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行山刺槐花量与蜜源林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量标准地的调查研究表明,单株开花量主要受自身遗传因素的控制,单株在量为0-5.2kg/株,同一单株各年度的开花量也有较大变化。林分花量与林龄、林分平均胸径、林分平均高、林分优势木平均高、每公顷胸高断面积、每公顷蓄积、林分总生物量、林分干量、林分枝量、林分叶量、林分根量等林分因子均具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通过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林分花量的主要林分因子,并建立了林分花量的多元回归估测模型。林分花量生长动态符合生物增长的Logistic运动规律,其速生点为8a,速生期为4-12a,林分生长后期的花量动态与干、枝、叶、根等其它器官的生长动态存在显著差异,上述结论对蜜源林的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毕君  王振亮 《林业科学》1996,32(6):509-515
通过对大量标准地的调查研究表明,单株开花量主要受自身遗传因素的控制,单株花量为0-5.2kg/株,同一单株各年度的开花量也有较大变化。林分花量与林龄、林分平均胸径、林分平均高、林分优势木平均高、每公顷胸高断面积、每公顷蓄积、林分总生物量、林分干量、林分枝量、林分叶量、林分根量等林分因子均具有极显著的多元回归估测模型。林分花量生长动态符合生物增长的Logistic运动规律,其速生点为8a,速生期为4  相似文献   

3.
林地"一张图"是森林资源管理体系的重要平台,运用林分生长模型对林地"一张图"林分因子更新具有现实意义。基于昆明市第4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建立了24个树种(组)林分生长模型,通过模型链接实现林分平均树高、平均胸径、每公顷株数、每公顷蓄积和平均蓄积生长量的过程动态模拟。树高生长模型拟合优度R~2介于0.21~0.64之间,胸径生长模型拟合优度R~2介于0.37~0.78之间,蓄积生长模型拟合优度R~2介于0.44~0.92之间;林分生长模型反演昆明市有林地蓄积量预测值与观测值相差37万m~3,云南省蓄积平均生长率反演昆明市有林地蓄积量预测值与观测值相差291万m~3。建立的24个树种(组)林分生长模型,能满足林地"一张图"林分因子更新要求,能动态掌握森林资源消长变化,可为林业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间伐调整核桃楸果材林的郁闭度,并在林冠下套种山野菜、中草药。结果表明:不同郁闭度对核桃楸林分的胸径、树高生长及林木单株结实量影响显著。郁闭度0.6、每公顷保留300株的林分总结实量最高。套种的穿龙薯蓣、细辛、东北铁线莲、龙牙楤木、轮叶党参、唐松草、大叶芹和日本大叶芹的平均单株产量均随着林分郁闭度增大而减小。核桃楸果材林复合经营以林分郁闭度0.6为宜,坚果产量、山野菜和中药材产量高,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5.
杨树人工低价林皆伐后主要更新技术有两种。一是清除伐根全面整地造林;二是保留伐根局部整地(开沟、穴状)造林,前者公顷成本为1715.25~2034.00元,后者为197.10元,后者比前者降低成本1518.00~1836.90元/hm ̄2。保留伐根开沟(穴状)整地适宜更新樟子松、落叶松、云杉,而不宜更新杨树。开沟整地营造的樟子松、落叶松、云杉林分比全面整地的林分造林成活率、保存率、生长量都有所提高。保留伐根开沟整地方式营造的11年生落叶松林分,平均树高6.46m,平均胸径6.01cm,分别比同龄的常规整地林分高25%和46.5%;保留伐根开沟整地营造的18年生樟子松林分子公顷蓄积量为83.68m ̄3,比同龄的常规整地林分高39.6%。由于开沟整地方式造林不清除伐根,伐根腐烂后可比全面整地林分每公顷土壤增加有机质23112.5kg,增加孔隙量约20m ̄3,增加无机盐类652.5kg,开沟整地的林分,比全面整地林分提高了土壤肥力和含水量,改善了土壤结构,促进了林木生长。  相似文献   

