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研究互联网时代农业系统运行机理是农业生产科学管理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借助结构化模块分析方法,运用资源共享原理,可以构造一种网络中心农业体系结构,用以分析省级农业生产管理系统,研究农业系统运行机理。初步成果表明:以互联网为核心的农业是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共同发展、相互作用的产物,它使传统农业生产管理体系的管理层次减少,从多层次结构向扁平化结构方向发展,使农业生产呈现出明显的集中管理和分散执行的新格局,研究其运行机理对于制订适应这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的农业资源科学配置与管理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是第二、第三产业的重要支柱,农业生产水平高低决定着国民经济发展的程度。在"互联网+"的大形势下,农业生产想获得更快的发展必然离不开与信息化的结合。如今,农产品市场跌宕起伏,农产品价格不稳,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外部环境对农产品质量提出更高要求,人们对于绿色、环保、无公害的农产品越来越青睐。在这种大背景下,本文立足于农业生产和农业信息化相结合,研究在新形势下如何利用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推动河北农业向信息化、产业化去发展。  相似文献   

3.
移动互联网在农业信息化中的应用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推动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将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到农业信息传播中,使现代科技更好的为农业发展服务,是当前需要探索的重大课题。为了建设适用于我国的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农业信息化平台,从农业生产信息化、农业商业信息化、农业管理信息化三个方面着手,结合当前移动互联网发展的现状,对农业信息化发展模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正乡村振兴上升为国家战略,"互联网+"成为新经济的重要载体。借力"互联网+",农业经济发展要素更新,发展方式创新,助推乡村振兴正当其时。1"互联网+"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对于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互联网+"发展模式的应用意义重大。据研究显示,互联网具备以下特征:其一,包容面广。互联网信息大多都是对外开放的,农户只需借助一台可上网的电脑就能查询到相关农业信息和农产品数据。农民可随时了解农产品的价  相似文献   

5.
积极推动农业信息化发展,组织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业信息装备,增强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是当前提升农业发展水平,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6.
所谓农业生产结构,是指农业内部的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以及各业内部各生产门类在整个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认识这种内在联系,建立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使农林牧渔副协调发展,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也是农业现代化起步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深入研究农业生产结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管理与经营方式,特别是驱动了现代农业的多功能性发展。目前关于互联网对于都市农业作用的相关研究较少,此研究建立了互联网发展水平和都市农业多功能特征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全要素生产函数建立互联网对都市农业多功能发展的驱动模型;以南京市都市农业为例,测算了互联网对于经济、社会、生态和休闲文化等功能发展贡献率,分别是10.2%、25.6%、10.3%、36.1%,认为互联网对休闲文化功能影响最大,最后从基础设施建设、互联网应用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为推进南京都市农业整体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0):226-227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家也一直非常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农业生产的滞后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人才需求的紧迫性都体现出来。在此背景下,加强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在分析农业经济管理的基础上,探讨促进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深入应用方案,期待可以为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在我国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对于农业现代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不断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在一系列先进的生产理念与技术的影响下,使我国农业发展出现了非常大的变化,获得了非常大的进步。而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互联网技术作为非常重要的一项,为其实际进步提供了很大的帮助。通过这一技术可以实现现代农业的优化,并且可以进一步提升农业技术的推广新效果,使其获得更好的发展。所以就互联网对农业推广产生的效果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推动广东省现代化农业发展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农业"这种产业模式正在蓄势待发。借助于互联网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智慧农业"是现代及未来农业发展的趋势,也是解决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却在农业上不能自给自足的主要途径之一。广东是我国的经济强省,"互联网+"也走在全国前列,广东省农业借助于"互联网+"发展路径研究对我国"互联网+农业"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概念的不断深化,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模式迎来了信息现代化的变革浪潮。为顺应信息经济的发展,改善生鲜农产品的生产经营效率,实现其生产经营的现代化转型升级,针对当前我国生鲜农产品生产经营发展现状存在的一些问题,从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角度出发,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出了建立从生产到销售全过程的可追溯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信息化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12.
对传统农业的深入理解无疑有助于对农业现代化的推进。稻渔共生产业作为优秀传统农业的典范,对于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与可持续发展和世界稻渔共生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本文从人类文明发展历程,尤其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发展历程的回顾切入,简要介绍了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内涵、实施及意义,并以传统稻鱼共生系统为例,深刻分析其传衍数千年的科学机制,讨论了稻渔共生产业发展面临的技术挑战及未来发展战略。研究指出,农耕文明的核心理念在华夏文明发展过程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于20世纪60年年代初期兴起并不断强化的石油农业则可能存在包括农业生物多样性简化、农用化学品依赖、生产成本增高、资源竞争激烈、环境压力增大以及这些工业化的现代农业对发展中国家传统农业产生的不对等的利益竞争和负面影响显而易见。在政府政策激励以及来自科技工作者、技术人员和从农者的共同努力下,从中国优秀传统农业的典范传统稻鱼共生系统逐渐衍生、演变形成的稻渔共生生态种养产业在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丰富稻田产出、提高农民收入、减少面源污染等方面独具优势。研究表明,相关从业人员需要高度关注现阶段稻渔共生产业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诸如模式选用、景观与农业生物多样性布设、种养协调、肥力调控、产品营销等技术细节问题并加以用心对待、科学掌握。因此提出,未来稻渔共生产业的发展还需要解决农艺机械化、投施精准化、农事省力化等新挑战,并呼吁学界、业界和政策制定部门等聚焦合力解决。  相似文献   

