辐射源,森火温度约600℃,其对应峰值波长为3—5微米。这样,就可以用接收3—5微米红外辐射的红外探测器来接收,并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尤其变暖明显,干旱天气常现,草地火频繁发生,给全球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影响.文中从草地火形成机制、火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草地火时空格局及规律、草地火监测预警及预测预报、草地火管理、草地火风险评估、引燃草地火的火源等方面来阐述澳大利亚草地火研究进展,总结草地火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展望草地火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火灾是森林的大敌。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平均发生森林火灾20余万次,烧毁面积占森林总面积的0.1%以上。因此,林业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森林防火的科学研究工作,并不断用现代技术装备森林火灾的预测预报和灭火工作。有些国家,对林火的火源、可燃物、火行为和控制方法等进行了多年研究,已使用了统一的国家级火险预报系统,建立了完善的森林防火通讯网,并采用红外  相似文献   

9.
卫星林火监测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星林火监测主要使用1000 m分辨率的热红外通道数据,由于受空间分辨率的制约,遥感图像上所能表达的火点及火环境的信息有限,制约了卫星数据的应用深度和广度。针对以上难题,开展卫星监测图像信息增强和提取、可视化超分图像处理、林火自动化识别等研究。初步研究表明:利用计算机模拟传感过程并再成像,可以将1000 m分辨率的遥感图像重构为90 m分辨率的图像,与原图像相比,取得了火点、火环境的超分显示。我们认为,该关键技术突破后,卫星遥感技术将在林火探测、火场态势监测、火险测报预警、火蔓延预报、扑救辅助决策支持、航空消防辅助管理中取得应用拓展,卫星遥感技术将逐渐成为森林火灾监测、预警和火险预报中的主导技术;人、财、物力消耗巨大的地面视频监控,基于野外人海战术的巡护瞭望,将被高效和经济可靠的卫星监测技术所替代。  相似文献   

10.
森林火行为与特殊火行为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森林火灾主要包括地表火、地下火、树冠火3种蔓延形式。目前火蔓延模型主要关注于森林地表火的蔓延研究, 对一些特殊的火行为, 如树冠火、火旋风、飞火等研究极为薄弱, 而这些火行为在特大森林火灾的蔓延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 往往加速火蔓延, 并对扑火人员造成生命危险。我国森林大多集中在山区, 火灾一旦发生, 由于复杂的地形、不均匀的可燃物分布、多变的局地风和林火的相互作用, 极易形成复杂的火行为。文中对森林火灾中的火行为和特殊火行为进行了论述, 讨论了当前的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刍议科学野外用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在用火阶段,防火阶段,林火管理阶段和林火生态系统管理阶段的野外用火、森林火灾与森林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分析了宣传科学地、安全地和谨慎地野外用火的意义,阐明了包括不要在四、五级高火险天气里野外用火,不要在高火险时段里野外用火,“六好,八不烧”等科学地、安全地、谨慎地野外用火的办法。  相似文献   

12.
森林火灾中的树冠火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森林火灾按其燃烧物和燃烧部位的不同, 通常可分为地表火、树冠火和地下火3种。树冠火是指在林冠层燃烧和蔓延的火, 通常与地表火同时发生。树冠火发生数量不多, 但其燃烧温度高、火强度大、蔓延速度快, 对森林的破坏性极大。从树冠火的发生机制、蔓延模型、扑救方法、预防和减弱树冠火发生及蔓延危险性的措施几方面对当前国内外树冠火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森林控制火在美国已经逐渐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林地管理工具。在森林控制火使用中带有很多不确定性,被认为是一种有效但同时也存在风险的管理工具。公众的争论焦点已经从过去的该不该使用森林控制火,转到如何有效地进行森林控制火的管理及降低使用风险方面。文中介绍了森林控制火使用的起源、在森林控制火实施中可能引起的各类风险,综述了森林控制火管理的涵义,并从法律责任、经济效率和社会文化方面阐述森林控制火管理中的影响因素,并从森林控制火燃烧参数确定、管理方案制定、信息数据库建立及新型管理协会模式构建等方面论述美国森林控制火管理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我国森林控制火的管理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关于森林燃烧火行为特征参数的计算与表述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20  
森林的燃烧过程极为复杂 ,火行为是森林可燃物燃烧的一系列现象的总和。国内外林火研究人员多年来致力于火行为特征的研究描述 ,在火场范围 (周长或面积 )、火焰特征、火强度、火头的蔓延速度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显著的进展 ,其中火强度、火焰高度和火蔓延速度是林火行为的 3大指标。火行为直接受火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生态系统特性与火状况本文综述了不同生态系统内火状况和火效应之间的复杂关系.根据Heinselman的分类程式.火强度的范围包括从缓慢通过植被的地表火到快速移动的树冠火。用于测定火间隔时间的火频次可以短到1年.也可长达几个世纪。在每个所提供的材料中、都...  相似文献   

