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宫颈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宫颈癌的超声检查结果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其中,I期4例,II期12例,III期15例,IV期9例。结果:超声显示宫颈癌病例宫颈体积增大、回声不均匀,宫颈肿块、宫腔积液;宫体、阴道及宫旁浸润;盆腔脏器侵犯及淋巴结转移。34例可探及肿瘤周边或瘤体内高速低阻型肿瘤血流信号。结论:超声是浸润型宫颈癌诊治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检查方法。宫颈癌确诊主要依赖于细胞学和组织学检查,超声检查的目的主要是观察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情况,协助临床分期、指导治疗和观察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肿瘤抑制基因p27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p27基因在62例官颈癌组织和20例正常官颈组织中的表达。结果:62例宫颈癌组织中,p27的阳性表达率为38.7%(24/62);p27的阳性表达与宫颈病灶大小、临床分期、细胞分化程度、转移及预后有密切关系(P〈0.01或〈0.05);与宫颈癌的病理类型及年龄无关(P〉0.05)。结论:p27基因的表达与宫颈癌的生长、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其表达水平的高低可作为判断宫颈癌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宫颈癌组织中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neu)蛋白表达及其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0例正常宫颈组织、3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Ⅰ-Ⅲ)和50例宫颈癌组织中HER-2/neu蛋白表达。结果宫颈癌组织中HER-2/neu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P〈0.01),正常宫颈组织未见阳性表达;宫颈癌组织中HER-2/neu蛋白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结论 HER-2/neu蛋白表达上调可能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宫颈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GE-V730阴道探头对76例宫颈癌进行诊断,并与手术病理、CT扫描、膀胱镜和结肠镜检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76例宫颈癌全部经病理证实。超声检出58例,检出率为76.3%。其中未检出18例宫颈癌中,有15例为早期浸润癌,另3例为浸润癌。超声检出癌组织未侵犯周围脏器43例,手术证实符合者42例(占97.7%);有癌组织侵犯周围脏器者15例,均经手术证实。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宫颈癌有典型的声像图特征。结论阴道彩色多普勒能诊断宫颈癌的准确性高,并能观察侵犯周围脏器的范围及程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对早期浸润癌的诊断则需依赖子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子宫颈和宫颈管活组织检查、宫颈锥切术等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bcl-2、p53在宫颈上皮瘤样病变、鳞状上皮原位癌及浸润性鳞状上皮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宫颈上皮瘤样病变30例,原位癌25例和浸润性宫颈鳞状上皮癌30例中bcl-2、p53表达情况。结果:bcl-2在上皮瘤样病变、原位癌、浸润鳞状上皮癌中表达率分别为26.67%、44.00%和43.33%,在不典型增生与癌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与组织分化程度有关;p53在上皮瘤样病变、原位癌、浸润鳞状上皮癌中表达率分别为6.67%、8.00%和26.67%,角化型和非角化型鳞状上皮癌之间表达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宫颈上皮瘤样病变和鳞状上皮癌中均有bcl-2和p53表达,且p53异常表达是宫颈癌的早期事件,和宫颈癌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施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直肠癌患者386例的临床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相关临床病理因素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直肠癌患者性别及肿瘤位置与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而患者年龄(P〈0.05)、肿瘤大小、分化程度、组织类型、肿瘤浸润深度、术前CEA(P〈0.01)与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的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按密切程度依次递减为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分化程度。结论:影响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有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组织类型、肿瘤浸润深度、术前CEA,其中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分化程度为淋巴结转移的主要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7.
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和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47例宫颈癌及35例正常宫颈组织中黏着斑激酶(FAK)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表明:1 FAK在宫颈癌组织中比在正常宫颈组织中表达高(P0.05);2 FAK在宫颈癌FIGO临床分期Ⅲ~Ⅳ期中比I~Ⅱ期表达高(P0.05);3 FAK在宫颈癌浸润深度1/2组织中较浸润深度≤1/2组织中表达高(P0.05);4伴有淋巴结转移组的宫颈癌组织比不伴有淋巴结转移组FAK的表达量显著增高(P0.05)。说明FAK的表达随宫颈癌病变的发展而逐渐增高,可能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过程,可作为判定早期宫颈癌向中晚期进展的高危指标,为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提供新的分子标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超选择动脉内灌注化疗加栓塞术前治疗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1月至2008年3月间收住院未经治疗的ⅡA~Ⅳ期宫颈癌患者共26例,术前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监视下,采用Seldinger技术行双侧髂内动脉插管灌注化疗药(卡铂80rag,长春新碱2mg,丝列霉素16mg),明胶海绵颗粒栓塞肿瘤供血明显的分支。妇科检查结合B超和CT测量化疗前后肿瘤大小,计算肿瘤消退百分比。1个月后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结果:化疗总有效率92.3%,24例部分缓解。结论:术前化疗可缩小肿瘤病灶,减少淋巴结转移和亚临床播散,增加了根治性子宫切除的机会,有望提高晚期宫颈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子宫粘膜下肌瘤的经阴道超声声像图特征和鉴别诊断,以期达到早期确诊并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对24例子宫粘膜下肌瘤患者应用经阴道超声的方法,发现病灶后观察其位置、大小、形态、内部回声、边界、结节表面及基底与子宫内膜的关系,子宫内膜轮廓的完整性及病灶的血流情况。结果:本组24例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为子宫粘膜下肌瘤20倒,准确率为83.3%,2例误诊为宫颈肌瘤,1例误诊为子宫内膜患内,1例假阳性。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粘膜下肌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转化生长因子β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 β1)的表达与官颈癌生物学行为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3例宫颈癌中TGF β1蛋白表达,以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为对照。