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2BTRH-5型红松播种机实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BTRH-5型红松播种机采用交错式凸齿柔性护种排种装置,可实现床作精少量播种作业,彻底解决了长期以来一直无法解决的排种器伤种、伤芽等问题,机具的作业质量和作业效率也有显著提高。整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造成本低。性能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机具的作业质量比手工作业显著提高,生产率提高了4倍以上,作业成本比手工作业减少了2倍以上,节约良种30%以上,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
林木种子带精量播种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木种子带精量播种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林业育苗播种技术,该项技术按照我国的林业育苗技术规程的相关要求进行研发设计,适用于苗圃落叶松、樟子松、云杉等树种的常规床作育苗播种作业.试验结果表明:可显著节约良种,减轻劳动强度,降低作业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出苗均匀规则,疏密合理,便于苗期管理,有利于苗木生长及提高苗木质量.实现了林木育苗播种作业的工厂化和集约化生产.  相似文献   

3.
林业排种器实验台是排种器的研发设计和性能试验的关键设备。国家林业局哈尔滨林业机械研究所研发的新型林业排种器实验台结构新颖独创,效果直观,性能可靠。试验结果表明:该实验台可以模拟自带动力驱动和地轮驱动的林业播种作业,对不同种类播种机的安装适应性好,数据测量准确,使试验结果具有可比性,为试验选型、性能质量的评定与推荐提供了依据。同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试验成本。  相似文献   

4.
2MCX-1100型精细筑床机采用土壤颗粒大小分区成形装置实现土壤精细作业,解决了我国现有机型存在的消耗功率大、床体土壤分布不合理、旋耕部件缠草以及悬挂架下拉杆档土等问题,可为育苗播种和苗木移植作业提供良好的土壤条件。通过性能和生产试验表明:该机作业质量显著提高,生产率提高了60%以上,作业成本则降低了30%以上,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一定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5.
播种机具。小麦精密播种机具需加强部件研究,提高产品性能。玉米、大豆等中耕作物的精密播种机品种少、性能低,急待改进。小型机械式排种精密播种机应发展采用气力式排种部件的大中型精密播种机,实现单粒精密播种。随着牧草面积不断扩大,牧草播种机具需求十分迫切。 新型驱动型耕地机具和联合作业机具。今后需要发展多种型式的驱动型机具,包括驱动型土壤翻耕机具、大耕深旋耕机、驱动耙等耕整地机具,以及耕、整地联合作业机具和整池、施肥与播种联合作业机具等。 旱作农业耕作机械。保护性耕作及旱作保墒技术是“十五”期间我国旱作农…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民航西南航空公司和四川省营林调查队共同组织的“运十二型飞机高原地区播种造林作业技术研究”课题,于1988年4月20~24日在四川省茂县安土播区进行试验.共飞行10架次(其中空中巡视两次),飞行20小时零1分.试验区有种面积成数89.9%,落种密度为8.9粒/m~2,播种质量达到部颁85%以上的规定,试验取得圆满成功,其重要意义在于:首次使用国产运十二试播成功.证明了这种飞机完全胜任我国高原地区飞行作业,填补了伊尔型和运五飞机退役而造成的空白.同时,通过试验获得了运十二飞机及新型喷撒设备的播种作业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7.
西藏林芝地区巨柏育苗与造林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2004—2005年进行了播种与扦插2种方式的巨柏育苗与造林试验,结果表明:播种育苗不宜过早,覆土不宜过厚;扦插育苗选择嫩枝作为插穗有利于形成愈伤组织,生根粉对愈伤组织无明显作用;选择3月份并以穴状整地植苗造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该点播机可暗式给水,同时耕作两垄以上,能一次完成松土、灌水、施肥、播种、覆土、镇压六项作业,并可以安在牵引式或悬挂式拖拉机上。该机由连接部件、松土铲、灌水器、施肥机构、排种机构、覆土器、镇压器等组成。介绍了所研制点播机的结构及参数。  相似文献   

9.
2ZYZ-20型自行式苗木移植机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ZYZ-20自行式苗木移植机应用横格式苗木移植新方法,实现了苗木高密度移植作业机械化;底盘采用通用的可拆动力系统,使设备整体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控制,提高了通用性和配套性;行走装置采用橡胶履带,使机组附着力增大,打滑率减小,设备作业平稳可靠。样机性能试验及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该机的作业成本比人工作业减少20%~30%,生产率是人工定额作业的4倍左右,优质苗木的产出率提高15%以上,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种植花生都依赖手工起垄、点播,给广大花生产区的农民造成劳动强度大,容易错过墒情等影响。由山东省莱州市沙河南郑农具制修厂和莱州市尧舜农具研究实验站共同研制成功的ZBHD—Z型多功能花生精量播种机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该机具有自动造墒起垄、施肥、播种、喷除草剂、覆膜、膜上盖上等功能。与小四轮配套使用,只需一人操作,一次完成整套工序。每小时播种花生3亩~4亩,双行播种。排种器采用内侧囊种式排种方式,排种双粒率在80%以上(且双粒最大间隔不超过2厘米),破碎率0.2%,空穴率为0。此机花生播种深度8厘米~…  相似文献   

