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陇南农村劳务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效,呈现出规模日益扩大、输转方式转变、带动农民增收效果明显等特征.然而.陇南发展农村劳务经济还面临思想观念传统守旧、劳务输转组织化程度较低及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等制约因素.为进一步促进劳务经济发展,提出了以下对策:多种方式进行宣传,改变农民传统观念;发挥政府组织引导作用,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加强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整体素质;消除"二元"体制性障碍,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发展地区社会经济,促进就地就近转移.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宁县紧盯贫困村、贫困户增收计划和发展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培训促就业,全年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15.112万人,创劳务收入31.46亿元,劳务已成为贫困农民断"穷根"、摘"穷帽"的主渠道。宁县将劳务经济作为贫困农民精准脱贫的重要抓手,出台了相应服务措施。健全劳务输出组织网络体系,在务工人员密集的河北胜芳、广东东莞等地设立了对外劳务服务站,形成了上下贯通、内外对接、  相似文献   

3.
正武山县坚持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贫困边远山区群众增收致富的"铁杆庄稼",加快推进劳务机构网络化、基地规模化、就业稳定化、产业品牌化、管理规范化建设,被确定为全省劳务输转示范县。去年全县共精准培训务工人员1.89万人,输转务工人员10.82万人,创劳务收入18.6亿元。武山县先后培育了"鲁班建筑工""宁远保安""鸳鸯玉雕师""线娘拾花工"等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劳务品牌,有力促进了劳务输转从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坚持先培训、后输出,精准培训、定向输出的办  相似文献   

4.
一、目标任务 2009年至2012年,全省累计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超过1900万人,创劳务收入达到1700亿元。到2012年,全省年输转劳动力稳定在500万人,实现劳务收入500亿元,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71.5万人。试点地区劳务输出工作示范县常年稳定型输转比例达到60%以上,有组织输转率达到60%以上,劳务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例超过50%,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率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5.
贫困地区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不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低。开展贫困地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是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实现脱贫目标的必由之路。本文以古浪县为例分析了贫困地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创新农民科技培训运行机制、实行分类培训等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定西市坚持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和提高生活质量、富裕农民的重要任务,强化技能培训,培育劳务中介,调整输转结构,劳务经济工作既实现了量的增加,又实现了质的提升。2014年,全市共输转城乡劳动力68.15万人,创劳务收入98.51亿元,劳务收入比2013年的87.15亿元增加了11.36亿元。其主要做法有:一是加大技能培训力度。认真实施  相似文献   

7.
韩秀丽  张前进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2101-2102,2106
西部贫困地区发展劳务经济对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作用,分析了西部贫困地区劳务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指出了推动西部贫困地区劳务经济发展的重点所在。  相似文献   

8.
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背景下,做好贫困人口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使农村贫困人员能够尽快掌握增加收入的职业技能,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信心,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本文以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为例,就贫困人口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分析探讨,意在通过交流学习,促进此项工作更好更有效地进行。  相似文献   

9.
文霞 《甘肃农业》2009,(11):F0002-F0002
近年来,我省劳务输转工作大力实施“东稳西进”、“保二增三”、“岗位提升”和“反季节务工”四个调整和四大战略,通过加强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务工人员就业能力:大力开展“春风送岗位”等专项行动,为务工人员送信息送岗位,截止十月底,全省已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477.45万人,完成全年输转计划450万人的106.1%,同比增长12.1%。  相似文献   

10.
正连日来,临夏县积极组织开展"春风行动"专项活动,创新"互联网+公共就业"工作模式,打造劳务品牌,提高劳务输转质量,切实为农民工送政策、送信息、送岗位、送服务。截至目前,已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6.88万人。今年以来,该县组织精干力量深入乡镇、村组一线,灵活开展"点菜式""订单式"定向培训,共培训城  相似文献   

