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土壤微生物-抑病性与土壤健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土壤微生物对维持土壤系统稳定性和受损土壤系统的恢复有重要作用,与土壤系统健康紧密相关。现代农业种植体系中由于施肥、管理措施不合理,降低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破坏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 导致土传病害爆发。改进农业土壤管理能提高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功能,是控制土传病害发生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对土壤微生物与土壤系统健康的关系、土壤微生物的抑病性以及健康土壤管理等问题进行概述,指出未来健康的土壤农业生产体系将从以植物为主体的常规管理体系向以植物和微生物为主体的综合管理体系发展。  相似文献   

2.
土壤改良施肥对白菜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了解改良施肥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以白菜为试材,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常规施用化肥和改良施肥(化肥减量、增施有机肥、增施土壤调理剂)条件下白菜根际真菌和细菌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改良施肥后增加了白菜产量,缓解了土壤酸化的情况,土壤养分增加,改良施肥方式白菜根际真菌和细菌丰度和多样性大于常规施肥处理,2种施肥方式微生物群落组成和优势类群有较大差异。改良施肥后白菜根际微生物种类增多,优势类群发生了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3.
果园行间深翻同时结合施肥,对根系环境有良好的综合影响,最终保证产量的提高。深翻的后效作用可保持20年以上。但至今尚未研究这些因子对土壤微生物活动的影响。同时,如许多作者所指出的,微生物的研究不仅能帮助揭示土壤耕作过程,而且可为施肥制度奠定理论基础,阐明个别措施的前途。本试验的目的是研究深翻并施入不同量和配合比例的有机、无机肥料,对果园剖面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多样性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是土壤微生物量的主要组成成分,其与土壤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循环息息相关,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可作为环境变化的重要生命指标之一,而且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更被认为是预警生态系统变化的敏感生物指标。该研究梳理概括了土壤理化性质、气候、立地植物和人为因素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其多样性的影响,并指出今后的研究热点是加强全球变化背景下大尺度多生态系统的整合,综合考虑多因素对土壤微生物的交互作用以及探讨在高生态压力下改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其多样性的方法,以期为今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丛枝菌根真菌与土壤养分交互作用的生态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养分影响AM真菌种属组成、AM真菌的丰度、孢子数量、孢子密度以及频度;AM真菌反过来影响宿主植物和土壤微生物及其群落多样性。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分析了土壤养分N、P、K以及土壤有机质等因子对AMF生长发育及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不同AMF在不同土壤养分环境中对宿主植物的生长及N、P、K营养元素的吸收的影响,以及AMF对土壤微生物及其群落的影响。最后提出了AM真菌与土壤交互作用的几个重要方向,为今后开展菌根多样性及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王淼强  杨琼  刘莉娜 《中国园艺文摘》2011,27(10):173-174,70
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主要表现为土壤酶的多样性。土壤酶在土壤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扮演重要角色,其多样性比群落结构多样性更重要。文章主要综述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研究状况,指出其不足之处,并探讨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洛川试验站5年生苹果品种"红富士"为试验材料,常规开沟施肥为对照,研究3种施肥方案(30、45、60 cm深度穴施基质)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处理方式与对照相比,其菌种丰富度指数、微生物多样性、物种丰富度指数均有不同幅度的提升,其中45 cm穴施基质处理提升最为明显,30 cm穴施基质处理次之,60 cm穴施基质处理除40~60 cm外其它土层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微生物的群落结构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优化,以45 cm穴施基质处理最优。  相似文献   

8.
生物有机肥对茶园土壤肥力、养分及土壤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大田试验,以不施肥为对照,研究不同用量的生物有机肥对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碱解氮含量以及pH值、微生物种群数量和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为生物有机肥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施用TS-1型生物有机肥能显著提高茶园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和碱解氮含量,且提高了微生物种群数量、多样性指数和土壤脲酶活性.从而显著提高茶园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环境,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以宁夏贺兰山东麓荒漠贫营养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PCR-DGGE技术,对土壤中细菌群落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采样环境土壤中细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存在一定差异,其优势种群均为未培养细菌,且多数分类地位未知。土壤细菌多样性指数和微生物生物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含水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有机质含量和含水量是影响贫营养土壤中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组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以‘华夏骄子’茄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营养状况、微生物特性、茄子抗黄萎病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其他施肥处理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土壤养分、优化微生物菌群结构,同时能降低茄子黄萎病的发病率、提高茄子产量。综合考虑土壤、抗病性和产量等因素,推荐最佳施肥方案为钙镁磷肥22 kg/667 m~2+氯化钾8 kg/667 m~2+山西昌鑫微生物复合肥100 kg/667 m~2。  相似文献   

11.
《蔬菜》2017,(8):14-14
<正>资源竞争和生物间捕食作用是生物群落物种组成和多样性演变的关键驱动力。已有的研究较多地揭示了土壤微生物之间的资源竞争和生态位分化,但对生物捕食影响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演变的作用机制仍缺乏研究,尤其缺乏在野外开放环境下的长期试验研究。线虫是土壤中最丰富的无脊椎动物之一,线虫捕食作用影响了微生物的数量和功能。在农田土壤中,不同培肥措施影响了土壤结构和孔隙、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水分和酸碱度的变化,必然影响线虫对微生物的捕食作用以及微生物的逃避作用,  相似文献   

