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河南省林木生物质能源的现状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木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是生物质能源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介绍了我省林木生物质能源资源的发展现状、开发利用等,针对林木生物质能源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加快我省林木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的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2.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用于指导林木生物质能源发展,是改善能源结构,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文章分析了低碳经济和林木生物质能源的内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论述了河南省林木生物质能源资源总量、分布;主要林木生物质能源树种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资源调查评价、开展战略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加大研发力度、启动示范工程等方面分析了低碳视角下河南省林木生物质能源资源现状、趋势及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来飞  米锋 《世界林业研究》2020,33(2):106-111
我国林木生物质能源十分丰富,适宜发展林木生物质发电产业。但是目前林木生物质发电产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产业发展模式还不够成熟,产业潜力未被充分挖掘。文中基于产业模式相关研究基础,结合我国林木生物质发电产业发展实践,设计了更为全面系统的林木生物质发电产业发展模式,根据政府对产业发展介入力度不同,将产业发展模式分为萌芽期(政府主导型产业发展模式)、成长期(政府引导型产业发展模式)、成熟期(政府规制型产业发展模式),并从资源、经济、社会、环境、技术5个方面论证林木生物质发电产业发展的可行性、有效性和持续发展的稳定性,以期为国家主管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5.
中国林木生物质能源潜力测算及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各省份林业统计数据,文中利用自下而上分析方法测算了中国林木生物质能源的资源潜力,并对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3—2013年中国林木生物质能源资源潜力由0.78亿t标准煤增长到1.05亿t标准煤,20年间增长了34.62%;从资源构成来看,灌木平茬剩余物和采伐剩余物是林木生物质能源的主要供给来源;从区域变化来看,不同省份资源潜力呈现明显差异,但全国平均水平的逐步提高并非个别省份资源潜力大幅度提高使然,而是绝大部分省份资源潜力的共同增长促成了平均水平的连年提高。  相似文献   

6.
“未来林木生物质能源发展的方向是产业化。”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宋维明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反复强调了这一点。他认为,要在借鉴国外政策、经验的基础上,尽快出台新的资源政策、技术政策、投资政策、市场政策,以加速我国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7.
林木生物质能源发展现状与前景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长期以来,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化石燃料一直是人类消耗的主要能源,但化石能源的短缺及其燃烧时所产生的有害物质严重影响着世界资源的安全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维持和促进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寻找替代能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林木生物质能源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贮存于植物中的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我国林木生物质资源比较丰富,发展的潜力和空间巨大,并已基本具备了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的宏观条件、地区条件和比较优势,但其产业化发展还要经过一个历史过程,还需要国家法律等各方面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发展林木生物质能源,可以使长期处于废弃的资源有了用途和效益,必然会促进人们培育林木生物质资源(包括灌木能源林)的积极性,还可以吸引农民投身于荒山造林绿化中,并将其作为创造经济收入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辽宁发展林木生物质能源的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短缺已成为制约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寻找新能源,特别是开发可再生能源成为解决能源危机的有效途径。林木生物质能源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该文介绍了辽宁的林木生物质能源树种,探讨了辽宁发展林木生物质能源的潜力,并提出了辽宁发展林木生物质能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生物质能源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在地球上的资源较为丰富,通常包括农作物秸秆、林木能源、沼气、燃料乙醇、油料植物、动物粪便、生物柴油和生物质燃烧发电等。  相似文献   

11.
Forest biomass resources are available in enormous quantities in China.The development of forest biomass briquetting densification fuel,which has a high calorific value,can ease the energy shortage in China.But the molding technology is still at the primary stage with many questions unresolved,such as unequal distribution of resources,imperfect technology and an inadequate mechanism of market supply and demand.There are no consistent production and quality standards to refer to,which seriously hinder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biomass molding technology.Hence,it is imperative to speed up the formulation of production standards of biomass briquetting densification fuel which not only conform to international standards,but are in accordance with national conditions in China.Drawing on the standards of biomass briquetting densification fuel in Europe,a standard system should be concerned with raw material collection,transport and storage of the end products,terminology,denomin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molding equipment,as well as with technical conditions,testing methods,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The establishment of a standard system is usefu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healthy,orderly and sustainable biomass fuel industry.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灌木生物量模型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灌木林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陆地生态系统类型, 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对国内外灌木生物量模型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从数据采集、建模方法和模型评价3个方面系统总结了灌木生物量模型研建的技术要点。数据采集主要包括样本单元数的确定、测定因子的选定和样本数据采集3部分, 其中样本数据采集又包括野外鲜质量测定和实验室干质量测定2部分。建模方法的重点是确定灌木生物量模型的结构和选择参数估计方法, 而模型评价的核心是选定合适的评价指标。文中从开展国家级森林植被生物量监测的角度提出建立灌木生物量模型的有关建议, 即首先要确定合理的建模样本单元数, 再选择合适的灌木生物量建模技术方法, 还要重视对所建模型的评价, 给出模型的预估精度指标。  相似文献   

