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邱碧蓉 《北京农业》2011,(9):238-239
沉默权起源于17世纪的英国,因为制度的先进性和理论的合理性后被广为推崇。我国学界对中国是否应该引入沉默权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文章中国沉默权的立法现状着手,论证了在中国土壤下建立沉默权的可行性,并在建构这项制度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沉默权起源于17世纪的英国,因为制度的先进性和理论的合理性后被广为推崇。我国学界对中国是否应该引入沉默权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从中国沉默权的立法现状着手,论证了在中国土壤下建立沉默权的可行性,并在建构这项制度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慕宇  李海科 《甘肃农业》2004,(12):80-80
依法治国 ,建立高度民主、自由发达的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提高人民的法制观念 ,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 ,借鉴沉默权制度有其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沉默权的产生及其本质和我国司法现状的分析 ,认为借鉴沉默权制度有利于完善我国刑事诉讼制度 ,有利于推进我国法制文明建设 ,并提出了借鉴沉默权制度应注意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是否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沉默权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成为我国法学界、司法界一个激烈争论的问题。木文通过对沉默权制度的概念和本质以及确立的理由和必要性的论述,认为在刑事诉讼中确立反对强迫自证其罪的原则,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沉默权,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文中还构想了我国沉默权制度的主要内容,同时认为在建立沉默权制度时,必须全面把握其运行机理,并结合我国国情,对其作必要的限制,以将负面效应降低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5.
沉默权是现代法治国家刑事司法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体现了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格尊严和自由意志的尊重,为其充分行使辩护权提供程序上的保证,反映一个国家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文明与进步状况,被认为是‘人类通向文明的斗争中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沉默权的内涵、我国确立沉默权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如何建立符合我国国 情的沉默权制度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 ,依法治国的深入开展及人权保护观念的深入人心 ,同时 ,随着对外开放逐步深入和我国人民对外部世界认识的视角不断拓展 ,使我国法律制度中的一些弊端日益明显化 ,改革法制制度的愿望也日趋强烈 ,而沉默权就是其中一个法律问题。本文就沉默权的源起、现状和价值进行阐述并对在目前的条件下如何实现沉默权制度本土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刑讯逼供是中国刑事司法中的一个长期存在、影响恶劣却又十分顽固的问题。近年来被昭雪的诸多冤假错案的形成也无不与刑讯逼供存在很大关系。文章通过阐明刑讯逼供产生的机制、体制及社会等影响因素,分析了中国治理刑讯逼供的手段及其治理措施的局限性,并从完善沉默权制度、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国家赔偿制度以及建立侦押分离机制、律师在场制度等方面提出了遏制刑讯逼供的举措。  相似文献   

8.
沉默权是被告人和犯罪嫌疑人的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但我国尚未在立法中加以确立。本文从确立沉默权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的角度对在我国的刑事诉讼立法中确立沉默权的必要性作了阐述。并基于我国刑事司法的实际条件和社会现实状况提出了对沉默权的限制。  相似文献   

9.
沉默权是国内法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虽然1996年《刑事诉讼法》最终未接受沉默权,但1998年10月5日秦华荪代表我国政府在《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上签字,再次激发了对沉默权的研究。在对我国是否引进沉默权展开研究的同时,一种观点认为行使沉默权就是放弃自我辩护权。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一些探讨。1 对辩护权和沉默权之间的关系存在误解1.1 对辩护和陈述之间的关系存在误解 汤啸天认为:“凡是正确的辩护、辩解都是建立在坦言事实真相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正确的辩护、辩解都是建立在被追诉人陈述事实真相的基础上,否则,就是不…  相似文献   

10.
郑直 《百姓》2001,(3):39
所谓"沉默权",是指在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所享有的,可以对司法人员(包括警察、检察官和法官)的讯问保持沉默,而不自证其罪的权利.这一权利作为一项法律制度,最早于1 7世纪在英国得以确立,发展至今,已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法律作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权利加以确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