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大豆饼肥对烤烟烟碱积累和含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黑龙江省黑钙土烟区大豆饼肥的最佳施用比例,试验研究不同大豆饼肥使用比例对烤烟烟碱积累以及分配的影响,从而为大豆饼肥的合理施用提供参考依据。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3个处理,分别为纯施无机化肥(对照)、50%大豆饼肥与50%无机化肥混合施用、100%施用大豆饼肥,3次重复。结果表明:烤烟烟碱总积累量随生育期延后逐渐增加,收获时3个处理积累量分别达到89.80、92.22、117.49 kg.hm-2,50%比例大豆饼肥处理与对照之间无显著差异,100%饼肥处理与对照间存在显著差异;100%饼肥处理茎、下部叶、中部叶的烟碱含量显著高于对照,50%饼肥处理的所有器官烟碱含量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评吸结果表明50%饼肥处理得分最高,为31.50分,对照最低,为29.00分。综合分析认为,黑龙江烟区大豆饼肥氮施用比例50%~100%为宜。  相似文献   

2.
氮磷钾肥对高羊茅生长及抗寒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氮磷钾肥对冷季型草坪草高羊茅生长、叶绿素含量及抗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PK配合施用能有效促进草坪草生长、叶绿素合成及提高抗寒性。NPK处理的叶片数、叶长及株高分别是不施氮处理的1.23、1.73和1.68倍,是不施磷处理的1.96、2.25和2.04倍。播种后100.d,NPK处理SPAD值分别比PK和NK处理高出2.53和3.14倍;越冬期NPK处理的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和电解质渗透率(EL)分别是PK处理的313.6%、36.4%和13.4%,是NK处理的104.2%、14.0%和11.6%。试验结果还表明,磷肥对草坪草生长影响最大,氮肥次之,氮磷肥缺乏均降低草坪草抗寒性;钾肥施用与否对草坪草生长及抗寒性影响不大。说明氮磷钾肥合理施用能有效改善越冬期草坪质量。  相似文献   

3.
为节约城市清洁水源,扩大再生水利用力度,确保高质量的草坪,以草地早熟禾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灌溉水源及再生水灌溉不同水分梯度下草坪草生长速率及叶绿素的变化特征。试验采用7种水分处理:清水适宜灌、混合水适宜灌、再生水充分灌、再生水适宜灌、再生水轻微干旱胁迫、再生水中度干旱胁迫、再生水重度干旱胁迫,灌水下限分别70%fc(田间持水量)、70%fc、80%fc、70%fc、60%fc、50%fc、40%fc,灌水定额相同。研究表明:不同灌溉处理下草坪草生长速率差异明显,再生水灌溉促进了草坪草的生长,草坪草生长速率与供水量成正相关;再生水灌溉下草坪草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高于清水适宜灌处理下草坪草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而再生水灌溉草坪草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在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春小麦各生育期的氮磷吸收趋势是一致的.植株的氮素相对含量苗期最高,抽穗期最低,灌浆期逐渐提高,每个时期与对照几乎相同.而绝对含量各时期是逐渐上升的,且明显高于对照;植株磷素相对和绝对含量苗期最低,拔节期急速上升.不同处理的相对含量与对照接近,绝对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同时,合理施用氮肥,不仅能促进磷素的吸收,而且能促进土壤磷的释放,改变土壤磷的形态.通过F值测定,不同氮肥品种间产量差异不显著.氮磷配合处理间差异极显著.且以尿素和硫铵组合的处理增产效果最佳.同时,在人工灌溉条件下,施肥各  相似文献   