11.
油锯锯切效率和锯切耗油率测定的基本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论述采用专用的锯切试验机测定油锯锯切效率和锯切耗油率的基本方法。专用试验机结构紧凑、进锯机构摩擦阻力小,可以获得工程级测定精度。并能同步测定锯切效率和锯切耗油率。  相似文献   

12.
采用HY-35型软X-射线仪对杉木、柳杉,马尾松和香椿等15个树种的种子进行摄影,并进行定位发芽试验。根据各树种种子X光片的成像特征,得出各树种种子各等级的判定粒效(百分比)。将各等级种子进行合理累加,用差异最小的值估测发芽率,其结果与定位发芽试验所得发芽率基本相符。由此认定,此法可以作为测定林木种子发芽率的重要方法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以杉木不同类型种子园、优良家系等良种为材料,进行不同途径良种的造林对比试验.从4年生和18年生试验林的2次生长量调查情况反映出不同途径良种的生产力水平是不同的.4年生时生长较快的前10位良种到18年生时的中选率只有60%;18年生时开化种源种子园的那坡小区混系种子、长乐1.5代混系种子、龙泉双系种子园混系种子及湘零陵9、龙泉15、龙泉5优良家系种子造林的林分平均单株材积遗传增益分别为80.9%、54.5%、49.1%、42.0%、38.9%、33.5%;按种源类别统计,龙泉双系种子园材积生长量最大,遗传增益达到49.1%,长乐1.5代种子园、种源种子园和本省(浙江)选优良家系的遗传增益也在30%以上,而从外省未经子代测定而收集到的15个优树无性系的遗传增益仅为0.8%.为获得高增长的遗传改良效益,用真正优良的优树无性系2个或多个配置,是营建杉木高级种子园较理想的模式.  相似文献   

14.
将当年自然成熟的五味子鲜浆果洗出的种子,用室温水浸种,72 h后混砂2倍,先室内暖湿层积催芽60-65天,后室外坑内低温湿润层积催芽150天,再室内暖湿层积催芽15天,于5月中旬播种。经检验,种子露白和种子胚根微露的粒数之和占供检种子中优良种子粒数的82.42%-94.44%;播种后40天,床播出苗率为75.4%,盆播出苗率为88.2%。  相似文献   

15.
叙述了一种新型的倾斜轨道运输车断绳安全保护装置——楔形增力断绳安全装置的工作原理,讨论了装置的设计计算,并结合实例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具有结构紧凑,质量轻,动作灵敏、迅速,锁紧安全可靠等优越的技术性能。  相似文献   

16.
播种基质与催芽方法对迎红杜鹃出苗率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迎红杜鹃种子为材料,采用双因素4次重复随机排列试验设计进行了不同播种基质和不同催芽方法对播种出苗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基质与不同催芽方法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迎红杜鹃播种出苗率均有显著影响.其中,以播种基质为腐殖土与沙混合,比例为2∶1,上面再铺一层1 cm厚粉碎的旱苔藓,催芽方法为播种前10d混湿沙,种沙比为1∶6,置于温室或小拱棚内摊开,每天翻动2次并适时喷水这个组合出苗率最高.  相似文献   

17.
以优树种子为材料,进行播种育苗试验的结果表明:秋播效果优于春播,收集种子后混沙撒播效果最好,出苗率90%以上。以5株优势木对比法为依据,确定了钻天柳优树选择标准为:胸径、树高及单株材积分别大于5株优势木平均值的1.1、1.12及1.29倍。  相似文献   

18.
We characterized the effects of KNO3 pretreatment and germination temperature on dormancy breaking and germination of mature mountain ash seeds. Seeds treated with KNO3 and germinated at 25 ℃ followed by 5 ℃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germination percentages and germination potentials (51% and 49%,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controls. These treated seeds also exhibited reduced germination initiation times (minimum of 48 days), and elevated germination rate indices (up to 97). The germination of seeds subjected to long-term cold storage (2 years at 0-5 ℃) was also significantly improved by 3 days of 4% KNO3 pretreatment before germinating under a variable temperature regimen (5 ℃ followed by 25 ℃, and followed by 5 ℃). Germination percentages and germination potentials for these cold-stored seeds reached 67% and 54%, respectively, and the germination rate index increased to 126.99. Pretreatment of mountain ash seeds with KNO3 represents a practical, effective, and pollution-free method for improving germination, and can be implemented easily within a variety of nursery settings.  相似文献   

19.
林木种子介电常数的无损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一套林木种子介电常数的无损检测装置,提出了一种能够有效消除某些测量误差的测试方法。对林木种子的实际测试表明,种子的介电常数测试对介电分选理论有着很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