结果:TGF β1在官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3.5%(23/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1/20)(P〈0.01)。TGF β1的阳性表达率随官颈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级的增加而升高(P〈0.05或P〈0.01),与肿瘤大小、患者年龄无关(P〉0.05)。结论:TGF β1的表达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级有密切关系,TGF β1的过度表达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nm23与p53在皮肤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nm23、p53在皮肤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霉卵白素(SP)免疫组化技术对41例皮肤癌标本染色。结果:nm23阴性表达者肿瘤浸润深度及区域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阳性表达者(P均〈0.01);p53阳性表达者肿瘤浸润浓度及区域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阴性表达者(P均〈0.05)。结论:nm23基因缺失和p53基因突吕的浸润及淋巴结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宫颈刮片巴氏分级在妇科普查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宫颈刮片巴氏分级在妇科普查中的意义。方法:对中山市某地区近5a19650例已婚妇女进行宫颈刮片巴氏分级,结合组织学诊断进行回顾性的总结。结果:19650例宫颈刮片涂片中细胞学检查发现可疑阳性涂片286例,对其中的181例进行了追踪复查,结果经组织学确诊为宫颈癌变的13例(占7.18%),属良性病变的168例(占92.8%),结论:宫颈刮片巴氏分级在基层妇科普查中对筛查宫颈癌变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及诊断价值,是一种在农村基层防治宫颈癌简单、快捷、价廉的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滋养细胞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及化疗效果的评价。方法:应用CDFI对11例良性葡萄胎及23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子宫动脉及肿瘤内的血流进行了检测,30例正常及异常早孕组作为对照组。结果:(1)良性葡萄胎病灶内未见彩色血流显示,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内见丰富彩色血流信号,频谱呈高速低阻型;(2)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子宫动脉及肿瘤内血管的阻力指数(RI)显著低于葡萄胎及对照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直径大于3 cm肾上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43例直径大于3 cm肾上腺肿瘤的患者,分析超声图像特征及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43例患者中超声诊断正确41例,误诊1例,漏诊1例;定位诊断率约95.3%。肿瘤以单侧单发为主,其中恶性转移瘤多来自肺癌,且大部分与原发灶来自同侧。肾上腺肿瘤形态多规则,内部回声多为均匀低回声,少许瘤体呈高回声或混合性回声,大部分肿瘤无明显血流信号。结论超声检查对直径大于3 cm肾上腺肿瘤的诊断及临床分型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粘附分子CD44v6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CD44v6在69例宫颈癌组织及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正常宫颈组织中的CD44v6呈阴性表达。69例宫颈癌组织中CD44v6的阳性表达率为68.1%(47/69)。CD44v6的阳性表达在不同的病灶大小、临床分期、细胞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组织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在不同的病理类型及年龄的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44V6可能在宫颈癌的生长、浸润及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望作为反映宫颈癌恶性潜能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经腹及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宫颈肿物的临床诊断.方法 对49例临床疑诊的宫颈肿物分别进行经腹部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宫颈细胞学病理检查和组织活检,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9例宫颈肿物均经病理证实,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出25例,漏诊24例,诊断率51.0 %(25/49),漏诊率49.0%(24/...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对肾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6例经手术及临床证实的肾结核。的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初步将肾结核超声声像图表现分为6型:积水型39例,钙化型13例,结节型2例,混合型9例,囊肿型6例,脓肾7例。结论:超声可作为肾结核的重要检查方法,具有价廉、无创又可多次反复对照等优点。对肾结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需综合分析,结合其他检查,才能提高肾结核的诊断。  相似文献   

18.
宫颈癌发病年轻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1982~2004年23年期间宜昌市宫颈癌发病年龄变化趋势与规律,为宜昌市宫颈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宜昌市1982~2004年期间宜昌市中心医院及肿瘤医院的宫颈癌发病资料.对1263例宫颈癌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34岁年龄组的构成比从1982~1984年间的2.06%上升至2003~2004年间的17.82%.呈逐年显著上升趋势(P〈0.05).其它年龄组构成比相对应出现下降趋势;宫颈腺癌总的构成比和在年轻组与年长组中的构成比变化均不显著。结论:近年宜昌市宫颈癌发病呈明显上升趋势.尤其是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应加强对青年女性的性教育和防癌普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对不孕患者子宫超声图像和血流动力学表现进行分析,观察妇女内生殖器形态及血流动力学变化与患者不孕的关系,从而对该类疾病病因进行探讨,并为临床治疗提供信息.方法选择30例不孕患者作为观察组,30例月经正常的20~40岁健康育龄妇女作为对照组.应用TVCDS于增生期、分泌期分别进行检测:观测子宫内膜厚度,检测子宫动脉及分支血流动力学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不孕组患者和正常对照组人群的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根据Gonen,Casper的分型标准:不孕组子宫内膜A型占26.67%,B型占30%,C型占43.33%;对照组子宫内膜A型占60%,B型占26.7%,C型占14.33%.组间比较,不孕症组的C型内膜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不孕组的螺旋动脉RI,PI及S/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子宫动脉、弓状动脉及放射动脉各血流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血流灌注减少可能是导致患者不孕的原因之一.TVCDS在评价子宫内膜形态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具有明显优势,可为临床诊断提供线索和帮助,因此,可将TVCDS检查列为该类患者的常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Cdk4在宫颈肿瘤发生发展中的表达情况。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对141例宫颈组织(19例慢性宫颈炎、15例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41例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和66例宫颈浸润癌)进行检测,确定染色强度,计算阳性率并进行x^2检验分析。结果按照上述病变顺序,Cdk4染色强度由弱变强,阳性率由低到高,阳性率分别是21.1%、46.7%、73.2%、92.4%,经x^2检验,P〈0.01。结论Cdk4在宫颈肿瘤中的表达升高,与宫颈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