5.
杨春江  胡钟胜  施旭  招启柏  钱志宏 《土壤》2013,45(3):399-404
为综合评价在植烟土壤上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对烤烟生长及土壤养分的效应,通过盆栽试验,比较等氮养分条件下饼肥与无机肥不同配比处理的烤烟生长、土壤养分以及氮磷流失变化.结果表明:通过增施有机饼肥,能促进烟叶生长,提高上等烟比例,增加经济效益.化肥单施在提供速效养分的同时也具有培肥土壤的能力,提高了土壤中各养分含量,但其效果低于有机与无机肥配施处理.高比例的有机肥施用量处理,土壤养分含量均高于低比例的有机肥处理.烤烟整个生育期中,淋溶液中的氮磷浓度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等氮条件下,随着配施饼肥的比例增加,土壤氮淋失量降低,而磷的流失量升高,从兼顾烤烟生长和减轻氮磷对环境污染两个角度考虑,50%化肥配合施用50%有机肥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6.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烤烟质体色素及其降解产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有机无机肥不同配施比例对烤烟质体色素及其降解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部位中,施用有机肥4个处理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比不施用有机肥处理的高,且均达到显著水平,CK3(100%芝麻饼肥)叶绿素含量最高,T2(50%无机肥+50%芝麻饼肥)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但在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比值上,T2最高,CK3最低;在新植二烯、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和质体色素降解产物总量方面,除T3(25%无机肥+75%芝麻饼肥)的中部叶以外,所有施用有机肥处理在各部位中三者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下部叶:T1(75%无机肥+25%芝麻饼肥)的新植二烯和质体色素降解产物总量、T2的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最高;中、上部叶:T2的三者的含量均最高.因此,50%无机肥+50%芝麻饼肥对烤烟质体色素及其降解产物的含量影响最大,尤其是上部叶.  相似文献   

7.
施肥方式对水稻抗病虫害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水稻自身抗病虫害能力,在不使用任何农药条件下,于上海郊区进行了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抗病虫害能力的影响试验。田间试验共分4个施肥处理:绿肥(GM)、饼肥(CM)、化肥(CF)和对照(CK)。结果表明:化肥处理小区,稻苗株高、分蘖数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和其它处理;化肥处理稻苗茎叶总氮(TN)、硝态氮(NO3--N)、可溶性蛋白质(TSP)含量也高于对照和其它处理;但在水稻生长后期,化肥处理水稻纵卷叶螟、大螟虫、纹枯病和稻飞虱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和其它处理。最终,绿肥、饼肥、化肥和对照处理稻谷平均产量分别为3.93×103、4.06×103、3.61×103、3.83×103kg hm-2。化肥处理稻谷产量不仅低于绿萍和菜籽饼处理,而且还低于对照。这表明,稻田施用化肥,虽然有利于稻苗营养生长,但在未施洒农药的情况下,其抗病虫害能力显著降低,最终产量反而低。  相似文献   

