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物学报》2012,(9):1656
《玉米科学》1992年创刊,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玉米科学是我国唯一的玉米专业学术期刊,在国内外玉米界具有较大影响。2004—2012年连续3次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玉米科学》主要报道遗传育种、品种资源、耕作栽培、生理生化、生物工程、土壤肥料、专家论坛、  相似文献   

2.
正1我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现状1.1玉米生产取得重大成就自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颁布以来,我国玉米总产得到快速提高,从2000年的1.06亿吨快速增加到2015年的2.25亿吨,16年年均复合增长率4.82%。2000年以前,玉米总产的提高主要依赖于玉米种植面积的扩大,但2000年以后,玉米总产的提高主要原因是播种面积增速较快。在未来玉  相似文献   

3.
张崇武 《种子世界》2021,(7):0069-0071
双斑萤叶甲在我国的玉米种植生产中危害极大,是一种有害生物,对于玉米的高质量种植有很大影响,也是目前国内玉米种植中分布最广泛的病虫害,多地玉米田都有双斑萤叶甲的困扰,此种害虫主要蚕食玉米的叶片,导致玉米叶不能正常生长,严重时会出现枯死症状;玉米抽雄吐丝后会双斑萤叶甲会阻碍玉米的正常授粉和,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和授粉结实等玉米正常生理代谢。病虫害会将玉米产量严重缩水,也间接降低整体农耕农种的经济效益。针对这种病虫害问题,要切实做好防治工作,以确保玉米种植生产的高质量。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我国提交的关于粮食类国际标准的两个新提案ISO 19942《玉米-规格》和ISO 15141《谷物和谷物制品-赭曲霉毒素A含量的测定-免疫亲和柱净化荧光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法》已经通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员国的投票批准,正式在ISO注册立项。ISO 19942《玉米-规格》标准提案旨在制定服务于玉米国际贸易的产品国际标准。玉米是全球范围内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谷物。近20年以来,玉米全球贸易量一直呈现增长趋势,2011年超过2亿吨,占全球谷物贸易总量的三分之一,仅次于小麦。玉米国际贸易中由于产品质量标准问题引发的贸易纠纷、港口安全隐患时有发生。目前,与玉米有关的国际标准极少,在国际标准化组织食品技术委员会谷物与豆类分委员会(ISO TC34/SC4)的标准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5.
《作物学报》2011,(11):2000
《玉米科学》创刊于1992年,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玉米科学是我国唯一的玉米专业学术期刊,在国内外玉米界具有较大影响。2004年入选中文核心期刊。主要报道:遗传育种、品种资源、耕作栽培、生理生化、生物工程、土壤肥料、专家论坛、国内外玉米科研动态、新品种信息等方面的内容。适合科研、  相似文献   

6.
中国甜玉米产业发展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保民 《种业导刊》2006,(12):11-14
甜玉米是一种特殊玉米,特点是籽粒含有较高的糖分,既好吃又含有丰富的营养。现代甜玉米起源于美国,距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目前美国仍是世界甜玉米生产、消费和出口的第一大国。近15年来,甜玉米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较快,成为许多国家间贸易的大宗蔬菜商品。我国近年来甜玉米发展的势头也非常迅猛,尤其是以广东为代表的南方地区,近六七年的播种面积、加工生产和市场消费均成倍增加。我国有丰富的农业生产和玉米生产经验,有巨大的消费市场,甜玉米在我国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因此,分析我国甜玉米产业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预测其前景,并采取有…  相似文献   

7.
我国玉米加工业的现状与产业发展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的玉米是列于稻谷之后的第二大主要粮食作物,其资源丰富,产量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26.9%,总产量居世界第2位。充分利用玉米资源,大力开展玉米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是提高玉米附加值、实现农民增收、促进玉米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玉米加工业发展较快,产业结构得到了较大调整和优化,主要发展特点如下。1.玉米品种向专用化方向发展根据农业部统计数字,2003年我国玉米总产量为11583万t,同比增长-4.5%。这是继2001和2002年连续2年增长后,又开始呈负增长趋势(见表1),而4年之内平均年增长率为3.1%,累计增加玉米986万t,年均增加玉米32…  相似文献   

8.
玉米是我国种植面积第一大粮食作物,是集饲料和工业原料于一身的多用途作物。2008-2010年《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了新增1000亿斤粮食的目标,玉米承担53%的份额,到2020年要达到基本自给。所以提高单产是保障玉米需求的根本途径,高产是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9.
2009年9月1日,国家发布了GB1353-2009《玉米》国家标准,质量指标是以容重定等,分为5个等级,另加等外级,杂质、水分、不完善粒、色泽气味作为限制指标。本文是对新发布的《玉米》国家标准中的质量指标和国外质量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国内外《玉米》标准的异同。同时,分析高水分玉米容重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轮作休耕制度历来有之,北魏《齐民要术》中有"谷田必须岁易"、"麻欲得良田,不用故墟"、"凡谷田,绿豆、小豆底为上,麻、黍、故麻次之,芜菁、大豆为下"等记载,可见我国古代的农耕文化中就有重视土地轮作休耕的传统智慧。探索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要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前提。虽然我国粮食多年丰收,2014年粮食总  相似文献   

