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1 毫秒
1.
黎士弘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画家和篆刻家,他的作品代表了当时闽西文坛的最高成就.其所撰《闽酒曲》系统地描写了闽西客家传统米酒从酿造、品种到销售的全过程,及与之相关的酒民俗,是研究客家传统酒文化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2.
陈伟明 《农业考古》2000,(3):235-238,241
中国古代的酒文化,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至明代进入了一个成熟的历史时期。酿酒工艺技术不断提高,酒品制作层出不穷,酒质也具有较高的水平。特别是酒文化进一步渗入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更为明代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推动与影响。《金瓶梅》作为一部反映明代经济文化生活的优秀写实小说,关于酒文化的内容,丰富多彩,为了解与探讨明代酒文化的发展演变,提供了形象生动的历史佐证,由此可进一步领略与感受中国古代酒文化的历史风采。一、酿酒生产与消费类别明代,随着酿酒生产与工艺技术的发展提高,酒类品种不断增加。《金…  相似文献   

3.
4.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秦相吕不韦召集门客编写的一部集先秦诸子思想之大成的重要典籍。刘向《六艺略》和班固《汉书·艺文志》都把它列为杂家。以往的研究虽对该书“兼儒墨、合名法”的思想特点和学术价值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论述,但对其重视农业,发展农业,加强农业管理的“上农”思想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本文拟从以下三方面对《吕氏春秋》的“上农”思想略作探讨。一、农业与农民并重的重农意识在自然经济占主体地位的我国古代社会,农业不仅是先民们赖以生息、繁衍的生存条件,而且是国家统治的经济基础。《礼记·王制》指出:“国无…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个传统的酒文化国家,中国酒文化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通过检索中文学术期刊数据库,对中国酒文化研究涉及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评述,着重介绍了酒文化内涵与外延、酒史与文学、酒文化特点及其功能、酒文化与旅游、酒文化的传播、中西酒文化对比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6.
余华的作品《活着》和杰克.伦敦的小说《热爱生命》两部产生在不同时空下的作品,都不约而同地关注人类的生存问题。它们以对生命力量的尊崇作为人类探索生存价值的灵魂线索,描写了一系列的生存考验,展现出了生命的坚韧。通过比较分析两部作品在生存主题上的相似之点和不同之处,探寻其中潜藏的生存内涵,在当代人遭遇生存困境时给予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主张对《春秋》经传的诸多"复"字作具体分析,不赞成对它们作笼统而不切实际的结论。由此入手,本文对唐代陆淳与当代大学者杨伯峻先生相关的说法提出了批评。  相似文献   

8.
青梅煮酒是梅文化与酒文化的结合物,起源于人们尝青梅,而饮酒人以青梅荐酒。到了宋朝,青梅荐酒的酒是一种称为“煮酒”的酒,青梅长成之日,也正是煮酒新熟之时。因此有摘青梅、尝煮酒的饮酒方式,并形成青梅煮酒的词语。青梅煮酒常用来表达飘逸豁达的人生态度,悠闲自适的高洁情趣。这种高洁的饮酒形式被《三国演义》应用于论英雄的场合,既满足了论英雄时对酒的客观需要,又切合人物的性格特点,还设定了论英雄的特定环境,并由此产生了特殊情节。也正因为《三国演义》的描写,青梅煮酒已为当今人们所熟知。  相似文献   

9.
姚瑶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450-15452,15470
从《红楼梦》、《源氏物语》这2本相似的名著入手,逐一对比分析了其中园林规划、植物选择、审美立意、园林描写特点、宗教体现、建筑配景、游览方式等方面有关园林的描写。由于存在着诸如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审美意识、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中日园林走上了不同的发展方向。中国的人型山水、人文因素对园林有很大影响,使中国园林充满了书香气息,极富诗情画意;而日本属于天型山水,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私家园林寺庙化,极具禅意。中国园林运用植物种类丰富,而日本则偏爱常绿树草,少用花。中国人是在景中游玩,日本人却是在景中静思,游览方式不同。总而言之,由于社会和文化的种种差异,中国逐渐形成了人文气息浓厚的文人园,而日本则形成了宗教色彩浓厚的僧人园林。  相似文献   

10.
舒云 《农业考古》2003,(4):276-277
老舍的代表作——《茶馆》,对当时社会的深刻描写,给人们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也从中吸取了营养。但《茶馆》的产生,却鲜为人知。舒云女士特撰文“老舍与《茶馆》”一文,详细叙述了老舍写《茶馆》的来龙去脉,值得一读。今特摘之。  相似文献   

11.
不同地区白果营养成分和形态的比较及白果米酒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和比较了不同地区所产银杏果实的营养成分和形态特征 ,且选出最佳品种进行了白果米酒的研制。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澳大利亚葡萄和葡萄酒的考察 ,综合国内外有关资料 ,介绍了澳洲葡萄酒业的总体情况、主要产区和酒厂及设备和工艺。  相似文献   