8.
生物有机肥改良连作土壤及烤烟生长发育的效应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以蚯蚓肥和有效微生物制剂堆置发酵制成生物有机肥,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生物有机肥和化肥按不同配比混合施用后对烤烟生长发育及植烟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显著促进烤烟的生长发育,以生物有机肥比例为50%时最佳,70%次之,同时生物有机肥比例为50%时烤烟产量最高;纯生物有机肥施用后烤烟的生长指标和产量均优于纯化肥处理;生物有机肥比例为30%~50%时可以促进烤烟对氮素、钾素的吸收,更有利于优质烟叶的生产;施用生物有机肥可显著提高连作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和碱解氮、速效磷及速效钾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不同氮磷肥施用量对城市景观草坪生长与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给城市景观草坪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在城市环境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氮、磷用量对景观草坪生长与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7、9、10月氮、磷用量为41.90 kg/hm2处理的叶片长度最大,分别高于对照1.58、2.46、2.62 cm,差异显著;7~10月41.90 kg/hm2处理干物质积累量最高,分别比对照提高2.79、1.78、2.32、1.89倍,差异显著,37.71 kg/hm2处理与对照之间无显著差异。41.90 kg/hm2处理的氮吸收量7~10月分别比对照提高3.93、2.50、3.59、2.66倍,差异显著,46.09 kg/hm2处理显著高于对照;41.90 kg/hm2处理的磷吸收量7~10月分别高于对照3.98、2.18、3.07、2.18倍,差异显著,8~10月37.71 kg/hm2处理与对照之间无显著差异;41.90 kg/hm2处理的钾吸收量7~10月分别高于对照4.24、2.16、3.22、2.55倍,差异显著。综合分析认为,城市景观草坪氮、磷施用量以41.90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0.
饼肥与尿素配施对烤烟生物性状及某些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研究了饼肥配施尿素对烤烟生物学性状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移栽1-50天,尿素处理的株高,叶面积系数最大,饼肥配施尿素处理次之,单施饼肥处理最小。移栽70天时,各处理对株高,茎围,叶面积系数,硝酸还原酶活性,根系体积,干重,根系总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的影响为:饼肥配施尿〉尿素〉饼肥〉对照;而对叶绿素含量,还原糖含量的影响表现为;饼肥配施尿素〉饼肥〉尿素〉对照。几种饼肥对烤烟生长,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1.
张吉立  冀金凤  王宁  王鹏 《土壤》2023,55(2):441-445
通过研究甜菜在雨养条件下施肥和施肥后补灌对甜菜干物质积累、产量、产糖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规律,可以为甜菜栽培中施肥和灌溉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在田间条件下,设置雨养无肥(对照)、雨养施肥、补灌施肥3个处理,大区试验设计,3次重复。结果表明:收获期补灌与雨养施肥处理相比显著提高了甜菜总干物质积累量和产糖量;补灌施肥、雨养施肥与无肥处理相比显著提高了地上部和总干物质积累量、产量、产糖率和产糖量;收获期补灌与雨养施肥处理相比显著降低了甜菜地下部、地上部氮吸收量和总氮、总钾吸收量,雨养施肥与无肥处理相比显著提高了总氮、总钾吸收量;收获期补灌与雨养施肥处理相比显著提高了甜菜地下部、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和总磷吸收量,雨养施肥与不施肥处理相比显著提高了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和总磷吸收量。综合分析认为,补灌与雨养施肥处理相比利于促进甜菜生长发育,提高产量、产糖量和磷吸收量,降低甜菜对氮、钾的吸收量,建议在5—6月发生季节性干旱时进行人工补灌。  相似文献   

12.
配施菜籽饼对贵州省烟叶氮素和烟碱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在黄壤烟田中配施生菜籽饼肥与腐熟菜籽饼肥,研究了不同配施处理对土壤氮素状况、烤烟氮素累积和烟碱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机氮肥配施生菜籽饼肥与腐熟菜籽饼肥均能够显著提高黄壤烟田土壤碱解氮含量,促进烤烟旺长期间的氮素运移,降低上叶部烟碱累积量。与配施生菜籽饼肥相比,腐熟后的菜籽饼肥在烤烟生育期中对土壤氮素养分的影响更加缓和、平稳,降低烤烟生长末期土壤碱解氮含量达66.4%;施用腐熟菜籽饼肥的烤烟与施用生菜籽饼肥的烤烟相比,叶部氮素累积量降低21.3%,打顶后烟碱的累积强度降低幅度达16.7%,烟碱累积高峰期延迟40 d,降低了较高叶位的烟碱累积量,从而协调烤烟叶部和烟碱累积的关系,促进烤烟正常成熟,提升烟叶品质。因此,建议黄壤植烟地区施入腐熟菜籽饼配施无机肥。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适宜于黑龙江垦区大豆-玉米轮作体系下最优的施肥模式,在黑龙江省九三管局鹤山农场科技园区进行田间定位试验,以大豆-玉米轮作体系作为研究对象,为保证一个轮作周期施肥总量不变,于大豆茬口实施减氮增磷方案,玉米茬口实施增氮减磷方案,来研究不同氮磷调控处理对大豆-玉米轮作体系作物生长、养分累积量、土壤收支平衡及经济效益的影...  相似文献   

