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桃小食心虫研究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桃小食心虫国内外科技文献,客观地呈现桃小食心虫的研究现状。【方法】利用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桃小食心虫研究的年度、国家、作者、机构、来源期刊进行了发文量和被引频次分析。【结果】在CNKI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检索出科技文献715篇,研究机构361个,发文作者427位,来源期刊174种;Web of Science(SCI)核心合集数据库共检索出中国、日本、韩国和美国4个国家22个研究机构的23名作者在12种刊物上发表的30篇文献,研究内容涵盖桃小食心虫发生规律、防控技术、种群动态、生理等方面。【结论】中国国内研究桃小食心虫的机构和研究人员较多、国内期刊发表的文献数量多研究内容丰富,但是SCI发表的文献数量较少,且质量低。国内和国际上发文量极不均衡。  相似文献   

2.
【目的】随着气候变化的影响,苹果生产的响应和适应机制也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其热点动态变化,在未来研究中更加科学地从未解决问题、热点趋势、交叉学科中选题立项。【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两大核心数据库以"气候"和"苹果"为主题,对1995/1998—2020年已公开发表的相关主题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研究时段内,从公开发表论文的数量上看,"气候"与"苹果"为主题的发文量最多,达到5693篇,与"洪涝"相关的论文研究相对较少,仅有206篇;气候与苹果相关主题的中英文发文量均呈上升趋势,但中英文发文量的比例过低,仅为0.23;从发文内容来看,英文发文多集中于采用富士品种,侧重于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栽培技术、病虫害影响(苹果蠧蛾)及干旱等方面;除此之外更多地关注不同区域的基因表达、措施等方面。中文发文的内容更倾向于苹果气候资源高效利用、气候敏感因子、灾害防控等方面,如气候资源区划、苹果小气候等。【结论】基于气候变化的苹果相关研究越来越丰富,英文研究热点仍集中在富士品种开展集成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中文研究热点则更倾向于苹果气候资源高效利用、气候敏感因子、农业灾害防控等方面,且由于数据有限尚未细化至苹果品种。  相似文献   

3.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核桃研究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帮助国内核桃科研工作者和决策者了解目前国内外核桃研究的方向、热点以及国内外核桃研究水平的差异等。【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和CNKI数据库,对1998—2018年核桃研究的发文量、国家、机构、作者、载文期刊及主要研究内容开展引证分析。【结果】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检索出与核桃研究相关的文献2 177篇,分布于63个国家、902个机构、483种刊物,共有3 021位作者。美国、中国、西班牙、土耳其、伊朗发文量位于世界前五位,美国的机构关于核桃研究的发文量多、影响力较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为中国发文量最多的2个机构,美国作者在核桃研究方面发文量多、实力较强。在CNKI数据库中检索出关于核桃的研究文献17 044篇,其中发文量最多的机构分别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新疆农业大学等;裴东、翟梅枝、陈朝银等人发文量较多,在核桃研究方面比较权威;《果树学报》《园艺学报》《林业科学》《农业工程学报》等期刊发文量较多且质量较高。【结论】目前国内外在核桃研究领域是多学科全面发展的,国内核桃研究人员多、发表文献多,但在SCI上发文量以及核心专家人数少,机构间的合作交流相对缺乏,研究层次与国际上还有很大差距。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果树害虫国内外相关科技文献,深入了解果树害虫在全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热点和趋势。【方法】利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数据源,对果树害虫研究的年度和国家进行了科研合作、关键词、论文发表数量的统计分析。【结果】通过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检索出美国、中国、巴西、澳大利亚和意大利等20个国家在1995—2020年发表了8551篇果树害虫相关文献。国内外果树害虫发表文献数量最多的国家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在果树类型、虫害和虫害管理3个方面频次出现最高的分别为杧果、果蝇和生物防治。高频关键词的聚类分析发现果树害虫的研究热点与绿色可持续防控相关,尤其侧重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IPM)和生物防治两个方面的研究。【结论】近25年国内外对果树害虫的研究关注度除了2019年之外,整体处于上升趋势,研究内容涵盖果树害虫寄主植物、虫害种类和防控技术等方面。IPM和生物防治作为新兴的防治方法,通过利用有益生物及其产物控制有害生物种群数量,达到了避免化学农药防治害虫对果实的危害和影响,以及利于食用者身体健康的双赢效果,已经在果树虫害防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了2001—2014年10月10日全球发表的关于五味子研究的文献类型,年度发文量,居世界前10名的国家、机构、期刊和研究方向等情况。结果表明:2001—2014年10月10日全球发表的五味子文献共695篇,文献类型以学术论文为主;论文的产出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13年发文量最高,约是2001年的9倍;中国、韩国和美国发文量居世界前3位,中国发文量最多,为453篇;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论文数量多;最有学术影响力的发文期刊是《Organic Letters》,化学、药物药理及植物科学是五味子研究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6.
