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机采杂交棉宽行稀植栽培模式的优势及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采杂交棉宽行稀植栽培模式是新疆杂交棉的创新栽培模式。该模式是以杂交棉良种为基础,培育壮苗为前提,田间配套管理为措施,病虫害综合防治为保证,常规水肥管理和全程化学调控等为手段实现棉花高产优质的一种栽培模式。为机采杂交棉宽行稀植栽培模式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从棉株冠层结构合理,生育进程加快;种植效益升高,杂种优势凸显;株行距配置合适,光能利用率较高等方面总结了机采杂交棉宽行稀植栽培模式的优势;从品种选择、规范种植和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了进行机采杂交棉宽行稀植栽培的条件;并对其应用效果和应用前景进行了介绍和展望,同时提出了进一步应用该栽培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一、探讨的中心问题为了实现沈阳市水稻"双高一优"生产,于1986年~1987年探讨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模式.主要栽培技术措施是培育旱壮秧(旱育稀播)、合理稀植(少插秧)、肥水平稳促进(平稳管理)等,简称"旱稀少平"栽培.因为沈阳低温寡照年份偏多,如果种植晚熟品种就容易遭灾减产,所以首先探讨了中熟品种的栽培模式,通过这种栽培易使水稻生育期有所延长,获得年份间稳产效果.优质一是指品种的米质优良,二是指用栽培措施提高稻谷质量.决定优质的主导因素是品种的米质,故选  相似文献   

3.
<正> 小麦“高肥宽行稀播”高产优质低耗栽培途径研究,开始于50年代末期。作者之一(孙昌璜)曾指出,在高肥条件下,群体内部光照不足是限制小麦高产的主导因素。适当降低播种量,加大行距,依靠分蘖,是小麦高产的发展方向。在小麦免耕栽培方面,国外研究较早,国内于50年代有少量研究。近年来,江苏等省作了积极的试验、示范和推广。然而,将免耕与稀播相结合的研究结果,国内外尚少见报道。1985—1986年度,我们在五河县结合小麦“高肥宽行稀播”高产优质低耗栽培途径的大区示范,进行免耕与稀播相结合的试验,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寒地苏打盐渍土水稻"三推两早一达标"高产栽培模式是前郭县广大干部和技术人员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研究总结出来的一项综合配套生产模式。推广了秋天稻草覆盖置床这项新技术,发展和完善了大中棚钵盘旱育苗、适时早育苗、早插秧、稀植栽培等新技术,并对各项技术指标进行了量化。各项技术措施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三推"是实现"两早"的前提,"两早"又为高产及稳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必须以各项技术措施达标为保障。  相似文献   

5.
<正>红富士"三优"栽培是以"早产、高产、优产"为出发点,集"优良砧木"、"优良品种"、"优良的配套栽培管理技术"为一体的新型技术,它具有经济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与目前生产上采用的苹果稀植乔化、密植乔化模式截然不同,是世界苹果栽培的发展趋势。新疆阿克苏地区红富士苹果"三优"栽培技术体  相似文献   

6.
研究双季稻"早籼晚粳"高产栽培模式高产形成机理及高经济效益形成原因,为"早籼晚粳"高产模式的推广提供理论基础。于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广福镇广福村进行3年的大田试验,设置常规"早籼晚籼"和"早籼晚粳"2种高产栽培模式,通过调查、取样、测产等方法,对这2种栽培模式的周年产量构成及经济效益进行分析比较。晚粳稻生育期比晚籼稻生育期更长;早稻不同种植模式间有效穗数以"早籼晚粳"高产模式比常规"早籼晚籼"高产模式多,且差异显著;"早籼晚粳"高产模式的晚稻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产量比常规"早籼晚籼"高产模式要高,且具有显著性差异;不同种植模式周年产量方面,早籼晚粳增产效果明显,且具有显著性差异;经济效益方面"早籼晚粳"高产种植模式收益明显,比常规"早籼晚籼"高产模式约高4 000元/hm2。总体看出,"早籼晚粳"高产栽培模式比常规"早籼晚籼"高产栽培模式产量更高,经济效益更好,可在水稻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一、概况 东北大豆主产区应继续推广"垄三"栽培、永常模式栽培、幸福模式栽培等比较成熟的技术,加强对窄行密植技术及由其衍生的大垄密、小垄密和平作窄行密植技术的研究与示范推广,以增产、提质、节本为目标,以精细播种、科学施肥、综合防治等为技术重点,实行大豆与玉米、小麦轮作,解决重茬、迎茬问题.同时在不同生态地区研究组装并推广适宜的高产配套技术与田间管理措施,大力推广大豆生产的标准化、集约化与机械化,使东北成为我国商品大豆与出口大豆的主要产区.  相似文献   

8.
<正>东北大豆主产区应继续推广"垄三"栽培、永常模式栽培、幸福模式栽培等比较成熟的技术,加强对窄行密植技术及由其衍生的大垄密、小垄密和平作窄行密植技术的研究与示范推广,以增产、提质、节本为目标,以精细播种、科学施肥、综合防治等为技术重点,实行大豆与玉米、小麦轮作,解决重茬、迎茬问题。同时在不同生态地区研究组装并推广适宜的高产配套技术与田间管理措施,大力推广大豆生产的标准化、集约化与机械化,使东北成为我国商品大豆与出口大豆的主要产区。  相似文献   