14.
施氮量对檀香幼苗生长及养分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檀香造林推广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限制因子是缺乏优质壮苗。本文利用指数施肥方法探究氮肥供应水平对檀香幼苗生长性状、光合性能、养分积累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旨在为大批量优质檀香苗木的温室培育提供施氮技术参考。【方法】采用温室盆栽方法,按指数倍数设置施氮量,共设7个水平:0,50,100,150,200,300和400 mg/seedling,共施氮12次,施氮间隔为10天。栽培基质的水分含量用称重法控制,保持在最大持水量的70%左右。处理结束后,测定其株高、地径、生物量、根冠比、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养分含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差异。【结果】1)檀香幼苗苗高、地径、生物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施氮量为400 mg/seedling时达到最大,分别为24.37 cm、2.87 mm、1.17 g;根冠比则在施氮量为400 mg/seedling时递减到最低值0.36。2)在施氮量增加到400 mg/seedling时,叶绿素含量(Chl a+b)递增到最大值1.40 mg/g,FW,PSⅡ的最大量子产额(Fv/Fm)和表观光合量子传递速率(ETR)递增到最大值0.727、27;而叶片的最大荧光(Fm)、PSⅡ的实际最大量子产额(yield)在施氮量递增到300 mg/seedling时即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568、0.614。3)根、茎、叶总氮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氮肥农艺利用率(NAE)在施氮量为200 mg/seedling时达到最高值之后即开始下降。【结论】施氮对檀香幼苗的生长有显著影响。从生长性状、光合性能、养分积累及氮肥利用率等方面综合考虑,施氮量为300mg/seedling左右,不仅能获得较好的檀香树苗生物学性状,而且能提高氮肥的农学利用率,是檀香幼苗温室培育的适宜施氮量。  相似文献   

15.
黄腐酸对蒜套棉制度下棉花产量品质及土壤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明确黄腐酸在蒜套棉生产中棉花上的应用效果,实现棉花高产优质高效施肥,进行两季大田试验,试验设不施肥(CK)、常规施肥(BF)、常规施肥配施低、中、高量黄腐酸微生物菌剂(FA20、FA30、FA40)、常规施肥配施黄腐酸叶面肥(BFL50)、常规施肥配施低量黄腐酸微生物菌剂及黄腐酸叶面肥(FA20L50)共7个处理,研究不同黄腐酸肥料与常规肥料配施对蒜套棉制度下棉花产量、纤维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常规施肥相比,皮棉产量随着黄腐酸微生物菌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大,FA30、FA40皮棉产量较BF显著增产12.07%和22.41%,在苗期和盛花期显著提高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和速效钾含量,FA40还提高了土壤有效磷含量。(2)常规施肥配施黄腐酸叶面肥处理皮棉产量较常规施肥处理平均增产7.19%,在盛花期叶片SPAD提高7.78%,并显著提高了气孔导度和净光合速率,降低胞间CO2浓度。(3)FA20L50较FA20和BFL50皮棉产量提高7.68%~27.51%,同时提高了纤维长度、整齐度指数和断裂比强度,并提高了土壤硝态氮、铵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土壤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FA20L50处理的棉花茎和叶中氮、磷和钾总量与FA40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在铃壳中的养分总量较其他各处理提高8.96%~47.35%,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未施用黄腐酸叶面肥的处理。综上所述,常规肥料配施300kg/hm^2黄腐酸微生物菌剂与750mL/hm^2黄腐酸叶面肥处理田间施用效果最佳,能够提高棉花各生育期土壤速效养分供应,有利于养分在生殖器官中的积累,促进棉花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提高棉花产量及品质。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盐碱地棉花种植最佳施肥模式,在山东省东营市中度滨海盐碱地设置了6种施肥模式(包括不施肥对照、习惯施肥、优化施肥、一次性施肥、减量化肥以及减量化肥+有机肥),通过对棉花关键生育时期植株调查取样和测定分析,探讨了不同施肥模式对棉花养分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次性施肥处理(非控释氮和控释氮1∶2配合)与同等养分水平的优化施肥处理相比,棉花的干物质积累量和各器官氮磷含量均有显著提高,前者花铃期氮磷养分总积累量分别比优化施肥处理高23.39%和13.97%,比不施肥处理高50.98%和46.94%。减量化肥(N、P_2O_5、K_2O减量20%)+有机肥处理棉花产量最高,比不施肥处理高31.14%,比习惯施肥处理高13.37%,经济效益增长1 925元/hm~2;一次性施肥处理棉花产量与习惯施肥相近,经济效益比习惯施肥增长了279元/hm~2。籽棉产量与吐絮期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在中度滨海盐碱地采用减量化肥(N、P_2O_5、K_2O减量20%)+有机肥和一次性施肥处理措施节本增产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模式对太湖流域农田蔬菜产量及土体氮磷流失与营养累积的影响,为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太湖流域农田土体蔬菜地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径流池法进行不同施肥模式的田间小区试验。[结果]与常规施肥相比,优化施肥可减少地表径流氮磷流失量;有机肥的施用能有效抑制地表径流氮流失;与对照地相比,其他几种施肥处理均可使蔬菜植株氮、磷、钾素累积量增加。[结论]优化施肥可使研究区蔬菜产量提高31%,可使作物肥料利用率提高27%。  相似文献   