沈志强  卢杰  华敏  方江平 《北方园艺》2015,(11):197-200
为了解我国近十年来点格局分析法方面的研究现状,采用文献计量学等统计方法,对2004—2013年我国空间格局分析的方法-点格局分析法研究方面的文献进行了分类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出点格局分析法方面的文献232篇。其中不同期刊的载文分布,发文量达10篇以上的期刊有5种,占32.33%。不同年份发文量,2004年发表的文献量最少,仅3篇;2012年最多,达到41篇。不同第一作者发文量,发文量少于5篇的作者最多,占59.48%;发文量为5篇的有9人,占19.40%;发文量为6~9篇的有5人,占16.38%;发文量为10篇或以上的仅1人,占4.74%。作者机构分布,在所搜集的232篇文献中,有9个机构在此期间发表的论文7篇,占71.55%。文献的研究层次,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的发文量最多,占93.10%。  相似文献   

7.
苹果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对促进农业的发展、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选择Web of Science数据库,对苹果研究的作者、国家、机构、载文期刊及主要研究内容开展了发文量和引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和美国苹果的研究比较广泛。两个国家的发文量较大,占总发文量的32.6%,美国发文3 903篇,中国发文1 450篇。在13个发文大于150篇的机构中,美国占7个,中国2个。发文60篇以上的核心作者共16位,美国占8位,中国占3位。苹果研究的相关文献在美国出版的刊物上发表较多,国内的研究人员可以参考发表。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葡萄病毒领域研究现状与进展。【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整理分析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WOS)收录的葡萄病毒研究相关文献,结合两个数据库的分析检索结果对作者、机构、来源出版物和国家等发文数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在WOS共检索到来自57个国家545家机构的1505位作者发表于114个出版物的718篇相关文献;在CNKI共检索到374篇相关文献。国内外发文数量最多的作者分别是董雅凤和Fuchs Marc;机构分别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和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出版物分别是《中外葡萄与葡萄酒》和Phytopathology。【结论】近几年国内外对葡萄病毒的研究关注度正处于上升状态,投入研究人员众多,研究机构主要集中于各大农林院校和农业科研单位,出版刊物较多,研究国家分布范围较广,遍布五大洲,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病毒的检测鉴定、检测技术的完善和发展,无病毒苗木繁育,病毒病治疗手段以及病毒致病机制四个方面,无病毒苗木繁育、病毒病治疗手段及病毒致病机制研究正在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我国是柿的原产国,也是世界上柿树栽培面积最大和柿果产量最多的国家,但我国柿研究的国际地位尚不十分明确。该文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比较分析世界及我国柿科学和技术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通过SCIE数据库对2002—2016年柿相关研究文献(论文和综述)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从年度发文量、国家和地区、发文机构、作者、来源出版物、研究学科方向、ESI高被引论文等方面探讨世界柿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态势。【结果】关于柿的研究性文献有1 141篇,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柿研究领域是多学科全面发展的;柿研究国际间合作正在加强;日本、中国、韩国的研究机构实力较强,其中日本在发文机构、作者等数量和质量指标方面均远超其他国家/地区。【结论】我国柿相关研究文献数量近年来发展迅速,在发文数量、机构、作者方面有上乘表现,但发文质量指标较低,其学术影响力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0.
