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四种粘板对茶园昆虫的引诱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评估粘胶色板对茶园昆虫诱捕作用及用于防治主要害虫的可能性,制作了芽绿、橄榄黄绿、素馨黄和雪白色板,于各类昆虫盛发的7月在重庆市郊、浙江松阳县和安徽省麻姑山茶场各0.5βhm2的茶园做了48βh诱捕试验。诱捕的绝大多数昆虫为同翅目害虫;害虫很多而天敌极少,害虫与天敌的个体数量差异极显著。芽绿、橄榄黄绿和素馨黄色板对假眼小绿叶蝉成、若虫和黑刺粉虱成虫的诱效显著大于雪白色板的诱效;从芽绿、橄榄黄绿至素馨黄,绿色色素成分减少、黄色色素成分增多,诱捕的叶蝉数减小而粉虱数增大。可将芽绿、素馨黄色板分别用于叶蝉成、若虫和粉虱成虫的诱捕。  相似文献   

2.
茶蚜刺吸茶树嫩梢,致茶叶减产和品质下降,已成为许多茶区的主要害虫.秋季短日照诱导茶蚜雄蚜、雌蚜的产生,二者交尾产受精卵越冬.本研究使用分别携带3种茶蚜性诱剂、3种植物源引诱剂的素馨黄粘板,以及油菜花黄、芽绿和素馨黄粘板诱捕深秋时节的茶蚜雄蚜,以减少雌-雄交尾机会而压低越冬基数.结果表明:①性诱剂色板的诱效显著优于植物源引诱剂色板的诱效,后者诱效又优于色板的诱效;②3种性诱剂诱效之间差异显著,其中以荆芥内酯与荆芥醇1∶9比例的性诱剂的引诱力最强;③植物源引诱剂诱效之间有明显差异,以反-2-己烯醛、正戊醇、2-戊烯-1醇、正己醇、顺-3-己烯-1-醇和顺-3-己烯乙酸酯1∶1∶1∶1∶5∶25比例的引诱剂诱效最佳;④3种诱虫色板诱效之间有差异,以油菜花黄诱效最好.深秋使用携带茶蚜性诱剂(荆芥内酯:荆芥醇=1∶9)的油菜花黄粘板可有效诱捕雄蚜而压低越冬基数,有效地控制春茶至夏茶前期这段时间茶蚜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茶蚜广泛分布于我国茶区,刺吸危害茶树嫩梢。拟使用粘性色板诱捕之,减免施药。使用素馨黄、芽绿、土黄、桔黄、果绿、大红、纯白、紫色、湖蓝、天蓝、桃红和墨绿等12种粘性色板,经多年多点诱捕茶蚜,并在芽绿色板上附着不同种类和相互比例的茶梢信息物质引诱茶蚜。发现素馨黄和芽绿色彩对茶蚜的引诱力显著强于其它色彩,茶蚜具有显著的趋黄、绿习性;信息物质皆可增强色板对茶蚜的诱捕力,其中以C5、C6醇类、醛类和酯类等绿叶气味成分组成的混合物对色板增效作用最强,顺-3-己烯-1-醇次之、反-2-己烯醛和2-戊烯-1-醇又次之。认为:生长季节成蚜大量迁飞时使用携带绿叶气味诱芯的色板诱捕之,可有效压低其虫口密度。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不同朝向、挂置高度和信息素对黄、蓝色板诱捕茶园假眼小绿叶蝉、黑刺粉虱和蓟马的影响。结果表明:朝向、挂置高度和信息素对诱虫量均具有一定影响,适宜的悬挂方向为东西向,最佳悬挂高度则为色板下缘距茶丛顶端10 cm,使用信息素诱芯能大幅提高黄、蓝板对这几种害虫的诱捕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秋季草蛉盛发时节,开展了芽绿、土黄、墨绿、素馨黄、果绿、橘黄、大红、桃红、湖蓝、紫色、天蓝和纯白等12种色板和7种茶蚜性信息素制剂对茶园天敌草蛉的引诱试验.结果表明,供试12种色板对草蛉的引诱力以芽绿、土黄、墨绿和素馨黄最强,纯白最差,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在蚜虫性信息素荆芥内酯和荆芥醇按一定比例配制成7种茶蚜性信息素制剂对草蛉的诱集过程中,以荆芥内酯和荆芥醇之比为1:9时,对于中华草蛉和大草蛉的诱效最强,荆芥醇引诱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不同颜色色板对假眼小绿叶蝉诱集效果和对天敌缨小蜂的引诱作用,结果表明黄色板诱集的小绿叶蝉数量最多为68.33头·板-1,紫色板最低5.28头·板-1,黄色板诱集数量极显著高于其他色板(F=10.50,P0.01),不同色板的诱集效果为黄色绿色黑色灰色红色蓝色白色紫色。不同色板诱集缨小蜂的数量差异极显著(F=16.82,P0.01),黄色板诱集缨小蜂数量最多19.00头·板-1,色板引诱缨小蜂的数量为黄色绿色蓝色白色红色紫色灰色黑色。黄色板对寄生蜂的引诱力最强,平均每板30.89头,不同色板诱集的缨小蜂与假眼小绿叶蝉的益害比差异不显著(F=1.20,P0.05)。  相似文献   

7.
