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乳腺炎对家兔血液中一氧化氮(N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家兔乳腺炎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家兔乳头管灌注LPS建立家兔乳腺炎模型,在灌注内毒素前后不同时间点分别测定健康家兔和患病家兔血清中NO的含量和NOS活力,判定乳头管灌注LPS对家兔血液中NO含量和NOS活力的影响。结果:乳头管灌注LPS之后,有明显的体温变化,乳房先稍有肿胀,12h后变红肿,48h变坚硬,5d硬度下降。NO含量和NOS活力均在灌注LPS后上升并在6h达到最高值,NO含量在24h时开始下降,72h时基本下降到接种前水平;NOS活力在12h开始下降,48h时又开始增加。结论:乳头管灌注LPS对家兔血液中NO含量和NOS活力有影响,NO和NOS在乳腺炎的发展过程中有一定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实验性乳腺炎山羊乳和血液中相关酶与细胞因子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8只泌乳期的健康睢宁白山羊,产后72 h分别用内毒素(LPS)和灭菌生理盐水经乳头管灌注左右侧乳房。于灌注后0、3、6、9、24 h分别采集颈静脉血和左右两侧乳房的乳汁,分析相关酶活性和细胞因子含量。结果表明:在实验乳腺(灌注LPS)的乳中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 ase)、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在24 h内持续上升,髓过氧化物酶(M PO)活性先上升后下降;而在血清中NAG ase、M PO活性先下降后上升,ALP活性在24 h内持续下降。TNFα-、IL-1、IL-6细胞因子水平在实验乳腺的乳中先上升后下降,S IgA水平在24 h内持续上升;血清中这些细胞因子也是先上升后下降;而灌注生理盐水的对照乳腺的乳中酶和细胞因子水平均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不同诃子及其炮制品对小鼠抗氧化性的影响.[方法]小鼠灌胃给药不同剂量的原药诃子、茜草制诃子和白狼毒制诃子,然后测定小鼠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单胺氧化酶(MAO)、丙二醛(MDA)的含量,同时测定小鼠肝脏中MAO、MDA和脂褐素(LF)的含量,并观察肝脏的组织结构.[结果]诃子及其炮制品可以提高小鼠血清中T-AOC、SOD含量,降低血清及肝脏中MAO、MDA含量,同时也降低肝脏中LF含量,并对肝细胞有一定保护作用.[结论]诃子及其炮制品对小鼠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左卡尼汀口服液(LC)在家兔体内的抗氧化作用,探讨其对兔血浆、脑组织及脑脊液中SOD、GSH-PX、CAT、T-AOC和MDA活力的影响。[方法]健康成熟的新西兰大耳兔,以1 ml/kg的剂量单次灌胃给入左卡尼汀,于药前和药后不同时间测定血浆、脑组织和脑脊液中SOD、GSH-PX、CAT、T-AOC和MDA活力。[结果]给药后血液、脑组织及脑脊液SOD、GSH-PX、CAT、T-AOC活性较给药前显著升高(P0.05);而MDA含量较给药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左卡尼汀口服液在家兔体内具有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灵芝草提取物的体内抗氧化活性.[方法]以灵芝草提取物为原料,选用生理盐水为载体,Vc,下标作阳性对照,分别对小白鼠灌胃不同剂量的灵芝草提取物;30 d后,测定小白鼠的血清、肝脏及心脏中总抗氧化力(T-AOC)、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的活力及丙二醛(MDA)和羟自由基含量,评价其体内抗氧化能力.[结果]灵芝草提取物可以显著提高小白鼠血清、肝脏及心脏中的总抗氧化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和谷胱甘肽(GSH).在20 ~ 500 kDa和10 ~ 20 kDa区间的提取物抗氧化效果最好.[结论]灵芝草具有一定的体内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标]研究石榴皮多酚小鼠体内抗氧化活性.[方法]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十只;测定各组小鼠血清及肝脏组织中蛋白质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结果]石榴皮多酚可以提高小鼠血清和肝脏组织中蛋白质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并且可以降低血清和肝脏组织中的丙二醛(MDA)含量.