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近年来,乌兰察布市加大了生态建设力度,油松作为主要树种广泛地应用到造林中。文章通过对油松造林技术的简介,进一步了解油松的造林技术、抚育及病虫害防治,以提高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2.
油松飞播造林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松是我国北方天然分布最广的针叶树种,由于其材质优良、速生,适应性强,成为北方主要的飞播造林树种。从70年代起,油松在我国许多地区大面积飞播,取得了明显的生态和经济效益。1 我国油松飞播造林分布及成效油松在我国飞播面积达133万公顷以上,成苗面积率为23%。油松飞播的最北部在吉林龙井县长白山区海拔200~650m 处,属于试验阶段,尚无大面积飞播,取得初步成  相似文献   

3.
通过选定不同造林类型区,采取不同造林密度,并在同一地类上进行油松裸根苗和油松容器苗对比造林试验,结果表明:在华北干旱、半干旱阳坡及沙地上,油松是较为理想的绿化树种之一,采用油松容器苗造林可以一次成林,其造林成本相对较低,是在类似生态地区值得推广的一项抗旱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4.
<正>围场县位于冀北接坝山区,油松为主要造林树种。但该区一般春季干旱少雨,春季造林难成活,而雨季营养杯造林成活率虽较高,但运输栽植成本极高,为解决上述问题,经过近几年的试验,研究总结出油松早春顶  相似文献   

5.
油松由于适应性强,造林成活率高,生长良好,成为北方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仅我华池林业总场目前油松造林保存面积28.2万亩,占人工造林保存面积的90%以上。但中华鼢鼠在该区分布数量较广,对油松幼林危害极其严重,甚至形成毁灭性的灾害。因此,掌握中华鼢鼠的生活习性及危害特点,开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我国辽西半干旱地区油松造林适宜的立地条件,开展了不同的坡位、坡向、坡度、土层厚度下油松造林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立地条件可不同程度地影响油松造林后的成活及生长情况,整体来说以坡位为中上坡以上、坡度为20°~30°、土层深厚的阳坡上实施油松造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华北石质低山阳坡油松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华北石质低山干旱阳坡,提高油松植苗造林成活率及生长量的关键,在于蓄水保墒。较大规格的反坡鱼鳞坑整地,辅以覆膜、覆草,可提高早春的地温,维持较高的土壤含水率,为油松苗木的成活及生长创造适宜的微域生态条件。  相似文献   

8.
一、造林时间延续太长 油松营养杯造林可延长造林时间,变一季造林为多季造林。油松禄根苗一般雨季造林时间为10~15天,油松营养杯造林时间可延长到2~3个月,而且不受天气条件的限制,但多季造林并不是春、雨、秋等不受限制的造林,一般应在雨季到来后,至9月份进行,以雨季最好。近年来,在大力推广油松营养杯造林技术的感召下,各县有在春季、晚秋进行油松营养杯造林现象,这样不但不能提高造林成活率,反而造成土壤、水份等自然资源和资金的浪费,即使活了也生长缓慢,不易成林。  相似文献   

9.
油松种子园种子的优良特性和造林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松种子园种子的优良特性和造林成效汪民(河北林业学校)油松是我省山地造林的主要树种,每年造林的用种量在45万公斤左右。为了实现油松的良种造林,全省现已建立部省联营油松良种基地3个,建成种子园140hm2。遵化市东陵林场起步最早,有油松种子园46.16...  相似文献   

10.
油松是中国特有树种,多个省份均有分布,且因为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工业价值和观赏价值,所以近年来的种植范围越来越广泛。在促进油松育苗造林事业的健康发展中,要充分明确造林技术要点和病虫害防治方法,以确保油松健壮生长。简单介绍油松的生长习性和主要价值,而后重点论述油松造林技术,主要有播种造林、移植处理、植苗造林、培育管理,最后提出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1.
秦巴山区油松飞播林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李愈善,吴圣地(陕西省林业厅飞播队,陕西西安710082)1秦巴山区油松飞播林现状陕西省是全国开展油松飞播造林最早的省区。60年代末,开始在秦巴山区进行飞播造林试验,至1994年,这一地区油松飞播造林面积已达80万...  相似文献   

12.
油松造林良种化的技术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油松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及造林工程良种化提出了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3.
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Carr)属松科松属,是我国北方广大地区最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该树在酸性、中性或石灰性土壤上均能生长,但油松苗裸根移栽成活率低。为了解决油松裸根苗移栽或造林成活率低的问题,武威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从2000年开始开展了油松营养袋播种育苗造林试验,取  相似文献   

14.
沙地油松幼龄林造林试验及其生长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国 《甘肃林业科技》2005,30(2):18-20,28
通过对沙地油松造林试验及其生长状况研究,结果显示:采取覆膜加土措施进行沙地油松栽植,能提高沙地油松的造林成活率。沙地油松在栽植9年以后,胸径平均每年增长0.60cm;高生长在前3年生长缓慢,5年以后树高以每年30-40cm的速度生长。油松主根系长仅为1m;水平侧根多且发达,主要分布在20-40cm深处。  相似文献   

15.
文章根据朝阳地区油松造林成活率低的实际情况,详细介绍了油松育苗的主要方法和步骤,总结了利用油松容器大苗荒山造林技术,得出了可提高造林成活率及保存率的结论,对各项造林技术措施进行了详细说明,是育苗生产与造林实践相结合的范例,为北方半干旱地区困难立地造林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油松是我国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天然林分布广泛。本文对油松特性、造林地选择、整地、抚育管理等技术进行了阐述,针对油松常见的病害和虫害进行了介绍,并针对其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桥山林区油松造林标准地的观察分析,初步得出适宜陕北黄土高原油松造林中应采取的几种技术措施,对提高油松的造林成活率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用直流电场处理油松种子,并进行山区发芽试验和飞播造林试验,结果表明,经处理的油松种子,可提前1 ̄2d发芽,提高发芽成苗率10% ̄25%。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林业工程中使用油松良种的必要性,油松良种基地建设是实现造林良种化的基础,对造林工程使用油松良种提出了新思路,并对油松造林良种化的前景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黄土高原油松刺槐人工林对土壤肥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黄土高原油松、刺槐人工林对土壤的培肥效应,结果表明:油松、刺槐人工林能显著提高土壤肥力水平,降低土壤PH,18龄油松1.2m^2及33龄刺槐1.6m^2根区土壤断面的有机质,全氮、有效氮、有效钾、CEC均值无林对照分别提高57.8%、68.6%、109.3%、28.9%、54.5%及74.3%,123.6%、285.3%、42.4%、63.7%,pH降低14.4%及2.9%,油松,刺槐林对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