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利用冷冻溶剂法原理,分析了在提纯α-亚麻酸的过程中冷冻温度、冷冻时间、溶剂配比、溶剂酸碱度、溶剂纯度、冷冻次数等因素对产物中α-亚麻酸的纯度和收率的影响.使α-亚麻酸的浓度由46.0%提高到80.3%,收率达到56%.  相似文献   

2.
天然抗氧化剂对α-亚麻酸的抗氧化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Schaal烘箱法和加速氧化法,分别考察了不同纯度、不同添加量的天然VE、茶多酚、鞣花酸、竹叶黄酮等天然抗氧化剂对α-亚麻酸乙酯的抗氧化效果。分析两种方法的结果,可以得出几种天然抗氧化剂对α-亚麻酸乙酯抗氧化效果的顺序为:90%茶多酚>82%鞣花酸>50%茶多酚>竹叶黄酮,在添加量为0.05%时对α-亚麻酸乙酯的抗氧化效果最好;加速氧化法较Schaal烘箱法更直观、快速简便,试剂损耗小。  相似文献   

3.
高沸醇溶剂法提取花生壳中木质素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采用1,4-丁二醇为溶剂,在70%~90%的1,4-丁二醇水溶液中添加少量助剂,在180~220℃条件下蒸煮30~90min,从花生壳中制得木质素。采用高沸醇溶剂法提取的木质素(简称HBS木质素)不溶于水,可以通过加水沉淀的方法,与反应后的液体混合物中分离。HBS木质素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通过进一步的改性,还有更多潜在的应用价值。高沸醇溶剂(简称HBS)通过回收处理可以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挖掘和筛选高α-亚麻酸亚麻品种资源,在旱作条件下,对国内外收集到的15份高α-亚麻酸亚麻品种进行产量、经济性状、抗性、品质鉴定。结果表明, Ty-21产量最高,为4366.7 kg/hm2,处第1位,对照陇亚8号产量为4333.4 kg/hm2,处第2位, Ty-21比对照陇亚8号增产0.77%;其余13个参试品种产量在2200.0-3966.7 kg/hm2之间,均低于对照;产量降低幅度在8.46%-49.23%。各品种α-亚麻酸含量在55.32%-60.97%之间,对照陇亚8号α-亚麻酸含量为55.95%,有12个品种α-亚麻酸含量超过对照陇亚8号。其中山丹白、临夏白、266三个品种α-亚麻酸含量高达60%以上。 Ty-21α-亚麻酸含量达到59.59%,比对照陇亚8号高3.65个百分点。综合分析产量、品质、抗性等指标, Ty-21品种是一个综合性状表现优异的品种资源。  相似文献   

5.
甘蔗渣高沸醇溶剂法制取木质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甘蔗渣是重要的造纸原料,采用高沸醇溶剂法在190-220℃,加入含少量脱木素催化剂浓度为75%-85%的高沸醇,液比为1:6条件下蒸煮甘蔗渣1.0-1.5小时,经分离可同时得到纤维素和高化学活性木质素,此法属无硫无污染,零排放的创新性环保友好型造纸新工艺。  相似文献   

6.
香草兰是兰科多年生藤本攀缘植物,经过发酵后散发出多种芳香成分成为重要的风味原料。然而,传统发酵生香时间长,香气成分转化率低。本试验考察冷冻-溶解联合不同外源酶处理对香草兰鲜豆荚主要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酶不仅可以提高香兰素的含量,还可提高其前体物质-葡糖香草醛的转化率。在此基础上,对比空白样品,所有冷冻-溶解联合外源酶处理后的香草兰中香兰素、对羟基苯甲醛、对羟基苯甲酸和香兰酸含量均显著增加,经过纤维素酶-果胶酶-β葡萄糖苷酶处理后的香兰素、对羟基苯甲醛、对羟基苯甲酸和香兰酸含量最高为5.660%、0.089%、0.069%和0.101%;相比于传统发酵和普通外源酶处理,所有冷冻-溶解联合外源酶处理香草兰鲜豆荚均显著增加香兰素含量(p<0.05),而纤维素酶-果胶酶-β葡萄糖苷酶、果胶酶-β葡萄糖苷酶、纤维素酶-β葡萄糖苷酶、纤维素酶-果胶酶、果胶酶显著增加对羟基苯甲醛、对羟基苯甲酸和香兰酸含量(p<0.05)。  相似文献   

