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柳杉长卷蛾是柳杉的主要害虫之一。在浙江文成县一年二代,以初孵幼虫在被取食的枯枝针叶内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开始活动。5月下旬出现成虫。卵产于嫩枝上或针叶基部,每雌蛾产43~254粒。幼虫共5龄,初孵幼虫取食叶肉,3龄后吐丝缠缀嫩梢成虫苞,在其内取食针叶和枝皮,老熟幼虫在虫苞内化蛹。室内外防治试验表明;对幼虫喷洒溴氰菊酯、甲胺磷、敌百虫、敌敌畏、氧化乐果及白僵菌均有良好效果。此外还可用人工摘除虫苞和灯光诱杀成虫。  相似文献   

2.
<正>美国白蛾是危害严重的世界性检疫害虫,又名秋幕毛虫、美国灯蛾,属鳞翅目灯蛾科。一、美国白蛾的发生特点及形态特征1.发生特点在香河县1年发生3代美国白蛾,以蛹在枯枝落叶杂草、墙缝、树皮缝、砖瓦堆中越冬。在第二年4月越冬蛹开始羽化,羽化期可延续到5月下旬。5月上旬至6月上旬是第一代幼虫发生期,第2代幼虫发生期为7月上旬至8月下旬。出现世代重叠现象约在8月开始,可同时发现幼虫、卵、蛹、成虫。8月下旬至10下旬为第三代幼虫  相似文献   

3.
对福建省柳杉及柳杉毛虫的分布调查表明,柳杉主要分布于南平、三明、宁德、福州4个地区的多个县(市),龙岩、漳州少数的县(市)呈零星分布,分布海拔介于44~1 203 m之间;柳杉毛虫也主要分布上述4个地区,海拔介于146~1 181 m之间,龙岩、漳州未见分布,具有向低海拔适宜寄主迁移并为害的风险。柳杉毛虫1年1代,高海拔地区以卵越冬,低海拔地区以卵或低龄幼虫越冬。卵期一般9月—翌年3月,较耐寒,受精卵孵化率为62%~76%,未受精卵不能孵化;幼虫期介于3月上旬—8月上旬,低龄幼虫食量小、危害较轻,高龄幼虫食量大、危害尤为严重;蛹期为7月上旬—11月中旬;成虫期8月下旬—11月下旬,羽化后即可交配、产卵,产卵期持续6.7 d,平均产卵242粒;雌虫平均寿命12.8 d,雄虫平均寿命10.3 d;雌雄性比为1∶1.22。  相似文献   

4.
研究证明,桑尺蠖在山东一年发生3代。以2~3龄幼虫在树皮裂缝、虫孔等荫蔽场所越冬。翌年3月中旬开始上树为害,盛期在3月下旬。3月下旬至4月初为防治适期。  相似文献   

5.
白跗平腹小蜂在浙江于4月中下旬自然羽化,10月上旬在第3代马尾松毛虫卵中,n月在柳杉毛虫卵中, 以老熟幼虫越冬, 翌年4月中下旬开始羽化活动。在自然温度下, 用柞蚕剖腹卵繁殖, 年发生6~7世代。在林间的年周期活动中, 其种群数量分别在5-6月和9-10月出现两次高峰。这和马尾松毛虫、柳杉毛虫、水青蛾、大背天峨和油茶枯叶峨等主要森林害虫的卵期吻合。该蜂对它们的抑制力分别是16.55%~22.90%, 23.45%, 2.63%~5.49%,1.97%和3.00%~7.00%。该蜂在林间的水平扩散距离达32m以上。  相似文献   

6.
一、发生规律 越冬幼虫在3月中下旬开始化蛹,4月中旬开始出现越冬成虫,至4月下旬达到成虫羽化高峰.成虫白天静伏于枝叶荫处不动,每天傍晚前后出来活动交尾,在桃叶背面产卵,卵期8~10天后,孵化为幼虫.孵化的幼虫从新梢尖端叶柄处蛀入,由上向下将新梢端部蛀成空心,造成新梢枯死.  相似文献   

