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4 毫秒
1.
以潮州市猷巷、灶巷、义井巷、兴宁巷、甲第巷等5条巷中20个典型民居庭院种植的植物为调查对象,就其植物种类、种植特点和观赏应用进行调查研究,为日后潮州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理论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2.
祝溪 《现代园艺》2023,(2):112-114
我国传统民居在传统建筑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建设中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本主义理论的应用,景观艺术已成为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现代景观设计中,传统民居中的元素可以为景观设计提供灵感,为景观设计提供重要的元素补充。但在现代景观设计过程中,由于对传统民居元素理解的局限性,使得传统民居元素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受到了一定制约。结合我国传统民居的实际情况,分析了传统民居建筑的特征,总结了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运用传统民居元素时常见的问题,并结合现代景观设计的理念对传统民居元素在景观设计中应用方式提出了思路。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模式和思想观念的转变,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转变为人们提供"诗情画意"的栖居环境。对新中式风格而言,结合了中国文化、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传统民居设计手法,运用到当今的居住区空间内,不仅可以构成全新的居住空间的布局形式,而且可以更加突出景观设计的文化底蕴。从新中式风格景观设计的理论谈起,并把我国古典园林景观和新中式景观设计进行比较,浅析新中式风格如何应用到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  相似文献   

4.
城中村的改造是我国经济发展趋势下的一种必然,是摒弃传统生活营造现代化生活环境的一种表现,但是城中村的改造并不意味着就要彻底推翻传统文化,而是应当有原则的改造,致力于打造中国特色的城市景观,这对于景观设计方面,则具备更高的要求。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城中村改造需要注意的基点景观设计理念,然后提出武汉建荣村的改造相应的设计思路,并就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从中国传统民居的核心——庭院文化情结分析入手,应该将传统庭院要素引入住区景观设计中,追寻传承传统庭院文化,重塑中国庭院文化的和谐景象。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的传统民居建筑受到了当代研究者和设计者的注目和追捧。而非典型性传统民居作为传统民居建筑中的特殊部分,是地域性传统文化的综合体现,因其布局零散,往往呈现出断片式的表征,且保护开发的维护难度高。因此,如何考量这些非典型性民居关于历史、当代与未来的关系,遵从"地域传统文化的延续、因地制宜的传承发展概念、符合当今环境与文化需求"这3个方向,使这些民居重新焕发生机,在新的社会环境中继续体现地域特色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现代园艺》2020,(1):170-171
景观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在景观设计中,最需要的物质基础就是材料,现在的人们越来越注重塑造绿色健康的生活环境,也更加关注现代景观设计中材料的运用。加大传统园林材料的应用是发展现代景观设计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弘扬。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运用传统的园林材料能够使设计的成品更加具有美观性,还能够体现传统园林材料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8.
《现代园艺》2020,(3):105-107
近年来旧城改造在各大城市进展迅速,但一系列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如城市独特的历史文化景观和街区特色受到严重破坏,城市丧失独特性。作为展示城市悠久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载体,历史街区是城市发展的见证和历史文化的叙述者。结合太原地域文化特色,以太原市东三道巷历史街区为主要研究内容,东三道巷历史街区是太原城里相对完整的历史街区,可以更好地反映太原历史街区的文化和街景。着重分析了太原东三道巷历史街区的概况、街区文化和景观设计,积极探索历史文化街区景观更新与改造。  相似文献   