9.
我国玉米生产持续稳定增长,全国也出现了许多玉米大面积高产和超高产,县至达到了吨粮的典型.前人对高产栽培模式作了大量研究,但对其增产效益研究者不多,为验证玉米高产栽培模式及了解增收效益,特作本试验,以期为人们进行高产高效玉米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黑龙江省抗线大豆栽培中的一些技术要点,其中抗线品种的选择、合理选茬与轮作、适期播种、合理稀植、因地制宜选用不同的栽培模式、加强其它病虫草害的防治等措施是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粳型糯稻皖稻68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肥料试验和大田生产实际,提出适期播种稀播壮秧、合理密植、平衡施肥、浅水间歇灌溉促控以及病虫害综合防治等优质高产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不同栽插密度对水稻高产高效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稀植是水稻栽培中心环节,往往被广大稻农所忽视或不理解.从6个方面论述了合理稀植对水稻高产量、生长发育过程、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影响.从而证明了合理稀植是实现水稻高产高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针对江苏垦区稻麦两熟季节紧张、农机农艺不完全配套等突出问题,通过优化不同生态区稻麦优质高产品种组合,研究应用水稻稀播长秧龄育秧、水稻钵形毯状秧机插、旱整水栽等建立水稻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应用小麦精量播种和精确定量栽培、浸种催芽、轻型化农机作业等建立小麦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模式,完善稻麦周年高产配套技术支持体系,建立健全垦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提高了江苏农垦农业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水稻高产栽培必须良种与良法相配套。采用自主集成创新技术——钵盘营养土旱育秧超稀摆栽高产高效综合技术和超级稻"早稀控大壮"软盘旱育秧农机农艺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在同等条件下进行栽培对比示范,产量差异明显。人工稀摆秧方式能更好地发挥超级稻品种生产潜力,生长势强、剑叶长、后期光合面积大、纹枯病发生轻、穗大粒多;机械插秧栽培则表现为结实率高、千粒重较重。8个品种中,广两优1128和深08S/R1128的2种栽培方式均表现较好。2套栽培技术均以提高秧苗素质为重点,加上改进规范人工抛秧和机插秧栽培的关键操作管理方法,更适宜于本地大面积推广超级稻品种时配套应用。  相似文献   

15.
油菜新品种"浙大630"采用机械化高产栽培,表现为长势好、株高适中、有效分枝位低、分枝数多、结果层厚、角果多、抗逆性好、产量高,深受诸暨市广大农民的欢迎。现从茬口模式、培育壮秧、稀植移栽、大田管理、科学施肥、无人机防控、机械采收等环节,对"浙大630"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总结介绍,以促进该技术和该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业领域)项目"大田经济作物和特色杂粮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进展迅速,示范开发成效显著。目前大豆、棉花、油菜、花生、马铃薯五大经济作物优质高效生产技术体系初步形成。以优质良种和农业机械为载体,形成了大豆机械化"深窄密"栽培、油菜免耕栽培、春花生机播覆膜高产栽培、马铃薯间套作高效栽培等9套技术模式。大豆超高产攻关取得了在无灌溉条件下每667 m2产253.3 kg的单产  相似文献   

17.
《吉林农业科学》2013,(4):18-20
以金山27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与实验室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栽培模式下春玉米的经济效益及实用性,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单位面积内春玉米产值及总投入两者均为再高产栽培模式>高产栽培模式>农户栽培模式;收益上,高产栽培模式为最优模式,其经济效益及实用性都较高。  相似文献   

18.
针对绥化市北林区露地甜瓜近几年病害加重、上市率低、效益徘徊等问题,实施了"露地甜瓜通透稀植栽培技术研究"课题,取得了显著效果。主要技改措施为改常规全垄栽培为通透栽培,改常规株距为稀植株距。应用配套品种,调整施肥、用膜、防病虫等管理办法,形成一整套完整的通透稀植栽培技术。甜瓜通透稀植栽培亩产值比常规栽培亩产值增效益503.4元。  相似文献   

19.
东北大豆主产区应继续推广"垄三"栽培、永常模式栽培、幸福模式栽培等比较成熟的技术,加强对窄行密植技术及由其衍生的大垄密、小垄密和平作窄行密植技术的研究与示范推广,以增产、提质、节本为目标,以精细播种、科学施肥、综合防治等为技术重点,实行大豆与玉米、小麦轮作,解决重茬、迎茬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近几年,我国绿色水稻生产发展较快,当前我国水稻种植形成了穗数型(栽培上采取增加栽插密度和增施肥料的增产栽培技术,以增加穗数扩大库容量和光合叶面积而获得高产的第一代"穗数型"高产栽培技术技术);穗粒兼顾型(栽培上采取稀播壮秧、少本匀直、结构型施肥通过兼顾穗数和穗粒数,以扩大库源的第二代"穗粒兼顾型"高产栽培技术);穗重型高产栽培技术(稳前攻中促后施肥,通过改善群体质量,提高成穗率,以促进大穗发育,增加结实率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