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栖霞县观里公社小观大队的630亩老梨园,继连续多年丰收,1975年刷新了高产记录,总产466万斤,平均亩产达7397斤。 为了研究解决老梨树的高产规律和措施,这个大队的果园科技组,在1958年大跃 进高潮中,就建起了15.28亩的丰产试验园。1971~1975年连续五年记载了园内各单株的产量,统计了不同品种、不同密度的单位面积产量。1975年,密片香水梨亩产21876斤。茌梨14955斤,稀片香水梨亩产16542斤,茌梨8676斤。果园一队推广应用科研组在试验园中摸索的经验,随着“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深人,果园队员的干劲倍增,梨园产量逐年上升。果园一队梨树145亩,1975…  相似文献   

2.
德州市园林二场是建场不久的新场,全场有职工25人,土地面积328亩,有苹果、梨、桃等果树255亩,场的规模比较小。 这个场有梨园58亩,1297株,是分1967(占63%)、1968(占37%)两年栽植的。主要品种有胎黄、鸭梨、茌梨几个品种,这些树栽后进行了一般管理。 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这个场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从1972年起加强了以上、肥为主的综合管理,梨树生长强壮,产量逐年增长。1975年,这58亩梨园、总产367421斤,平均亩产6290斤,茌梨、鸭梨平均株产分别达到373斤、386斤(株距5米,行距6米),是我省北部梨区稀植幼树产量较高的典型。同时,苹…  相似文献   

3.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精神鼓舞下,中共冠县县委邀请有关单位,自9月16一18日对冠县苗圃、聊城地区科委、聊城地区林业局、聊城农校、冠县林业局、冠县科委、山东农学院等七个单位协作,进行的乔砧梨树密植丰产试验进行了产量验收。结果如下。 一、1972年春栽植的1.28亩梨树变化性密植试验园(原每亩429株,鸭梨为主)。在1975年获得四年生亩产8711.6斤.1976年五年生亩产10043.3斤,1977年六年生亩产10097.6斤,1978年七年生亩产12914、3斤之后,1979年经验收实收产量15854.8斤,平均亩产12571斤。在密植园管理过程中,于1977年秋冬…  相似文献   

4.
我场1964年春定植的15.3亩柑桔(主要为化州橙和新会橙),从1978年起,连续五年平均亩产超万斤,产量最高的1981年平均亩产15118斤,平均单株产257斤,而且1982年持续稳产,平均亩产14550斤,平均株产250斤。从1982年产后的树势看,没有衰退现象,1983年可望继续丰产。我们几年来采取的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5.
大连市旅顺口区长城公社周家大队,地处半平原半丘陵地区,有苹果树22783株,其中结果树6580株(占地320亩)。该队果园植株较整齐、树体健壮、高产、稳产。从1975年以来苹果树平均亩产多在4000斤以上,特别是其五队丰产园(1965年栽植,国光品种,368株结果树,占地27亩),1975~1981年的七年单株平均产量为562.8斤,平均亩产达7670.8斤。是我省连续多年平均亩产较高的典型园之一(如表),同时也是我省果树病虫害防治成绩突出的果园之一。尤其在苹果树腐烂病防治方  相似文献   

6.
田家大队位于莱西县大沽河上游,地处丘陵坡地,1967年后栽植苹果99亩、梨树7亩,十几年来由于对果品生产重视不够,技术力量薄弱,果园管理粗放,致使树弱多病,结果晚,产量低1981年106亩结果园,产果品16万斤,收入12500元,平均亩产1509斤,亩收入118元。广大干部群众一致反映,栽苹果见  相似文献   

7.
我场的苹果幼树是1959年冬到1960年春栽植的,计有66亩,1446株。红星为主栽品种840株,金帅380株,倭锦61株,国光62株;少量的红玉、大国光、青香蕉共103株。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我场职工怀着“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的雄心壮志,努力学习毛主席哲学著作,在虚心学习外地经验的基础上,认真研究苹果丰产的栽培技术,根据果园的实际情况,不断改进栽培技术。因而,几年来苹果产量和质量都有显著提高,生产成本也不断降低。 这66亩果园,1971年(栽后12年)总产34万斤,平均亩产5150斤;1972年总产37.5万斤,平均亩产5680斤;1973年总产57万斤,…  相似文献   