茶园建设固定遮阳网可助力干旱时节抗旱和冬季防冻,但茶园病虫害也常发。目前,有关固定遮阳网茶园昆虫群落缺乏研究。以浙江松阳县建有的固定遮阳网茶园为对象,冬季采用13种颜色的诱虫色板每隔10 d依次对5块遮阳网茶园内昆虫进行诱捕,统计24 h内捕获的种数和个体数。结果共捕获6个目37个科的2940个昆虫(蜘蛛);诱捕量最多的为双翅目,种数、个体数分别占总物种数、总个体数的29.7%和69.5%;聚类分析将13种色板中的荧光绿、芽绿、米黄、土黄、橘黄、草绿、荧光黄和素馨黄色板聚为一类,每种色彩的每块板平均诱捕的物种数和个体数分别是(19.4±2.4)种和(286.9±55.4)个;墨绿、大红、天蓝、土褐和纯白5种色板聚为一类,每种色彩的每块板平均诱捕的物种数和个体数分别是(11.8±3.3)种和(129.0±36.4)个;主要害虫有茶小绿叶蝉、茶蚜和黑刺粉虱等,主要天敌是尺蠖原绒茧蜂和单白绵副绒茧蜂。研究认为遮阳网茶园成为主要害虫和重要天敌的越冬庇护场所;芽绿、素馨黄、荧光绿和荧光黄等色板可作为监测茶园虫情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8.
棉田使用诱虫板对绿盲蝽和非靶标昆虫的诱集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评价了诱虫板颜色、位置、高度和每日时段对绿盲蝽和其他植食性害虫以及对捕食性昆虫诱集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绿盲蝽对蓝色表现出强烈趋性,其次是橙色、青色、黄色和绿色。另外,诱虫板高度、每日时段和诱虫板位置也影响色板对绿盲蝽的诱集。距地面50 cm和200 cm处的诱虫板诱集到数量相近的绿盲蝽成虫,在180 cm(棉花冠层高度)处的诱虫板能诱集到更多的绿盲蝽;在傍晚时比其他时段诱集到的绿盲蝽数量多;9月初,设置在棉田边缘的诱虫板比在棉田中心能诱集到更多的绿盲蝽。其他植食性害虫中烟粉虱和棉叶蝉对橙色、黄色具有很强的趋性,棉蓟马对蓝色趋性最强。捕食性天敌中华草蛉和龟纹瓢虫对绿色以外的颜色趋性均较低。可见,将蓝色、黄色、青色或橙色诱虫板放置在棉花冠层上方一定高度,并在9月初设置在棉田边缘,对绿盲蝽能起到较好的诱集作用,且对其他植食性害虫尤其是蓟马表现出较好的诱集效果,而对捕食性天敌诱集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9.