13.
早籼糯越糯2号酿制绍兴"加饭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越糯2号是绍兴市农科所选育的中熟早籼糯新品种,具有丰产、熟期适中、中抗稻瘟病、米质优良等特点,于2001年1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用早籼糯越糯2号酿制的绍兴"加饭酒"其酒精度、糖度、酸度等主要质量技术指标均符合绍兴酒的国家标准,样品酒请专家评委品评,一致认为:口味清爽,酒体协调,风味好.该项研究已通过省级审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马家柚果酒的发酵工艺及其抗氧化作用,为马家柚综合利用和深加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果汁初始糖度、酵母菌液添加量、焦亚硫酸钾(K2S2O5)添加量、果汁初始pH、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等因素对马家柚果酒酒精度的影响,确定马家柚果酒最佳发酵工艺;对比分析马家柚果汁、马家柚果酒及添加马家柚叶芽的果酒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和过氧化氢(H2O2)的清除作用.[结果]影响马家柚果酒酒精度的因素主次排序为:K2S2O5添加量>果汁初始pH>果汁初始糖度>发酵温度>发酵时间>酵母菌液添加量.马家柚果酒最佳发酵工艺为果汁初始糖度22%、酵母菌液添加量2.0%、K2S2O5添加量120 mg/L、果汁初始pH 4.0、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18 d,根据此工艺进行发酵,马家柚果酒酒精度为14.3%vol.马家柚果汁、马家柚果酒及添加马家柚叶芽的果酒对O2- 的清除率最高分别为26.6%、34.5%和43.0%,对H2O2的清除率最高分别为21.7%、29.0%和37.6%.[结论]正交试验优化得到的发酵工艺能有效发酵马家柚果酒,添加马家柚叶芽可增强马家柚果酒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浙江兰溪‘木叶’杨梅为原料,研究利用全果发酵生产杨梅果酒的工艺,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优发酵条件:发酵温度24℃,酵母接种量0.15%,加糖量14%,天然色素添加量0.3%。并对全果发酵酒进行品质分析,所得全果发酵的杨梅果酒各项理化指标均较优,达到优质杨梅发酵酒的标准,具有良好的杨梅果香和典型的发酵酒香,色泽深红,澄清透明,口味柔和清爽,风味独特。产品含有14种游离氨基酸,总量达到830 mg·L-1,陈酿4个月后检测到主要香气成分17种,其中酯类4种,占被鉴定成分的29.78%,醇类9种,占被鉴定成分的47.51%,其他风味物质如酮类、呋喃等4种。  相似文献   

16.
岭南特色果酒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岭南水果深加工技术,特色果酒的制作产业与技术的研究进展角度出发,研究了包括荔枝、香蕉、木 瓜、菠萝、龙眼、芒果在内的12 种不同品种水果的果酒酿造与开发应用。详细介绍了岭南4 大名果果酒的产业意义 与酿造工艺,简略介绍了其余8 种特色水果的果酒加工进展。同时,分析了现今岭南果酒生产中存在的果酒技术基 础不高、深加工水平受限、技术行业标准缺失、消费市场受到限制等4 大主要问题,并就岭南特色果酒深加工的发展 前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甜橙干酒澄清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提高甜橙干酒的非生物稳定性,分别用不同量的琼脂、明胶、硅藻土、皂土和壳聚糖等5种澄清剂对甜橙干酒进行澄清处理,以比较其澄清效果,并分别将甜橙干酒在常温、0~2℃和40~45℃下放置5 d,比较各处理方法对甜橙干酒澄清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澄清剂对甜橙干酒的澄清效果不同,琼脂、明胶和壳聚糖的澄清效果均较好,其最适加量分别为:琼脂0.15 g/L,明胶1.5 g/L,壳聚糖0.4 g/L;将甜橙干酒在0~2℃冷处理5 d或40~45℃热处理5 d均可提高酒的澄清度,但热处理使酒的色泽加深且暗淡无光,不宜采用。表明,0.15 g/L琼脂是甜橙干酒的首选澄清剂;0~2℃冷处理5 d也能很好的提高干酒的非生物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北方黄酒为对象,探究酶对北方黄酒沉淀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酶的作用条件为酸性蛋白酶添加10000 U/g蛋白质、作用温度50 ℃、作用时间24 h,北方黄酒中蛋白质含量由0.79 mg/mL降至0.66 mg/mL,仅降低16.46%左右,未达到理想效果.为找到原因,利用化学分析方法和 中红外光谱技术分析了北方黄酒沉淀成分,结果发现:沉淀中蛋白质仅占总成分的3.5%,表明蛋白质不是沉淀的主要物质,另外首次发现了北方黄酒沉淀中两种成分:果胶和木质素,分别占总成分的6.03%、24.80%,这对解决北方黄酒沉淀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藜麦是一种古老而营养丰富的谷物,具有高蛋白质、高纤维和丰富的微量元素等特点。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追求和对传统酿造工艺的重视,藜麦黄酒作为一种新型酒类产品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藜麦酿造黄酒的研究现状,藜麦替代部分酿造原料拓宽了黄酒的原料选择,其酿造工艺相较于传统工艺进行了针对性的优化,酿制的藜麦黄酒风味独特,富含黄酮、皂苷、酚类、甙类物质等功能成分,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深入研究藜麦黄酒对于推动杂粮精深加工、功能食品创新和提升黄酒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红枣酒的生产工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经过烘烤和皂土澄清,红枣酒具有浓郁的枣香和良好的稳定性。在所选用的3种澄清剂中,皂土的澄清效果最好,其最佳用量为0.08%。在红枣浸泡过程中加入30mg/LSO2,浸泡24h,加热蒸煮40min,以及在枣汁发酵过程中添加SO2120mg/L,在25~28℃下发酵约4d,可明显减少枣果中丰富的维生素C的损失,成品酒酒精度略有降低,滴定酸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