8.
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由于加强了田间管理,我场红桔生产普遍获得丰收,一九七四年全场水果产量比一九七三年增加30%以上。其中,海棠果园红桔产量超过了历史最高纪录,该园红桔总面积极为十五亩,共计四百六十七株,产红桔一十五万六千六百四十五市斤,平均亩产一万零四百四十三市斤,平均株产三百三七五市斤。  相似文献   

9.
我连地势低洼易涝,果园土质为轻盐碱化。草甸土。七一年春建园,当年雨季就被水淹,杏树全被淹死,苹果和梨经抢救保留了下来。几年来,我们总结了在低洼地栽培苹果的经验教训,探用了六米高脊大垅密植的栽培措施和矮干、低冠的整形方法,获得了金红矮化密植早期丰产的效果。七一年秋栽的3.46亩金红,七四年结果,七五年平均株产10斤,最高株产33斤,七六年(五年生)平均株产44.8斤,最高株产77斤,平均亩产1656  相似文献   

10.
安徽肖县葡萄继1958年的“卫星”之后,1959年又获得更高的产量:15亩葡萄园平均亩产达13,652.7斤,其中最高亩产27,566.4斤。这块高额丰产试验田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究研所和肖县牛眠乡人民公社、肖县园艺场三年共同合作,在当地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协作及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打破常规,大胆革新与坚持不懈的努力所取得的。1959年肖县葡萄丰产试验园共占地74亩,品种皆为紫玫瑰香,通过正式验收获得高额丰产的葡萄园有15.359亩(10.434亩是16年生,4.925亩是三年生幼树),总产量209,691.91斤,平均亩产13,652.7斤。其中1.067亩丰产园有葡萄73株,总产达29,413.4斤,核亩产27,566.4斤。另一块去年亩产14,339.3斤的卫星葡萄园,今年亩产达19,098.07斤。兹将这两块丰产试验园近几年来的产量列表1。  相似文献   

11.
大连市甘井子区辛寨子乡前革苹果园,有29年生的苹果结果树4839株(占地240亩),1983年总产量达106万斤,平均亩产4416斤,亩产值861.3元。这片果园连续八年丰产,1976~1983年平均亩产4135斤,亩产值682.9元。其中,5.1亩95株29年生国光,1983年平均亩产10260.7斤,亩产值2148.7元。1979~1983年平均亩产10646斤,亩产值1890.6元。  相似文献   

12.
<正> 杭州大观山种猪场长命四队,于1973年春在新开荒的瘠薄丘陵7.43亩上,密植了桃单芽苗788株,其中6.2亩628株的特早熟水蜜桃在精心培育下,1974年个别单株开始结果,1975年共产8128.7斤,平均亩产1311.1斤,1976年进入盛果期,该年共产15489.5斤,平均亩产2498.3斤,平均株产23.54斤,最高株产达61斤,1977—1980年每年平均亩产保持在2400斤左右,而全队1977—1980年每年平均亩产仅1700斤。在浙江生长季多雨日交差小,夏秋高温干旱无灌溉条件下,属于中上等水平,8年每亩平均盈余636.46元。目前,全园树势与一般稀植园相同。估计1981年仍能保持原有产量。  相似文献   

13.
柑桔的常规栽培一般要在种后4~5年才能投产。团石区农工商柑桔速生密植试验园种后第二年亩产达到1194.6斤。 团石区农工商柑桔速生密植园面积为0.8亩,种植244株,计亩栽300株,该园采用种前全园深翻改土,深度60厘米以下,于1992年3月1日定植,品种为枳砧碰柑。种后经一年多的培育,1983年11月11日采果验收产量,实收柑桔果实955.7斤,折亩产为1194.6斤,全园平均株产4斤左右,结果树平均株产5.8斤,其中单株产量最高达15.3斤,株产15斤以上的树有4株,株产10~15斤的树有28株。  相似文献   