7.
采用UV-冷冻-骤热脱胶(UVHF)新工艺对工业大麻进行处理,探索了双氧水的质量浓度,氢氧化钠的质量浓度、UV-辐照时间、冷冻温度、骤热温度等对工业大麻纤维残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工艺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双氧水12g/L、氢氧化钠12g/L、UV-辐照40min、冷冻温度-55℃、骤热温度120℃;UV-冷冻-骤热脱胶后工业大麻纤维残胶率为2.95%,木质素含量降低到0.75%.  相似文献   

8.
正亚麻酸的生理功能和防病、抑病和营养作用,已被国际医学界和营养学界所公认。鉴于α-亚麻酸的重要性和人体普遍摄取不足的状况,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联合发文,建议在居民的膳食中专项补充α-亚麻酸。菜籽油是我国居民的主要食用植物油之一,双低菜籽油脂肪酸组成比较均衡,且含有较高的亚麻酸(9%左右),若每天食用,可为消费者带来一定的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亚麻籽富含α-亚麻酸、木酚素等多种功能性活性物质,可用来预防和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癌症等多种疾病。α-亚麻酸在人体内可衍生DHA和EPA两种不饱和脂肪酸,DHA和EPA是目前保健市场畅销的“深海鱼油”(美国又称阿拉斯加深海鱼油)的主要成份,其对人体独特的生理、病理功效,在古今中外都得到了证明。亚麻籽中α-亚麻酸的含量极高,超过其它植物品种,这一特性决定了亚麻籽的保健功效和药用价值,有着良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0.
花生油中的α-亚麻酸含量在不同种质资源中存在着差异,与籽仁的不同发育时期也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利用RACE的方法,从萌发的花生子叶中克隆了一个参与花生α-亚麻酸合成的ω-3△15-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命名为AhFAD3A。利用荧光定量PCR分别比较分析了AhFAD3A和Ah FAD8基因在花生不同组织、籽仁发育不同阶段、萌发过程中的表达特征,结果表明:AhFAD3A基因主要在花期的叶片组织和根部、籽仁形成期表达,在其它发育阶段该基因的表达量比较低,证实该基因的表达与花生籽仁中α-亚麻酸的形成呈正相关;AhFAD8基因在花生的整个生育阶段的绿色组织中表达、非光合组织中几乎不表达。以上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确定AhFAD3A基因的功能、表达调控及其与花生籽仁中α-亚麻酸形成的关系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1.
亚麻籽的保健功效和药用价值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综述了亚麻籽富含α-亚麻酸、木酚素等多种功能性活性物质,可用来预防和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癌症等多种疾病.α-亚麻酸在人体内可衍生DHA和EPA两种不饱和脂肪酸,DHA和EPA是目前保健市场畅销的“深海鱼油”(美国又称阿拉斯加深海鱼油)的主要成份,其对人体独特的生理、病理功效,在古今中外都得到了证明.亚麻籽中α-亚麻酸的含量极高,超过其它植物品种,这一特性决定了亚麻籽的保健功效和药用价值,有着良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2.
α-亚麻酸甾醇酯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甾醇酯是一种新型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具有良好亲脂性和降胆固醇效果。采用薄层色谱法、紫外分析法、红外分析法和气相色谱法相结合的方法对α-亚麻酸甾醇酯产品进行分析检测,为α-亚麻酸甾醇酯和甾醇的分离、定性和定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糯米香茶(Teucrium manghuaense)叶片的挥发性成分,经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鉴定其中的43种挥发性化合物,用气相色谱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表明,其主要成分为角鲨烯(39.4%)、亚麻酸(20.5%)、丁香酚(14.7%)、叶绿醇(7.89%)、棕榈酸(4.81%)、γ-衣兰油烯(3.36%)和4-(4,5-二甲基苯基)-哌啶(1.29%)等。本研究旨在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糯米香茶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冷冻贮藏保鲜是目前普遍公认的最为安全的食品保鲜方法之一,已被工业化广泛应用。本研究采用冷冻贮藏食品中常用的4种温度(-80、-40、-18、-10 ℃)对椰肉进行冷冻处理,经过自然解冻后对椰肉质构、榨汁后椰浆流变学和脂肪球粒度特性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冷冻后椰肉硬度明显减小,且随着冷冻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椰浆表现出假塑性流体的特征,冷冻使椰肉榨汁后的椰浆黏度、剪切应力和脂肪球粒度都增加,且随着冷冻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脂肪球颗粒均匀度下降。  相似文献   

