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灵台县位于甘肃省东部,是全省重点发展苹果产业的县区之一。自2006年开始发展苹果产业以来,全县果园面积逐年扩大,产业规模逐步壮大,所有塬区乡镇全部栽培苹果,覆盖全县农业人口的86%以上,苹果产业成为全县农业经济的支柱,主导果区农民提高收入。近年来,随着果树的老龄化,果品品质不断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烟台果树》2012,(1):51
根据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文献报道,青岛农业大学病虫害防控研究室的有关专家根据近年来苹果锈病在某些果园为害严重,已成为苹果园内必须防治的病害的状况提出了防治苹果锈病新方案。苹果锈病主要在苹果开花后的50d内侵染。上一年或前一年发生过苹  相似文献   

3.
临汾市苹果生产成本与产出效益评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产业在临汾农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对果园投入、产出情况进行调查评估分析,提出果园节本增效技术措施,对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运城市是山西省的苹果优势产区,多年来为运城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近年来随着果园树龄老化、树冠郁闭、病虫害严重等问题的出现,部分地区出现了卖难和大量积压的情况,为此,对运城市苹果产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发展对策,以促进运城市苹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石会娟  王俊芹  商翠敏 《中国果树》2019,(4):101-103,113
苹果是河北省特色优势农产品,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增强河北省苹果产业竞争力,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河北省及其他8个省(市)苹果产业生产竞争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河北省苹果生产竞争力相对于其他8个省(市)较弱,产量和价格较低是主要原因,建议从果园标准化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品牌宣传与维护方面发力,实现河北省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增强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近30多年来,世界苹果栽培制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乔砧稀植一乔砧密植一矮砧密植。矮砧密植栽培因生长势一致、易管理、果品质量高,已成为世界现代苹果栽培发展趋势。欧美等苹果发达国家矮砧密植果园已达90%以上,然而至今我国矮砧密植果园仅占12%,山西省作为一个苹果大省,矮砧苹果面积仅占苹果总面积的5%,严重制约了广大农民增收增效。所以,大力发展矮砧密植果园已成为我国今后苹果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2012年1月9日,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韩明玉教授到沈阳考察、调研果园土壤管理情况,并到沈阳农业大学果树试验塾地参观,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体系果园土壤管理制度岗位专家吕德国教授、团队成员秦嗣军副教授及本岗位相关的部分研究生陪同韩明玉教授考察了沈阳农业大学校内的苹果园土壤管理制度长期定位试验园,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
正受高经济收益和鼓励政策推动,菏泽市果树产业发展迅速,栽培面积和产量逐年增加。苹果作为菏泽市栽培面积和产量最大的果树品种,种植面积超10万亩,总产量超19万吨,产值10亿元。现有苹果专业合作社80个,社员3000人。苹果产业有力促进了当地脱贫攻坚,推动了乡村振兴。但由于当地夏季高温多雨,部分果园田间管理粗放,苹果病虫害的发病和蔓延有逐年加剧的趋势。苹果干腐烂病是严重危害菏泽市苹果种植区的一种真菌性病害,一般果园损失率10%~20%,严重的高达50%,给当地苹果产量和品质提升带来严重威胁,也给果农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通过长期果园调研、症状观察和大量资料查阅,  相似文献   

9.
正苹果作为陕西渭北旱塬的农业主导产业,起步早、发展快、面积大、效益高,曾一度对当地农民脱贫致富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然而,这一老果区的土壤问题对苹果产业提质转型提出了新的挑战。从各种调查资料看,渭北旱塬90%以上的果园普遍存在土壤板结、有机质含量低(75%以上的果园有机质含量在1.2%以下)、有益微生物数量少(特别是蚯蚓的数量急剧下降)等问题。土壤有机质含量直接决定果实品质。为提  相似文献   

10.
李妍 《果农之友》2011,(6):42-44
近年来,栖霞市坚持把做强苹果产业、打造"果都"品牌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着力点,通过创新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引导产业走高端高质高效发展路子,努力实现最大增值收益,持续保持了种植面积、综合服务、果园管理、品种质量、总产单产、企业效益6个"全国第一"。目前,全市果园总面积达4.4万公顷,占全国苹果总面积的2%,占山东苹果总面积的12.6%,年果品总产量130万~150万吨,占全国苹果总产量的6%,占山东苹果总产量的20%。栖霞苹果年出口量约  相似文献   