14.
1982年11月22—23日,经邵阳地区科委、农业局,洞口县科委、农业局的领导同志,以及有关专业人员共28人现场验收,洞口县园艺场一队脐橙园面积1.059亩,共61株,收脐橙8048斤,计21097个,折亩产7599.6斤,平均株产132斤,最高株产319.5斤。这片脐橙属华盛顿品系,1962年定植,树龄20年生。1980年收脐橙5450斤,折亩产5146斤;1981  相似文献   

15.
沂源县东里公社韩旺一大队,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推动下,认真贯彻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大队党支部带领广大社员群众大搞果园建设,于一九六九年春利用四处坟盘隙地与河滩淤积地建果园六十二亩,栽植果树一千六百三十四棵(其中金帅826棵、国光617棵、红鸡冠135棵,其它品种13棵)。七三年产苹果16500斤,七四年产52007斤,七五年产145200斤,七六年产183926斤。平均亩产2950斤,最高株产金帅376斤,国光397斤。另外七四年搞了0,73亩密植试验园,亩栽333株,三年生亩产达到2600斤,单株最高产量38斤。 韩旺一大队幼树所以早结果、早丰产,四…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梨树密植丰产栽培的技术途径,以适应城市郊区“人多地少”的特点,为建立梨树丰产栽培的新体系提供依据,我们从1977年开始,利用晚熟,丰产、耐贮的晚三吉梨,进行了幼树密植丰产栽培试验,迄今巳历三年。试验园面积1.2亩,1978年(二年生)获得总产186.4斤,平均亩产155.3斤。1979年(三年生)获得了较高的  相似文献   

17.
<正> 砀山梨栽培历史悠久,砀山酥梨驰名中外。解放以来,全县梨的生产发展很快,现已有梨树80多万株,是解放初的16倍,每年产梨近6000万斤,是解放初的400多倍。目前全县梨园平均亩产约1400斤左右,也出现了亩产15,000斤的高产典型。生产实践表明,砀山梨生产潜力很大,而且也看到梨的产量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气象条件的影响。本文初步分析了砀山梨产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莱西县田家大队位于大沽河上游,地处丘陵,1967~1969年栽植苹果99亩、梨树7亩。十几年来,由于对果品生产重视不够,果园管理比较粗放,技术也较落后,致使树弱多病,结果晚,产量低,质量也很差。1981年106亩成龄结果园,总产果品16万斤,收入12500元,平均亩产量1509斤,亩收入只有118元。为了尽快改变果树生产的落后局面,1981年秋冬开始,在地、县业务部门的支持下,开展了苹果低产变中产的开发试验,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1982年果品总产达到311297斤,比1981年增长94%,平均亩产提高  相似文献   

19.
前言 小观大队栽植梨树有近百年的历史。解放初期,630亩梨树,年产量只三、四万斤。以后加强了综合管理,1964年总产达220万斤,平均亩产是3493斤。产量仍然较低,增产潜力尚未充分发挥出来。为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在加强土肥、水等技术的同时,对梨树的栽植密度、树体结构、光照强度和光辐射量进行研究。十几年的试验,初步获得栖霞大香水梨亩产21656.6斤、茌梨亩产18788,9斤。突破一点,全园增产。1975年630亩梨平均亩产8095斤,好果率达98%。 一、试材和试验结果 试验园12.22亩。品种是栖霞大香水、莱阳茌梨。按原栽植密度分密植园、稀植园。…  相似文献   

20.
柿幼树早期丰产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柿树栽培管理粗放,产量较低,结果较晚。为使柿幼树提早结果和早期丰产,我们于1985年在玲珑镇盛家村建立柿幼树丰产试验园20.5亩,经1988年10月验收,4年生柿树平均亩产1781.5kg,其中5亩高产园,平均亩产1896.4kg。1989年10月验收,5年生树平均亩产2808.3kg,其中高产园亩产达3084.7kg,最高株产为41kg,为柿幼树早期丰产提供了新经验,现将试验结果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