[结论]石榴皮多酚具有体内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乳房炎是危害奶牛健康最严重的疾病,常造成奶牛乳汁体细胞数升高和细胞因子水平改变.白头翁皂苷B4是中药白头翁的主要成分,具有抑菌、抗炎、抗氧化和增强免疫力等功能.对临床型乳房炎奶牛注射白头翁皂苷B4注射液,为探究白头翁皂苷B4对临床型乳房炎奶牛乳汁SCC、酶、炎性和抗氧化因子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规模化奶牛场2~3胎次泌乳高峰期健康中国荷斯坦奶牛(对照组,不注射药物)和临床型乳房炎奶牛(试验组)各12头.乳房炎发病当天记为第0天,按0.05 mL/kg连续颈部肌肉注射白头翁皂苷B4注射液6 d,1次/d,并观察临床疗效至第12天.分别使用体细胞检测仪和ELISA法检测各组奶牛第0、1、3、5、7、9、11天乳汁SCC和乳清酶LDH、NAG、ALT、AST、ALP、ACP,炎性因子IL-1β、IL-6、IL-8、TNF-α,抗氧化因子T-AOC、GSH-Px、SOD、CAT、MDA含量,并应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临床型乳房炎奶牛乳汁SCC,乳清酶LDH、NAG、ALT、AST、ALP、ACP,炎性因子IL-1β、IL-6、IL-8、TNF-α、脂质过氧化物MD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随治疗时间推移显著下降(P<0.05);而抗氧化因子T-AOC、GSH-Px、SOD、CAT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并随治疗时间推移显著上升(P<0.05);第11天时除ALP显著高于对照组外(P<0.05),其余指标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白头翁皂苷B4可显著降低临床型乳房炎奶牛炎症反应和乳汁SCC,促进乳酶恢复正常水平,增强乳腺抗氧化能力,是治疗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牛初乳冻干粉(LBC)和复合制剂对维甲酸所致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抗氧化作用.[方法]以维甲酸灌胃14 d建立小鼠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在造模的同时给予LBC和复合制剂.动物处死后,测定股骨矿物元素含量和血清生化指标,分析血液和脏器S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LBC和复合制剂能明显抑制骨质疏松症小鼠骨Ca、P和Zn的丢失.LBC和复合制剂能显著提高血液SOD活性,降低血液、肝脏、肾脏和睾丸MDA含量.LBC能提高肝脏、脾脏SOD活性;复合制剂能显著提高脾脏、睾丸SOD活性.LBC和复合制剂能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结论]LBC及复合制剂能抑制骨矿物元素的丢失,提高血液和主要组织的抗自由基损伤的能力,对骨质疏松症有较好的改善和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周建忠  张亮  吴伟 《安徽农业科学》2022,50(4):95-97+109
[目的]研究植物提取物姜辣素及其与牛磺酸的复合制剂对高温下加州鲈鱼抗氧化应激能力的影响。[方法]当水温为30~33℃时,采用3.0 mg/L的姜辣素及其与牛磺酸的复合制剂水体泼洒,每2 d使用1次,连续10 d;按0.1%的添加量将其添加到加州鲈鱼饲料中,每天投喂2次,连续喂养20 d。采集加州鲈鱼肌肉和肝脏组织样本,采用比色法测定其肝脏和肌肉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当水温为30~33℃时,与10 d相比,加州鲈鱼养殖20 d时其肌肉和肝脏组织中的T-AOC以及SOD、CAT和GSH-Px活性有所下降,而MDA含量有所上升。采用姜辣素、姜辣素+牛磺酸复合制剂水体泼洒10 d后,加州鲈鱼肌肉和肝脏组织中的T-AOC以及SOD、CAT和GSH-Px活性有所上升,而MDA含量有所下降。饲料投喂20 d后,加州鲈鱼肌肉和肝脏组织中的抗氧化应激指标均发生了显著变化(P<0.05),T-AOC以及SOD、CAT和GSH-Px活性显著上升,MDA含量则显著下降。[结...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大鼠关节炎模型,探讨狭鳕鱼皮胶原蛋白肽对大鼠关节炎模型的抗氧化和抗炎机理.