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竹材苯酚液化物及其甲醛树脂的FT-IR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法分析了竹粉在苯酚溶剂作用下酸催化液化产物的化学结构,以及液化物-甲醛树脂胶黏剂的结构特征.分析表明:竹材苯酚液化物的FT-IR图谱在1595.32~1512.70 cm-1处C=O伸缩振动、C=C伸缩振动、芳环骨架振动增强,在 1360.77 cm-1 处面内O-H弯曲振动、1028.62 cm-1 伯醇C-O伸缩振动及手纹区有强吸收峰;1512.70 cm-1处酚类C-O吸收及832.79~691.68 cm-1 处吸收带增强.竹材苯酚液化物-甲醛树脂和普通酚醛树脂的FT-IR图谱非常类似. 相似文献
4.
5.
6.
7.
竹材液化物碳纤维原丝优化制备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竹材液化物碳纤维原丝的优化制备工艺,笔者以合成剂用量、合成升温时间、合成温度以及纺丝速率作为原丝优化制备工艺的影响因素,进行正交实验。测定了不同实验条件下的原丝直径与力学性能;采用极差分析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得到原丝的优化制备工艺条件:纺丝速率为800r/min,合成温度为120℃,合成剂用量为5%,合成升温时间为30min。 相似文献
8.
9.
竹材热解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热重分析(TG)仪,在氮气的氛围中,加热速率分别为5、10、20、30和Fa40℃/min.热解温度40~500℃下,对竹材不同部位的外、中、内三层热解过程进行了研究。不同形状大小竹材的热解实验表明,传递现象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很小。TG结果表明,竹材热解可认为是两步的反应过程。通过假设竹材热解反应的反应级数,对TG实验数据回归关联,根据回归线性相关度,筛选合理的反应级数,建立竹材热解动力学模型。计算结果发现,热解反应级数与加热速率有一定的关系,一般为1.5或2级;热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和频率因子呈现很强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0.
以磷酸浓度、升温速率、稳定化温度以及稳定化时间作为竹材碳纤维原丝稳定化工艺的影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测定不同试验条件下的原丝力学性能,采用极差分析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得出最优的稳定化工艺条件为:磷酸浓度18.5%,升温速率5℃/h,稳定化温度85℃,稳定化时间2h。 相似文献
11.
对炭化温度在300~1 000℃之间的竹质碳纤维原丝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原丝在300~1 000℃之间均出现了(002)衍射峰和(100)衍射峰,且随炭化温度的升高原丝难以石墨化,但其类石墨微晶结构随着炭化温度的升高逐渐趋于规整和有序。300~600℃是原丝孔隙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的区间,600~1 000℃间原丝的孔隙结构变化较小;300℃以下原丝的热失重率为5.07%,300~600℃间的热失重率达到41.20%,600~1 000℃间的热失重率仅为3.33%。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为了考察碱/炭比、炭化温度以及活化温度对活性炭纤维孔结构的影响,以木粉为原料经液化、纺丝、固化、炭化及KOH活化工艺过程制备了木材苯酚液化物活性炭纤维;采用正交实验方法优化了活性炭纤维制备工艺。结果表明:诸因素中的显著性依次为活化温度〉炭化温度〉碱/炭比;优化组活性炭纤维的比表面积为1546m^2/g;400℃炭化温度下制备的活性炭纤维具有较高的中孔比率。 相似文献
16.
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测定毛竹粉、竹材液化物、经不同合成温度合成的纺丝液以及不同稳定化时间处理制得的原丝,获得其红外光谱图谱,在此基础上进行竹质碳纤维原丝制备过程中化学基团变化的研究,进而为优质竹质碳纤维原丝的制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