6.
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林龄及土壤类型是制约赤松、兴凯松林分优势木平均高的主导因子;土壤类型、土层厚度及每公顷胸高断面积是影响林分每公顷蓄积年生长量、林分平均高的重要因子;林分平均胸径受林分密度的制药,并受土壤类型、A层厚度、土壤总厚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石屏小白得林区云南松工程造林成效初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石屏小白得林区云南松工程造林地的自然条件,工程造林实施的技术措施;通过工程实施资料和固定样地监测材料,对小白得林区云南松工程造林的成效进行了分析。经成效分析得出工程造林质量高,幼林生长迅速、丰产、优质。6年生云南松林分每公顷的蓄积量为32.922m^3,是一般造林最好林分的1.1倍,总体设计预测值的2.04倍。预测其经济效益显著,同时也取得显著的社会和生态效益。为速生丰产优质的云南松用材林基地建设起到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江西省林业科学院竹种园的花毛竹为研究对象,观测研究了幼竹生长期内高生长动态,对竹高生长节律进行拟合且划分出竹高生长时期,并采用逐步多元回归方法分析了气象因子与竹高生长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花毛竹平均高为662.55 cm,平均生长历时30 d,表现出明显"慢-快-慢"的节律.Logistic方程能够较好拟合竹高生长过程,回归系数为0.9965,经检验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对Logistic曲线进行求导确定了竹高日生长的速生点和生长拐点,进而将竹高生长过程分为生长初期、生长盛期和生长末期3个时期,其中生长盛期内竹高净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70.20%.8:00气温、最高气温和降雨量是影响花毛竹高生长的主要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飞机播种造林工作的开展,我省目前 已有油松飞播幼林几十万公顷,其中80年以前 播种的几万公顷都已郁闭成林。但这些林分至 今未进行合理的抚育管理,有的仍保留原密 度,每公顷15000株以上,有的不分林龄、立 地条件,一律每公顷保留9990株。这种不合理 的林分密度致使林木开始分化,林分生长不 良,抑制了油松早、中期速生的特性。 油松飞播林,尤其是幼龄林的生长发育规 律不同于天然林和人工林。天然林世代重迭多 为异龄林。人工林从初植密度,种植方式起就 受人为因素的控制。飞播造林是模拟天然落种  相似文献   

10.
低产林是指天然次生残次林和人工林低价值的林分。管涔林区多是以落叶松、云彬、油松、山杨、桦树为主的针阔混交林,俗称杂木林。其中落叶松、云杉、油松生长缓慢,林分密度小,生长量低,多数林木干形不好、多叉、分节,每公顷平均蓄积30.2m3,每公顷平均株数30...  相似文献   

11.
为掌握西南地区云南松林分生长规律,以森林资源连续清查568块固定样地的云南松林分调查数据为基础,系统研究了云南松林分平均树高、林分断面积、林分立地指数、林分蓄积量因子与林分平均年龄、林分优势木平均高、林分公顷株数等的关系,建立了云南松林分断面积生长和林分收获预估模型。模型拟合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和稳定性,可应用于西南地区云南松林的经营管理和收获预估。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红石林业局2016年森林资源调查小班数据库,对落叶松人工林不同坡向的林分生长模型进行了构建,并分析了模型参数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坡向落叶松人工林公顷株数、公顷蓄积量、平均胸径和年龄等主要林分因子差异较小。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生长模型为理查德方程,不同坡向模型参数a差异显著,参数b和参数c差异不显著。阳坡、半阴半阳坡和阴坡模型参数a分别为207.7、207.6和181.5,参数b均为0.051 3,参数c均为2.761 6。  相似文献   