三种颜色色板对大豆田蓟马的诱集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进大豆田蓟马监测方法,提高防治效率,通过田间诱集试验研究了3种颜色色板对大豆田蓟马的诱集效果。结果表明:黄色色板的诱集效果较好;蓟马主要在大豆植株上方0.2~0.4 m高度范围活动;南面朝向色板诱集的蓟马数量较多;蓟马日间活跃时段为6∶00~10∶00;色板田间诱集益害比均较低,黄色、绿色、蓝色色板分别为1∶89.4、1∶74.3、1∶62.7。因此,建议用黄、蓝色板监测大豆田蓟马种群动态时,色板设置高度以色板下缘与植株顶部平齐为宜。  相似文献   

10.
黄板诱杀是监测与防治茶园黑刺粉虱成虫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本文利用黄板对不同品种(品系)上黑刺粉虱成虫的种群密度、年消长动态,以及一天中不同时间段内色板诱集到的粉虱成虫数量进行了较系统的调查.结果表明:1)中选 2号、中选3号和中选7号上黑刺粉虱成虫的发生数量显著低于目前茶区大面积种植的福鼎大白茶;2)在杭州黑刺粉虱成虫数量具有明显的4个高峰期,其中春季和秋季的虫口发生数量较高;3)色板在上午9:00~11:00期间诱集到的黑刺粉虱成虫数量最高.  相似文献   

11.
黄色诱虫板对茶小绿叶蝉的诱捕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姚雍静  王家伦  何莲  郭灿  段学艺 《茶叶》2010,36(2):90-92
试验结果表明,茶蓬面插黄色诱虫板能有效控制茶小绿叶蝉的发生,其控制效果30×40 cm2达90.02%、30×20 cm2达87.30%。经调查统计,两种规格的黄色诱虫板正反两面60天诱集到的茶小绿叶蝉成虫数分别为2035.7头、859.3头,亦即141.5头/(m2.天)、119.5头/(m2.天)。从经济角度考虑,茶园宜使用规格为30×40 cm2黄色诱虫板防治茶小绿叶蝉,每年1 hm2可节约投资840~2700元,与药剂防治相比,既省钱、省力,又安全、无污染。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两种规格黄色防虫板对茶园黑刺粉虱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两种规格防虫板对茶树黑刺粉虱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控制效果30×40cm~2达88.3%,30×20cm~2达72.3%;两种规格防虫板60天诱捕到的茶树黑刺粉虱分别为1784.2头、923.5头,即123.6头/m~2·天、87.3头/m~2·天,从田间防治效果和诱虫效果上看出,30×40cm~2防虫板更适合北方茶园黑刺粉虱的防治。  相似文献   

13.
利用黄色诱虫板诱杀水稻潜叶蝇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黄色诱虫板诱杀潜叶蝇,调查诱虫板诱虫数量,诱虫板在水田放置高度与诱杀虫数量的关系及潜叶蝇在诱虫板上的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距离水面1 cm处诱虫板上诱杀成虫数量高于距离水面3 cm处诱杀成虫数量。潜叶蝇在诱虫板上的空间分布为:在距离水面1~3 cm处诱杀成虫数量最多,密度最大;在距离水面3~8 cm处次之;在距离水面8 cm以上诱杀成虫数量最少,密度也最小。  相似文献   

14.
茶园中广翅蜡蝉成虫对不同颜色的趋向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趋光性是多种昆虫的基本行为,不同昆虫视觉具有敏感度不同的波谱范围和趋光反应峰。本文利用18种渐变颜色制成的色板,在茶园中测试了广翅蜡蝉成虫对不同颜色色板的趋性反应。结果表明,广翅蜡蝉成虫趋向于选择黄色饱和度高的色板,但是黄色粘板对广翅蜡蝉成虫的田间防治效果以及利用粘板防治广翅蜡蝉的可行性尚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大豆田昆虫对不同颜色趋向选择的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不同颜色色板对大豆田各类昆虫的诱集效果,在田间测试了昆虫对10种颜色色板的趋向选择反应。结果表明:在大豆农田环境中,利用色板可诱集到258种节肢动物,分别隶属于昆虫纲9个目和蛛形纲1个目,其中浅绿色板和黄色板诱集种类数和个体数最多;不同颜色色板诱集到的昆虫类群组成略有差异,但对同翅目、双翅目和缨翅目昆虫均有较强的诱集力;不同昆虫对不同颜色的趋向反应存在差异。本研究初步筛选出诱集大豆田各类昆虫的最佳颜色,应用色板诱集技术于大豆田害虫绿色防控具有可行性和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6.