[方法]采用切断左侧髌韧带及跟腱法建立大鼠关节炎模型;治疗组给予不同剂量的狭鳕鱼皮胶原蛋白肽灌胃;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关节软骨的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中氧化损伤相关指标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采用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IL-1)的含量.[结果]狭鳕鱼皮预防组、狭鳕鱼皮剂量Ⅰ组、狭鳕鱼皮剂量Ⅱ组关节软骨的损伤得到改善,骨关节炎大鼠血清中的MDA、NO的含量明显降低,SOD和T-AOC的活性有所提高,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各剂量狭鳕鱼皮组大鼠血清中TNF-α和IL-1的含量都有所降低.[结论]狭鳕鱼皮胶原蛋白肽可以有效缓解大鼠骨关节炎的症状,其机制可能与调控体内的氧化-抗氧化的平衡体系以及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枣实蝇(Carpomya vesuviana Costa)在吐鲁番高温的适应性机制,分析枣实蝇蛹逆境适应性,从生理生化角度解释枣实蝇蛹耐热性。【方法】 通过温度胁迫处理枣实蝇的蛹,分别测定其体内的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丙二醛(MDA)等在45、43、41、37、33、28(CK)、4、0℃处理3、6和9 h下的活性,分析枣实蝇体内抗氧化物酶系统变化。【结果】 高温和低温胁迫下枣实蝇蛹体内的MDA含量都较CK(28℃)显著升高,33℃/6 h时MDA含量最高,0℃/9 h时MDA含量最低(0.039±0.012) nmol/(mg protein);枣实蝇蛹遭受热胁迫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0℃/9 h下最高、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4℃/9 h下最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41℃/9 h下最高,在低温0、4℃和高温41℃下出现三个峰值;故抗氧化物酶活性在低温区0~4℃和高温区41~45℃的峰值后显著降低,此降低趋势在处理温度33~37℃下不显著;总抗氧化能力(T-AOC)活性在41℃/6 h下最高,且在较高或较低温度下均能保持较高的活性值,稳定地发挥着抗氧化胁迫的作用。【结论】 在极端温度下,热胁迫对枣实蝇的蛹产生极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空运过程中影响克氏原螯虾存活率的关键环境因子,为有针对性地进行空运前预处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模拟克氏原螯虾空运条件,将克氏原螯虾放入泡沫箱中,加入冰瓶后进行完全密封(密封组)或打孔通气(打孔组)。模拟空运过程实时监测泡沫箱内的含氧量、温度和相对湿度;模拟空运18 h后采集克氏原螯虾的血清、肝胰腺、鳃丝及中肠等组织样品,分别测定血清溶菌酶(LZM)活性、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肝胰腺SOD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MDA含量及蛋白质羰基含量,以及鳃丝Na+K+-ATP活性;并制作克氏原螯虾肝胰腺、鳃丝及中肠组织石蜡切片,统计模拟空运结束后克氏原螯虾的存活率。【结果】在模拟空运过程中,相对湿度变化不明显,温度和含氧量的变化引起克氏原螯虾应激反应,是影响空运的主要环境因子。经模拟空运后,密封组克氏原螯虾血清LZM活性、PPO活性及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下同),SOD活性显著降低;肝胰腺蛋白质羰基含量、MDA含量和T-AOC水平均显著高于打孔组及模拟空运前,而SOD活性变化不显著;密封组和打孔组克氏原螯虾经模拟空运18 h后,其鳃丝Na+K+-ATP活性均显著高于模拟空运前。克氏原螯虾经模拟空运18 h后其存活率较高,但模拟空运后暂养1周发现密封组和打孔组的克氏原螯虾存活率均从第4 d开始显著下降,至暂养第7 d密封组克氏原螯虾的存活率仅为59.33%;且其鳃丝有大量附着物,微血管腔结构已完全消失,大部分呼吸上皮细胞脱落、坏死,鳃膜结构遭到破坏。【结论】温度和含氧量是影响克氏原螯虾空运存活率的主要环境因子。模拟空运对克氏原螯虾造成严重损伤且不可逆,在模拟空运结束后克氏原螯虾因自身缺乏修复能力而大量死亡。因此,实际生产中可通过在运输前投喂免疫增强剂,或在运输后优化其暂养环境等方式以提高克氏原螯虾空运存活率,进而确得其引种成功。  相似文献   

13.