13.
证据显示印度喜马偕尔北部的喜马拉雅州森林生物量大量减少。政府通过局部测定核查了森林生物量减少情况。本文以树木生物量来衡量森林退化,评估了主要用地类型内森林生物量的现状,检查了森林可持续性。结果表明,保育林分树木地上部最大生物量平均为1158t·hm-2,保护林、休耕地、耕作非灌溉地、草地、果园和耕地灌溉地的平均生物量依次是728,13,11,8,5和3t·hm-2。当地农民用于烧柴、马料或其他用途的树木生物量仅占可获得的生物总量的0.31%。现在的取用水平只能在短期内维持森林可持续性,从长期来看森林再生不足。采用对数生长模型对未来30年的森林生物量进行料模拟,并通过敏感性分析对影响系统行为的输入变量的相对显著性进行了分析。拟合模型强调了未来的森林资源降低不可避免。政府部门应该积极响应,出台相应政策才能有效地保护森林资源。  相似文献   

14.
森林生物量的估算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总结分析生物量模型(包括相对生长关系和生物量-蓄积量模型)和生物量估算参数这2类常用的生物量估算方法,提出今后我国在森林生物量估算领域的研究重点:1)整合经验相对生长方程;2)系统研究生物量估算参数的规律性及其不确定性;3)构建以传统估算方法和3S技术相结合的生物量估算系统.  相似文献   

15.
森林生物量与生产力研究综述   总被引:39,自引:2,他引:39  
森林生态系统在维护全球碳平衡中有着重要作用,其生物量和生产力是研究生态系统碳平衡的基础数据,进一步推动了森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的研究。阐述了森林生物量和生产力形成的生理生态学基础,不同森林类型的生物产量、区域分布格局,森林经营对生物产量的影响、研究方法和模型等。在多尺度上,采用先进的研究手段,围绕资源环境等热点问题来研究森林生物量和生产力,实现数据共享和网络化是森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森林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述了我国森林生物量的研究内容及方法,对乔木层、林下植被、凋落物、粗木质残体、根系以及区域尺度的生物量研究进行了总结,概述了直接收获法、回归模型、平均换算因子法等常见的森林生物量估测方法.最后提出当前我国在研究重点分布、基础数据采集以及空间尺度转换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森林生物量研究在遥感监测等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国际森林资源监测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21世纪国际森林资源监测的现状进行了综述,包括监测体系、监测内容、监测方法、监测手段和技术装备。从林业数字测绘技术、遥感信患传输机理和森林资源与环境信息提取技术、森林资源与环境空间信息系统开发、3S技术的森林资源与环境定量估测、森林与环境可视化技术几方面对未来国际森林资源监测的趋势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我国森林资源监测技术体系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嵌入式技术开发的掌上信息采集系统应用于森林资源信息采集,不仅能解决原始手工信息采集遇到的各种问题,而且还可以与"3S"技术紧密结合.介绍了基于OMAP3530的WEBGIS森林资源信息系统的数据传输、体系结构、功能模块和实现方法,为提高林业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满足当前"数字林业"的整体要求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文章较为系统地阐述了杭州市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状况,分析了杭州其特点与研究利用优势,针对收集保存体系建设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立木生物量建模样本数据采集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全国森林生物量监测和评估,建立适合较大区域范围的通用性立木生物量模型将成为必然趋势。从建立全国立木生物量模型的实际需求出发,对建模样本数据的采集方法进行专题研究。首先,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然后,结合大范围应用的实际情况,提出立木生物量建模样本的数据采集方法,其中:树干按上、中、下3个部分测量鲜重,再分别在1/10、3.5/10、7/10树高处各取2个圆盘样品测含水率;树冠分上、中、下3层测量鲜重,并分层各抽取3个标准枝测定枝、叶比例,再在各层标准枝(不含叶)和全部标准枝的树叶中抽取含水率测定样品;树根按全挖法测定鲜重,再分树蔸(树桩)、粗根(≥10 mm)、细根(10 mm)抽取含水率测定样品。最后,提出样本数据处理和计算的有关方法。研究成果为全国立木生物量建模样本采集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