13.
以物联网技术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我国农业急需提高现代化水平。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和科研中的应用,是现代农业依托新型信息化应用迈出的重要一步。通过分析物联网的概念及其在农业应用上的特点,指出物联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针对其在农业应用中的问题,提出了我国要加快农业物联网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互联网+”的农业专家在线指导平台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农业”作为转变农业发展的有效方式,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基于互联网技术建设农业专家在线指导平台,旨在探索农业科技服务“三农”的新途径。农业专家在线指导平台结合技术应用和推广,根据农业生产实际情况开发专家远程监控咨询诊断功能,提高了服务效率和科技转化的服务能力,开创了农业技术和科研成果推广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新常态下湖北省农业转型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作为传统农业大省的湖北,正面临着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重大转型。从土地流转进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科技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劳动力等方面分析了新常态下湖北省农业转型发展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湖北省农业转型发展面临的诸如资金短缺、人才匮乏、机制不活、规模经营困难等问题,最后提出了新常态下湖北省农业转型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在农业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提出“互联网+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概念,从理论上构建并论述这一新型模式所属的基本架构和模块,如自动化、精准化的智能生产控制系统,低成本、高效率的农产品销售电子商务系统,传播快、针对性强的现代农技农资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可追踪、可配送的现代物流体系模块。分析了互联网+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主要作用及发展中可能会遇到的现实障碍,对这一新模式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张学霞  王茂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892-10895
资源的有限性促使人类只有改变传统资源耗竭型经济增长方式,发展生态型资源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农业生产的特点决定其最适宜发展循环经济,如何将循环经济思想与农村建设有机结合是目前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理论分析表明,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进行清洁生产,建设产业一体化经营的农业循环经济。以北京密云西田各庄镇为例,诊断农村现有产业结构,提出发展生产、加工、销售绿色经营模式,并认为发展精准农业、三色农业、农业生态科技园是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8.
为充分发挥农业信息化在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中的科技示范和技术支撑作用,切实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和标准农田(以下简称“两区一田”)的科学管理,浙江省自2010年起着手开展了现代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文章主要介绍了浙江省现代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技术方案、进展及成效。浙江省目前已基本完成现代农业地理信息系统一期软件研发和9个县(市、区)的系统建设试点工作,在保障政府部门科学决策、实现农业生产要素信息化管理、提升农业部门服务能力、规范农业行政管理活动、降低行政运维成本方面成效明显,初步实现了生产要素管理、农业项目监管、实时监控调度、网络科学决策等功能。  相似文献   

19.
Developing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in scales in the major grain producing areas is the direction of the paper. Seizing the opportunity of modern agriculture comprehensive reform in two plains(Songnen Plain and Sanjiang Plain)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and supporting to build a new type of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based on the big grain production householding, which plays demonstration and leading roles, have an important strategic position in improving agricultural comprehensive production capacity and ensuring national food security.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about the big grain production households production operations and analyses of the obstacles in expansion of production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specific suggestions in suppor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ig grain production household were put forward, such as, increasing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ocialized level; perfecting the service system of land transferring; improving financial policies and farmer-friendly policy measures and perfecting the agriculture socialized service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