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壳寡糖处理对冷藏期间大五星枇杷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五星枇杷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0.5%、1.5%、3.0%)壳寡糖浸泡处理对枇杷失重率、褐变指数和腐烂指数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的壳寡糖浓度,并研究了0.5%壳寡糖溶液浸泡处理对枇杷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0.5%壳寡糖溶液浸泡枇杷果实3 min,可有效抑制枇杷果实失水和褐变,显著降低枇杷果实的腐烂指数,保持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TSS)、还原型抗坏血酸(As A)及还原糖含量,总酚和类黄酮含量于贮藏前期急剧下降,同时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受到一定抑制,使得0.5%壳寡糖处理的枇杷果实较对照褐变程度下降,保持较高的好果率,说明0.5%壳寡糖处理在延缓枇杷果实成熟衰老及提高其抗病性上具有一定作用,可提高冷藏枇杷的贮藏品质及抑制PPO活性。  相似文献   

2.
以贵妃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为试材,采后以1%壳寡糖、1.0μL/L 1-MCP单一及复合处理,处理后置于20℃、相对湿度85%~95%环境中贮藏,分析不同处理对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壳寡糖与1-MCP熏蒸复合处理较两者单一处理更能降低枇杷果实的失重率、腐烂率,保持果色;延缓果实还原型抗坏血酸、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抑制枇杷果实的呼吸强度、相对电导率的上升;显著改善果实贮藏期间的感官品质、营养品质;1%壳寡糖+1.0μL/L 1-MCP熏蒸复合处理技术比两者单一处理具有更好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3.
干旱对小麦幼苗脂类和蛋白质氧化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液体培养法,进行每天间断干旱1h、2h、3h、4h和连续干旱24h试验,研究干旱胁迫对小麦幼苗叶和根中生物大分子脂类和蛋白质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种干旱处理均降低了小麦幼苗的株高、根长和干、鲜重,增加了小麦幼苗的根冠比,其中间断干旱2h处理的幼苗干重高于其他处理而略低于对照,根冠比增加最多。适度的干旱锻炼(间断干旱1h和2h)使小麦幼苗根和叶细胞膜相对透性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升高,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蛋白质氧化产物羰基含量降低,而过度的干旱胁迫(间断干旱3h、4h和连续干旱)使小麦幼苗的根和叶细胞膜相对透性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脂类、蛋白质氧化产物含量增加,生物大分子损伤严重。说明适度的干旱胁迫锻炼可减轻小麦幼苗脂类和蛋白质氧化损伤,而过度的干旱锻炼则促进脂类和蛋白质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4.
壳寡糖处理对草莓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草莓为试材,果实采后,分别用质量分数为1.0%,1.5%,2.0%的壳寡糖溶液浸泡处理草莓果实1min,研究壳寡糖处理对草莓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壳寡糖处理能较好地保持贮藏草莓的感官品质、风味品质、营养品质;能有效调节、控制果肉细胞的成熟与衰老,从而延长果实贮藏期。质量分数1.5%壳寡糖处理果实的各项品质指标均优于其他处理组,是有效延长草莓果实贮藏时间的最佳浓度。  相似文献   