11.
苹果老果园更新改造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作物(苹果)栽培的连作障碍问题,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但叫法有所不同,如:日本称为"忌地",美洲称为"再植病",欧洲称为"病土",我国则称为"重茬病",山东省是我国苹果产业最发达省份之一,苹果栽培历史悠久,据调查统计,从上世纪80年代发展时期建立的果园占苹果面积的30%左右,现在逐步进入淘汰更新阶段。老果园重茬障碍日趋严重,已影响到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此探讨老果园重茬问题以及改造老果园克服连作障碍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就是说我国的苹果产业面临一场严峻的栽培模式及栽培技术"革命"—老果园  相似文献   

12.
苹果产业是天水地区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花牛"苹果品牌知名度的不断提高,政府也加大了苹果产业的发展力度。经过对近年新建果园成活率和管理状况的调整发现,新建幼园成活率不高,生长不良,甚至个别区域建园失败。结合多年经验,对苹果幼树栽植及管理技术进行了总结,从品种选择、苗木选择,栽植行间与密度,配置授粉树等11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深入果园和销售环节调查了临汾市苹果产业发展的状况,对产业布局、品种结构、栽培管理、果园销售经营等方面发生的新情况、新变化进行了分析,旨在进一步指导临汾市苹果产业的稳步发展,以获得更高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4.
在豫西地区,苹果套袋技术最早于上世纪90年代推广.套袋对于苹果的外观品质和病虫害防治带来较大的益处,推动当地苹果产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快速加快,农村大量年轻人外出务工,果园劳动力缺乏日益严重.尤其在苹果套袋季节,由于当地果农忙于自家果园套袋,规模化果园很难找到套袋工人.同时,纸袋的价格每年上涨,人工费用也越来越贵,大大增加果园的投入成本,减少果园收益,影响当地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果园生草栽培,是在果树行间或全园种植多年生草本植物作为覆盖物的一种果园管理方法。根据国外苹果生产经验,进行果园生草是提高土壤有机质、改善果园生态环境的一项有效技术.苹果是文登区的传统优势果树产业,但文登区果业生产只注重地上植株的管理,忽视地下果园土壤的管理,普遍采用清耕法,施肥以化肥为主,有机肥投入量不足,果园有机质含量低,致使果园土壤生产力逐年下降,果实风味偏淡.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苹果产业的大力发展和苹果树龄不断增大,苹果品种的不断更新,老果园改造已成为当前刻不容缓的技术问题,笔者经过近几年实际调查和走访果农群众,总结出了一种苹果老果园改造新技术——‘三供一中心干’新技术法。1苹果老果园改造新技术的好处1.1宿短了重新建园的期限一般用苗木建园到挂果至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山西省大宁县坚定"林果富民"的战略不动摇,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以果业提质增效工程为契机,以扩大水果出口基地为手段,以品牌创建为动力,以建设标准化果园为核心,大力发展以苹果为主的水果经济林,效益逐步显现,果业成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为了进一步扩张现有产业规模,实现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通过深入调查,提出加快该县苹果产业发展的几点意见。1发展苹果产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以沈阳地区6个‘寒富’苹果示范园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实验测定等方法,对沈阳地区果园管理水平及果实品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沈阳地区作为‘寒富’苹果的新兴产区,果农普遍缺乏苹果现代栽培基础理论知识和先进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诸如整形修剪不规范,优质果率及果园收益较低等问题。针对上述情况应加大力度建设生产示范园,加强对新果农的果树管理基础知识与技术培训,逐步提高果园管理水平,从而促进‘寒富’苹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矮砧苹果生产现状与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正##矮化砧木是实现苹果矮化栽培的最主要途径。矮化密植是世界苹果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是世界现代苹果产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世界苹果主要生产国家新建果园基本栽培矮化砧木,其矮化果园面积占苹果总面积的比例达80%  相似文献   

20.
2011年赴甘肃静川、庄浪、静宁等苹果主产区考察甘肃苹果产业发展现状,体会到甘肃发展苹果思路清晰、速度快,果园整体管理水平高、技术落实到位,产业链条完整,经济效益高,更坚定了我们发展苹果产业的决心,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走产业化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