柳黑毛蚜是危害园林植物最严重的害虫之一。选择18种植物挥发物,用Y型嗅觉仪对柳黑毛蚜进行行为测定,结果表明,柳黑毛蚜对青叶醇的选择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对反-β-罗勒烯、芳樟醇、反-2-己烯醛、苯甲醛、顺-3-己烯乙酸酯的选择达到显著水平(p<0.05)。将这6 种挥发物等比例混合,行为测定结果显示,柳黑毛蚜对混合组分具有极显著趋向性(p<0.01)。将这6种挥发物单组分及混合组分制成引诱剂,分别与素馨黄粘板组合,制成柳黑毛蚜诱捕器,于园林生态系统中试验,结果表明,6种挥发物单组分对柳黑毛蚜均表现出引诱活性,其中素馨黄粘虫板附加青叶醇(Z)-3-Hexenol的防治效果较为显著,2、6 d后的防效分别为46.65%、31.58%,而素馨黄粘虫板附加挥发物混合组分后的防治效果最为显著,2、6 d后的防效分别为53.50%、41.09%,达到了目前的生物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17.
生态诱虫板对茶假眼小绿叶蝉和黑刺粉虱的控制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茶假眼小绿叶蝉和黑刺粉虱成虫高峰期,挂放生态诱虫板有较好的控制效果。茶假眼小绿叶蝉在挂板后15天每板平均虫口量为109.6头,挂板后3天黑刺粉虱成虫平均每板达到276.3头,挂板后15天达到658.8头。挂板后5~8天,田间黑刺粉虱卵量减少64.31%~71.36%。挂板防治后25天,茶假眼小绿叶蝉虫口密度下降67.89%,黑刺粉虱若虫虫口密度下降68.73%。在福建省4个茶区示范推广,结果表明对茶假眼小绿叶蝉和黑刺粉虱成虫诱杀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性诱剂是雌虫在性成熟后释放出来的一种引诱雄虫的化学活性物质,所以在田间设置一定数量的诱捕器,可以消灭大部分雄虫,藉以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或在田间大量释放信息素的气味,破坏雌雄虫间的交配信息,致使雌雄虫间无法交尾,繁延后代,达到防治的目的。性诱剂具有灵敏度高,选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利用黄板、蓝板和混色色板对茶园小贯小绿叶蝉等常见昆虫进行诱集并比较结果,旨为茶园科学合理使用粘虫色板防治虫害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三种色板对靶标害虫小贯小绿叶蝉诱集数量高低依次为混色板>黄板>蓝板,混色板的诱集数量为5.31头/面;对其他害虫诱集数量高低依次为黄板>混色板>蓝板,黄板的诱集数量为3.27头/面;对寄生性天敌昆虫诱集数量高低依次为混色板>黄板>蓝板,混色板的诱集数量为2.73头/面;对捕食性天敌昆虫诱集数量高低依次为蓝板>混色板>黄板,蓝板的诱集数量为0.73头/面;对中性昆虫诱集数量高低依次为黄板>蓝板>混色板,黄板的诱集数量为20.78头/面;对传粉昆虫诱集数量高低依次为蓝板>黄板>混色板,蓝板的诱集数量为1.27头/面.三种色板诱集茶园昆虫中益害比比值高低依次为蓝板>混色板>黄板,分别为:0.48、0.40和0.31.粘虫色板虽然对茶园害虫诱集效果较好,但其对有益昆虫的不利影响亦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湘南烟区烟草蚜虫的物理防治技术进行研究,探索了湘南烟区黄色粘虫板的使用技术,明确了黄色粘虫板在湘南烟区使用的最佳角度为板面平行于垄,最佳高度为板面高出垄体50~60 cm;性诱剂黄色粘虫板诱蚜效果好于普通黄色粘虫板;黄色粘虫板的防治时间与吡虫啉相比较防治效果持续时间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