舍内不同氨气浓度对肉鸡抗氧化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鸡舍内不同氨气浓度对肉鸡抗氧化性能和肉质性状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将400只21日龄健康艾拔益加(AA)肉公鸡,随机分在4个呼吸代谢舱中,每个舱为1个处理,每个处理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鸡。4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氨气浓度控制在<3 mg·kg-1,试验组氨气浓度分别控制在(25±3)、(50±3)和(75±3) mg·kg-1。呼吸代谢舱采用全自动化控制养殖环境条件。试验期为21 d,21-31 d为试验前期,32-42 d为试验后期。肉鸡采用网上平养,自由采食和饮水。分别在32 d和42 d屠宰取样,测定肉鸡血液、肌肉、肝脏的抗氧化性能以及肉质性状。【结果】1)抗氧化性能:在21-31日龄阶段,随着鸡舍氨气浓度的升高,肉鸡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呈二次曲线增加(P<0.05),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tion capacity,T-AOC)活性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呈线性增加(P<0.05);胸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和MDA含量具有呈线性增加的趋势(0.05<P<0.10),而T-AOC活性呈线性降低(P<0.05);腿肌T-AOC活性有呈线性增加的趋势(0.05<P<0.10),75 mg·kg-1氨气处理组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肉鸡肝脏CAT活性具有线性降低的趋势(0.05<P<0.10),MDA含量呈现线性增加(P<0.05)。在32-42日龄阶段,随着鸡舍氨气浓度的升高,肉鸡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呈二次曲线降低(P<0.05),CAT活性呈线性降低(P<0.05),50 mg·kg-1氨气处理组S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胸肌CAT活性呈线性增加(P<0.05),T-AOC活性呈二次曲线降低(P<0.05);腿肌GSH-Px活性呈二次曲线增加(P<0.05),75 mg·kg-1 氨气处理组腿肌SOD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肝脏T-AOC活性具有呈二次曲线增加的趋势(0.05<P<0.10),GSH-Px活性呈线性降低(P<0.05)。(2)肉质性状:在21-31日龄阶段,随着氨气浓度的升高,肉鸡胸肌剪切力和肉色b*值呈线性降低(P<0.05),L*值呈线性升高(P<0.05);腿肌肉色L*值呈线性降低(P<0.05),肉色a*值和宰后24 h的pH值呈二次曲线增加(P<0.05),b*值具有线性降低的趋势(0.05<P<0.10)。在32-42日龄阶段,随着氨气浓度的升高,肉鸡胸肌剪切力和肉色a*值呈线性降低(P<0.05),b*值与屠宰后24 h肉质pH值均呈线性升高(P<0.05),50 mg·kg-1氨气处理组胸肌肉色L*值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宰后45 min腿肌pH具有呈二次曲线增加的趋势(0.05<P<0.10)。【结论】鸡舍高浓度氨气可降低肉鸡的抗氧化能力,影响鸡肉品质,且随氨气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强,具有时间累加效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脂多糖(LPS)诱导猪空肠上皮细胞(IPEC-J2)来建立氧化及炎症模型,分析豆腐果苷(HEL)抗炎及抗氧化的作用机理。【方法】试验分为5组:对照组,LPS组,HEL(25、50和100 μM)+LPS组。【结果】HEL会显著降低炎性因子TNF-α、IL-1β和IL-6在mRNA水平的表达;LPS会显著提高氧化相关蛋白(Nrf2和HO-1)的表达和抗氧化酶(SOD和CAT)的活性,显著减少氧化产物(MDA)的含量,HEL表现出相反的结果,显著降低了Nrf2和HO-1的表达量和SOD和CAT的活性,显著增加了MDA的含量。【结论】HEL会缓解LPS所引起的IPEC-J2细胞的氧化及炎性损伤,一定程度上保护细胞免受伤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饲粮添加葡萄籽原花青素(grape seed procyanidins, GSPs)和维生素E(vitamin E,VE)对氧化应激仔猪生长性能、血清氧化还原状态及肝脏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24头28 d的断奶仔猪(L×Y),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NC组和Diqaut组饲喂基础饲粮,GSPs+Diquat组和VE+Diquat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 mg•kg-1 GSPs和50 mg•kg-1 VE的试验饲粮。