12.
葡萄废果酵素肥对葡萄园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将葡萄废果进行厌氧发酵制成酵素液肥并在葡萄园中进行回田施用,探索葡萄废果酵素肥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土壤生态健康的潜在影响。【方法】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评价葡萄废果酵素肥的施用对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结果】施用葡萄废果酵素肥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Chao1指数和ACE指数,以及OTU总数均出现了显著降低;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在门水平和属水平均产生了显著差异;施用葡萄废果酵素肥后,土壤微生物优势种群分布规律发生了显著变化,在某些与氮循环相关的菌属如硝化菌属Nitrobacter和中慢生根瘤菌属Mesorhizobium中具有明显丰度优势。【结论】施用葡萄废果酵素液肥会显著影响葡萄园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特征,研究结果为葡萄废果酵素肥的推广应用和土壤风险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分析山东平度和新疆库尔勒2个地区在不同肥力下土壤微生物数量消长与土壤元素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不同施肥处理下,2个地区细菌、放线菌数量显著增长,真菌数量呈减少趋势,其中施有机肥比化肥对真菌增长影响达极显著;不施肥种植(CK)显著降低土壤微生物总体数量,但不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比率;2个地区土壤微生物消长与土壤元素间相关性不完全一致,2个地区真菌数量消长与铜元素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平度点细菌数量与锌元素呈极显著性正相关,与硼元素极显著负相关,与锰显著负相关。土壤养分种类及含量水平对土壤微生物数量消长影响极显著,而土壤微生物消长在不同土壤环境下与根围土壤元素含量相关性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4.
通过盆栽试验比较堆肥、生物有机肥和生物复混肥3种肥料灭菌前后对粉蕉(Musa paradisica,AAB)促生和枯萎病防病效果,采用Biolog Eco微平板方法研究不同肥料对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影响以及与防病关系。结果表明,所有施肥处理病情指数均比单接病原菌低,生物有机肥和生物复混肥防病效果分别为61.5%和53.8%,同相应肥料灭菌处理和堆肥比较,功能细菌在防病效果中具有重要作用。生物有机肥和生物复混肥明显促进粉蕉生长,鲜质量分别比单接病原菌高35.0%和70.9%。Biolog结果表明,单接病原菌处理AWCD和Shannon diversity指数比空白对照高,施肥处理又不同程度低于单接病原菌,Shannon eveness指数差异不明显。肥料防病效果与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变化趋势相反。  相似文献   

15.
果园生草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果园不同生草种类对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的影响;果园生草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多样性等指标的影响。展示果园生黑麦菜可增加土壤亚硝化螺旋菌、子囊菌、放线菌的丰度及微生物量碳含量;生紫花苜蓿草可提高土壤真菌和放线菌含量;生三叶草对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微生物量、碳含量及微生物多样性均提高幅度较大,有望成为理想的果园生草品种。  相似文献   

16.
微生物菌剂在番茄上的肥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连续多年重茬种植后,土壤易发生土传病害,地力水平降低,直接影响了番茄的正常生长,降低了番茄的产量和品质。通过使用微生物菌剂可以减少土传病害,改良土壤,增加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多样性,提高番茄产量和品质。本试验设计四个处理:施用微生物菌剂灭活微生物菌剂、常规施肥、空白对照,研究微生物菌剂在番茄上的肥效试验,结果发现,微生物菌剂能显著改善番茄生物学性状,使果实横纵径、单果重增大;增强对枯萎病、青枯病的抗性;提高番茄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比常规施肥增产6.45%,比空白对照增产44.67%。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核桃施用微生物菌肥,分析比较不同施肥方法肥效,研究微生物菌肥对秦巴山区核桃品质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为提高核桃产量、质量,科学施用微生物菌肥提供依据。结果显示:选用T3处理(牛粪有机肥15kg/株+生物有机肥100g/株+微生物肥50g/株),对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环境及土壤微生物群落,修复核桃裸露根系及提高核桃产量与质量效果最佳,适宜在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18.
低磷胁迫对番茄根系生长及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低磷胁迫和平衡施肥处理的番茄根系及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WinRHIZO根系分析系统、稀释平板法、PCR-DGGE等分析技术,研究低磷胁迫对番茄根系生长、根际土壤生物学特性以及细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磷胁迫导致番茄根系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总根体积和根尖数减少;导致根际土壤中可培养微生物(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C、N、P)以及细菌的多样性指数(H)、丰富度(S)和均匀度指数(Eh)等表征土壤肥力及健康状态的指标下降;导致部分诸如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ium sp.)等具有溶磷功能的菌群缺失;平衡施肥对番茄的正常生长和提升土壤肥力以及维护土壤健康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是影响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重要因素之一。该研究选取北京市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胡桃楸阔叶林、蒙古栎阔叶林、油松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灌丛和草甸6种典型植被类型下的土壤,基于野外调查、采样与实验室分析对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胡桃楸阔叶林土壤细菌和真菌特有的OTUs和Alpha多样性均最高,细菌和真菌OTUs最低值则分别出现在针阔叶混交林和灌丛土壤,Alpha多样性最低值出现在蒙古栎阔叶林;土壤细菌群落主要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真菌群落以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子囊菌门(Ascomycota)为主。土壤pH、含水量和土壤温度会影响土壤细菌和真菌的丰富度与多样性。该研究为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土壤微生物资源保护及其生态功能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不同施肥处理对南疆温室蔬菜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疆塔里木盆地西缘城市喀什市的蔬菜温室为试验对象,测定温室土壤20 cm处的耕作层的微生物种类、生物活性和生物量碳氮等指标,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南疆温室蔬菜根际土壤中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可明显增加土壤中细菌、真菌及放线菌数目和活性,有机肥种类对土壤中生物活性有一定的影响;适量施用化肥能一定程度提高根际土壤中生物量碳和氮的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