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不同消解方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重铬酸钾为氧化剂,选用油浴、磷酸浴、电沙浴、微波消解加热消解土壤有机质,比较有机质测得量。结果表明:微波法有机碳氧化率最高,精密度和准确度最高,平行测定RSD为0.42%~0.69%。磷酸浴法氧化率高,准确度与精密度高,平行测定RSD为0.43%~0.70%。磷酸浴法温度稳定,易于控制,简单,安全,环保。微波法和磷酸浴法试验结果相对误差为+0.61%~+1.39%,可以作为实验室分析土壤有机质的标准加热消解方法。油浴法与沙浴法氧化率较低,试验误差大。油浴法温度不易控制,存在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便捷、准确、绿色化地测定山地和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方法]采用烘箱加热法,对土壤有机质测定的保温温度、时间进行研究,分析其与油浴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差异。[结果]烘箱加热法测定土壤有机质的最优保温温度为170℃,最优保温时间为25~30 min。选择保温温度170℃、保温时间30 min的条件测定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油浴法测定值显著相关。2种方法测定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没有明显差异,烘箱加热法测定的有机质标准差、相对标准偏差较油浴法测定的小。[结论]烘箱加热法测定土壤有机质有较高的准确度和重现性,可准确分析山地和耕地土壤中有机质含量。  相似文献   

3.
容量法测定土壤有机质2种加热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加热方法用传统油浴法和改进沸水浴法测定土壤有机质,5个国标土样用2种方法的测定值都在国标认定值范围内,15个随机土样油浴加2种方法的SD均小于1.48,CV小于4%,无显著差异,2种加热方法精密度良好。与传统的油浴法相比,沸水浴加热法无油污,好清洗,操作方便,同时克服了稀释热法(水合热法)受室温变化影响和加热不均匀的缺点,此方法适合批量检测有机质。  相似文献   

4.
两种快速批量检测土壤有机质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远红外石墨炉加热法与沸水浴加热法检测土壤有机质,进行精密度、显著性差异及准确性检验。两种方法标准偏差(SD)均小于1.2,变异系数(CV)小于4%;两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两种方法检测国标土样加标回收率均在95%~100%,能满足实验检测要求。同时两种方法检测的效率高,较油浴法安全环保,适宜快速批量检测。  相似文献   

5.
酚二磺酸分光光度法测定叶菜类硝酸盐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饱和硼酸沸水浴提取叶菜类蔬菜的硝酸盐,亚铁氰化钾、乙酸锌沉淀蛋白质,酚二磺酸显色,403nm波长测定吸光度,求出硝酸盐含量。实验表明,该分析方法线性范围0.2~8.00mg/l;相关系数r=0.9997;检出限为0.16mg/l;与镉粉还原分光光度法比较,相对偏差小于1.0%。  相似文献   

6.
由于油浴法操作过程繁琐,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都会造成危害。国内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标准方法是重铬酸钾氧化外加热法,本文通过对部分国家一级土壤标准物质进行油浴法和多孔电热板加热法的比较,建立了一种带孔电热板加热法测定土壤有机质的方法。测定结果与标准值基本一致,相对标准偏差(RSD,n=4)小于5%。最后运用该方法对已通过专家验收的《和县地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项目采集的1∶50 000的部分土壤样品进行了对比验证试验,结果与油浴法相吻合,均满足地球化学调查样品的分析要求,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可行。  相似文献   