5.
如何减少贝类产品中重金属残留一直是水产品加工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采用水溶性壳寡糖钙(COS-Ca)、壳寡糖镁(COS-Mg)配合物及壳聚糖锌(CTS-Zn)配合物树脂,对栉孔扇贝体内和扇贝裙边酶解液中重金属镉(Cd)残留的脱除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COS-Ca和COS-Mg对栉孔扇贝体内的Cd均有一定脱除作用,经COS-Ca和COS-Mg的处理净化,3d内栉孔扇贝体内的Cd含量分别降低了46%和41.8%,并且经净化处理后,栉孔扇贝体内金属钙、铁的含量有所提高;CTS-Zn树脂对扇贝裙边酶解液中的Cd的脱除率达80%以上,对蛋白质、氨基酸及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如Fe、Zn、Ca、Mg等)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壳寡糖锌对温室番茄的防病效果及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以常见植物病原菌和温室番茄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抑菌实验和田间试验,测定壳寡糖锌的抑菌活性及其对温室番茄病害的防治效果,以及对番茄植株生长、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抑菌实验中,壳寡糖锌对黄瓜角斑病原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 Lachrymans)、姜瘟病原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小麦赤霉病原菌(FusaHum graminearum Sehw)、水稻纹枯病原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棉花枯萎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 Vesinfectum)等多种病原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MIC值明显低于常规化学杀菌剂。在田间试验中,与温室正常管理的对照组相比,喷施壳寡糖锌可明显减少和减轻番茄植株病害的发生;显著促进番茄株高、茎粗增长,相对增量分别为17.11%、53.89%;提高番茄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还原糖、维生素C、锌含量,相对增量分别为5.88%、11.90%、27.88%、51.60%、87.91%,而且总酸含量降低5.38%;提高番茄总产量和一级果产量,相对增量分别为23.35%和30.73%,无二级果和次果。由此可见,壳寡糖锌具有广谱抑菌性以及较好的防病、促生、提质、增产的功效,药肥两用,值得在农业生产中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7.
NaCl胁迫对胡卢巴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胡卢巴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NaCl胁迫下胡卢巴幼苗叶和根中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NaCl处理浓度的升高,SOD、POD、CAT活性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MDA含量则呈上升趋势。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在NaCl浓度为1.0%时达到峰值,根中抗氧化酶活性在NaCl浓度为0.5%时达到峰值。在0.5%的NaCl浓度处理下,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3种抗氧化酶协同作用,使MDA含量减少并控制在较稳定的阶段。可见,盐胁迫下胡卢幼苗可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膜质过氧化水平,减缓盐胁迫对植株的伤害,从而增强其耐盐性。  相似文献   

8.
壳寡糖处理对天麻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麻采收后分别用0.5%、1.5%、3.0%壳寡糖溶液浸泡处理40~50min,在常温条件下(25℃)贮藏180d,研究壳寡糖处理对天麻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壳寡糖处理的天麻还原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过氧化氢(H202)及丙二醛(MDA)含量较对照低;过氧化氢酶(CAT)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下降减慢;天麻素含量高于对照。表明壳寡糖可通过提高果实抗氧化防御系统的能力来延缓天麻衰老.保持其良好品质,其中以1.5%浓度的壳寡糖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以小麦品种郑引1号为试材,探究不同浓度壳寡糖溶液(COS,5、25、50、100、200 mg·L^-1)浸种和叶面喷施对20%PEG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氧化损伤、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脯氨酸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PEG胁迫下小麦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株高、根长、地上部和根部干重、干物质相对增长率、叶绿素和游离氨基酸含量较ck明显降低,叶片类胡萝卜素、超氧阴离子(O·2^-)、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葡萄糖、蔗糖、脯氨酸含量和吡咯琳-5-羧酸合成酶(P 5 CS)、脯氨酸脱氢酶(ProDH)活性明显提高。外源适宜浓度的COS溶液处理可明显促进PEG胁迫下小麦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降低叶片O·2^-、MDA含量和ProDH活性,提升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P 5 CS、鸟氨酸δ-氨基转移酶(δ-OAT)活性,以COS浓度为100 mg·L^-1效果最佳。可见,外源适宜浓度COS溶液处理能增强小麦幼苗的渗透调节能力,减轻20%PEG胁迫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效应,降低叶片氧化损伤,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小麦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平均分子量分别为3000、5000、10000的0.3%(w/v)壳寡糖溶液处理黑麦草种子并对处理过的种子进行发芽试验和幼苗抗病酶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三种不同分子量壳寡糖溶液处理黑麦草种子,均可以提高黑麦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并且提高了幼苗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增强了幼苗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诱导了病程相关蛋白(即,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及苯丙氨酸解氨酶)的表达。其中,以平均分子量为10000的壳寡糖对种子活力及幼苗的生长和抗病酶活性的影响最好,其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分别比对照提高了32.64%、60.47%;苗高、可溶性蛋白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0.98%、33.80%、43.17%、15.73%、26.41%。  相似文献   

11.
以新疆青皮核桃为研究对象,采用1%壳聚糖、0.20%壳寡糖、1%水杨酸对青皮核桃进行浸泡处理,以蒸馏水浸泡作对照,在贮藏温度0~1℃,相对湿度90%~95%条件下进行贮藏,定期测定青皮核桃腐烂率、失重率,以及总酚、总黄酮、丙二醛的含量及POD活性。结果表明,0.20%壳寡糖和1%壳聚糖处理有效降低了青皮核桃的腐烂率及失重率,3种保鲜处理抑制了青皮核桃在贮藏期间MDA含量的积累,延缓总酚、总黄酮含量的下降,提高了POD活性。  相似文献   