18.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黄土丘陵区山地滴灌条件下施用不同有机肥对矮化密植梨枣生长生理、 水分利用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后,枣吊、 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均与不施肥对照(CK)有显著差异(P005)。施大豆饼肥(SC)的枣吊和叶面积分别达到20.17 cm和1246 mm2/leaf,比对照提高了34.00%和44.46%,各施肥处理的叶面积指数(LAI)和冠层光截获密度均与CK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各处理的LAI的大小顺序为沼肥(BM)常规化肥(CF)羊粪(SM)大豆饼肥(SC)CK。施用有机肥提高了梨枣的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其中BM处理的达到最大,分别为22.38 mol/(m2s)和0.5014 mmol/(m2s)。施有机肥后,SC处理的瞬时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达到3.30%,较CK提高了129个百分点,且SC的土壤含水量显著高于CK和CF处理。施用有机肥可显著提高梨枣的果实产量,SC、 SM和BM处理较CK分别提高了138.52%、 49.57%和75.90%; 各有机肥处理显著改善了果实营养品质,SC处理的果实含水量较CK增加了9.15个百分点,显著高于CK,各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 固酸比、 Vc和总黄酮含量等指标均高于CK,可滴定酸的含量表现为CKSMBMSC。说明在陕北黄土丘陵区施用有机肥可有效促进矮化密植梨枣的生长发育、 提高产量,并显著改善果实品质,其中以饼肥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19.
长期施肥条件下旱作农田土壤水分剖面分布特征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利用黄土高原旱地长期定位施肥试验,通过比较不同施肥方式和施肥量对土壤剖面水分分布的影响,研究了施肥与土壤水分的关系,并对深层土壤水分消耗引起的水分生态效应进行了分析。试验期间,0300.cm土壤水分虽在雨季得到降水补充,但是播种期的土壤贮水量仍处于亏缺状态。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方式和施肥量的试验处理中,100300.cm土层作物耗水剧烈,土壤水分含量均较低。与对照相比,单施磷肥对作物利用土壤水分没有显著影响;单施氮肥和氮磷配施均促进了作物对下层土壤水分的利用。在相同的施氮量下,施用磷肥加大了作物对深层土壤水分的利用,100300.cm土层的土壤含水率在磷肥用量达到45.kg/hm2后不再随施磷量的增加而降低;在同样的施磷条件下,作物对下层土壤水分的利用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施氮量增加到90.kg/hm2后,100300cm土层的土壤含水率达到一个稳定的值。在同样的氮磷用量情况下,施钾对土壤水分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