9.
以传统乡村景观的保存和改造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乡村景观有关概述为主要依据,从强化景观规划理念、廊道与斑块协调建设、改造乡村民居景观、加强传统文化景观的保护修复、注重公共空间景观建设、建设绿化景观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加强乡村景观的建设,为农村居民创造优质且美观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0.
传统民居与庭园是代表一个地区地域文化的重要客观载体,其不同的建造形式体现着当地特有的文化内涵。吴文化起源地与杭嘉湖地区接壤,两者之间的文化密不可分,对其传统民居与庭园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深远。在分析吴文化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杭嘉湖地区个案,剖析总结杭嘉湖地区在吴文化影响下所形成的传统民居布局形式、建筑形制、装饰艺术与宅园山水处理、植物造景手法,探索出适合杭嘉湖地区践行的以水为基、以文化为魂的设计策略,为杭嘉湖地区现代文化建筑与景观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1.
当下,西方景观设计理念广泛融入到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之中,中国传统景观设计的相关研究也不多,但是笔者认为,传统文化与审美习惯紧密相连,传统文化对于人的影响是深入到每个人思维方式之中的,因而在景观设计中积极探索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景观设计的契合之处,无论是基于文化的传承,还是实现景观设计的科学性、美观性,均有其特殊的意义。下面从传统景观设计的内涵出发,探讨中国传统园林景观设计与现代景观设计的关系,提出与之相关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建筑的兴起,古城拆旧立新,愈来愈多的传统建筑纹饰在拆除的灰烬中"香消玉损",如铝合金窗、塑钢窗正不断取代着精良绝伦的石窗。分析了石窗在表现形式和题材寓意等方面的特点,提出对传统民居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在当代景观设计中如何对传统石窗艺术的传承。  相似文献   

13.
以河北省保定市五四路为例,对城市道路景观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改造的具体形式包括模纹、树种、颜色配置等景观设计进行研究,提出景观设计方案及建议,以期促进保定市道路绿化建设,改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居环境的逐渐改善,以往景观设计对滨水区域的单纯利用,已逐渐过渡到开发改造滨水河带。滨水空间景观的提升,不仅提高了城市的可居性,也为城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5.
风水理念在居住区园林设计中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传统风水学中的合理成分与现代景观设计理念互相衔接、融合,因地制宜地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和生态因素,适当保留和改造自然的地形地貌,可使人与自然都处于最佳的和谐发展状态。文章重点论述如何根据风水学的理论进行居住环境中道路、水体、植物的设计。  相似文献   

16.
余玮 《现代园艺》2014,(10):91-91
在科学技术腾飞发展的21世纪,由于人们的居住环境被大量破坏,人们对生活环境的日益重视,对现有环境的保护和改造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基于此,人们对于景观设计的探索也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重视。本文试图从《园冶》中发掘对于现代景观设计原则和材料观的启发。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永和县芝河城区段防洪河道整治与景观设计的理念与方案。改造后的芝河能继续承担防洪排涝的功能,同时按照保护生态环境、以人为本、注重历史文化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永和县芝河城区段进行景观设计,最终形成由点、线、面组成的绿化系统空间。通过城市防洪河道整治与生态景观设计的结合,使人工建造的环境与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形成一个科学合理、健康完美的城市格局。  相似文献   

18.
当前在新农村改造过程中,一些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仍遵循着传统商品房建筑模式,严重违背了新农村绿色生态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原则。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基点,研究当前新农村改造的绿色生态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9.
吴佳琳 《现代园艺》2024,(2):110-112
随着设计文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本土文化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现代城市景观设计越来越倾向于创新,并逐渐融入我国传统文化元素。设计师应在吸收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创造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景观环境,更好地体现中国文化自信。从文化自信和现代城市景观设计概述出发,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旨在将设计与中国文化相结合,使现代景观设计具有中华民族特色,从而提高吸引力。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的普及,人们的居住观念和居住环境的需求也逐步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对现代居住环境产生了更多更高的追求;景观与生态环境、邻里和谐与人文环境的追求上,人们的期望越来越高。文章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作为论文的主线,以传统文化与景观设计学原理为指导,通过对西安楼观古镇景观带的设计并提出传统文化与精神价值在今后的别墅景观设计中将成为核心。另外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研究当代别墅的景观设计,通过传统文化与美学的研究,提升人们的审美情趣,从而培育出高质量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