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 L.)是我国重要的检疫害虫,目前在我国多个省份发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国内外针对苹果蠹蛾开展了大量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为明确主要的研究进展,分析未来的研究趋势,为我国入侵害虫苹果蠹蛾防控指明研究方向,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以“苹果蠹蛾”为主题词检索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全部年份的中文文献,共检索到455篇相关文献。对这些文献分析发现,我国对苹果蠹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苹果蠹蛾的性信息素、苹果蠹蛾的发生规律、苹果蠹蛾的防治。苹果蠹蛾防控措施主要包括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其中以生物防治文献发表数量最多,尤其是性信息素和性诱捕器相关文献。发表苹果蠹蛾相关论文10篇以上的核心作者有10人,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我国以苹果蠹蛾为稳定研究对象的团队和单位较少。建议加强对苹果蠹蛾扩张蔓延机制与高效防控技术的研究,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掌握莲雾科技文献分布特点和变化规律,追踪开展莲雾相关研究的方向和趋势,向开展莲雾研究的科研工作者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通过中国知网总库、维普全文数据库、NSTL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Springer Link电子期刊、Science Direct数据库及SCI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对1996—2015年所有莲雾科技文献进行检索,并进行筛选、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中文还是外文文献都表现出1996—2005年段文献量较分散、2006—2015年文献量较集中的特点。中文文献的研究内容,多集中在植物生理、栽培管理、病虫害及防治、食品加工工艺等方面,其中,栽培管理方面的论文最多,共106篇,占中文莲雾文献总量的41.6%。中文莲雾科技文献的期刊分布较分散,但发文机构主要集中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两个机构。中文莲雾科技文献有核心作者群为以许家辉为代表的科研团队。外文莲雾文献总量较小,共32篇,研究内容偏重于莲雾化学、药用成分和生理方面,期刊分布比较分散,比较重要的发文机构有马来亚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和屏东科技大学等,核心作者群为Moneruzzaman团队和Chang团队。  相似文献   

12.
羊肚菌是一类名贵的食药兼用菌,被誉为“菌中之王”。为深入了解国内外有关羊肚菌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态势,以Web of Science (WoS)核心合集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基础,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羊肚菌主题相关文献的发文作者、期刊、机构以及关键词等内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自2012年实现羊肚菌的大田商业栽培后,研究热度日益活跃,近五年发文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美国(263篇)、法国(147篇)和中国(141篇)发文量位居前三,发文量占比均超过20%,各国之间合作密切;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发文量(55篇)和总被引频次(2 261次)位居第一;接收文献最多的期刊为《Mycologia》;有关羊肚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工栽培、液体发酵、多糖提取、抗氧化等方面。综上,羊肚菌领域仍处于活跃的发展状态,应用场景日趋丰富,未来可能会在羊肚菌栽培技术和功能性食品、药品研发上挖掘到崭新的研究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13.
苹果斑点落叶病是由链格孢苹果专化型(Alternaria alternata f. sp. mali)侵染引起的病害,是制约我国苹果产业的主要限制因子。为明确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以苹果斑点落叶病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WOS)中进行检索,对检索结果中年发文量、作者、研究机构、主要研究方向等进行分析。在中国知网中共检索出615家研究机构的756位作者发表于149个出版物的667篇期刊论文;在WOS中共检索出23个国家的99家研究机构的208位作者发表于61个出版物的89篇期刊论文;国内外发文量最多的作者分别是曹克强和王三红;发文量最多的机构分别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和南京农业大学;国内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防治与发生规律的研究,国际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致病性与抗性基因的研究。目前我国以苹果斑点落叶病为稳定研究对象的团队较少。