16.
森林燃烧中的特殊火行为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森林火灾中, 当火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时, 具有特殊的火行为现象。森林燃烧中的特殊火行为研究是国内外研究难点和重点之一, 特殊火行为的特征有:火强度急剧增加、可持续的火蔓延速度很快、空气对流十分容易、远距离飞火、火旋风或大片的水平火焰、风突然平静。特殊火行为的现象有火旋风、对流柱、飞火和火爆等。当火表现出以上这些特征和现象时, 它的强度就已经达到了常规的扑灭方法进行扑救很少有效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 扑救工作要在那些能够保证安全工作的部分火线上进行, 采取措施去保护宝贵的财产或资源。  相似文献   

17.
卫星红外监测具有时间频率高和连续性好等特点,采集了2004-2015年间森林火灾卫星红外监测数据,分析了云南省森林火灾的时间格局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年份火灾总次数具有上下波动的规律,变动时间周期为3~5年;不同年份森林火灾发生月高峰有所不同,平均峰值出现在3月份左右;火灾发生时间主要分布在11月到次年的6月,占全年的99.97%,1月到5月占全年的97.2%,6月以后到11月之前基本没有火灾发生。森林火灾的次数与火环境有一定的关系,但森林火灾次数与火源频度存在正相关性并且受火源频度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在使用飞机探查森林火情火灾时,主要是利用飞机上装有的红外线探测仪器来探测火情。现将其原理及主要结构做一简单介绍。1 探火仪的原理 红外线探火仪可探测火情是由其物理性质所决定的。当物质处于绝对温度以上时就有能量辐射,其能量的大小取决于温度的高低。一般来说,物体温度高则发射出来的能量大;而辐射波长较短。林火的温度一般在340—600℃之间,这样的温度符合3.5~5.5μm波长的发射峰,而光伏型的锑化铟感应元件恰好适合这种辐射带,所以选择该红外波段的感应元件锑化铟做探头,设计制做红外线显像探火仪。2 仪…  相似文献   

19.
火一直是我国北方森林的重要干扰因子,在气候变化影响下,其干扰作用进一步增强。该文对大兴安岭地区代表性森林白桦落叶松林不同强度火烧迹地经过1个生长季后土壤化学性质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火强度干扰后的土壤化学性质常呈现显著性差异,火强度对扰动程度具有重要影响,是决定扰动程度的关键因子。火干扰提高了土壤的p H值,促进了养分回归,提高了土壤养分含量。白桦落叶松林地土壤p H值随火干扰强度的增加而升高;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平均含量中强度火干扰林地高强度火干扰林地低强度火干扰林地无火对照样地;土壤铵态氮含量随林火强度的增强而减少,但火干扰提高了土壤硝态氮含量,强度越高硝态氮含量增加的越多;白桦落叶松林土壤有效磷平均含量中强度火干扰林地低强度火干扰林地高强度火干扰林地无火对照样地,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中强度火干扰林地高强度火干扰林地低强度火干扰林地无火对照样地。  相似文献   

20.
昆明地区18种乡土树种对火的生态适应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植物的生物学、生态学、繁殖特性和借外力4个方面论述了植物对火的各种生态适应对策,分析了昆明地区云南松、华山松、滇油杉等18种乡土树种对火的适应对策,根据树种的火生态对策提出了开展营林用火和营造针阔混交林的森林消防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