11.
<正>《玉米科学》1992创刊,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玉米科学是我国唯一的玉米专业学术期刊,在国内外玉米界具有较大影响。2004—2014年连续4次入选中文核心期刊。主要报道:遗传育种、品种资源、耕作栽培、生理生化、生物工程、土壤肥料、专家论坛、国内外玉米科研动态、新品种信息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由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编辑的新书《粮食蛋白深加工技术》已于1992年4月出版。该书是在我国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作者广泛收集了国内外有关大豆、花生、玉米、菜籽、棉籽、葵花籽、小麦、大米等粮食蛋白加工利用技术,详尽地叙述了105种高蛋白食品、饮料深加工工艺和技术,为正在改革中的粮食行业拓宽经营渠道提供了新鲜技术和加工工艺,为丰富国内风味食品市场,改善人民生活提供了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13.
毕建华 《种子科技》2012,30(12):18-20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农业生产国,对种子的需求量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据有关统计数据分析,我国年种子需求量约为125亿公斤左右[1]。玉米作为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其种子市场潜力巨大,玉米种业的发展直接影响我国玉米的总体产量水平。随着《种子法》的实施和相关体制政策的倾斜,我国  相似文献   

14.
玉米脂肪酸值测定方法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我国玉米年产量为1.1亿吨左右,居世界第2位,是我国储备粮的主要品种之一,因此玉米储存品质判定对我国粮食储藏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国现行《玉米储存品质判定规则》中规定,玉米储存品质以色泽、气味,脂肪酸值,品尝评分值三项指标为依据,判定其是否宜存、轻度不宜存和重度不宜存。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玉米育种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玉米育种工作,在诸如高赖氨酸玉米育种、高油育种、甜玉米育种、饲用玉米育种、糯玉米育种、高淀粉玉米育种、爆裂玉米育种、玉米雄性不育化育种、玉米辐射育种、玉米常规育种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1987年笔者在《种子世界》第8期上已做过介绍,现补充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佟屏亚 《种子科技》2016,(11):28-29
<正>2015年农业部修订《种子法》征求意见时,笔者提出在玉米品种审定项目中"删除高油玉米、高赖氨酸玉米、青贮玉米审定项目"和"鲜食玉米更名为蔬果玉米,划归蔬菜作物管理"的建议。最近看到农业部玉米品种区试方案,删除了高油玉米、高赖氨酸玉米申报,但依然保留了"青贮玉米"品种审定项目。2016年4月28日,农业部发布《关于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预计2020年调减玉  相似文献   

17.
蔡俊年  李杰 《种子科技》2011,29(6):19-20
"未审先推",顾名思义是指经营推广应该审定而未经审定的农作物新品种种子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颁布实施10年来,我国种子市场呈现出空前的繁荣景象,市场供求也由卖方市场完全转型为买方市场,在某些玉米主产区,甚至出现了百余个玉米品种同时上市销售的壮观场面。  相似文献   

18.
玉米丝黑穗病是我国春玉米区的重要病害。利用抗病品种是玉米丝黑穗病综合防治技术的关键措施。我国玉米种质资源丰富,通过人工接种方法可筛选出一批抗病材料供育种利用。本文报道1987~1989年的鉴定结果。一、材料和方法(一)玉米资源:由黑龙江省农科院品资室等30个单位提供,每份材料250粒左右。对照自交系黄早四(感病)、Mo17(抗病)均由中国农科院品资所统一提供。  相似文献   

19.
<正>9月29日,第十四届种子双交会玉米产业与种业发展论坛在山东济南举办。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山东省农科院等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和来自恒基利马格兰种业、大京九种业等企业的负责人、养殖户代表共话玉米产业发展及品种需求。郭庆法:效益和竞争力低是最突出的问题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研究员郭庆法作了《关于我国玉米产业宏观形势与种业发展战略的思考》的报告。他认为,效益和竞争力低是我国玉米产业最突  相似文献   

20.
王树英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29):248-252
为了弘扬中国古代农耕文化,继承传统农学精华,对晚清大学士祁隽藻撰写的《马首农言》一书,进行了全面探讨。对该书中关于整体提高“三农”经济、文化、风俗的改革性主张以及该农书中介绍的核心技术锄耕作业进行了总结,指出祁隽藻的《马首农言》所论所述,切合实际,针对性强,曾对当时及以后的国内“三农”活动,产生过积极的指导作用,并认为这是一部思想性和学术水准很高的著作。今天,重新认识和研究《马首农言》,对于进一步开发、利用、保护和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农耕文化遗产,吸取其颇具价值的文化营养,意义甚为重大,特别是对于培养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包括净化乡间民风而言,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