11.
现阶段,我国脱贫攻坚战已经进入收官之年,精准扶贫是国家打赢这场战争所提出的重要战略。在精准扶贫视域下,提升农村劳动力技能,是一种见效快、收益广、费用少的扶贫方式。河北省各级政府基于精准扶贫背景提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但在当前脱贫攻坚的收官关键节点,仍旧需要毫不放松,加大培训力度,完善培训路径,才能够最终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带领农村贫困人口快速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农村地区经济水平较差,贫困农村地区的生活水平依然迟迟难以提升的现状,必须要注重对于贫困地区劳动力水平的优化,从而带动农村地区实现脱贫。本文根据当前贫困地区劳动力受教育的特点出发,分析了对于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活动存在的难点,提出了完善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机制、完善培训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保障农民工就业利益等对策,旨在提升劳动力技术水平,带动农村地区经济效益增长。  相似文献   

13.
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对于全面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加大劳务输转力度,充分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有序流动,推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产业富民,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习总书记的一系列扶贫开发的重要讲话以及省委书记王三运提出了三个"重中之重",都揭示了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高度重视,这为新时期的干部培训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干部的能力和素质直接影响着扶贫开发事业的成败。因此,培养一批能力强、素质高、能够科学有效地开展扶贫工作的干部队伍,是我们培训机构刻不容缓的工作任务,为了搞好这项工作,我们应该深入学习和贯彻《2013—2017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15—2017年全国贫困地区干部和扶贫干部培训规划》,以推进"1+17"精准扶贫政策落地为主线,按照"精准扶贫带动精准培训,精准培训促进精准扶贫"的思路,牢固树立精准培训的理念,努力提升精准扶贫培训效果,使精准扶贫专项培训成为省委、省政府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行动的基础性、先导性工程,为打赢脱贫攻坚战锻造一支攻坚队伍。  相似文献   

15.
我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事关缩小城乡差距,增加农民收入,创建和谐社会战略决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本文对我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当前我省劳务输转水平不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就加强我省农村劳动力输转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十四、加强农村劳动力和农民工技能培训。为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需要,制定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和农民工技能提升计划。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完善农村劳动力和农民工培训补贴办法。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和远程教育等现代手段,向农民传授外出就业基本知识。继续组织实施技能扶贫计划,重视抓好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支持用人单位建立稳定的劳务培训基地,开展订单式培训。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扶贫脱贫进入到攻坚阶段,农村偏远地区成为脱贫攻坚的主要阵地,决定着我国能否在2020年步入小康社会。精准培训作为教育精准扶贫脱贫的一个关键点,通过对占农村主要劳动力的青壮年实施精准培训,促进精准扶贫脱贫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和价值。根据这些地区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往往较低的情况,本文分析了实施精准培训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的许多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加快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要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深度贫困地区区域发展必须围绕精准扶贫发力。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进一步明确了在脱贫攻坚进入破解深度贫困的新阶段,必须结合深度贫困地区特点,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办法,让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现"准中更准"。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尤其是在全面脱贫攻坚向破解深度贫  相似文献   

19.
就业是民众谋求发展的根本,同时也是精准扶贫的关键抓手。本文先简析农民远程培训的可行性,然后从城镇化建设需求和提升劳动力整体素质方面总结其对促进农业转移劳动力再就业的意义,进而详细分析农民远程培训对促进农业转移劳动力再就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徽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全县有富余劳动力5万多人,占农业人口的26.50%,农村劳动力大量闲置。过去,农民外出务工,发展劳务经济的意识不强,更因长期以来积淀在广大农民心中的“故土难离”、“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穷窝”的陈旧观念,增收空间狭窄。针对这种情况,近年来,徽县扬长避短,积极梳理引导,下决心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按照“统筹规划、有序推进、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不断增加劳务培训投入,拓宽用工信息获取渠道,扩展劳务基地,扩大劳务输转规模,增加务工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的快速发展。2007年,全县劳务输转3.60万人(次),占全县富余劳动力的70%以上,其中:有组织输出1.44万人(次),占40%,就地转移0.46万人(次),其它渠道输出1.70万人(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