建议加强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生物防治与抗病基因的研究,以推动苹果产业高质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基于CNKI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并应用CiteSpace软件对1963—2017年桫椤研究论文进行数据挖掘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来,桫椤研究论文数量呈增长趋势,2002年以前发文量较少,年均5篇左右,2002年以后发文量增加,年均12篇左右,主要发表在《生命世界》《安徽农业科学》等期刊上;研究地点以四川、云南、福建、广东等为主,基本覆盖了桫椤主要的自然分布区;从研究力量来看,桫椤研究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为主,研究机构包括西南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等高校,形成了8个主要研究团队;桫椤研究以生物学为主,涉及林业、园艺等众多学科,以群落、刺桫椤等为高频关键词,研究热点包括种群分布、物种多样性、繁殖技术、考古价值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2015-2021年涉及风景园林领域(学科代码包括C161202、C161203、E080202)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结题项目,了解目前该领域不同年度的面上、青年、地区项目数量和分布特征、申请人和依托单位特征、结题成果中的中英文论文发表情况和发表期刊分布特征,并提取项目名称中的关键词,探析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结果显示,2015-2021年3个学科代码的结题项目分别有36、26、81项,合计143项。绝大多数申请人只有1个结题项目,结题项目数量最多的依托单位是同济大学(11个)。结题成果共有1048篇中文论文和170篇英文论文,刊载论文数量最多的中文、英文期刊分别是《中国园林》、Urban Forestry&Urban Greening。频率最高的关键词是“景观”“城市”“空间”等。研究结果表明,研究风景园林学科的高校和科研单位之间应加强合作交流,注重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完善风景园林学科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6.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中国苹果轮纹病研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苹果轮纹病是苹果枝干和果实上的重要病害。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源,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80~2011年中国苹果轮纹病的研究文献进行统计,研究了文献的年度发期刊发文量、核心区期刊、研究机构,分布区域、核心作者群和主要产出单位,分析了32年间中国苹果轮纹病的研究现状、发表文献的内容类型、研究水平、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轮纹病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我国苹果褐斑病研究现状文献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CNKI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其收录的苹果褐斑病文献进行分类整理,从年度发表的文献量、发文作者地区分布及合作情况、产出单位类型、文献研究领域分布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以展示我国苹果褐斑病研究水平和成果,为今后我国苹果褐斑病研究的方向和内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检索结果,利用HistCite和CiteSpace软件对国际香菇多糖类研究领域文献计量学统计,并对引用频次、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进行了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450篇相关文献分别刊载在231种期刊上,平均载文1.95篇;共分49个研究方向;作者为1 661人次;文献来源覆盖20个国家或地区,共127个组织参与该领域研究,其中日本发文165篇,占36.67%,排在榜首,中国大陆位居第二,占35.33%;基金资助机构中90%是由中国机构资助,日本和中国研究机构在香菇多糖的研究领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1987年到2017年每年关于香菇多糖的文献量和引用频次都在增加,学科发展主要集中在日本、中国和美国,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多糖生理效应、活性,抗癌症,抗肿瘤作用等方面。通过对香菇多糖30年的文献进行总结和分析,为香菇多糖的发展奠定一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中国苹果害虫的组成及演替特点。【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有关苹果害虫的期刊论文为数据源,统计分析苹果害虫的组成,演替特点、研究趋势等。【结果】苹果害虫共计94种,隶属8目、45科,主要为鳞翅目害虫,以食叶、花、芽类害虫为主;对苹果害虫种类组成和研究文献统计表明,苹果害虫类群随时间变化,食叶类害虫比例明显减少,刺吸类害虫和蛀果类害虫增加,其种类主要向刺吸类害虫演替;苹果害虫种类组成随年份未见明显变化;近十几年,主要集中在食心虫、螨类等重要害虫研究上,其文献量随时间递增明显。【结论】食性杂、个体小、隐蔽性强、发生代数多的害虫渐演替为苹果的主要害虫类群,一些检疫类害虫有分布扩大、发生加重趋势。  相似文献   

20.
以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中的科学引文索引(SCIE)和会议论文引文索引(CPCI)为数据源,采用文献计量学 方法对1995—2018 年间全球十字花科育种领域相关文献发文趋势、基金资助来源、高发文机构等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1995—2018 年间十字花科育种领域研究论文数量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中国、美国、德国等国家处于领先位置;全球十字 花科育种文献主要集中在植物科学、农学、园艺学、基因和遗传学等学科;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CF)、中国国家重点 研发计划分列文献资助项目第1、2 位,表明中国国家级基金项目对十字花科育种研究给予了大力支持,推动了这一领域的 文献成果产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