7.
柳杉果梢银蛾系一昆虫新种,是柳杉球果和枝梢的主要害虫,致使新梢枯死,种子产量受到严重影响。该虫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被害的枝梢和球果中越冬。翌年3月上旬开始活动并化蛹,3月中旬出现成虫。卵产于球果、针叶或嫩枝上。每雌蛾可产卵8~28粒。幼虫孵化后大多先蛀食球果,9月下旬开始转移至当年嫩梢上危害,11月中旬开始越冬。采用人工摘除球果或被害枯梢和氧化乐果原液打孔注射防治均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淡红毛隐甲(Crypticus(Seriscius)rufipes Gebler,1830)1年发生一代,生活史较整齐,以7-9龄幼虫越冬,6月中旬至7月下旬产卵,卵期6-10天,幼虫期293-308天,幼虫越冬后于次年4月下旬至5月下旬化蛹,一般为10龄,蛹前期6-14天,蛹期7-12天,羽化成虫经20-30天性成熟开始交配产卵.  相似文献   

9.
玉米螟又叫玉米钻心虫,是危害玉米的主要虫害之一。前期幼虫钻蛀叶片,啃食叶肉,形成花叶,影响光合作用,穗期危害,常使穗部发育不全,茎秆折断,造成玉米减产。一、发生及危害规律玉米螟在我省1年发生2代,以幼虫在茎秆内越冬,其次在果穗内和玉米茬内越冬。玉米螟化蛹始期在4月下旬一5月中旬,盛期在5月下旬,成虫羽化始期在5月下旬,盛期在6月上旬,第1代卵开始出现在6月上旬,盛期在6月中下旬,第1  相似文献   

10.
烟草码绢金龟生活史及生活习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码绢金龟Maladera sp.是烟草上的一种重要食叶害虫。对码绢金龟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国内外还未见报道。本文通过1996~1998年的田间系统调查和室内饲养,弄清了码绢金龟的生活史、各虫态生活习性。在昆明,码绢金龟一年发生一代,以3龄幼虫在土中做土室越冬。越冬幼虫第2年4月上旬开始化蛹,4月中旬是化蛹盛期,4月下旬为化蛹末期,蛹期平均为21d。成虫5月上旬开始羽化出土,5月中旬进入羽化盛期,5月下旬为羽化末期。6月中旬至下旬为成虫发生为害盛期,成虫发生期约80d左右。田间成虫产卵盛期是6月下旬至7月上旬,每雌产卵量平均为27粒。7月上旬至中旬是卵孵化盛期,卵期平均为14.4d。幼虫发育至第2年4月,幼虫期约280d。土壤温度影响幼虫在土层中的栖息深度。  相似文献   

11.
栗叶瘤丛螟生物学特性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栗叶瘤丝螟是福建省锥栗林的重要害虫之一,在福建闽北1a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浅土中结茧越冬.卵期5~9d,幼虫期第1代33~47d,第2代236~283d,蛹期13~28d,成虫寿命3~5d.每雌产卵量46~87粒.试验表明,10%氯氰菊酯2000倍液+苏云金杆菌500亿孢子/L+白僵菌5亿孢子/L混合剂或者10%氯氰菊酯2000倍液或者80%敌敌畏1000倍液对该虫均有良好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2.
喜树幽斑螟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喜树幽斑螟是喜树的一种新害虫 .在福建三明、南平 1 a发生 5代 ,以茧在树皮缝中越冬 .成虫翌年 4月下旬羽化 ,幼虫 5龄 ,卵期 4~ 8d,幼虫期 1 4~ 2 6 d,蛹期越冬代 1 5 7~ 1 6 9d,其它各代 1 1~ 2 3d,成虫寿命 2~ 1 2 d  相似文献   