7.
<正>土壤有机质在维持土壤肥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含量高低是评价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1]。有机质的分析,一般采用重铬酸钾氧化—油浴加热法,这种方法对操作要求高,因而影响了测试质量和批量化分析速度。黑龙江省土壤环境与植物营养重点实验室分别采用了恒温电加热、烘箱加热法和油浴加热法对土壤有机质进行了测定,旨在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比对分析,探索测定土壤有机质更为便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了准确高效地测定土壤有机碳(TOC)含量,研究了土壤颗粒粒径及进样量对TOC分析仪测定土壤TOC含量的影响,并比较了TOC分析仪法与重铬酸钾外加热法-沸水浴测定TOC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过60目筛的颗粒进样量在175—275 mg,所测TOC含量与过100目筛的颗粒无显著差异,TOC含量的变异系数(CV)3%,加标回收率在98%—102%,检测结果的精密度及准确性良好。酸性土壤的无机碳(IC)为0,总碳(TC)=TOC; TOC分析仪与重铬酸钾外加热法-沸水浴的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两者相关性良好。TOC分析仪对有机碳含量高、中、低样品的检测结果准确稳定,重铬酸钾外加热法-沸水浴测定TOC含量 15 mg g样品的准确性与TOC分析仪法相当,测定TOC含量5—15 mg g样品的准确性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9.
紫外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以市场上购买的5种蔬菜为材料,采用加入硼砂,沸水浴提取,提取液用活性炭过滤后直接利用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待测液中的硝酸盐含量。结果显示,5种蔬菜用该方法测定的结果与国标法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RSD为0.46%~0.97%;其中春菜和菜心硝酸盐的回收率分别为105%-102%。该方法可适用于大批量蔬菜样品中硝酸盐含量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10.
程会云  童丽  陈湘宏  刘占厚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0989-10989
[目的]建立藏药莪达夏多糖的提取和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用sevag法等进行纯化,苯酚-浓硫酸法测定多糖的含量。[结果]回归方程A=0.01312C-0.01534,r=0.9995,线性范围为5~38μg。莪达夏多糖的平均含量为0.69%,RSD=1.50%,平均回收率为98.6%,RSD=1.86%(n=5)。[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为莪达夏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10个不同品种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为试材,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品种的薄壳山核桃的脂肪相对含量及脂肪酸组成成分。测定结果表明:核桃仁中的脂肪相对含量为69.11%~78.19%,出仁率为36.79%~59.47%,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90.00%,其中以油酸最高,其次是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亚麻酸、花生酸,且油酸和亚油酸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不同品种的薄壳山核桃油脂肪酸组成相同,但脂肪酸相对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其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相对含量为73.01%~58.76%;多不饱和脂肪酸以亚油酸为主,相对含量为32.20%~19.69%,且出油率与出仁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同出籽率和果皮厚度没有明显的关系。图3 表3 参12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花岗岩地区不同植被下土壤有机碳分解速率特征,为土壤碳汇效应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室内土壤培养法,选择桂林新寨花岗岩地区林地、旱地、果园和灌丛4种植被下0~20、20~40和40~60 cm三个深度的土壤,测定土壤有机碳在25℃和70%田间持水量条件下培养100 d分解释放的CO2-C含量。【结果】4种植被下土壤有机碳分解速率总体上随着土层加深而递减,分解速率在前期比较快,后期缓慢,最后达到平衡;累积释放的CO2-C含量均是0~20 cm〉20~40 cm〉40~60 cm。土壤有机碳分解释放的CO2-C占各自总有机碳的比值以旱地最高,达3.34%~4.84%,其次为林地和果园,分别为1.82%~2.88%和1.91%~2.16%,最低的是灌丛,为1.77%~1.98%。4种植被下土壤有机碳库与土壤全氮、有机质、脲酶呈显著正相关,灌丛的活性碳平均周转时间最长,旱地的缓效性碳平均周转时间最短。【结论】林地、果园和灌丛有机碳库所含难分解物相对较多,土壤有机碳相对较稳定,具有碳汇效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花岗岩地区不同植被下土壤有机碳分解速率特征,为土壤碳汇效应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室内土壤培养法,选择桂林新寨花岗岩地区林地、旱地、果园和灌丛4种植被下0~20、20~40和40~60 cm三个深度的土壤,测定土壤有机碳在25℃和70%田间持水量条件下培养100 d分解释放的CO2-C含量。【结果】4种植被下土壤有机碳分解速率总体上随着土层加深而递减,分解速率在前期比较快,后期缓慢,最后达到平衡;累积释放的CO2-C含量均是0~20 cm>20~40 cm>40~60 cm。土壤有机碳分解释放的CO2-C占各自总有机碳的比值以旱地最高,达3.34%~4.84%,其次为林地和果园,分别为1.82%~2.88%和1.91%~2.16%,最低的是灌丛,为1.77%~1.98%。4种植被下土壤有机碳库与土壤全氮、有机质、脲酶呈显著正相关,灌丛的活性碳平均周转时间最长,旱地的缓效性碳平均周转时间最短。【结论】林地、果园和灌丛有机碳库所含难分解物相对较多,土壤有机碳相对较稳定,具有碳汇效应。  相似文献   

14.
绿竹笋形态性状与营养成分的产地差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了福建和浙江12个绿竹Dendrocalamopsis oldhama主要产地鲜笋形态性状(笋地径、笋高、总质量、去壳质量)和营养成分(水解氨基酸、还原糖、水溶性总糖、粗蛋白质、粗纤维、总灰分、水分)的差异,探明主要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受产地生长性状、栽培条件的影响,产地间鲜笋形态指标差异明显,变异系数为13.27% ~ 36.13%,产地漳州、福安及凤岭的可食率最高,达77 ~ 82;产地龙岩、苍南、龙湖、同安、漳州及漳平水解氨基酸总量较高,品味鲜美;竹笋营养成分的积累也因产地不同而差异明显,粗纤维、还原糖、水溶性总糖受影响最为显著,相关分析表明竹笋含糖量较高时粗纤维质量分数较低,水溶性总糖与总灰分则呈显著负相关;有效营养成分较高者为产地福安、永泰、苍南和尤溪,平均值为85.05%,其产地栽培历史悠久,竹林经营科学合理,可为绿竹的优质栽培管理提供借鉴。图1表4参11  相似文献   