12.
王伟  多立安  赵树兰 《种子》2020,(2):1-4,10
以紫花苜蓿为研究对象,将不同比例氧化石墨烯添加到土壤中,研究氧化石墨烯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与幼苗初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石墨烯对紫花苜蓿的种子萌发以及幼苗初期生长有影响,0.5%、1.0%和1.5%的氧化石墨烯处理对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显著,第20天时和对照相比,株高分别降低10.96%、32.69%、48.08%;氧化石墨烯处理提高了种子萌发指数,相比对照,1.0%处理组萌发指数提高了15.54%;萌发速度受到抑制,相比对照,1.0%和1.5%处理组萌发速率系数分别降低2.73%和2.62%,差异显著;萌发率与萌发势受氧化石墨烯影响较小,和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通过隶属函数法就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由好到差排名依次是:1.0%、ck、1.5%、0.5%。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外源硅对盐胁迫下黄果厚壳硅的缓解作用。以一年生黄果厚壳桂(Cryptocarya concinna)幼苗为材料,在100 mg/L NaCl胁迫下,添加不同浓度(0、0.5、1、2 mmol/L)外源硅对幼苗进行处理,测定和分析不同处理下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光合、叶绿素荧光特性参数和抗氧化酶含量。结果表明,外源硅能不同程度提高PnTrGsFv/Fm,降低Ci;提高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提高SOD、PPO和APX活性,降低MDA含量。其中PPO在1.0 mmol/L硅处理下效果最佳,其他指标均在 2.0 mmol/L硅处理效果最佳。可见,添加适度浓度硅可以缓解盐胁迫对黄果厚壳桂幼苗的伤害,提高其耐盐能力,该研究为黄果厚壳桂引种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NaCl胁迫对甜高梁幼苗抗性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浓度盐胁迫下甜高粱幼苗的抗性酶的活性及MDA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甜高粱幼苗采用水培的方法,设3个盐梯度,1个对照.随着NaCl胁迫的加剧(当NaCl浓度大于50 mmol/L时)甜高粱幼苗膜脂过氧化程度不断加大,膜系统受到破坏;膜保护酶(POD,SOD,CAT,APX)活性降低,200 mmol/LNaCl处理的酶活下降最大,100 mmol/LNaCl处理次之,使体内酶促和非酶促防御系统均遭到破坏,活性氧含量增加对幼苗产生毒害.其中,100mmol/LNaCl处理后膜脂过氧化程度较轻,膜系统受害程度也轻于200 mm01/L NaCl处理.轻度盐胁迫(当NaCl浓度是50 mmol/L)时,由于抗性酶的作用,活性氧对膜系统没有产生破坏作用.随着盐浓度的增加,抗性酶的活性降低,活性氧的含量不断增加,膜系统受破坏程度也不断加大.  相似文献   