15.
用10个油脂含量差异大的优良自交系,按(5×5)配成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研究玉米子粒油分、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α-亚麻酸6个油脂性状之间的胚、胚乳、细胞质及母体效应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棕榈酸与硬脂酸的细胞质相关性最强,胚乳加性和胚加性相关次之;其余成对性状均表现为胚乳加性、胚加性相关最强,且胚乳加性相关强于胚加性相关,说明这些成对性状主要受加性相关控制。其中,玉米子粒油分与棕榈酸、亚油酸、α-亚麻酸极显著负相关,与硬脂酸、油酸极显著正相关。脂肪酸组分中,亚油酸与棕榈酸、α-亚麻酸极显著正相关,与油酸、硬脂酸极显著负相关;油酸与棕榈酸、α-亚麻酸极显著负相关,与硬脂酸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3 FAD基因是α-亚麻酸合成途径中的一个关键限速酶基因,通过调节该基因的过量表达,可提高植物中α-亚麻酸含量。对南美油藤ω-3脂肪酸脱氢酶基因PvFAD7的克隆及其表达模式和功能分析,有利于探明南美油藤种子高含量α-亚麻酸的合成机制,为下一步利用遗传改良生产植物α-亚麻酸奠定理论基础。基于前期南美油藤种子转录组数据,从南美油藤新鲜叶片同源克隆获得南美油藤脂肪酸脱氢酶基因PvFAD7的DNA全长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该基因在南美油藤不同器官(成熟叶、新叶、茎、根、果皮、幼嫩种子和成熟种子)中的表达模式,并利用亚细胞定位技术观察该基因的编码蛋白在烟草叶表皮细胞中的定位情况。通过构建过表达载体,介导农杆菌遗传转化获得过表达PvFAD7基因的转基因阳性烟草植株,并对收获的种子利用气相色谱法进行脂肪酸组分的测定。南美油藤PvFAD7基因DNA全长序列为2 222 bp,编码461个氨基酸,包括8个外显子和7个内含子。蛋白多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南美油藤PvFAD7编码蛋白与同科植物蓖麻和橡胶树同源性最高。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PvFAD7蛋白有4个组氨酸保守区,...  相似文献   

17.
3.柱层析法 无论是采用溶剂浸提法从红茶中提取茶黄素,还是通过体外氧化制备法制取茶黄素,所得的茶黄素纯度仍然不高,限制了茶黄素类相关产品的应用和开发。为了获得高纯度的精制茶黄素,必须采用柱层析法对其进行精制纯化制备。目前,常用的茶黄素柱层析制备法主要有纤维素柱层析法、葡聚糖凝胶柱层析法、硅胶柱层析法、聚酰胺吸附树脂柱层析法等。  相似文献   

18.
高纯度大豆黄苷及大豆黄素的制备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使用不同的溶剂从大豆异黄酮粗品中提取大豆黄苷.通过溶剂回流萃取及不同溶剂组合萃取实验确定了最佳的提取条件.结果表明,丙酮和乙酸乙酯的组合萃取可以将原料中大豆黄苷的含量提高2.5倍以上.最终可以得到纯度为90%的大豆黄苷产品,收率40%.产品再通过盐酸水解可以得到其相应甙元.  相似文献   

19.
叙述了从银合欢种子提取高纯度含差羞的草素的一种较简易的方法。该法是用水为溶剂,在60℃进行提取,然后经纯化处理和重结晶。含羞草素的相对提取率为24.1% ̄27.8%,纯度在95%以上。影响提取率的关键性因素是浓缩程度,产品的主要杂质是游离氨基酸或短肽。  相似文献   

20.
大豆亚麻酸含量的QTL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杨柳  张彬彬  韩英鹏  李文滨 《大豆科学》2006,25(3):270-274,278
由于亚麻酸的高度不饱和性,导致大豆油的稳定性和耐贮性降低,并严重影响豆奶的商品价值。因此降低大豆种子亚麻酸含量是当今大豆育种的一个重要目标。本研究利用正常亚麻酸含量的品种合丰25与亚麻酸含量仅为3%的突变品系L-14杂交所得的F9代和F3代群体,对500多对SSR引物进行筛选,共有90个SSR标记被分配到1999年Cregan定义的20条染色体中,QTL分析表明有3个分子标记Satt066、Satt424、Satt476与大豆亚麻酸含量密切相关,分别定位在连锁群MLGB2、MLGA2、MLGC1上,且变异贡献率分别为8.7%、4.99%和5.3%。并用这些分子标记对F3代家系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