15.
重铬酸钾容量法中不同加热方式测定土壤有机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油浴加热法[2]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结果为基准,比较30 min 或60 min 100℃恒温水浴加热法和稀释水合热法测定有机质的精确度和准确度,并获得三者的氧化校正系数平均值分别为1.16,1.13和1.33.结果表明,30 min恒温水浴加热-重铬酸钾容量分析法,可达到经典油浴加热法的测定精度和准确度,而且操作简便,是可靠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芥菜型油菜重组自交系群体种子的油含量和蛋白质含量进行检测并分析二者间的相关性,筛选优异育种资源,为芥菜型油菜育种提供研究基础和应用材料.[方法]利用近红外方法测定139份芥菜型油菜重组自交系群体种子的油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并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在贵阳的环境条件下,139份芥菜型油菜重组自交系群体种子的油含量和蛋白质含量表现出明显的变异,其变异范围分别为33.1%~47.7%和22.0%~33.3%,并被划分为三大群体.群体Ⅰ材料的油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平均值分别为33.7%和32.8%,变异系数分别为2.3%和0.7%;群体Ⅱ材料的油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平均值分别为41.2%和26.2%,变异系数分别为5.3%和6.6%;群体Ⅲ材料的油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平均值分别为45.9%和23.6%,变异系数分别为2.7%和4.8%.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芥菜型油菜种子的油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芥菜型油菜重组自交系群体种子的油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变异丰富且存在显著负相关.高油含量株系RIL020、高蛋白质含量株系RIL038和高总含量(油+蛋白质)株系RIL078是3份优异的芥菜型油菜种质资源,可用于芥菜型油菜的遗传育种和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测定新疆产不同品种葡萄干中有机酸的含量。[方法]采用Symmetry ShieldTMRP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磷酸盐缓冲溶液(pH 3.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柱温30℃,紫外检测波长210 nm,建立了葡萄干中酒石酸、苹果酸等4种有机酸的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测定了新疆8种不同品种葡萄干中的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和丁二酸的含量。[结果]该方法相对标准偏差(RSD)0.57%~1.78%,回收率97.6%~101.2%,各种酸的线性相关系数r>0.999 7。[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快速、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葡萄干中有机酸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更好地提取真菌黑色素。[方法]比较了菌丝粒径(30、60、100和140目)和3种高温提取条件(高压灭菌锅内121℃20 min、沸水浴2 h和沸水浴5 h)提取真菌黑色素的效果。[结果]菌丝粒径对黑色素提取效果影响不显著。沸水浴5 h提取不同粒径菌丝黑色素的含量在0.01水平显著高于其余2个高温提取条件。沸水浴5 h提取30目菌丝黑色素含量的RSD为0.5%~3.0%,黑色素加标回收率为86.0%~123.0%。[结论]1 mol/L NaOH沸水浴5 h提取30目菌丝中的黑色素是较好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9.
云南红河流域麻疯树人工幼龄林碳密度与分配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平均标准木法建立了云南红河流域麻疯树Jatropha curcas人工幼龄林不同器官生物量回归方程,并采用VARIO EL元素分析仪测定了麻疯树不同器官的含碳率,开展了麻疯树人工幼龄林生态系统植被生物量和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和碳密度研究。结果表明:用y = 25.005(D2H)0.952方程测算出麻疯树人工幼龄林生态系统生物量为26.03 t·hm-2。不同器官含碳率变幅范围为39.35%~56.74%,其中果实含碳率为56.74%,干枝含碳率为45.87%,根含碳率为45.12%,叶含碳率为39.35%,平均含碳率为47.27%。麻疯树幼龄林碳密度为5.54 t·hm-2,灌木和草本植物碳密度为3.78 t·hm-2,凋落物碳密度为2.59 t·hm-2。麻疯树幼龄林土壤表层0 ~ 10 cm有机碳质量分数最大,为16.61 g·kg-1。图2表3参25  相似文献   

20.
为实时监测鲜木薯中水分,指导其加工,建立了近红外光谱法现场快速测定木薯中水分含量的方法。采用横切木薯茎块方式进行制样,对其横截面进行近红外光谱扫描,二阶导数法预处理光谱图,定量偏最小二乘法(QPLS)建立模型,优化了模型条件和参数,建立最佳近红外光谱数学模型。结果:数学模型良好,验证集样品的化学值和近红外预测值间相关系数为O.9755,校正标准偏差(SEC)为1.3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20%,决定系数(R:)为0.9516。未知样品预测结果相对误差O.5%~3.4%。该水分定量分析NIRS数学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满足快速测定鲜木薯中水分的要求,对促进鲜木薯加工业提高效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