13.
台湾洒灰蝶是无患子树的一种新害虫,在福建一年发生1代,以卵越冬.翌年3月上旬卵开始孵化,4月上旬化蛹,4月下旬始见成虫.卵期278~312天;幼虫4龄,幼虫期26~41天,蛹期10~19天.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体积分数1.0×10-3的40%氧化乐果乳剂、80%敌敌畏乳剂、90%敌百虫晶体或体积分数5.0×10-4的2.5%溴氰菊酯对该虫均有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4.
喜树黄毒蛾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喜树黄毒蛾是喜树的一种重要害虫。该虫在福建沙县一年发生6代,以3~4龄幼虫在落叶或地被物上结薄茧越冬。翌年3月上旬开始活动取食,3月中旬开始化蛹,4月上旬始见成虫。每雌蛾产卵174~409粒,卵期4~9天。幼虫5龄,少数6龄或7龄。越冬代幼虫历期87~108天,其余各代15~34天。老熟幼虫结茧前停食2~3天,在喜树枝杈或叶背结茧化蛹,蛹期6~20天。试验表明,喷洒20%敌敌畏或90%敌百虫晶体2000倍液,有良好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5.
松埃尺蛾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埃尺蛾是马尾松的一种新害虫,该虫在福建一年发生2代,以蛹越冬,翌年3月下旬羽化,幼虫5龄,卵期10~12天,幼虫期23~38天,越冬代蛹期136~180天,每雌可产卵328~527粒,成虫寿命3~8R,该虫多发生在避风、郁闭度高的中幼龄松林中.  相似文献   

16.
旋目夜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旋目夜蛾是黑荆树的一种新害虫,在福建南平一年发生3代,以蛹越冬,翌年4月下旬开始羽化,卵期6~18天;幼虫共6龄,幼虫期23~47天;蛹期8~13天,但越冬代蛹194~228天.已知天敌有夜蛾瘦姬蜂、广大腿小蜂和家蚕追寄蝇.试验表明,溴氰菊脂、氰戍菊脂和敌百虫等农药对幼虫均有良好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
黄椋子树是重要的木本油料之一。黄椋种子小蜂是晋东南黄椋子产区的毁灭性害虫,幼虫于种实内食害种仁,致成空壳,被害果较正常健果小呈粉红至褐色,健果墨绿色。从1959年以来由于连年受其为害,几乎无好种实可收,造成当地人民食油困难。作者对其形态、生活史及习性作了系统观察研究,绘制了形态图。并开展了大面积防治示范,收到良好的效果。以老熟幼虫于被害种实内滞育越冬,多数一年1代,部分可滞育1-2年。5月中旬至6月上旬为化蛹期,蛹期7-12天。成虫出种实后2-3天开始交配产卵;雌雄比3-4:1;卵产于幼果内,每果只产1粒卵,卵期5-7天。幼虫8月中旬至9月上旬老熟越冬。采用农业、人工和药剂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收到良好效果。5月底成虫始发期地面施用触杀剂,毒杀成虫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8.
人纹污灯蛾是黑荆树的一种重要害虫。在福建南平一年发生4代,以蛹越冬,翌年3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幼虫6龄。卵期5~10天,幼虫期29~51天,蛹期越冬代153~168天,其余各代9~16天。试验表明,敌百虫,敌敌畏和溴氰菊酯对幼虫均有良好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9.
黑荆大造桥虫是黑荆树的一种重要食叶害虫,在福建南平一年发生5代,以蛹在松土中越冬,翌年3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幼虫共6龄,卵期5—9天,幼虫期22—43天,蛹期越冬代127—142天,其余各代10—19天。已知天敌有螟蛉绒茧蜂及白僵菌。试验表明,溴氰菊脂、敌百虫、敌敌畏和辛硫磷等农药对幼虫均有良好防治效果。冬季抚育松土消灭越冬蛹。  相似文献   

20.
稻秆潜蝇在重庆市巳由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该虫在重庆地区1年发生3代,以第3代幼虫越冬。越冬代.幼虫在3月下旬化蛹,4月中旬至下旬为第1代成虫期,5月上旬为产卵期。5月上旬至6月上旬为第1代幼虫期,6月上旬至下旬为蛹期。第2代成虫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中旬,7月上、中旬为产卵期,7月中旬至8月上旬为幼虫期,8月上旬至下旬为蛹期。第3代成虫期为9月上旬至下旬,并迁至越冬寄主上产卵,10月初至11月底孵化为幼虫进入越冬期。成虫羽化后1—2h即可交配,但多数于羽化后1—3d才交配。更尾后越冬代于4—9d,第2代于3—7d后产卵,一般1叶仅产1卵,偶有数粒。单雌产卵量2—81粒不等。成虫寿命为20d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