在试验第10 d对Diquat组、GSPs+Diquat组和VE+Diquat组试猪腹腔注射Diquat(10 mg•kg-1), NC组注射生理盐水。试验期为17 d。【结果】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注射Diquat导致仔猪生长性能,血清和肝脏抗氧化能力以及肝脏ALT和AST活性显著降低(P<0.05),血清ALT和AST活性显著升高(P<0.05);饲粮添加100 mg•kg-1 GSPs或50 mg•kg-1 VE 均显著改善应激仔猪血清GSH-px活性和抗 能力及肝脏ALT和AST活性(P<0.05),降低血清ALT、AST活性和MDA含量(P<0.05)。与此同时,GSPs还显著增加仔猪血清SOD活性、抗•OH能力及肝脏T-AOC和抗•OH能力(P<0.05),降低肝脏MDA含量(P<0.05)。【结论】饲粮添加100 mg•kg-1 GSPs或50 mg•kg-1 VE均能有效缓解Diquat所致仔猪氧化应激,且在血清和肝脏抗氧化方面GSPs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油菜素内酯对苦瓜抗冷性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源油菜素内酯(BR)对低温胁迫下苦瓜幼苗生长和抗冷性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10-2mg/L BR喷施苦瓜幼苗叶片,在低温胁迫下测定处理和对照(清水)的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POD和SOD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在低温胁迫条件下,对照与BR处理的SOD和POD活性、MDA、可溶性蛋白及可溶性糖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胁迫第4d达到最高;电导率和Pro含量呈上升趋势,而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低温胁迫下,与对照相比,BR处理可以明显降低叶片电解质的外渗,减缓叶片MDA含量的降低和叶绿素的降解,提高叶片SOD、POD的活性及可溶性蛋白、Pro和可溶性糖含量,减少叶片萎蔫面积和死亡率.[结论]低温胁迫条件下,外源BR处理通过调节苦瓜叶片的生理代谢,稳定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增强植株抗低温胁迫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中药复方对长江鲟幼鱼抗氧化和抗应激指标的影响,筛选能有效提高长江鲟幼鱼免疫力及抗病力的中药复方,为中药在长江鲟养殖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17味中药按照中药配伍理论设计4种中药复方,分别是复方I(鱼腥草:金银花:大黄:茯苓:甘草︰黄芪=3:3:1:2:1:2)、复方II(板蓝根:大黄:五加皮:党参=3:3:4:3)、复方III(金银花:杏仁:贯众:大青叶:山豆根:桔梗=3:2:2:2:3:2)、复方IV(黄芪:黄柏:甘草:山楂:五味子:大黄:党参=3:3:1:2:2:2:2),以不添加中药为对照组,按0.5 g/kg的添加量进行长江鲟幼鱼饲喂试验,并于第7和第14 d采集血样测定各项血清生理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复方I组和复方II组可不同程度地提高长江鲟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物酶(POD)、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热休克蛋白70(HSP70)含量,降低丙二醛(MDA)含量,但仅部分指标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下同);复方III组和复方IV组可明显提高长江鲟血清SOD、CAT、GSH-Px、POD、AKP活性及T-AOC,降低MDA和皮质醇(COR)含量,且大部分指标与对照组的差异达显著水平。相关分析结果表明,SOD活性与GSH-Px活性及T-AOC、POD活性与GSH-Px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POD活性与SOD活性、CAT活性及T-AOC呈显著正相关,SOD活性与COR含量、T-AOC与COR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GSH-Px活性与COR含量、T-AOC与MD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在基础饲料中添加适宜的中药复方对长江鲟幼鱼抗氧化和抗应激能力有显著促进作用,尤其以复方III(金银花、杏仁、贯众、大青叶、山豆根、桔梗)和复方IV(黄芪、黄柏、甘草、山楂、五味子、大黄、党参)的效果最佳,可有效缓解长江鲟幼鱼机体面临的应激反应,达到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明确饥饿与复投喂对长江鲟肝脏、肠道和肌肉抗氧化功能的影响,为揭示其对环境胁迫的生理适应机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120尾体重相近(60.532±0.284 