15.
利用浸种及苗期浇灌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高蛋白含量的大豆总DNA导入水稻,提高了水稻后代种子的蛋白质含量和总氨基酸及赖氨酸含量。三代水稻种子蛋白质含量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大豆总NDA的导入不仅可以迅速有效地提高稻米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而且稻米高蛋白、高忱酸变异性状还能够稳定表达至第三代;本试验还分析比较了两种DNA直接导入法,虽然从总体而言,在提高种子蛋白质含量以及保持后代种子高蛋白性状的遗传稳定性方法,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导入外源大豆DNA,相对浸种及苗期浇灌法效果更好,但从不同株系蛋白质含量的追踪分析结果显示,连续两年采用大豆DNA溶液浸种及苗期浇灌处理获得的株系,在维持后代种子高蛋白性状的表现方面效果更明显:三代经大豆DNA处理的水稻种子,赖氨酸含量都伴随着氨基酸总含量的提高而提高,而且第二代和第三代种子的赖氨酸含量都超过0.5%。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明N0对高温强光胁迫下灌浆期小麦叶片氧化损伤及光合机构的保护作用,研究了0.1mmol/L的外源NO供体硝普钠(SNP)处理对叶片保护酶活性、氧化损伤及D1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0.1mmol/LSNP处理显著提高了高温强光下抗氧化酶SOD、APX的活性,减轻了活性氧(ROS)对D1蛋白的破坏,从而保护了光合机构,提高了小麦对高温强光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外源硫化氢对盐胁迫下加工番茄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盐胁迫下外源硫化氢(H2S)对加工番茄幼苗的缓解作用,以耐盐性不同的2个加工番茄KT-7和KT-32为材料,采用盆栽法,研究了不同浓度(20,50,100,150μmol/L)的H2S供体硫氢化钠(Na HS)对250 mmol/L Na Cl胁迫下加工番茄幼苗生物量、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相对含水量、根系活力、游离脯氨酸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膜质过氧化水平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Na HS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盐胁迫下加工番茄幼苗的生物量、光合色素含量、相对含水量、根系活力、脯氨酸含量以及抗氧化物酶(SOD、POD、CAT)活性,而降低了电解质渗出率和丙二醛含量,其中以50μmol/L的Na HS处理效果最佳,与单独盐胁迫处理相比50μmol/L的Na HS使KT-7的生物量、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SOD活性分别增加30.8%~66.7%,61.8%,56.3%,57.0%,9.1%,而使电解质渗出率和丙二醛含量分别下降15.0个百分点和23.7%;使KT-32的生物量、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SOD活性,分别增加24.0%~96.4%,49.8%,52.0%,46.7%,10.2%,而使电解质渗出率和丙二醛含量分别下降12个百分点和24.2%。综上,外源H2S处理通过提高幼苗的抗氧化水平,减少盐胁迫对加工番茄幼苗造成的氧化损伤,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加工番茄幼苗对盐胁迫的适应能力。为进一步探索H2S缓解加工番茄盐胁迫的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壳寡糖对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摘 要: 应用不同浓度的壳寡糖处理黄瓜种子和幼苗,得出壳寡糖在低浓度时能够促进黄瓜种子发芽,最适浓度为0.1 mgL-1。试验结果同时表明低浓度壳寡糖对黄瓜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使得幼苗株高、叶面积等生长指标,与对照相比均显著增加;功能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显著升高; 气孔限制值(Ls)显著降低。而高浓度(100 mgL-1)壳寡糖则抑制生长。促进黄瓜幼苗生长最适的壳寡糖浓度为0.1 mgL-1,施用两次的效果优于一次。  相似文献   

19.
植物源叶面肥对大葱产量、品质及养分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以牛蒡提取液为溶剂、牛蒡寡糖或壳寡糖为主成分研制的植物源叶面肥对大葱产量、品质及养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习惯施肥相比,叶面肥1(以牛蒡寡糖为主成分)、叶面肥2(以壳寡糖为主成分)和天达2116处理的产量分别增加10.47%,7.88%和7.54%;硝酸盐含量分别降低10.96%,9.47%和15.07%;叶面肥1处理的大葱Vc含量增加13.23%;叶面肥1、叶面肥2和天达2116的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2.31,7.11,2.75个百分点;叶面肥2和天达2116的磷肥利用率分别提高2.09,3.50个百分点;钾肥利用率分别增加9.24,0.28个百分点.综合各项指标看出,叶面肥1在提高大葱产量和品质方面优于叶面肥2,而叶面肥2在提高氮、磷、钾肥利用率方面优于叶面肥1.因此应进一步将两种主成分配合应用,有望研制出能提高大葱产量、品质及肥料利用率的更优的大葱专用植物源叶面肥.  相似文献   

20.
粳稻品种Dongjin在干旱胁迫下苗期生理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明确苗期水稻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反应,笔者从光合作用、水分生理、植株体内的氧化逆境、渗透调节物质代谢以及细胞膜的完整性等几个方面分析了粳稻品种Dongjin(Oryza sativa L. subsp. japonica)在干旱胁迫处理下的生理变化。结果表明:干旱胁迫过程中,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与植株地上部相对含水量在处理5d内均已显著降低,5d后大幅度下降;植株地上部丙二醛含量的显著增加以及相对电导率的快速上升发生在处理5d以后,并且二者的变化趋势相类似;脯氨酸含量在处理6d时有所增加,处理6d后快速上升;叶片的活性氧含量在处理6d时略微下降,6d后逐渐上升,处理8d时显著升高。光合速率与相对含水量最先响应旱胁迫信号,与活性氧、丙二醛、脯氨酸含量和相对电导率一起可用作综合评价水稻苗期耐旱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