13.
杉木林不同间伐强度试验的定位观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间伐强度对胸径生长的影响达到显著差异,对树高生长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不同间伐强度能提高林分单株材积和经济出材率;但不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经济效益分析表明,不同间伐强度的经济效益以中度间伐为最高,净现值比对照提高27%,内部收益率提高2.2%,每公顷增加收益1356元;其次是强度间伐,净现值比对照提高25%,内部收益率提高1.2%,每公顷增加收益1248元。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固定试验地的材料,研究了落叶松人工林的疏伐技术,并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着重用总断面积定量的方法,确定了第一次疏伐的开始期和保留量。研究结果表明,林木材积的迅速生长,要求在林分内应有一定的密度量,这种密度量过大过小均非所宜。当每公顷的胸高总断面积为15平方米时,材积的生长最快,当小于或超过15平方米时均逐渐减慢,因此,为使林木速生丰产,在第一次疏伐时,每公顷的胸高总断面积应保留为15平方米。这样,当林分每公顷的总断面积不足于15平方米时,暂不要疏伐;当等于15平方米时,更不要疏伐;只有当每公顷的胸高总断面积接近于20平方米时才开始疏伐。并按断面积26%的疏伐强度,约伐去5平方米,使保留量仍保持在每公顷15平米的水平上。这正好是林木生长最快的密度量。这样适时适量的疏伐,就能促进林木的速生丰产。 此外,用总断面积一个因子来确定疏伐开始期和保留量的方法,还有标准容易测量、使用简便等优点。因此这种方法可以在生产中试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调查区的文学调查、资料收集、标准地各测树因子的计算,并用“林分解析法”研究杉木林分生长过程结果表明:27—34年生的杉木林分平均直径在171.6—22.3cm,平均高20.9—23.7m,每公顷蓄积量300.9—754.9m~3,在8-26年,不同龄阶胸径的年平均生长量每年1cm以上。在6—18年,不同龄阶胸径连年生长量每年1cm以上,最高达1.59cm;不同龄阶树高连年生长量每年在1m以上,最高达1.22m.胸径和树高速生期始于第6年,高峰期在第10年。林分生长量在24年才开始下降,速生期较长,可作为杉木大径材培育基地。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11年生樟子松和落叶松林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开沟或穴状整地方式营造的“两松”林分比全面整地方式造林的树木提前2 a进入高、径生长速生期。开沟整地的18年生樟子松每公顷蓄积量比常规整地的每公顷高出0.396倍。开沟整地的11年生落叶松林分,每公顷蓄积量比常规整地高出0.23倍。开沟整地方式的落叶松林分中土壤含水率为16.95%,比常规整地的高出2.9个百分点;容重比常规整地的减少0.29 g.cm-3,总孔隙度比常规整地的增加9.8个百分点。有机质、有效N、全N分别比常规整地的高出2.07、2.33、1.51倍。  相似文献   

17.
杉木林间伐强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杉木林不同间伐强度试验的定位观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间伐强度对胸径生长的影响达到显著差异,对树高生长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不同间伐强度能提高林分单株材积和经济出材率;但不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经济效益分析表明,不同间伐强度的经济效益以中度间伐为最高,净现值比对照提高27%,内部收益率提高2.2%,每公顷增加收益1356元;其次是强度间伐,净现值比对照提高25%,内部收益率提高1.2%¥,每公顷增加收益12  相似文献   

18.
湖南会同地区马尾松林生物量的测定   总被引:80,自引:2,他引:80  
本文对湖南会同地区在杉木林采伐后天然更新起来的20年生的马尾松林进行了生物量的测定。乔木层生物量采用“相对生长测定法”(Allometricmethod);下木层和草本层采用“样方收获法”。结果表明,林分总生物量为103.93吨/公顷,平均净生产量为5.45吨/公顷·年,其中乔木层分别为100.02吨/公顷和5.16吨/公顷·年,远远高于同年龄的欧洲赤松人工林;与湖南会同地区速生的杉木林比较,亦相差无几。从生物量的积累和分配来看,下层木的产量结构是不合理的,应是抚育间伐的对象。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长白落叶松林分质量,达到速生、丰产的目的.认为,林木出现竞争,影响生长时,一般在11~13年生,胸径达8cm左右,进行间伐.能起到调整密度,改善生长环境,保持良好结构,缩短培育周期,提高生产力的目的.间伐强度采用株数40%~45%,蓄积在19%~30.9%,每公顷保留2200~2600株为最佳.  相似文献   

20.
概述了石屏小白得林区云南松工程造林地的自然条件,工程造林实施的技术措施;通过工程实施资料和固定样地监测材料,对小自得林区云南松工程造林的成效进行了分析。经成效分析得出工程造林质量高,幼林生长迅速、丰产、优质。6年生云南松林分每公顷的蓄积量为32.922m3,是一般造林最好林分的1.1倍,总体设计预测值的2.04倍。预测其经济效益显著,同时也取得显著的社会和生态效益。为速生丰产优质的云南松用材林基地建设起到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