g)、健康、活力好的长江鲟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分别进行0、3、7和14 d饥饿再复投喂14 d,试验结束后检测长江鲟肝脏、肠道和肌肉的各项抗氧化指标,包括丙二醛(MDA)含量、蛋白质羰基(PC)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谷胱甘肽(GSH)活性及抗超氧阴离子(ASA)和抗羟基自由基(AHR)能力。【结果】在饥饿期间,长江鲟肝脏MDA含量、GST活性、GSH-Px活性和GR活性均随饥饿胁迫时间的延长显著下降(P<0.05,下同);肠道GR活性和GSH活性也随饥饿胁迫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MDA含量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CAT活性、GST活性和GSH-Px活性则先下降后上升;肌肉MDA含量和PC含量呈先显著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CAT活性以饥饿14 d后最高,GR活性、GSH活性及ASA能力均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复投喂后,长江鲟肝脏GSH-Px活性呈显著下降趋势,GR活性的变化趋势与GSH-Px活性恰好相反;肠道PC含量随饥饿胁迫时间的延长而显著下降,CAT活性、GST活性、GSH-Px活性和GR活性则先升高后降低,说明其肠道抗氧化能力在饥饿7 d复投喂14 d后显著上调;肌肉MDA含量、PC含量、SOD活性和AHR能力均呈显著下降趋势,CAT活性、GST活性和GR活性则以饥饿14 d复投喂14 d的最高。【结论】饥饿会抑制长江鲟体内抗氧化能力,随着饥饿胁迫时间的延长,其体内通过调动不同抗氧化酶活性逐渐形成新的氧化平衡以维持正常生理状态;复投喂后由于营养物质得到补充,促使鱼体各项生理机能得到恢复,一定程度上缓解饥饿产生的氧化应激并形成新的氧化平衡。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自由基在山羊内毒素血症发病机理中的作用,将48只山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分别为生理盐水对照组(SL)、内毒素组(LPS)、氨基胍保护组(LPS+AG)和氨基胍组(AG).分别在处理后第3和6 h每组各宰杀6只,制备心肌组织匀浆,检测心肌中总超氧化物岐化酶(T-SOD)、铜锌超氧化物岐化酶(Gu-Zn-SOD)、锰超氧化物岐化酶(Mn-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内毒素血症时山羊心肌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CAT活性和T-AOC降低,MDA含量明显升高,而氨基胍保护组超氧化物岐化酶、CAT活性和T-AOC以及MDA含量与内毒素组差异显著(P0.05).该试验表明由于自由基的增多而引起的脂质过氧化损伤在山羊内毒素血症发病机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氨基胍可有效拮抗脂质过氧化造成的损伤.  相似文献   

20.
高温胁迫对枣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酸枣和灰枣实生苗对高温胁迫的适应机制。【方法】以酸枣和灰枣穴盘苗为材料,研究45℃高温处理不同时间(0、1、3、5 d)对枣叶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以及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高温处理不同时间下,酸枣苗叶片相对电导率仅在高温处理第5 d显著增加,较对照提高18.1%,叶片MDA含量变化不显著,灰枣实生苗叶片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显著升高,细胞膜系统受损严重。随着高温处理时间的延长,酸枣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先下降后上升,脯氨酸、SOD和CAT活性显著升高,灰枣实生苗叶片可溶性糖、SOD活性先下降后上升,脯氨酸和CAT活性显著升高。高温处理下酸枣和灰枣实生苗叶片可溶性蛋白、POD活性变化不大。高温处理显著降低酸枣和灰枣实生苗叶片光合色素含量,酸枣叶片光合色素含量下降幅度较灰枣实生苗小。【结论】随着高温胁迫时间的延长,酸枣和灰枣实生苗叶片可溶性糖、脯氨酸、SOD和CAT活性均提高,光合色素含量均下降,并且酸枣叶片细胞膜稳定性较灰枣实生苗强,光合色素下降幅度较灰枣实生苗小,耐热性较灰枣实生苗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